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地区佛教>> 台湾佛教>>正文内容

日后的台湾佛教,将是尼众的天下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慧严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日后的台湾佛教,将是尼众的天下
  慧严法师
  台湾的佛教史走到二十世纪末叶时,尼僧在台湾社会无论是推动教育、慈善、环保方面都有杰出的表现,这是因为尼僧的教育、素养的水平,均达到社会要求的标准。
  有一次与台北市善导寺故董事长妙然长老叙谈,言及台湾佛教的未来时,妙公说:“日后的台湾佛教,将是尼众的天下。”
  妙公的看法,笔者认为可能性是很大的。放眼看今日的台湾佛教界尼僧的人数,虽因无确实的调查,不敢遽下断言,不过如果从每年受三坛大戒比丘、比丘尼人数的比例大约是一比四(依据净心长老的说法),就可知道在人数上比丘尼四倍于比丘。
  除人数之外,比丘尼教育素质不亚于比丘,其中大学、研究所毕业的,也不在少数,现在于各大学就读或留学国外者亦有;其为教奉献的悲愿也不让须眉,吃苦耐劳的精神更是一般比丘所不及。加上台湾社会的多元化,男女平等的观念,影响尼僧在台湾的社会,可凭着一己的学历、经历以及对社会回馈的热忱,取得社会人士的尊重。其中,如晓云尼师创办了属于台湾佛教界的第一所大学──华梵大学;证严尼师领导着闻名国际的慈济功德会,其相关事业有慈济医院、慈济大学等;还有悟因尼僧的香光尼僧团。此外,尼僧在一般非属佛教界经营的大学任教者,有台湾大学的恒清尼师,以及拙者也服务于中央、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如此尼僧在台湾的社会,受到某种程度的认定,改变一般人对出家人的刻板印象。
  然而如此的水平,固然是奠立在台湾当前的教育普及上,但亦不得忽视其历史背景。
  明郑以来闽南人陆续移民到台湾,闽南佛教随着移民也被传入台湾。台湾的佛教虽说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但是在纪元1895年日本治台为止,台湾并没出现过伟大的僧侣。或许这是因为与台湾不需要有高僧的环境有关,但也是与当时的台湾佛教界尚无传戒的道场,僧侣必需至福建鼓山受戒,才能取得僧侣身份,加上当时的中国佛教界是相当衰颓有关。
  纪元1895年之后,台闽日的佛教产生了互动。纪元1917年以后,台湾佛教有了独自传戒的能力,也象征着台湾佛教能独立自主了。寺院的功能也从只是从事祭典追求现世利益而转向教理的研究。
  在如此的成长时空中,台湾佛教与闽南佛教仍然维系着相当良好的关系,除了论文(《从台闽日佛教的互动看尼僧在台湾的发展》)中提到的人物如太虚、会泉、慧云、良达外,尚有圆瑛师等。另一方面与日本传入台湾的各宗派所谓八宗十四派的接触交流,自是当然的趋势。特别是与曹洞宗、临济宗的关系,比较其它宗派都来得密切,主要原因是台湾佛教都以禅宗自居的缘故,如基隆的灵泉寺和新竹的法云寺是曹洞宗的末寺,而台北的凌云禅寺和台南开元寺则是临济宗的联络寺院,在当时堪称是台湾佛教的这四大道场,除了开元寺是明郑时代就有的之外,其余的三座寺院都是日本统治时代才出现的道场。这四大道场的子孙,都受了来自日本佛教的影响而留学于日本,但与闽南的关系也没中断,这从其子孙有留学于闽南佛学院的情况,即可证明。
  在此值得注目的,是在如此的留学风潮中,尼众也不落人后,不过她们留学的地方都是日本的名古屋关西尼学林,再由此转入东京驹泽大学者。
  由于教育程度的提升,独立自主的能力也应随之增长,尼僧在台湾自然有其存在的空间,上述如学师就是一个例子。除她之外,如出身大岗山龙湖庵、嘉义半天岩寺、高雄兴隆寺故住持天乙师也是一位值得敬仰的尼师。其门下有位叫悟因尼师,目前她所住持的嘉义竹崎香光寺,是座拥有八十多名比丘尼的道场,又其在高雄的紫竹林精舍,常年所举办的成年佛学教育相当成功,颇有口碑,又如证严尼师的慈济功德会及其所属的事业;慈济医院、慈济大学;还有晓云尼师的华梵大学,都是尼僧在台湾所做的教育文化救济的具体事迹,如此尼众在台湾能拥有一片天地来发挥,其因素很多,但不能忽视日治时代以来一般民众教育水平的提升;当时台湾四大道场僧侣人材的培育,尤其是法云寺派的尼众子孙,加上台湾社会能提供如此的环境;当然尼僧的自我努力,弘法护教的热忱,具有洞察社会演变的智慧眼,更是不可或缺的条件。尼僧在台湾所缔造出的成果,值得介绍的当然还有,篇幅所限,只有留待来日再做探讨。
  台湾佛教在传自闽南的传统佛教与日本现代化的佛教界中激荡,其结果台湾佛教界也逐渐现代化,特别是尼僧的出现,以及其人数的倍增,教育水平的提升,形成尼僧独立自主的局面,这是台湾佛教的特色之一。
  作者释慧严。本文摘编自释慧严的论文《从台闽日佛教的互动看尼僧在台湾的发展》,原文发表在《中华佛学学报》第12期)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