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佛教与人生>>正文内容

契入真理之境的智慧(1)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沈海燕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契入真理之境的智慧
  作者:沈海燕
  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哲学系
  Email:hyshen86@yahoo.com.cn
  hyshen_20@yahoo.com
  序言
  在"境妙究竟(从妙法莲花经玄义中谈天台智顗对真理的论述"一文中,笔者曾对智者大师的真理观做过初探.因智者大师在《妙法莲花经玄义》中所建立的佛学体系是由十妙所组成,而境妙,智妙,行妙,位妙,三法妙这五个方面乃是智者思想核心之所在.故本文旨在对智者大师的智慧体系做一番梳理,揭示其体系中真理与智慧这两者相辅相成的关系.理与智之相互依赖,密不可分乃诚如智者大师言:"至理玄微,非智莫显.智能知所,非境不融.境既融妙,智亦称之."
  在"境妙"这一节里,智者大师将佛教教义以及他自己对真理的认识综合了起来,组成了一个有系统的佛教真理体系,共阐述了六个种类的真理.每种真理皆归属在智者大师"四教义"的判教体系之下,即每一类真理皆由四个对这一特定真理的认知层次所组成,分别属于藏,通,别,圆四教.四教对真理认知程度的不同,而有深,浅之分.因有这四种层次的区分,各类真理之间属于同一教义之境便能互相和合,互为诠释,使每一类特定的真理内涵由此而得以丰富扩展.通过这一真理体系,智者大师旨在揭示,此六类真理尽管名相不同,但所蕴含的实相是相同的.
  那么,与真理浑然一体,密不可分的是什么呢 由此,智者大师展开了他的智慧观的论述.在智者大师看来,智慧所关照的对象就是实相真理,故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要契入真理,唯有靠智慧.因为智慧所指之处即真理之所在.另一方面,唯有真理显现,智慧方称为妙.智者大师对智慧的论述从几个方面展开:"总论诸智","智照境","对境明智"以及"展转相照对境".
  在"总论诸智"里,智顗举出并逐一解释了能够契入真理的二十种智慧.这二十种智慧也被划分为四个层次,分别属于藏,通,别,圆四教.既然每种真理亦是由四个层次的认知来呈现,那么,这些代表四教义的四个层次的智慧就可以用来与六个种类的真理相应了.这就是"智照境".事实上,智者大师正是如此来分门别类地论述这二十种智慧的."对境明智"则是展开真理与智慧之间相辅相成关系的具体写照.智者大师首先将二十种智慧总合关照,将之分别与五类真理境相应,而成五种智慧.既然这五种智慧所契入的即是这五类真理,那就为接下去的每一种智分别照了各境铺平了道路,智者称之为"展转相照对境",由此揭示了真理与智慧无二无别,共为一体的本质.
  另外,在"境妙"这一节里,各类真理有粗,妙之分.因此,在这一节"智妙"中,智慧亦相应有粗,妙之分.对于真理的体认,因了个人智慧层次的不同而有差别.这种智与境互动的关系便是智者大师真理体系的完整写照.即契境由智,境显而称智妙.如果智者大师之"境妙"一章可视之为对于真理之认知的探讨,那么,"智妙"这一章则旨在揭示智慧在对于真理的认识上所起的不可或缺的决定作用.换而言之,对真理的体认一定是智慧的作用,而智慧则一定是照了真理之境的,此乃智契境也.
  本文通过对《妙法莲花经玄义》中"智妙"这一章的解析,意在将智者大师的智慧理论做一个系统的论述,并由此展现大师是如何经由文本具体地表现其智慧观的.以下便是对大师"智妙"一章的具体探讨.
  一,总论诸智
  在这一部分中,智者大师首先举出了二十种智慧及其名称,并解释了其之所以有此归类组合的原因.同时也指出每一类智所具有的特征.
