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地区佛教>> 朝韩佛教>>正文内容

新罗金乔觉成为中国地藏王的因缘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1日
来源:不详   作者:谢澍田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一、新罗僧地藏神格化和九华山地藏菩萨道场地位的确立
  1.从新罗僧地藏名号的演变来看,由人到神的抬升,始于明代,确立于清代。
  唐进士费冠卿在《九华山化城寺记》中成为“新罗僧地藏”;时人称其为“和尚”、“大师”。北宋赞宁在《宋高僧传》中将《唐池州九华山城寺地藏传》列入《感通》篇,称之为“释地藏”。“感通”指修习佛法,感生种种祥瑞、神通、奇迹,从而教化凡俗众生的神异之僧。故明成祖御制的《神僧传》,将释地藏列入“神僧”。南宋、元初至明嘉靖年间,人们在诗文中因新罗僧地藏俗姓金,故称之为金地藏。这一时期人们是将神僧金地藏与大乘佛教中的地藏菩萨区别看待的。正如明人刘城在《游九华记》中所说:“宋有人言,新罗王子金地藏,非佛国地藏王也。按之九华碑版亦然。”明万历蔡立身在所编《九华山志》中,始称“金地藏,名乔觉”,并载有闵公(让和)施地与金地藏的传说。后被清道光比丘仪润编撰的《百丈丛林清规证义记》所采用,称“《神僧传》云:佛灭度一千五百年,,地藏降迹新罗国主家,姓金号乔觉。”此记概述了金乔觉二十四岁祝发、航海入唐至九华山修行成道的经历,并将闵公施地、其子道明求出家、闵公后亦礼其子为师的故事完整化。尽管此记在纪年等方面多有矛盾之处,但以佛教文献的形式认为金乔觉是地藏菩萨降世,九华山是地藏菩萨显圣之地,“至今成大道场”,居“域中四大名山”之列。此说已经约定俗成,在清末至民国的《九华山志》、民国时的《佛学大辞典》以及建国后的《中国佛教》、《中国大百科全书》等,多依《证义记》的“佛教传说”为据,编写有关“地藏”和“九华山”词条。
  2.从“四大道场”、“四大名山”的形成过程来看,九华山地藏道场位居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列,确立于明代,隆盛于清代。
  首先,需要明确“道场”的含义,佛教中指成道、行道和供佛 的地方(佛寺或场所)为道场。关于“四大道场”的含义,通行的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菩萨显灵说法的道场。此说与四山的实际情况不完全相符。除九华山是地藏菩萨应化之地外,其他三山均是显示菩萨相的四方,即菩萨显灵的地方,如五台山相传是文殊菩萨示现之处;峨眉山是普贤菩萨显相之处;普陀山是宋神宗元丰三年下令修建“宝陀观音寺”专供观音像的地方。二是菩萨圣地。此说确切,涵盖了“四大道场”的共性特征,指的是菩萨示现或应化的圣地。
  历代《九华山志》,包括新编的《九华山志》以及有关宣传九华山的图书中,均在记述新罗僧地藏于贞元十年(七九四年)九十九岁圆寂后,被僧徒尊为地藏菩萨应化,并建肉身塔供奉。从此九华山被视为地藏菩萨应化灵迹之地,是地藏菩萨显灵说法的道场。此判断不确切,应界定为:九华山成为地藏菩萨圣地--地藏道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确立于明代,盛于清代。
