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五福文摘>> 人文杂话>>正文内容

收藏热再度抬头引发关注

       

发布时间:2010年06月04日
来源:《济南时报》   作者:《济南时报》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太上皇帝”白玉圆玺

  4月8日,香港苏富比举行中国瓷器及工艺品2010年春季拍卖会,清乾隆帝御宝题诗“太上皇帝”白玉圆玺成交价9586万港元,刷新御制玉玺世界拍卖纪录,同时刷新白玉世界拍卖纪录;5月17日,张大千晚年巨幅绢画《爱痕湖》创下一亿零八十万人民币的天价,中国近现代书画首次突破亿元大关;5月24日、25日,宋代大书法家黄庭坚的《砥柱铭卷》冲击《十八应真图卷》去年秋拍创下的1.69亿元的中国书画纪录……去年秋拍,四个亿元拍品让中国书画正式进入“亿元时代”;今年5月,各大拍卖行的春拍陆续开始,从上面几个创出惊人天价的拍品就可以发现,中国书画的价格在继续飙升,有人称,书画投资进入“疯狂时代”。那么,这种“疯狂”走势的原因何在?“疯狂”中有没有泡沫存在?有些画家作品卖得好就一定值得追捧吗?记者昨日就此进行了采访。

  书画升值快得让人吃惊!

  “你要是开一日本车,你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这是冯小刚的电影《大腕》中一句有趣的台词。而现在的书画拍卖市场,哪件拍品拍出1000万以上,拍卖公司都不好意思跟人炫耀,因为千万元级别已经摆不上台面了。《十八应真图卷》创造中国书画成交最高纪录,《爱痕湖》创造现当代中国书画最高纪录后,大大地吊起了人们的胃口,可以预见,新纪录将一个接一个地诞生。

  其实,仅仅两年之前,中国书画市场还在低迷中徘徊。当时,中国当代油画正不断创出天价,与一潭死水的中国书画市场形成鲜明对比。短短两年间,中国书画的价格狂飙突进,尤其是今年上半年,升值幅度之大、速度之快,让一些行家也连呼“看不懂”。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有业内人士分析说,今年以来艺术品之所以屡屡创下天价纪录,就国内而言,与国家调控房地产市场,大量民间资本另寻增值渠道有很大的关系:“本来,房地产市场是增值最快的,往往两到三年就可以将资金翻番,但今年国家对调控房地产市场动了真格,一些已经在房地产市场获利的资金转而寻求更安全的投资领域,于是很大一部分就转战艺术品市场。”我省收藏家、聚雅斋美术馆馆长徐国卫认为,目前还看不出房地产热钱的因素与书画市场的“疯狂”有多大关系。“拿张大千这幅画来说,这是他的代表性作品之一,价格高也是可以理解的。”徐国卫说,随着人们鉴赏水平的提高,对一些名家的认知度也在提高,“徐悲鸿、齐白石、张大千这个级别的画家,今后只要有代表性作品在市场上出现,肯定价格还会提高。”

  升值太快会不会有泡沫?

  看到书画市场的“疯狂”,有人欢欣鼓舞,也有人捏了一把汗——这种状况还会持续多久?究竟书画市场里有没有泡沫?

  谈到这一点,中国当代艺术市场不能不提。几年前,中国当代油画价格飙升的时候,也曾有人发出这样的疑问。几年过去,事实证明,的确有泡沫,而且泡沫还不小。《福布斯》曾报道过这些艺术家在国内外炒作的内幕:画家先出资请某些艺术评论家做“枪手”,在报刊、电视上造势;然后举行“拍卖会”,进行假拍,由事先预设的“托儿”“竞拍”,作品于是拍出大价钱,幕后当然由画家本人付款;接着是第二轮炒作,媒体报道这位新秀如何崛起,跻身当代名家行列,广受追捧;然后是第二场拍卖会,重复上次动作。如是三四次乃至更多次,待买家已经相信这位画家的作品及其天价,一位“当代名家”就修成正果了。去年以来,中国当代油画价格迅速下跌,曾经的“F4”——— 张晓刚、岳敏君、王广义、方力钧都风光不再,在艺术市场各榜单上的位置都有大幅下滑。这一幕会在中国书画市场重演吗?

  收藏家徐国卫告诉记者,如今艺术品收藏早已不是出于爱好的阶段,而被当做一种投资。“我们可以发现,拍卖市场上的艺术品流动很快,春拍拍来,可能秋拍就出手卖了,像击鼓传花一样。”徐国卫说,“记住这一点:只要是高回报率的投资,肯定具有高风险。”

  徐国卫所说的“击鼓传花”的确很常见,比如前文所提的那枚9586万港币的“太上皇帝”白玉圆玺,2007年时只拍了4625万港币。两年间身价翻了一倍。近5000万的差价里有没有转手炒高的成分?两年还算长的,有些拍品转手间隔甚至只有半年或几个月,每次转手身价都有数成的飙升。这不能不让人担心——— 万一艺术品市场真有“击鼓”的时候,“花”落在谁的手里?