  1.第一类称为"世智".智者大师云:"世智无道,邪计妄执.心行理外,不信不入."因此类智慧与修道成佛无关,只是世间的俗智,其特点是将世间假有执为实有,故大师将其归为一类.然世智的特征又因地域,文化的不同而有差别.智者指出,印度的世智极至非想,而中国的世智是有关忠孝五行,医方,卜相,兵法,货法,草木千种皆识,禽兽万品知名.如此等等有关世间的知识,皆称为世智.人们掌握世智的目的是为了世俗的利益,离不开名利地位,满足一己之欲望.故是无明众生所追求的东西.
  2.第二类称为"五停心,四念处智".这类智慧为初步获得成果的声闻行者所拥有,是声闻乘七贤位中的前三位,智者称之为"外凡".外凡即指修行五停心,四念处(四念处分为总相念处及别相念处).智者称:"已入初贤佛法气分,俱是外凡."智者解释了行者应如何以智慧修五停心,四念处.五停心智是关于止观的修行,止住妄念使其不生,由定而生慧.这是修行初级阶段之声闻人所修之五停心,四念处智.五停心智旨在断障除惑.智者指出:"有定故言停,有慧故言观.观能翻邪,定能制乱.数息治散,不净治贪,慈治嗔,因缘治痴,念佛治障道."
  另外,四念处智旨在纠正行者之颠倒妄想,以令其最终能获得正确的四谛观.因此智只是为行者获得四谛观做准备,故仍属外凡智.智者言:"四智治于四倒,四倒不起.由此四观初翻四倒,未入圣理,故言外凡智也."
  3.第三类为四善根智.这类智慧为进一步证得之声闻行者所有,是声闻乘七贤位中的后四位,智顗名之为"内凡",为声闻人修行的第二阶段.四善根指煗法,顶法,忍法以及世第一法.智者言:"四善根同是内凡,故为一."并详细地解释了暖法,顶法,忍法以及世第一法这四个名称所代表的对于四谛的认识及四个阶段逐层递进的特征.
  其一,煗法是一个积累的阶段,是为後面三个阶段的基础.其特征是修习十六特胜观法,以智慧火,烧烦恼薪.智者解释说:"求解脱智火煗在初,如火以烟在初为相.无漏智火亦以煗法在先为相.如日明相在初为相.是故名煗."
  其二,顶法是建立在煗法的基础之上的.行者观行转明,如登山顶,观瞩四方.这是一个过渡的阶段.在这个阶段,行者可能退失而至初始阶段,称为顶退.如果行者能真正忍可苦,集,灭,道之理,进而升至第三阶段的修行,则称为顶住.
  其三,忍法有三类.第一类下忍,乃忍可欲界,色,无色界之四谛十六行相.第二类中忍,渐次省略所观之行相,最后仅留欲界苦谛一行相.第三类上忍,则能于一刹那间经由观欲界之苦谛行相而解四谛.
  其四,世第一法即上忍一刹那,是凡夫所得之最胜善根.行者观修苦谛之一行相,可于一刹那入见道位而称为圣者,为进入七圣位之转戾点.
  4.第四类为四果智.此指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以及阿罗汉之智慧.因四果同见真谛,故智者将之并为一类.四果之智包括:八忍,八智,九无碍以及九解脱.八忍和八智是从理念上对四谛的体悟,因此断除三界内之见惑.而九无碍和九解脱则是进一步从实际的修观上断除三界内之思惑,因此而证得解脱道. 以上三类声闻智皆以析法入空为特色,代表了三藏教之智.以下两类智虽是支佛及菩萨智,但其入空的方法也是析法.
  5.第五类为支佛智.智者大师认为,辟支佛所修行的是别相观,即观十二因缘过去,现在,未来之三世因果.无明与行两支为过去之因,导致现在的识,名色,六入,触,受这五支的存在.而这五支即为现在之果,从此而产生爱,取,有三支.此三支为现在之因,因此而有生,老死这两支未来之果.辟支佛因修此别相观,而得以除去断除三界见,思惑之后所残留下来的习气.故智者将此智列为一类:"支佛别相观,能侵习,故为一." 辟支佛智有总相和别相之分.总相智指对十二因缘之共通于一切有为法的领悟,如无常,无我等相.别相智指辟支佛人因分别十二支缘起(缘无明有行,缘行有识,缘识有名色,缘名色有六入,缘六入有触,缘触有受,缘受有爱,缘爱有取,缘取有有,缘有有生,缘生有老死)而对十二因缘之个别特性的领悟.
