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净土宗>>正文内容

净界法师:佛说阿弥陀经要解 第十六卷

       

发布时间:2013年03月04日
来源:   作者:净界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净界法师:佛说阿弥陀经要解 第十六卷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二十页,「丁二菩萨众」,这是「引众同闻」的第二科「菩萨众」,我们看经文。

  丁二菩萨众

  并诸菩萨摩诃萨,文殊师利法王子、阿逸多菩萨、干陀诃提菩萨、常精进菩萨,与如是等诸大菩萨。

  这个是说明与会的菩萨众。我们看蕅益大师的注解,分成三科:第一科解「释通名」,解释「菩萨摩诃萨」的「通名」。

  释通名
  菩薩摩訶薩,此云大┌悲智双运┐
  ┤    ├之称
  道心成就有情。乃 └自他兼利┘

  这个「菩萨摩诃萨」翻成中文叫「大道心成就有情」。这个「大道心」是大乘的菩提心,他是以大乘的菩提心来「成就一切有情」,简单的说就是「悲智双运,自他兼利之称」。这个菩萨他是怎么样来利益有情呢?从二方面来说:第一个,他有慈悲的功德,他内心当中能够不忍众生苦,不愿圣教衰,他有这样的一种大悲愿力,来推动他成就有情。其次,他内心当中有智慧,能够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心中有智慧的正念,来观察这个世间,来调伏自身的烦恼。所以他能够「自他兼利」,称为「菩萨摩诃萨」。这个「摩诃萨」这三字,是大乘佛法不共小乘的地方,这个「摩诃萨」简单的说就是「大」。清凉国师解释「摩诃萨」,他认为这个「大」有四种,是不共小乘的。第一个是愿心大,求大菩提故。说这个菩萨在因地的时候,是希求无上菩提。小乘学者在因地的时候,是希求偏空涅槃,他对无上菩提、觉悟宇宙间真理的这件事情,他不生好乐。他干什么修行呢?他只是想要解脱生死的痛苦,到寂静的涅槃就可以了,他没有一种想要追求无上菩提的愿力。所以这一点是菩萨不共小乘的地方,愿心大,求大菩提故。第二个是修行大,就是二力成就故。自利、利他二种功德成就,这是不容易的。对于一个凡位菩萨,你要他一方面正念观察,调伏内心的烦恼;一方面要以大悲心,到众生尘劳的世界广度众生:这二件事情是相冲突的。因为你这个慈悲心会带动攀缘的心,攀缘心一动的话,就带动烦恼,所以菩萨的修行是双倍的功夫。小乘的学者他到山中去,「闲居静处,息诸缘务」,把山门一关,在里面修止修观、修观修止,内心当中就是寂静住就可以了;无量无边的众生他没有听闻佛法,他颠倒的心在那个地方造业,起惑造业,他不在乎的。所以说这个菩萨的修行,他一方面要在佛堂当中修止修观,加强他的正念调伏烦恼;一方面他有一分的责任、一分的使命感,就来到众生的尘劳世界,把佛法的真理流通出去,使令众生也能够觉悟。所以说他的修行大,修行这方面也是不共于小乘的。第三个是时间大,「尽未来际」故。小乘的学者修行,他有一定期限,就是他从初发心到证得阿罗汉果,他就无学了,「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皆办,不受后有」,我整个修学全部完毕了,然后就入无余涅槃了。这个大乘菩萨不是,大乘菩萨是尽未来际的修行,他这一期的果报结束以后,他下一念马上又投胎,又继续的来到人间,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这个时间大。这个大乘菩萨的时间大还有一个因素,除了他的愿力以外,还有一个因素,就是与他的智慧有关。因为小乘的学者,一开始没有依止现前一念心性来起修,他依止空性偏真的理性,所以他证得空性以后,他就把身心世界完全息灭了。大乘的菩萨因地的时候,依止现前一念心性,称性起修。现前一念心性它的本质,它是恒常不变恒常随缘、恒常随缘恒常不变。所以说他观一切法空的时候,他只是把心里的执取──我执、法执的执取消灭了,而那个明了性是存在的。所以他能够转凡成圣,转染为净。但是那个明了性是不断灭的、继续的,以清净的作用来建立这个佛菩萨的净土,来广度众生。所以说这个菩萨的时间大,跟他因地所依止的现前一念心性是有关的,这跟一个人智慧的抉择是有关的,这个时间大是有关系。第四个是功德大,具足万德故,具足万德庄严的缘故。前面的愿心大、修行大、时间大,是讲他因地的栽培;这功德大是指他所酬偿的果报。阿罗汉尊者他的果报就是一个果报,所以智者大师说:阿罗汉就像是一种花,一个花结一个果。菩萨是一个花结很多很多的果,他有无量无边的功德、无量无边的三昧陀罗尼,会归起来就是二种功德,一个是正报法身的功德,一个是依报净土的功德,所以他功德大。这四种「大」,所以称为摩诃萨,这是不共小乘的地方。把菩萨的下面加一个摩诃萨,这有赞叹的意思。这个是讲到通名,这个「菩萨摩诃萨」;这以下列出他的别名,就是列出四菩萨的名称,看第一个:

  释别名
  ┌佛为法王,文殊绍佛家业,名「法王子」,菩萨众
  │
  │        ┌非勇猛实智───┐
  │  中,智慧第一┤        ├故居初
  │        └不能证解净土法门┘

  佛陀是「法王」,这个是《法华经》的话:「佛为法王,于法自在。」佛陀是法王,怎么说是「王」呢?就是「于法自在」,于世间法、出世间法得大自在。「文殊」菩萨是继承「佛」的「家业」,他是佛的「法王子」,「菩萨众中,智慧第一,非勇猛实智,不能证解净土法门,故居初。」这句话我们解释一下,为什么说「非勇猛实智,不能证解净土法门」?菩萨的智慧有二种,一种叫「实智」,或者叫根本智,是观察诸法的真谛理,观察诸法二空的真理。另外一种智慧叫权智,或者叫后得智,观察诸法的俗谛理,这观察十法界诸法的差别因果。这个地方讲说:如果没有这种「实智」,我们就很难去「证解净土法门」。这句话龙树菩萨解释说:「以依空义故,一切法得成。」说我们怎么相信这个十法界的存在呢?因为「一切法是毕竟空」。换句话说,因为我们的生命根源,这现前一念心性,它本性是我空、法空,它就是一个明了的心性,这当中我不可得、法不可得。所以说,我们依止这一念明了的心性,去取贪瞋痴的业,它就念念创造三恶道的果报。我们依止这一念明了的心性,去持五戒、十善,就出现了人天果报。我们依止现前一念明了的心性,去信、愿、持名,就念念出现极乐世界的功德庄严。所以说,我们知道「一切法毕竟空」,我们也能够肯定「一切法毕竟有」,所以智者大师讲即空、即假、即中,它是有次第的。你不能观一切法即空,你肯定不能明白一切法即假,无量无边的缘起,肯定不能明白。这一切法即假,是建立在一切法即空的基础之上。一切法不是毕竟空,那就谈不上因缘所生,谈不到缘起。所以这个地方说:假设不是「勇猛」的「实智,不能证解净土法门」。所以说净土的缘起,是建立在空性智慧的基础,所以「文殊」菩萨排在第一是对的,是这样子的。蕅益大师说:这也有一点表法的意思、有表法的意思。这是解释「文殊师利法王子」。

  │
  ┼弥勒当来成佛,现居等觉,以究竟严净佛国为要务,
  │
  │ 故次列。

  这是解释「阿逸多菩萨」,「阿逸多」翻成中文叫「弥勒」。他现在在兜率天,「当来」下生弥勒尊佛。就是我们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灭度以后,下一个成佛的就是「弥勒」菩萨「成佛」。他「以究竟严净佛国为要务」,他就是要究竟严净佛国,准备要成就他的佛国土,所以他来到这个地方,等于是跟阿弥陀佛学习,所以「次列」。莲池大师的《弥陀疏钞》说:弥勒菩萨参加弥陀法会,当然弥勒菩萨现在的责任很重大,他准备要来娑婆世界成佛,那他不一定要到净土去。那他为什么来参加这个法会呢?这当中有一层意思,莲池大师把这一层意思讲出来,他说:「弥勒既闻此经,龙华必说此经,故知此经流通无尽矣。」说弥勒菩萨他为什么来参加这个弥陀法会呢?他现在要成佛了,当然他不可能到净土去,那他为什么来听这个法?他说:「弥勒既闻此经,龙华必说此经。」因为净土法门是三根普被的法门。弥勒菩萨龙华三会,弥勒菩萨出世以后,人寿八万岁,人寿很长,但是弥勒菩萨说法说得不多。释迦牟尼佛讲经三百余会,说法四十九年,三百余会,三百多次的集会。弥勒菩萨就是龙华三会,他讲三次,龙华三会,但是每一会得度的人都很多。换句话说,他出世以后有些经有讲,有些经就略而不说。但是净土法门他肯定要说的,所以他必须在释迦牟尼佛在的时候,来先听闻此经,得到这样的传承;然后龙华必说此经,在龙华会上,肯定会说出这部经的。这意思就是说「净土法门流通无尽也」,这是三世诸佛必说的一个法门。所以莲池大师的意思就是说:「阿逸多菩萨」之所以在场,有这一层的意思在。
  │
  ├「不休息」者,旷劫修行不暂停故。
  │
  └「常精进」者,自利利他无疲倦故。

