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五福文摘>> 生活艺术>> 品味生活>>正文内容

“无车日”的本质在于反思“有车日”

       

发布时间:2010年09月26日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9月16日至9月22日,首届中国城市“公交周及无车日活动”在国内108个城市同时举行。北京、上海、天津、杭州等城市均宣告加入这一活动,并将正式签署“无车日”承诺书。(9月16日《京华时报》)

此条新闻甫一露面,网民们就自然分成两派,双方唇枪舌剑,你来我往,激烈争辩,各不相让。反对者认为,杯水车薪不足为道,既不治本也不治标,只是只是一种理想化的乌托邦罢了,逃脱不了作秀和形式主义命运;而赞成者则表示,这是一种以小见大行为,既节约了能源,又保护了环境,还放松了长久被束缚的自由,何乐而不为。笔者认为,设立“无车日”的初衷或本质意义在于唤醒更多人对整个社会对“有车日”的反思。

“国际无车日”诞生于1998年的法国,时年9月22日,法国35个城市的市民自愿在这一天弃用私家车。一年后的同一天,66个法国城市和92个意大利城市参加了“无车日”活动。之后的2000年,无车日倡议被纳入欧盟的环保政策框架内。9月22日成了“欧洲无车日”、“国际无车日”,全球先后有1488座城市加入了这一活动。

诞生于19世纪最后10年的汽车,曾经是速度和效率的象征。步入21世纪,中国的普通消费者开始实现拥有汽车的梦想。无论你承认不承认,汽车在成为奢侈品的同时,正日益耗竭着地球所乘不多的能源。庞大的汽车群每年要消耗掉我国汽油总产量的85%,柴油总产量的20%。国际能源机构的统计数据表明,世界石油的57%被消耗于交通领域。全世界汽车保有量目前约为8亿辆,同时还在以每年3000万辆的速度递增。据美国能源部预测,2020年以后,全球石油需求出现缺口,这个缺口将在2050年达到500亿桶。而据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介绍,开展“无车日”一天,全国可节省燃油3300万升,减少有害气体排放约3000吨,并有数百人免受交通事故伤害。

与此同时,在汽车时代,现实的拥堵、污染等问题开始困扰人们的生活。汽车被称为“城市杀手”,除了交通事故之外,污染更是无处不在。来自国家环保总局的预测显示,2005年我国机动车尾气排放在城市大气污染中的分担率将达到79%左右。世界银行估计,因空气污染导致的医疗成本增加以及工人生病丧失生产力使得中国GDP被抵消掉5%。中国的污染如此严重,以至于美国国务院不允许家庭成员患哮喘的外交官在中国某些城市任职。除此之外,汽车拥堵正损害着城市的“机体”。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算了这样一笔账:北京一年堵车大概造成60亿元损失,平均一个北京人每天损失1.1元钱,一年损失400元。

当城市的街道,载不动太多的重负,现代化的汽车变成了原始的甲克虫在缓缓蠕动,我们不得不思考:当开车仅仅成为一种奢侈和炫耀时,我们为何不能少开车或是不开车呢?倡导无车日,号召人们乘坐公交车、骑自行车或者就近步行,就是人们对自身生活方式的一种反思。人们为了便于出行和获得更高的速度而买车;私车越多交通越拥堵,我们反而失去了效率和速度。让我们恢复行走和活动的自由吧,来体味平静生活的快乐,在滚滚红尘里,何尝不是一次心灵的安谧和灵魂的放飞?生活不都是由匆忙、紧张和劳碌构成的,自由,轻松,愉悦,更符合生命的原本价值。

如果要说“无车日”是一种形式的话,那这种形式要唤起的是政府部门对改善城市交通的努力,是吁请有车一族关注环保和节能问题,是唤醒民众和社会对生活意义的本质思考……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