  6.第六类为六度智.这是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度行之菩萨所有的智慧.智者大师认为,行六度的菩萨侧重于实际的修行:"六度缘理智弱,缘事智强",故其对真理的认知是从事上入手.所谓缘事就是体认到苦是实有的:苦有其因,苦有其果.若要从苦因,苦果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就必须行六度万行.另外,智者所说的缘理是指从理上入手来体认真理.即进一步认识到苦的实质是空的:苦无因,亦无果.显然,六度菩萨还未能把握诸法当体即空之理,尚未彻底断惑.
  7.第七类为体法声闻智,乃是通教声闻人所有的观空智慧.其对空之观察是体认到诸法之本性实空,这与三藏教声闻人对空的观察方法有别,因后者是认为诸法实有,只有在将之拆散分析之后才归于空无.智者称前一种方法是"体法",后一种方法为"析法".由于藏教之智以"析法"为特色,而通教之智则以"体法"为其特色,故通教三乘皆能体法入空.尽管如此,三乘人之体法仍有高下之区别.既然"体法"不属于声闻之智,对通教声闻乘来说,这就只能算是方便法门而已.然而,因其对空的认识较"析法"进了一步,故通教声闻人之"体法"智仍然要胜于内凡,外凡之声闻智.智者大师称:"通教方便声闻体法智胜,故为一."这一类智的特色表现在, 通教声闻人着重观苦谛(果)及集谛(因),以通达空之真谛.这是从事上入手,从世界万象中去把握真谛,故是达俗
  即真.
  8.第八类为体法支佛智,为通教辟支佛之智.就象藏教以声闻乘为代表一样,通教则以缘觉乘为代表,故体法智乃属辟支佛所具之智.因体法入空属于此支佛智,故相较通教声闻乘而言,要略胜一酬.通教辟支佛不但通达诸法无常,无我之总相,有如声闻,而且更进一步由十二因缘而明了生死缘起之别相.由因缘和合而生之一切理法的总相,别相而达俗
  即真.
  9.第九类为体法菩萨入真方便智,这是通教菩萨之智.如上所说,体法入空为辟支佛智,故对于通教菩萨来说,这只是方便智而已.因为菩萨解空的目的是为了了达诸法不空的一面,以此为济世救人的动力.而非如声闻,缘觉那样,以证得空性真谛为究竟之解脱.此通教菩萨智的特色是能於四种悟入佛教真理的门径(即有门,空门,亦有亦空门,非有非空门)而了达诸法之总相,别相,俗达即
  真.这类通教智乃接入了别教的教义,是别入通.
  10.第十类为体法菩萨出假智,为菩萨之智.智者将此类智定义为智正缘俗,意为菩萨用体法的方法来证悟真空之理,而其证空的目的是为了入世济人,故其智是正,而其缘是俗,因其因缘乃在人间之故.这类通教菩萨智的特色表现在,菩萨不但能于四门悟入真谛,并能以此四门为四种教化众生的法门,对乐空之众生说空门,对乐有之众生说有门等等,依此类推.显然,此通教智已与圆教教义相衔接,是圆入通.
  11.第十一类为别教十信智.这是别教菩萨五十二阶位中最初的十个阶位之智,乃初步获得中道之智.十信菩萨所修是从假入空观,伏界内见,思惑.故此类中道智体现在以空观来破除凡夫之有观,但又不执著于空.在智者看来,中道之智即看到空,又看到假,比只是证空之智为圆融.故空智是声闻,缘觉人证悟的境界,不空之智则是通教菩萨的境界,此不空乃含有中道之理.而直接以中道之智契入诸法则是别教菩萨更进一步的证得.
