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佛教与人生>>正文内容

美好人生的挚爱与告别——读傅伟勋先生著作《死亡的尊严与生命的尊严》

       

发布时间:2009年06月30日
来源:不详   作者:郭齐勇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美好人生的挚爱与告别——读傅伟勋先生著作《死亡的尊严与生命的尊严》

  郭齐勇

  傅伟勋教授是我们祖国大陆几代学人的好朋友。早在1993年夏,我去信问候他时,他回信即告以他的新著《死亡的尊严与生命的尊严——从临终精神医学到现代生死学》6月在台湾地区出版之后,一时洛阳纸贵,短短三个月已印第三版,出版之后当另托书局寄赠一册。不久就收到了台湾正中书局寄来的这部感人肺腑的书。它是傅伟勋先生患淋巴腺癌,经两次手术、50多次电疗,在身体尚未恢复的情况下,用3个月时间写成的书,是生命的颂歌,亦是濒死的体验。正如杨国枢教授在序言中所说,这是一位不平凡的人写的一本不平凡的书。作者不只靠自己的学识,也是用自己的生命来写这本书的。作者从探讨生死问题的“智慧之道”所达到的“解悟”之境,进展到超克生死对立之困惑的“证悟”甚或“彻悟”之境。

  作者生前十多年在美国宾州天普大学宗教学研究所为博士班讲授生死学,经过自己与癌症顽强斗争、身历生死关头的生命体悟,对生死问题的看法,由纯智的上升到知识与体认合一的境界。因此,杨国枢先生建议读者不但要用“脑”去读,更应用“心”去读这本书。当年,这本书寄来之后,在武大教师中不胫而走,辗转相传。有的人读了一遍还不过瘾,又写信向作者或书局索要,或珍藏,或转荐给患重病的友人。现在,《死亡的尊严与生命的尊严》一书的大陆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首次推出。摆在面前的这本新书插图精美、要点突出,优秀的内容品质配以一流的编辑出版水平,使得这本书锦上添花,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

  死亡是一个永恒的问题,是自古以来世界上各种宗教、哲学探讨不休的问题。但为什么说它在现代社会更加凸显出来了呢?这是因为科技与医疗的进步,高龄化社会的出现,迫使今人远较古人更加感受到孤独无依。人寿的延长,毋宁是迫近死亡之负面心理纠葛的延长。退休之后的准老人、健康老人、衰弱老人或绝症患者的日常生活尤其是精神的安顿成了问题。而现代工业社会处理死亡的机械化及非人性化的方式,使得人们在生命的最后关头恐惧不安。但每一个人面临自己的死亡,毕竟只能自我承担。人们如何才能平心静气、从容不迫又具有人性尊严地离开世间? 换句话说,面临死亡的挑战,每一个人何以维持生命的尊严到底?这不仅涉及社会的、法律的、道德的、伦理的方面,尤其关涉到人的高级的精神信念与修养。

  傅先生的这本书,意在把高龄化过程转化为人类精神的深化过程,把死亡哲学的问题转化为生命哲学的问题。“我们每一个人生下来即是‘向死的存在’,则高龄化乃至死亡过程就不是根本问题,生死(乃是一体两面的)问题才是根本问题。”“现代人天天讲求所谓的‘生活品质’,却常忘记‘生活品质’必须包含‘死亡(的尊严)品质’在内。或者不如说,‘生活品质’与‘死亡品质’是一体两面、不可分离的。于此,高龄化到死亡的过程,深一层地说,即不外是训练每一个人培养‘生命的尊严’与‘死亡的尊严’双重实存的态度的最后阶段。”这就不能不探讨人生的终极问题。生命为何? 死亡又为何?

  傅先生生前倡议设置一门新的学科——“临终精神医学与精神治疗”学。在他多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他主张把死亡学、精神医学、心理治疗、医药伦理学、宗教学、哲学等综合起来,形成这一门新的学科。本书即是这一新学科的雏形。这是广义的死亡学的一部分,所考察的对象是已面临死亡的患者的正负面精神状态,尤其是负面精神状态,并结合心理学、宗教、文学、音乐、艺术等,提供给我们能奏实效的临终精神治疗法,使他(她)能够自然安宁地接受死亡,保持死亡的尊严。鉴于有见于生而无见于死,或有见于死而无见于生都属一偏之见,因此作者倡导的“临终精神医学与精神治疗”的内涵,即是关于生命的意义与死亡的意义的探索。

  在这里,安乐死或自杀被予以同情的理解,因为每一个人的实存主体面对死亡的态度,有其俨然不可由他人替代的独特性、尊严性。死亡问题的精神超克,终究要看每一实存主体的独特态度、价值观、生死观等等,完全属于存在主义所云的“实存的抉择”。

  云门禅师说:“日日是好日。”马祖道一说:“平常心是道。”人生之旅虽如“古潭寒水”,然而只有领悟了“死”的意义的人,才能珍惜人生,懂得爱人、做人、求知和责任,懂得何谓人性和生命,才有智慧和勇气去担当一切的挑战和痛苦,而使自己活得有尊严。正如郑石岩教授在本书《导读》中所说:“死亡应该成为庄严人生的一部分。因此,人必须认清生与死的完整意义,要在两者之间看出精神生活和希望。”“人对于死亡的惧怕,是由于对死亡的无知。在禅者的眼里,生与死是可以超越,而且必须超越的。那个扮演生同时又要扮演死的无相真我,若能从人生这个色相世界中解脱出来,则对于生与死的对立和矛盾意识即刻消失,同时也对生命的真实有了完全的开悟。”禅家视真我为主人,而生老病死之躯体就好比是外衣。主人总是要换衣裳的,生与死就是更衣换装之事。然而一般人的倒见,则视衣裳为主,真我为客。禅家把人生比喻为桥,把水比喻为时间,把真我比喻为过桥之人,曰:“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郑石岩说:“当一个人对于生与死有了深度的开悟,他就会把注意力放在‘常’的角度,去摄受那‘无常’的现象,而乐于为无常付出承担。他自己的真我也会从过去、现在、未来的三际中解脱出来,超越被时间束缚的锁链。他从色蕴的世界,看入无相的法界,得到自在的体验。他对于生与死有着一体两面的统整领悟。因此在临终时,他们死得心平气和,有安身立命之感,死与生是一般的庄严。”

  如果把死亡的涵义扩大,人们经历的不只是肉体的代谢,也包含着精神自我的死亡与新生(昨日之我与今日之我),情感自我的死亡与新生。体认(广义的)生命的意义,应付(广义的)死亡的挑战,使实存本然地承担一切生命苦难与人生任务或使命,需要我们培养、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同时品味、开悟死亡的内涵。

  《死亡的尊严与生命的尊严》 傅伟勋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版 定价:25. 00元。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