  这个「干陀诃提菩萨」翻成中文叫「不休息」,就是「旷劫修行不暂停故」,他长时间的修行而不暂停。「常精进菩萨」就是「自利利他无疲倦故」,他就是没有疲倦的心,经常的精进。古德的注解说:这二位菩萨的在场,有表法的意思。说这个「不休息」是赞叹菩萨的智慧,菩萨为了追求无上的佛道,他「旷劫修行不暂停故」,这是赞叹菩萨的智慧,就是内心当中希求无上菩提,他是不暂停的。这个「常精进」菩萨是赞叹菩萨的悲心,菩萨的悲心,忆念到众生的苦,使令他会一生一生的流转,在人世间得果报,陪着众生流转,方便教化众生,「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这个是赞叹菩萨的慈悲心,他常精进。这二个都是以功德来立名,一个是赞叹菩萨的智慧,一个是赞叹菩萨的慈悲。本经当中列出了四位菩萨的名称,「释别明」。最后看这个菩萨得到什么利益:

  明得益
  ┌不 离 见 佛─┐
  此等深位菩薩,必│        │乃能速疾圓
  ┼不 离 闻 法 ├
  皆求生淨土,以 │        │滿菩提故。
  └不离亲近供养众僧┘

  这些「深位菩萨」他们在场,一方面当影响众,连深位菩萨都在场了;但是站在当机众的角度,他们也得到利益了。为什么呢?因为他们也是要「求生净土」,因为「不离」开「见佛」,「不离」开「闻法」,「不离」开「亲近」,乃至「供养众僧」,才能够「速疾」的「圆满菩提」。这个事情是这样子的:站在上求佛道的角度,经常的亲近三宝这件事情非常重要,仰仗三宝的加持力,所以等觉菩萨都还要亲近三宝。所以宗喀巴大师说:归依三宝是一切佛法修学的一个基础,归依三宝。就是你持戒、修定、修慧,乃至无量无边的波罗蜜,假设不跟三归依相应的话,这个就是外道法。就是你持戒的目的不是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的目的,你这个持戒就是外道法。所以菩萨站在归依三宝的角度,他来这里听闻佛法也是得到了利益,因为能够「速疾圆满菩提」。这是讲到这些菩萨得到利益的情形。这是讲到与会的第二个大众「菩萨众」,再看「丁三、天人众」,看经文:

  丁三、天人众

  及释提桓因等,无量诸天大众俱。

  这是讲一般的凡夫、天人,整个五道的众生都在这一类里面,看蕅祖的注解:

  ┌释提桓因,此云能为主,即忉利天王───┐

  这个「释提桓因」他是「忉利天」的天主,这个忉利天有三十三个地方,又称为三十三天,它有三十三个单位,他是在中间,是三十三天的主人。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过去迦叶佛的时候,迦叶佛灭度以后,留下舍利子,这当中有一个女居士,发心要建一个塔来供养迦叶佛的舍利子;但是她的能力不够,盖一个塔须要的钱很多,她就一一的去募款,得到三十二个人的帮助,就把这个塔给盖了起来。她是一个主事者,所以后来三十三个人都升到忉利天去,因为她是一个主事者,所以她就做这三十三天的主人,就是忉利天主,叫「释提桓因」,他过去的因地是这样子的。这个释提桓因在佛法的弘传当中,有一个很特殊的功德,在《法华经》上说:佛陀最初成道的时候,三七日是没有马上说法,佛陀入甚深的法性三昧中,这是自受用的境界。这个时候(这一层的意思是说「法要有人请求」,为了尊重法的缘故。),大梵天王跟忉利天这二个人,代表所有六道的众生来请法,如是的三请,佛陀才从法性三昧当中出来,才说法。所以说他是请法主,这是他一个很重要的功德,他是请法主。我们看经典,释提桓因他在忉利天那是很多很多的享受。这个天人到底有没有修行,我们也不知道;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他欢喜听法,释提桓因。你看很多经典,释提桓因都在的,《阿弥陀经》《法华经》,很多的大乘经典,释提桓因他一定会莅临听法。这是讲到天人众,特别把释提桓因提出来。这个「等」:
  │                   │
  │  ┌下等四王──────┐     │
  ├等者┤          ├無量諸天也┼
  │  │上等夜摩、兜率、化樂│     │
  │  └          ┘     │
  │   、他化、色、無色        │