  12.第十二类为三十心智,为三组十个阶位的菩萨所有,分别悟入空,假,中三谛.(1)十住菩萨的特征是由从假入空观而证悟了空谛,因此而断三界内之见,思惑及尘沙惑,并伏三界外之尘沙惑.此类中道智的特色是以空谛破凡夫之执著于有.(2)十行菩萨的特征表现在修从空入假观,因此而断三界外之尘沙惑.此类中道智的特色是以假观来破除二乘人之执著于空谛.(3)十回向菩萨的特征是进一步由修中道观而伏根本无明惑.此类中道智乃别教菩萨之正智,其特色是离边之中,非空非假而超越两边之中道也.智者称这类证得三十心智的菩萨之成就与声闻之内凡阶位相等,故合为一类.
  13.第十三类为十地智,为十地菩萨所有之智,其特征是已证得中道,断根本无明惑.此类智的特色是,十地菩萨不但证得了中道之理,且力行实践,以入世化道为己任.故此类中道智已接入了圆教的教义,是圆入别.
  14.第十四类为三藏佛智.根据智者大师的判教理论,藏,通,别,圆四教各有教主,皆指释迦牟尼佛,但各教之应化身因其教义之不同而有异,成四教四佛.三藏佛指佛陀在三大阿僧祗劫中精行六度,直至这一世在菩提树下成佛,并为藏教之人转生灭四谛的法轮,住世八十年,最后入无余涅盘,灰身灭智.三藏佛是佛之应身中的劣应身,乃是对十地以前之凡夫与二乘所应化示现之佛身,住于凡圣同居土.
  15.第十五类为通教佛智.通教佛之果位较三藏佛为优.在智者大师的佛学体系中,藏,通,别,圆四教代表了依次渐进的修行果位,故通教佛智胜于三藏佛智,体现在断惑照机上相对略胜一筹.即指在七宝菩提树下,以一念相应之慧顿断残习而成道,为通教之人转无生四谛之法轮,其机缘尽而入无余涅盘.通教佛是经过十地而证悟成佛,是佛身中的带劣胜应身,是对十地以上菩萨所示现之报身,乃丈六之佛,具神通变现自在,住于方便有余土.
  16.第十六类为别教佛智.别教佛之果位又胜于通教佛,因别教佛智在断惑照机上又胜于通教佛智故.别教佛是经过菩萨五十二阶位而成佛的.指在七宝菩提树下,以大宝莲花台为座,以断十二品无明而成道,现圆满报身(即尊崇奇特之报身,略称尊特身),而为别教人转无量四谛之法轮,住于实报无障碍土.
  17.第十七类为圆教五品弟子智.这类智属于圆教五品弟子所有,是圆教中的初级阶位,相当于三藏中七贤位的外凡位,通教位的乾慧地以及别教位的十信位.圆教智虽然在名位上来说,与其他三教有相通之处,但圆教的修行起点高,皆以圆融无碍之中道实相为观修根本,能直接契入事物的真实相貌,故圆教智是诸教中最圆满的智慧,智者大师以之代表佛之智慧.故五品弟子智虽只属圆教初阶,但其断惑证真并不需要经过如藏,通,别三教那样渐进隔历式的,必须先从断见思惑起步,渐进至伏,断界内,界外尘沙惑,再进一步伏,破无明惑.而是在修行伊始,除涉及断伏见思,尘沙惑外,还同时涉及伏根本无明惑.故虽同具烦恼性,而能知如来秘密之藏也.
  智者在论及位妙时,解释了这五品的修行内容.在初品的"随喜品位",行人起圆信解,一心中具十法界.因修圆行,一行一切行,而知此心常寂常照.用此寂照心,破立一切法,了知万法无非即空,即假,即中.故其心念念悉与诸波罗蜜相应.在第二品的"读诵品位",行人为了将养其初生的圆信,内修中道理观,外则受持读颂大乘经典,因听闻大乘佛法有助于其修一心三观.由此内,外之修,行人圆信转明,十信心坚固.在第三品的"说法品位",行人在能圆解三谛的基础上,起誓愿欲众生皆得了知佛法,因此开始说法利生.在第四品的"兼行六度",行人仍然以修观为主,但亦开始兼顾到修行六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在第五品的"正行六度",行人圆观稍熟,理事将融,不相妨碍,了知世间万物皆与实相不相违背,故以实修六度为主.