  3.从唐宋元明时期文人、僧人游山的诗文、禅徒参访名山古刹的情况、地藏信仰的传播“地藏菩萨灵验”的记载,以及民间传说等方面看来,明代以前都未明确将九华山作为地藏菩萨圣地而礼赞;至明代才正式出现地藏菩萨塑(画)像两侧为闵公、道明侍像,这是金地藏应化为地藏菩萨的形象标志。
  1、从唐宋元明文人、学士、诗僧、大德游览、咏赞九华山的诗文来看,其中有李白、刘禹锡、费冠卿、杜牧、释冷然、释期已、王安石、释宗杲、周必大、陈岩、王守仁等人写的诗文多是赞美奇秀的九华山水,也有一部分描写“佛寺孤庄千嶂间”的烟霞胜景以及金地藏的圣迹。但都未明确将九华山作为地藏菩萨道场而礼赞或将金地藏作为应化的菩萨而膜拜。
  2、从禅徒参访名山古刹的情况开看,唐至宋代,九华山未名列其中。唐代禅宗盛兴以后,出现了禅徒游方学道的风气。唐末时,信徒集中朝拜的地方有四处:五台山--文殊菩萨圣地;泗州普光王寺--僧伽大圣圣地;终南山--三教阶圣地;凤翔法门寺--佛骨圣地。南宋宁宗时,由于史弥远的奏请,制定禅院等级,有“五山十刹”的规定。以杭州径山的兴圣万福寺、宁波天童山的景德寺、阿育王山的广利寺为五山;杭州中天竺的永祚寺、湖州的万寿寺、江宁的灵谷寺、苏州的报恩光孝寺、奉化雪窦资圣寺、温州的龙翔寺、福州雪峰崇圣寺、金华的宝林寺、苏州虎丘灵岩寺、天台的国清寺为十刹,成为禅徒游方参请集中之地。南宋“五山十刹”多集中在浙江地区,与其邻近的安徽九华山为何不能名列其中呢?这有两方面原因:一是金地藏卓锡九华是按照大乘教义、修菩萨行的僧人,他既不是佛教某一宗派的创始人或传人,圆寂后也无僧徒继承其衣钵。二是金地藏创建的九华山化城寺,被称为九华山佛教开山祖寺,虽然可以理解,但由于第一个原因,九华山化城寺也不可能是某一宗派的名山、祖庭。因此,在南宋王朝境内的九华山,化城寺不能享有“名山名刹”的名气,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了。
  3、从地藏信仰的传播、民间传说故事来看塑绘地藏菩萨像的演变情况, 金地藏圣像的形象标志,确立于明代。
  隋唐之际,随著地藏经典的译人我国, 崇尚地藏菩萨的风习日渐兴盛,佛教徒和信士争相请绘地藏菩萨尊像,置于寺院或私人佛堂礼拜、供养。所绘的地藏菩萨形象是根据《地藏十轮经》所说的作声闻形,即现出家相。因出家的僧相,是秽土世界的清净幢相,可使大家见闻熏习,达到身心清净,为人们提出一条远离罪恶、解脱苦难的途径。唐善无畏泽的《地藏菩萨仪轨》对“画像法”作了具体的说明:“作声闻形象,著袈裟, 端覆左肩。左手持盈华形,右手施无畏。令坐莲华。”《秘藏记》说,画地藏菩萨,肉作白色,左手持莲华,上有幢; 右手持宝珠。令之塑画大士像,亦作声闻形,此与《十经论》及《仪轨》所说符合。唯左手持锡杖,右手持宝珠,与古训微异。宋代沙门常谨编辑的《地藏菩萨像灵验记》一书,记载的是宋末时期僧人和信众绘画和供养地藏菩萨像,见菩萨显神通之相(放光)获福灭灾的灵感事迹。其中有一则“大士化身”的故事,说的是宋代沙门智佑,是西印度人。天福年间(五代后晋--后汉九三六年至九四七年)来华,住清泰寺。他所携带的经像中,有地藏菩萨变相图和《本愿功德经》梵文本。这变相图的中央圆轮当中,画地藏菩萨像,头载毗卢帽,手持锡杖,左右有十圣像,右边五位是:一秦广王、二楚江王、三宋帝王、四五官王、五阎罗王;右边五位是:一卞城王、二泰山王、三平等王、四都市王、五五道轮轮王。一一各有司命、司禄、府吏、典官等侍从。这位印度沙门还谈到画像的缘起,说是从前西印度有位菩萨发愿救拔三恶道的罪苦众生,请十王在所管辖的城中给予方便。十王合掌答应敬谨协助。于是画像中有十王相侍的形象。当时人们争著摩画地藏菩萨圣像,多获灵异。这位沙门智佑后不知去向,人们认为他正是地藏菩萨的化身。