  这个「等」往下,就包括了「四」天「王」天,往「上」包括「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这是欲界的天。这些天都有男女的欲望、饮食的欲望、睡眠的欲望;还有「色」界、「无色」界,这些天都没有三界的欲望,完全是受用清净的三昧乐,没有男女、饮食、睡眠的这些欲望,完全是受用这种清净的三昧乐。这些是属于三界的「诸天」。
  │                   │
  └大众俱,谓十方天人、八部修罗、人非人等┘
  ┌无不与会
  ─┤
  └无非净土法门所摄之机也。
  ──乙一、「通序」竟──

  包括了「十方」的「天人」,就是其他世界的天人,乃至「八部修罗」,这「八部修罗」我们一般讲天龙八部。天龙八部我们解释一下:第一个天,天人;龙,龙是畜生道;阿修罗,阿修罗也是一个法界,叫非天;夜叉,这个夜叉是一种鬼神,但是他是鬼神里面比较有福报的鬼神,他比较威德,能够飞行,一般鬼神是不能飞行的,一种飞行的鬼神叫夜叉;迦楼罗,迦楼罗就是金翅鸟,是一种畜生;紧那罗,紧那罗是一种天上的乐神,也是天人;干闼婆,干闼婆是释提桓因的乐神,也是天人;摩罗伽,摩罗伽是一个大蟒蛇,蟒神,是畜生道。「八部修罗、人非人等」,人或者非人等等,都是属于天人众所收摄。就是除了出家的声闻、或者菩萨以外,其他的五道众生,都收摄在这「无量诸天大众俱」里面。这是讲到「天人众」。关于这一点,智者大师他提出一个看法说:佛说法的时候,有些人他是用尊贵的色身来听法,用天、人的尊贵身;有些众生是用卑贱的身来听法,用鬼神身、畜生道的身来听法。但是有些人得到尊贵身,他不来听闻佛法,这是一个什么因缘呢?智者大师说:这当中跟二个因缘有关,第一个跟戒律有关;第二个是你对佛法智慧的善根有关,跟「乘」,乘就是智慧的善根。一个「戒」、一个「乘」。

  戒、乘这二个因缘,智者大师开出四料简。第一个戒乘俱急,就是说这个人在因地的时候,他持戒庄严,而且好乐听闻佛法,增长自己智慧的善根。当佛陀说法的时候,他就能够莅临,以尊贵身来听法。以这个天、或者是转轮圣王、或者大富长者,以这个尊贵的色身来听法。在六道当中,佛陀说二只脚都是尊贵的,四只脚以上的就是不尊贵了,这是卑贱的果报。就是他持戒也庄严,又好乐听闻佛法,这个时候以尊贵身来听法。第二个乘急戒缓,说这个人好乐听闻佛法,这佛法的善根特别的强,但是他的烦恼习气也特别的重,所以他乘急而戒缓。他遇到恶因缘,他破戒了,这个罪业的因缘,使令他变成卑贱身了,变成一只蟒蛇、或者是变成夜叉、或者变成一只畜生;但是他那一念心中所栽培的清净善根,能够在佛陀说法的时候,它能够现前,以卑贱身来听闻佛法,乘急戒缓。第三个戒急乘缓,说这个人,他持戒特别的庄严,五戒、十善、孝养父母,奉事师长,各式各样的善法他都能够修;但是乘缓,他不欢喜听闻佛法,对佛法的善根栽培不够。在他的流转当中,他会得到尊贵身,佛陀说法的时候,他可能是一个转轮圣王,但是他不来听法;或者是一个天人,但是他对听闻佛法不当一回事,不来听闻佛法,这是第三种。第四种是戒乘俱缓,这是最糟糕的。他得到卑贱身,他跟佛法也没有结缘,也就不来听闻佛法。所以来听闻佛法的因缘,有这四种差别。要站在一个得度的因缘,你见佛闻法这是非常重要的。见佛闻法这句话,智者大师又开出藏、通、别、圆。说:来这个地方,有些人听到藏教法、有些人听到通教法、有些人听到别教法、有些人听到圆教法,这跟你过去栽培的善根有关系。所以说我们如果一方面能够持戒、一方面能够听闻佛法增加自己的善根,未来的生命当中,我们就能够以尊贵身继续的学习佛法,是有这样的情况。这个是讲到「通序」,又叫做正信序,说明这部经的六种成就,来证明这部经的真实性,来启信后人,叫正信序。