  18.第十八类为六根清净智.即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之清净无染之智,其相应之位乃圆教铁轮十信位.此位之行者已断除界内见,思惑,又破界外尘沙无知惑,并伏无明住地之惑,获相似中道智.相当于三藏七贤位中的内凡位,别教之三十心(即十住,十行,十回向).根据智者的解释,行人因修圆行,得入圆位.具体而言,善修平等法界入信心,善修慈愍入念心,善修寂照入进心,善修破法入慧心,善修通塞入定心,善修道品入不退心,善修正,助入回向心,善修凡,圣位入护法心,善修不动入戒心,善修无著入愿心.
  19.第十九类为初住至等觉智.这类智之相应之位是圆教七阶位中从第二至第六阶位,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以及等觉菩萨所获之智.初住至等觉之所以合为一组,是因为其"同破无明,故为一."在破无明方面,圆教与别教的区别在于,别教须到十地的阶位方才断无明,十地至妙觉,共断十二品无明.而圆教从十住起就开始断无明,从初住至十地等四十阶位各破一品无明,共破四十品根本无明,乃至等觉地而破最后一品无明.故从初住直到妙觉地,共计断四十二品无明.圆教智之断破无明显然比别教智彻底,故智者大师强调此智乃是佛之实智.
  20.第二十类是妙觉智,乃是无上正等正觉之圆满佛智.智者称:"妙觉佛智无上最尊,故为一."此智相应于圆教妙觉地.圆教佛以虚空为座,无明断尽,入妙觉位,法,报,应三佛具足无缺减,相即无异,不须现尊特身佛,而为圆教人转无作四谛之法轮.因法华会上,小机纯熟,虽只面对佛之丈六三十二相之应身,却能直接感见尊特身.此佛住于常寂光土.兹表解如下:
  二十智 四教
  世智
  | 五停心四念处智 |
  | 四善根智 |
  | 四果智 | 藏教智
  | 支佛智 |
  | 六度智 |
  三藏佛智
  通教方便(体法)声闻智
  | 通教(体法)支佛智 |
  | 通教菩萨入真方便智 |通教智
  | 通教出假菩萨智 |
  通教佛智
  别教十信智
  | 别教三十心智 |
  | 十地智 | 别教智
  别教佛智
  圆教五品弟子智
  | 六根清净智 |
  | 初住至等觉智 | 圆教智
  妙觉佛智
  以上是智者所列出之二十智.这二十智是大师根据四教义体系总结归类的.二十智被分为四组,分别与四教对应.智者在"智照境"那一部分的论述中,对这四组智分别进行了讨论.从第一类到第六类再加上第十四类这七智属于三藏教;从第七类到第十类再加上第十五类这七智属于通教;从第十一类到第十三类再加上第十六类这四智属于别教;从第十七类到第二十类这最后四智属于圆教.通过这四组智的相互比较,智者将不同种类的智慧之间逐级递升的关系展现了出来.每组智慧中最高的无疑就是佛智.然而,唯有最后一组圆教智慧能至于无上正等正觉.如下列图表所示,智者所突现的圆教智乃为至高无上之智慧,故在四教四佛中,圆教佛是为最圆满的佛身.
  联系声闻,缘觉,菩萨,佛四乘来说,四教智各代表不同的乘,其对真理的把握程度不同,其修行的侧重点各个有异,导致其证果的境界迥异其趣.
  (1)三藏智代表声闻乘.观诸法为实有,只有通过析法方能入空.此即灭有而得空的方法.分析诸法因缘合和而成,终至无一物可得.这是从总的方面来看三藏智对真理的把握程度.因藏教乃三乘人共修之教(包括声闻,缘觉以及钝根菩萨),故各乘修行的侧重点有异.声闻乘主修五停心,四念处,观修四谛,体认世间之苦,以达到个人的解脱.缘觉乘修观十二因缘,进一步体认造成轮回之苦的原因,以获得觉悟.菩萨乘则侧重修六度万行,以自度兼及度他为己任.
