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净土宗>>正文内容

专访大安法师:述而不作话念佛

       

发布时间:2009年05月24日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记者:我们这些众生是迷惑颠倒、无明障重、有很多的邪知邪见。您认为在当今社会中,作为法师应该怎样去引导当代年轻人,树立比较正确的生命观、价值观。请法师给我们重点开示一下。

大安法师:学佛,在八正道里面,首先要有正见。知见的问题,是我们学佛,迈好第一步的先决前提。作为弘扬佛法的法师来说,那首先自己要把知见摆正。但一谈到知见问题,它确实是很困难的事情。

对宇宙人生的这种实相的把握,实际上,也唯有佛菩萨,才能够以他们的现量亲证来把握、来发现这个真理。我们一般人如果在心意识逻辑范畴内琢磨的话,都是越推越远,南辕北辙。

所以建立正确的知见,还是要以信心作为前导,解行并进,然后去深入经藏,理解佛经的如来真实义。当然,如来真实义就象浩瀚的大海一样。这种理解的程度也有浅深的不同。但,无论是浅深不同,但它就好象这个容器舀出来的水,应该是大海里的水,它有咸味,等同一味的,不能是其他味道的水;或者说,它是兑了很多水的牛奶,但它最终也有点牛奶的味道,不是其他的味道,就是不能变味。

所以这个过程,都应该采取“述而不作”的方式,这个态度实际上也是孔子治学的态度——述而不作。“述”就是“主述”圣人的教化,“作”这个事情是圣人的事情,“述”是贤人的事情。

我们这个时代的弘法人员,大多数也都是凡夫的身份,不是圣者的身份。所以他如果不能认知这一点,他要去作,就是他要去造作,他要去建立一套自己的东西,就会有很大的风险。

所以,我们强调一个法师,在这个时代,一定要老实地给自己定位,那就是“述而不作”。

这样,我们就能够把如来真实义,传达出来、转述出来,也让众生建立这样的一个佛法这样的正确的参照系。从中,就是我们说是个“转凡夫的知见为佛的知见”。

这在佛门里面,就用“转法轮”的这样的一个比喻。佛是把自己的证悟的真理,转到众生的心里去。

但,往往还是有一个风险,我们一般的人去看佛经,佛经是由清净心流现的、智慧的名文。文字般若是从实相般若里面出来的。那实相般若、文字般若都是清净的,离开生灭的心显现出来的。那么,我们凡夫众生以生灭心来猜度如来真实义,这个不生灭的智慧都成了生灭的情识了。它又会出现这样的风险。

那怎么办呢?还得要借助那些有深刻证悟的、这些祖师的言教,来作辅助。比如我们在净土宗的弘扬当中,我们就把净土宗历代祖师的著作,也以“述而不作”的方式,表现出来。

所以,由此你看我们东林寺的弘扬佛法的宗旨,就是以“净土圣言量”与中国十三代祖师的理论作为参照系。就是把“主线”和“辅线”建立起来之后,配合“解行并进”。我们凡夫众生由于我们分别烦恼太重,虽然没有智慧,但是如来的智慧我们是本具的。

标签:佛教观点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