  乙二、别序
  这个「别序」就是别于一般的经典,看蕅祖的注解。
  ┌─发起序也。
  │
  │     ┌不可思议┐   ┌依┐
  │┌净土妙门┤    ├佛自唱┤ ├名字─为发起
  ││    └无人能问┘   └正┘
  ├┤
  ││又佛智鑒機無謬,見此大眾,應聞淨土妙門而獲四
  │└
  │  益,故不俟問,便自發起。
  │
  └─如《梵网‧下卷》,自唱位号云:我今卢舍那等,
  智者判作发起序,例可知也。

  这个「别序」又称为「发起序」,就是这部经的一个发起因缘,这部经是在一个什么样的情况之下宣说的。前面的「通序」是说明这些与会的大众,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处所集会在一起;这以下的「别序」,是说在这当中,是一个什么样的因缘而佛陀说法,这叫「发起序」。看第二段,这个「发起序」有二个因缘发起:第一个「净土妙门,不可思议,无人能问」。就是说从它的深度来说,因为「净土」法门这件事情「不可思议」。说一个五逆十恶的众生,他内心当中累积了无量无边的烦恼跟罪业,而他能够忆持佛的佛号。这个佛号、这个万德洪名进入他的心中,这么一运转,具足十声,就能够把地狱的火转成金莲华,这件事情是不可思议的。所以这样的法门,这个他力法门,没有「人能」够「问」、没有人有这样的智慧能够问。所以佛陀怎么办呢?只好自己讲出极乐世界的「依」报跟「正」报的名字,「有世界名曰极乐」──依报,「其土有佛号阿弥陀」──正报,来作为「发起」,因为这个法门太深妙了,这是第一个理由。其次,净土法门它的广度,前面是讲到深度,这是讲到广度。因为「佛」的妙观察「智」,观察众生的根「机」是没有错「谬」的,看到「大众应」该得到「净土」的法门,而得到「四」种利「益」──欢喜、生善、灭恶、入理,所以「不」必等待发「问」,「便自发起」。这个地方,莲池大师的《疏钞》讲得详细,他说:这个本经是无问自说。这个在经典上来说,是不按牌理出牌的。因为一般的经典,都是要有人修行有问题,佛陀才宣说。说你这个人有病,医生才开药;怎么你没有向我索药,我就开药呢?这当中有一个理由,佛陀无问自说有一个重要理由。莲池大师先讲一个譬喻说:有一个人他身体长了一个毒疮,这个毒疮发作的时候非常痛苦,而且须臾将死,马上就要死掉了。这个时候刚好有一个医生,这个医生他有阿伽陀药。这个阿伽陀药万病总治,拿给这个人吃,入口即活。吃到他的嘴巴里面,把它含起来,它就能够把这个毒疮治好。所以说这个医生在这个急迫的情况之下,他不等到对方的启请,就把这个药给他,因为这个药万病总治的。而且他这个人须臾将死,命在旦夕了,他来不及启请了,这个时间太急迫了。莲池大师就合法说:「末世众生亦复如是,根钝障深,寿命短促。」说末法众生根钝障深,根机、善根很钝,修止观修半天也修不来,烦恼也没办法断。罪障也重、烦恼障也重、果报体也重,动不动就生病,这一期的生命也很短促。这个时候「解脱、禅定甚难可得」,你要他「解脱」(就是般若波罗蜜),得到禅定,甚难可得,很难成就的。末法众生他没有这个智慧来启请,佛陀还是要为他宣说,因为这是一个三根普被的法门。所以在这个因缘之下,「故不俟问,便自发起」,这样的一个理由,佛陀便自动的发起,是可以的。接下来引证。蕅益大师引用智者大师的著作来解释,「如梵网」经「下卷」上说:「我今卢舍那」,「方坐莲华台,周匝千华上,复现千释迦」。《梵网经》也是无问自说,因为《梵网经》讲的那种境界,也是特别的甚深,报身佛。「我今卢舍那」,就是释迦牟尼佛讲《梵网经》是现报身佛。报身佛坐在莲华台上,旁边的千华上现出很多很多的释迦佛。「智者」大师把这一段「判作发起序」,这也是比「例可知」,这也是一种无问自说的情况。蕅益大师他引用智者大师的科判,来解释这一段经文应该是属于发起序,是这个意思。