作品卖得好就没有风险吗?

  上面所谈的天价艺术品,不是普通老百姓所能涉及的。但随着收入提高,很多老百姓也在收藏上投入了不少钱。那么,老百姓在投资书画的时候,有没有类似的风险?

  今年3月,赵无极、吴冠中、范曾在胡润艺术榜公布的“2009年作品成交额前50名的中国在世艺术家”中名列三甲。89岁的赵无极以2.4亿元荣登榜首,91岁的吴冠中以2.2亿元排名第二,72岁的范曾则以1.5亿元位列第三。在这个榜单上,范曾格外引人注意,第一是因为他是前三名中唯一的纯粹意义上的国画家,第二是因为范曾作品的价格与前两名画家显然无法相提并论,他之所以上榜,是因为卖画的数量极大。随着范曾近几年来“江湖地位”日益提升,他的画在市场上也很受欢迎。然而近日有评论家提出一个尖锐的问题——作品卖得好、卖得贵就一定是大师吗?并且告诫投资者,投资须谨慎!

  评论家张俊东发表文章说:“衡量一个画家是不是大师基本有三个条件,第一是雅俗共赏。如吴昌硕、齐白石先生的作品,不但老百姓喜欢、评价高,书画专业人士更喜欢、评价更高;黄宾虹先生的作品,画面又黑又重,虽然普通百姓比较难接受,但专业人士几乎均交口称赞,所以也被公认为上个世纪的书画大师。而范曾先生画得真的‘漂亮’,细细的线一勾勒,上颜料晕染一下,题上些什么历史人物故事的有关典故文字,似乎很有文化,很多老百姓都觉得很像,很喜欢,但大多数专业人士却不喜欢。范曾的线条几乎全是等粗细的白描线条,力度、顿挫、枯润、节奏、粗细几乎都一样,千篇一律,似乎是机械加工出来的,孱弱无力、苍白无味……因而范曾先生只能用‘俗’来赢得大众,却不能用‘雅’来征服专业的收藏家和评论家。”张俊东提出的第二个标准是“承前启后”,第三个标准是要过书法关。在这两点上,他认为范曾都不合格。

  张俊东说:艺术家的艺术水准和他的市场价格是两回事,艺术水平高的人不一定有火热的市场,这是因为当代中国书画艺术市场混乱、不规范。

  收藏家徐国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一个画家作品的真正价值,要若干年之后才能显现出来。”徐国卫也提到,艺术圈内和圈外对范曾作品的评价存在巨大反差,“不管收藏范曾或谁的作品都无可厚非,我只能说一句,投资范曾作品,风险很大。时间会检验一切。当然,如果投资者就是愿意冒这个风险,那是他自己的事。”

  书画投资如何防范风险?

  虽然目前还没有足够证据显示书画市场价格飙升是因为国家对房地产的调控,但事实上,金融危机之后,国际、国内资本就已经开始进军艺术品收藏。国家对房地产的调控对书画市场的影响,由于市场反应的滞后效应,或许过一段时间才会更充分地体现出来。但这种炒作并非没有风险。上世纪80年代日本在经济泡沫破灭的前夜,艺术品被疯狂炒作,但随后经济泡沫破灭,当时银行里书画堆积如山,出售价不足购入价的五分之一。

  中国书画,尤其是中国古代书画,曾因其存世量极其稀少而具有很强的抗跌性。但是如今,这种特性正在经受考验。一位拍卖界人士说,随着存世数量的日趋稀少,中国书画“破亿”是早晚的事,但连连“破亿”便值得警惕,因为这说明,有大量的投机资本正在涌向这个领域。投机者会使市场短暂火爆,但他们最终会毁掉这个市场。

  既然书画市场风险很大,那么投资者应该怎样防范风险呢?收藏家徐国卫表示,对打算投资书画的老百姓来说,一定要量力而行,另外,千万不能道听途说,买谁的作品,必须自己对这个艺术家有一定研究。徐国卫对记者说,买艺术品的有三种人:“一种是靠耳朵和眼力来买;一种是只买自己喜欢的;还有一种是长期跟踪一个或几个艺术家,对其作品的学术性和艺术价值有深刻的认识。”徐国卫说,很明显,第一种人的投资风险最大;第二种人自娱自乐,只要自己喜欢就好;第三种人则是清醒理智的投资者。“如果打算把书画作为一项投资的话,建议大家参照第三种做法。”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