  据查明代以前所绘的地藏菩萨像主要有两种:一是结跏趺坐; 二是立像。一般是右手持锡杖,右手持如意宝珠。一九九三年我去韩国访问,韩国友人赠一本《高丽佛画》,其中有一幅绢本彩色地藏十王图,绘于元代大德和延佑年间(一二九七年至一三二○年),珍藏于日本日光寺。其图地藏菩萨坐像左右两侧侍像有天王、四大王和十王及冥府判官和使者,其左侧上首为道明尊者,其右侧上首为无毒鬼王。这位道明尊者还出现在一幅日本圆觉寺收藏的绢本彩画里,画面正中是地藏菩萨坐像,足下有一只金毛狮子(形象似狗),左侧为道明,双手持锡杖;右侧为一长者,戴官帽,著官服,手持宝卷。这与明万历年间九华山流传的闵公父子皈依金地藏的故事,后被佛教徒所认定,并塑绘地藏坐像及侍像 的造型相似。今肉身宝殿中供奉的金地藏菩萨塑像头戴五佛冠,身著袈裟,坐在宝骑(谛听)上,左侧上首侍立一比丘,即道明,手执锡杖,右侧上首侍立一长者,即闵公,戴官帽,著官服,手持宝卷(宝珠),这就是金地藏在九华山应化为地藏菩萨的形象标志。
  二、金地藏神格化为地藏菩萨,九华山成为地藏道场的因缘
  1.外在因缘
  1、地藏信仰的传播,走向民间化,世俗化。佛教传入中国后,多神崇拜逐渐被一神崇奉所取代,弥勒佛、阿弥陀佛、文殊、普贤、观音、地藏菩萨成为民间信仰的主要物件。信仰的重心从“求觉悟”,向“祈福” 、“庇佑”等功利性、实用性的祈求和希冀转化。其中地藏信仰主要是通过宣扬地藏菩萨本愿事迹的三部经典《地藏菩萨本愿经》、《地藏十轮经》、《占察善恶业报经》而传播的。地藏信仰的核心主要源于地藏精神,这就是佛教徒从地藏经典中概括出来的两句名言:“众生度尽,方证菩提; 地狱未空,誓不成佛”的大愿精神和“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大悲精神。地藏菩萨以自己的誓愿和德行为信众树立了“求觉悟”的光辉形象,但信众感到可望而不可及,希冀能得到他的现实庇佑。《地藏菩萨本院经》中说,只要信众塑画地藏菩萨形象,瞻礼供养,呼念名号,诵经膜拜,即能见菩萨神通之相,获无量福,灭无量罪。正由于地藏菩萨有如此功德和神通之力,且崇奉的礼仪简易可行,所以受到信众普遍的敬重和赞礼。这从唐玄奘和于田国沙门实叉难陀分别翻译的《地藏十轮经》和《地藏菩萨本院经》问世以来,民间崇尚地藏信仰的风习可以得到证明:佛教徒和信士争相请绘地藏菩萨尊像,置于寺院或私人佛堂礼拜、供养;甚至一些文人学士也以归敬、礼赞地藏菩萨为时尚。同时地藏菩萨的大悲精神也与中国传统的孝道思想相融合,于是形成了广泛的民间信仰氛围。
  2、信众的期望和呼唤,“新罗金乔觉”成了“中国地藏菩萨”。佛经说,地藏菩萨在释迦既灭以后,弥勒未生以前,已证得佛的法身。他接受释迦如来ˇ的嘱托,发誓必尽度六道众生,始愿成佛。所以他常常现无量身,遍于十方世界,作种种利益众生的事。他成了众生赖以救苦的菩萨。而广大信众则期待和呼唤著大愿大悲的地藏菩萨能降化人间,救度人间的一切苦难,既超度先人,使之不堕地狱、轮回之苦,又能摆脱自己的困境,获得现世利益,消灾解苦,生活安康,“新罗金乔觉,中国地藏王”,正是在地藏菩萨的现身、应化和信众的期盼、呼唤之下,应运而生。佛教传说,释迦牟尼逝世后一千五百年,地藏菩萨降诞于新罗国主家,姓金名乔觉,于唐开元年间渡海至九华山修行;他以非凡的德行实证了地藏菩萨的大愿大悲精神,于唐贞元十年(七九四年)九十九岁时示寂,证道于九华山。后被僧徒尊为地藏菩萨化身。释家赞誉说:地藏“应化在阎浮东土之九华,此东土众生莫大之幸,更九华莫大之幸也。”(释德林?民国《九华山志序》)。前文已述,南宋、元初至明代人们因其俗姓金,故称金地藏:明代以后信徒确认他为神格化的地藏菩萨,于是他成了信众真切、亲近的崇拜偶像;九华道场成了朝礼地藏菩萨的圣地。