  尔时佛告长老舍利弗: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这一段我们把经文简单的消释。「尔时」,就在这个法会大家集合的时候,有声闻众、菩萨众、天人众,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集会的那个时候,大家都集会在那个时候,叫「尔时」。这个时候,「佛」陀就主动的「告」诉「长老舍利弗」说:「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说在娑婆世界的西方,距离经过十万亿佛土,这当中有二件重要事情,他讲了二件重要的事情。第一件事情「有世界名曰极乐」,就是那个地方有一个依报的国土叫极乐,叫做依报的庄严。第二件事情「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那个国土有什么人在那个地方呢?有一尊佛,是阿弥陀佛在那个地方说法,是正报的庄严。就是发起序,佛陀主动告诉长老舍利弗,讲出极乐世界的依报跟正报的名号,来作本经的一个发起。看蕅祖的注解:

  明召告意

  ┌─三根普被───┐
  │        │┌圆收┐
  净土法门┤┌绝待┐    ├┤  ├一切法门,甚
  └┤  ├不可思议┘└圆超┘
  └圆融┘
  ┌非第一智慧─┐
  深难信,故特告大智慧者┤      ├也。
  └不能直下无疑┘

  与会的大众这么多,佛陀为什么单单告诉舍利弗呢?佛陀告诉这个大智慧的舍利弗有什么意思呢?这当中蕅益大师把这一层意思解释出来:「净土法门,三根普被,绝待圆融,不可思议。」净土法门从它的广度来说,「三根普被」,上至文殊菩萨、普贤菩萨,他们也能够念阿弥陀佛,念念成就极乐世界的功德庄严;下至五逆、十恶,这个五逆、十恶的众生,他那一念苦恼躁动的心,他忆持阿弥陀佛,也能够转地狱的火成金莲华:所以是「三根普被」,所以这一句佛号「三根普被」,这是讲它广度的殊胜。其次,它的深度「绝待圆融,不可思议」。这句话我们解释一下,什么叫「绝待圆融,不可思议」?这个「绝待」是约着「对待」来说。就是我们在转凡成圣,把染污的缘起转成清净的缘起,这个染净二法,有「对待」跟「绝待」的差别。比如说我们讲念佛法门,譬如「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我们念佛当中,以这一念心来摄持佛号,这当中有二件事情:第一个「能念的心」,我们这一念心就像一个污浊的水,累积了无量无边的烦恼跟罪业,污浊的水,能念的心。其次,「所念的佛号」,就是清水珠,万德洪名,摄持阿弥陀佛无量无边的功德。这当中蕅益大师把它判作二种修行方法:第一个事持。就是你刚开始是建立对佛号的信心,就是说:我这个水实在太脏了,一点办法都没有。我是业障凡夫,决定不能仗自力断惑证真,了脱生死;阿弥陀佛的万德洪名有大势力,一定能够救拔我。这个时候对名号通身靠倒,但是这个时候是一种对待观法,因为染净是独立的,杂染不能变成清净、清净不能杂染,这杂染跟清净是对立存在的,是有自性的,这是对待的观法。但是有自性没关系,万德洪名的功德太大了,我这一念心一点办法都没有了,就通身靠倒,这清水珠的力量太大了,这是事持。第二个理持。这个理持就是说,我们在赞叹这个清珠的功德,这万德洪名的功德之下,我们也应该赞叹我们这一念心也不可思议。说这个水也不可思议,清珠能够把水净化,当然清珠是不得了,但是这个水也不得了。为什么?因为它变化?表示这个水它不受染污,水表面上跟这个染污在一起,但是这个染污的东西不能染污水。这个意思就是说:「何其自性,本自清净」,从这句话的角度来观察这个烦恼跟罪业,是如梦如幻的,它没有真实的染污我们这一念心。所以说,我们这一念如梦如幻烦恼的心,跟清珠一接触的时候,「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我这一念心能够变化。染污的心,在迷惑的时候,全真成妄,在迷惑的时候;当这一念生起了信愿的时候,接触这个佛号的时候,全妄即真:这真妄是不二的,染净是不二的。这个时候,智者大师说:你能够作这样的理观,这个就是理持。也就是所谓的绝待圆融不可思议。所以蕅益大师经常告诉我们:我们要体会我们念佛的时候,能念的心本自不可思议,所念的佛号也本自不可思议。说这个清珠跟浊水一接触的时候,清珠不可思议,这个水也不可思议,这个水能够变化也不可思议,这样子就是「绝待圆融不可思议」了。「圆收圆超一切法门,甚深难信,故特告大智慧者,非第一智慧,不能直下无疑也。」它能够收摄一切法门,净土法门它以信、愿、持名为正行,以一切六波罗蜜为助行;而且它还超越一切法门,因为它是他力法门,所以「甚深难信」,只有「大智慧者」才能够直下承担的。所以佛陀告诉「舍利弗」有这一层意思,这意思就是说净土法门,它是靠智慧抉择的,不能只是靠这个情感的归依而已,要作一些理观的。这是一个总说。这以下我们解「释西方」。这一段是解释「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先解释这个极乐世界的方向跟距离,看「正释」:

  正释经文五

  释西方二

  正释

  ┌西方者,横亘直西,标示现处也。

  │

  ┼十万亿者,千万曰亿,今积亿至十万也。

  │

  └佛土者,三千大千世界,通为一佛所化。

  「西方」就是「横亘」,这个「亘」就是从此端延伸到彼端,叫做「亘」,就是从这个地方延伸到那个地方叫做「亘」。「横亘」就是从我们娑婆世界一直延续到「西」方,这表示处所,它所显现的这个处所,「现处」。这是讲方向。这以下是讲距离,「十万亿者,千万曰亿」,古时候千万叫做亿,把这个「亿」一直累「积」到「十万」个亿,叫十万亿。接下来解释「佛土」,这个佛土是古时候的单位,这个佛土就是一个「三千大千世界」,是「一佛」教「化」的地方。

  且以此土言之─

  ┌东西南北各一洲┐

  │       │

  ┌一须弥山┤同一日月所照 ├名「一四天下」┐

  │    │       │       │

  │    └一铁围所绕──┘       │

  │                    │

  ┼千「四天下」─名「小千世界」──────┼

  │                    │

  ├千「小 千」─名「中千世界」──────┤

  │                    │

  └千「中 千」─名「大千世界」──────┘

  ┌十万亿┐

  ─过如此佛土┤   ├是「极乐世界」也。

  └之西─┘

  什么是三千大千世界呢?蕅益大师解释说:以「一须弥山」为中心,「东西南北各一」个「洲」,就是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南赡部洲、北俱卢洲。这一个须弥山有一个太阳、有一个月亮,在这个须弥山顶上照耀;外边有一个「铁围山」围「绕」,这样子叫做一个「四天下」,这就是佛法讲国土的单位,一个最小的单位叫四天下。然后我们累积一千个「四天下」,叫一个「小千世界」;再把一千个「小千」世界加起来,叫「中千世界」;再把一千个「中千」世界加起来,叫做「大千世界」。这个就是所谓的三千大千世界。这个「三千」怎么说呢?不是说三千个大千世界,不是。因为这个世界是有三个千,是小千、中千、大千,这样累积起来叫三千。其实三千大千世界简单的说,就是一个大千世界。它是有一千个四天下,一千个小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合起来才叫三千大千世界。「过如此佛土十万亿之西,是极乐世界也。」这个地方是讲出极乐世界的方向跟距离。不过这地方,这是约业感来说的,约众生的业感。所以智者大师说:如果我们净业成就,「临终在定之心,即净土受生之心也。」所以临终的时候,你以这一念信心跟愿力的心来,来忆念弥陀的名号,念念相续,具足十念,这个心中能够不贪恋、不颠倒,这个「在定之心」,这个时候,前一剎那在娑婆世界死亡,下一剎那莲华化生。就是「临终在定之心,即是净土受生之心」,所以这个距离不是障碍的,问题是「是不是能够净业成就」?关键在这个地方。

  「净业若成,临终在定之心,即净土受生之心也。」临终心定,这种功夫要平常培养。平常我们的心定不下来,临命终时怎么定下来?平常定容易,临终定难,因为生离死别,能不动心吗?真的没有丝毫牵挂吗?必须真不动心,真的没有牵挂,心才定得下来。

  破疑

  ┌问:何故极乐在西方?

  说为什么极乐世界在西方呢?蕅益大师的回答很妙:

  ┤

  └答:此非善问。假使极乐在东,汝又问何故在东,岂

  非戏论?况自十一万亿佛土视之,又在东矣,何

  足致疑。

  有人说:「极乐」为什么一定在「西方」呢?他说:这不是「善问」,凡夫的妄想特别多。「假使极乐在东」方,你「又问何故在东?」,这就堕入「戏论」。何「况」所谓的西方,它是约着娑婆世界来安立的,假使我们从「十一万亿佛土」看,那又「在东」方了,说这个方向是无自性的。就是这个西方是约着娑婆世界的立足点来安立西方的,是这样的一个意思。

  好,我们今天先讲到这个地方,先讲到「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这个依报跟正报的情形,我们下一次再宣说。有没有问题?

  问:

  答:这个通序,它一方面表达出一部经的发起因缘,这个发起因缘是佛陀无问自说,当然它是「三根普被,绝待圆融」,没有人能够问。但是佛陀这个法一定要讲,非讲不可,因为这个法对末法众生太重要了,所以佛陀也会主动的说出来,有这一层意思,就是说明本经发起的因缘。

  第二层意思,这个发起序也标出一部经的大纲,这个大纲就是「有世界名曰极乐」,依报的庄严;「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正报的庄严。这二个就会带动后面极乐世界的无上因果。这个无上的因果,是依着极乐世界的依报、正报的庄严而建立的。如果没有依报、正报的庄严,哪有什么极乐世界的因地跟果地的功德!所以这个地方也标出了后面经文「正宗分」的内涵。所以蕅益大师说这个「别序」也非常的重要,看出一部经的大纲。

  问:为什么不跟文殊师利菩萨讲?

  答:古德没有交待这件事情,当然应该是有它的深义。我们也可以体会一下,但是古代的注解没有解释为什么不跟文殊师利菩萨讲。(呵──)不过长老舍利弗,从迹门来看,他当然是声闻众;但是本地风光话,他又是当机众。就是佛陀当然也有鼓励的意思,就是回小向大,也可能有鼓励的意思,鼓励这些阿罗汉:你们不要到涅槃去,到极乐世界多好。当然文殊菩萨、普贤菩萨那些人,也不太须要鼓励,是等觉菩萨。这些阿罗汉,佛陀也可能要他们再想一想、再想一想(呵──),不要到涅槃去,到极乐世界回小向大,「大乘善根界」,到极乐世界急速成佛。当然这个地方还可以想一想,这一层的意思还可以想一想。你看《观经》,《观经》佛陀是为凡夫说的,为韦提希夫人说。我们看经典,虽然这个经典是三根普被,佛陀在讲《华严经》的时候,讲十大愿王导归净土,是为法身菩萨讲的,那都是初地以上的大菩萨;《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观经》都是为凡夫说的。这当中会牵涉到什么问题?佛陀如果以深位菩萨为当机众,那后面的经文所描述的依正二报,就不是凡圣同居土了;但事实上后面是凡圣同居土,这些都是凡夫成就的境界。像《观经》的三辈九品,都是约凡夫安立的。为什么呢?善导大师说:你想想看,《观经》的当机众是韦提希夫人。他讲三辈九品是圣境,那你讲给韦提希夫人听干什么?所以有这一层意思。所以这个当机众,会影响到经文的内容。如果佛陀告诉文殊师利菩萨,那这个境界很高:唉呀!这个净土法门不可思议,文殊菩萨才能够承当。但是你看它后面的内容不是。所以蕅益大师他会判,他后面有讲到,这个「极乐世界其土有佛」这个「佛」是凡圣同居土的佛;「极乐世界有七宝池、八功德水、八功德水」,那个境界是凡圣同居土的境界,它是约凡夫讲的,也有这一层意思。所以我们看当机众,会知道这个经文的内容,它是在讲什么法界的境界,从当机众也可以判断出来。你看《华严经》的境界:「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小中现大,大中现小。」那是一个实报庄严土的境界。因为《华严经》是为十地菩萨讲的,「十地菩萨所被机」,所加被的根机,华严的境界。但是《阿弥陀经》《观经》《无量寿经》这个净土法门,佛陀都是为凡夫讲的,都是凡夫做得到的,要你「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要你「深信切愿,持佛名号」,这个对凡夫来说都不是强人所难,都是做得到的。但是佛陀讲「十大愿王」,这就不容易了。因为它每一个愿王都要「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才叫做「愿王」。不管是礼拜,乃至回向,每一个法门都要时空无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那就不是凡夫做得到,不容易的。那我们是「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有一种随喜的意思。但是佛陀要你「深信切愿,持佛名号」这不难。所以我们看这个当机众,也会知道这部经是适合谁修行,有这一层意思。好,我们今天讲到这。向下文长,付在来日,回向。

返回目录

-----------------------------------------------------------------------------------------------------------------

更多净界法师佛学内容推荐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