  2.内在因素
  1、出生、相貌、才力
  唐人费冠卿《九华山化城寺记》载:“僧地藏,则新罗国王子,金氏近属,项耸骨奇,躯身七尺,而力倍百夫。”宋赞宁《高僧传》载:“心慈而貌恶, 颖悟天然。七尺成躯,顶耸奇骨特高,才力可敌十夫。”从中可以看出僧地藏出生于新罗王家,颖悟天然,才力过人,确实是气质非凡,这易使人联想起释迦当年为悉达多太子时文武超群的传说故事,弘一法师在《地藏菩萨九华垂迹图赞》中赞道:“示现新罗,王家华裔。幼而颖悟,力敌十夫。披弘誓铠,戴智慧珠。”
  2、出家、法号、心愿
  根据费冠卿《九华山化城寺记》、宋《高僧传》、明《神僧传》记载,新罗僧出家的法号为“地藏”。这与地藏菩萨重名,也许是因缘巧合,佛教史上有人出于对诸佛菩萨的崇仰,以文殊、普贤、观音之名为法号,并不鲜见。当年僧地藏的剃度师以“地藏”为其法号,可能是取“地藏”的深刻含义(如“安忍不动如大地, 静虑深密如秘藏”等)激励其徒学法修道勇于精进,坚不动摇。正因为新罗僧的法号为“地藏”,容易使人产生他是地藏菩萨降世的联想。
  费冠卿《九华山化城寺记》记载僧地藏在落发出家、涉海入唐之前曾作的“自我教诲”:“世上儒家六经,道家三清法术内,只有佛门第一义与我心相合。”第一义,即第一义谛,又称真谛、般若、涅槃等等,佛教称为彻底圆满的最高真理。释迦牟尼佛,弃王位而出家修道,就是从这一愿望出发的。因此金地藏把佛教第一义作为出家修道的信念和心愿,作为修持法门的第一位目标,这与地藏菩萨的大愿精神是一致的。
  3、卓锡、修道、弘法
  渡海离乡,辞容就苦,入唐求法,卓锡九华。弘一法师赞曰:“大哉无畏,为世之雄。”②东岩苦修,僧格告戒,感化山神,涌泉相报。③化城建寺,创立道场。垦荒种植,苦行修持。⑤利益众生,躬身教化。⑥结缘道侣,谈经论道。⑦攻读佛经,潜心修法。
  金地藏在九华山修道、弘法的德行,受到人们的尊敬和敬爱。圆寂后,僧众将其跟《地藏本愿经》中所描述的地藏菩萨于娑婆世界度脱众生的事迹,加以对照,甚感相似。佛经说,凡是能够做到:“众生度尽,方证菩提”,“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都可称之为地藏菩萨。可以说,金地藏在九华山的修行实践中已达到这个境界。
  4、示寂、证道、应化
  唐人费冠卿记和宋《高僧传》记载僧地藏示寂情况:贞元十年夏,忽召众告别,众人不知他要何往,只听见山吼石崩,寺中扣钟,无声坠落,地藏结趺而逝,享年九十九。尸体座于函棺,三年后开函入塔,面貌如生,抬举时骨节响动,若撼金锁。于是僧众便在他生前宴坐的南台上建小塔供养,基塔之地曾现圆光如火,故后人命塔岭为神光岭。上述僧地藏示寂时的灵异现象,使人联想起释迦在菩提树下结跏趺坐,发誓“不成佛道,不起此座”,顿时大地震动,天摇地晃。后终于成道。僧地藏的肉身置石函中,三年后开启,成为不朽金刚。僧众根据佛经上说的“菩萨钩锁,百骸鸣矣!”认为是菩萨主应世。虽然当时没有点明具体菩萨之名,直到明代以后释子们确认僧地藏“现入涅槃”是地藏菩萨的应化之身。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