  (2)通教智以缘觉乘为代表.其修行的目标亦是入空,然其方法则比三藏智为优越,乃体法入空.即世界万象当体即空,并不需要经过析法方才显出其空的本质.通教亦是三乘人共修之教(声闻,缘觉以及中根菩萨),但通教三乘人之智显然胜于藏教三乘人之智.声闻乘之真理虽然仍是四谛,但行者能体认苦及苦因(集)当体即空的本性.缘觉乘之真理虽也是十二因缘,但行者则能体认每一支因缘各为过去,现在,未来因果之当体即空的本性.如果说,通教前二乘是以体法入空为究竟解脱的话,那么,通教菩萨乘则以体法入空为方便,修观此空乃不空,欲以出假利生来体现大乘精神.
  (3)别教智代表菩萨乘,是利根菩萨之智,修习五十二阶位之菩萨道.别教和圆教皆修中道观,但契入中道的方法别教为劣,圆教为优.别教人为避免凡夫之执著于假有和二乘人之执著于真空,以双遮否定的方法来超越两边,体认诸法非空非假,而显中道之理.因其中道观乃是用否定两边的方式获得的,故隔离了法与法之间的内在联系,不能看到诸法一体之实相,一色一香无非中道的本性.故从实践的方面来说,诸法即具无量相.菩萨要自度度他,就必须穷尽所有的法门,行无量行,一一断除烦恼,次第渐进而获至佛果.
  (4)圆教智代表佛乘,是上上根器菩萨的智慧,乃是圆融之佛智.其中道观远胜于别教中道.乃是以双照肯定的方式为契机,空即是假,假即是空,诸法即空即假,无二无别,即是中道.此即是圆教之三谛圆融观,所谓诸法即空,即假,即中是也.圆教菩萨以此中道观而证入诸法实相,深知现实的对立乃主观心念之产物.若体认诸法相即一体的本质,那么,实无烦恼与菩提的区分,无生死与涅盘的区分,亦无所谓的离苦而得乐.因为烦恼即菩提,一切作为皆是虚妄.了解客观之对立乃主观作用的结果,即可达无分无别,无作无为之自然境界,而开显众生本有之佛性,圆顿成就佛果.
  二,智照境
  既然智者大师所论之"智妙"是契入真理之境的桥梁,故大师在将佛教中之修行证果总结为二十类智慧后,即着重将此二十智所契之境揭示出来,谓之为"智照境".旨在证明真理之境由智慧而得以显现,而智慧的内容即是其所照之境的道理.因大师将真理之境分为六种(即十如境,十二因缘境,四谛境,二谛境,三谛境,一谛境),故此二十智亦分别照了此六种境.无论是在论述境或智,大师都以藏,通,别,圆四教义判之,而形成一契入真理之体系,何智能达何境,而此境所产生为何等果位,都由此体系清楚地陈列了出来.
  1.首先,二十智照十如境.世智非关了生脱死之真理,故其所照亦只能是属于六道轮回之十如境.五停心智以下
  等七智(即五停心四念处智,四善根智,四果智,支佛智,体法声闻智,体法支佛智以及体法菩萨入真方便智)乃藏教之智及通教部分之智,皆属二乘之智,故其所照为二乘十如境.藏教之六度智及通教出假
  菩萨智关乎自求证果,亦以化他为目的,故其所照为两种十如境:上求佛果即是照菩萨十如,下化众生则是照六道
  十如.而别教菩萨之四十心智(十信,十住,十行以及十回向)亦两属.十信,十住,十行等智所照是菩萨十如,而十回向智体现了菩萨力行之度生事业,关乎六道众生,故其智所
  照也是六道十如.别教十地智已近佛智,若是按照其所属次第为别教的话,则其所照是菩萨
  十如;倘若是从其断无明之功用已近佛智来衡量的话,则其智所照即是佛界十如.圆教四类智从五品至妙觉,皆是关乎中道实相,并伏或破根本无明惑,故其所
  照为佛界十如无疑.兹表解如下:
  二十智 十如境
  世智 照六道十如
  |
  | 五停心四念处智
  | 四善根智 |
  | 四果智 |
  | 支佛智 | 照二乘十如
  | 体法声闻智 |
  | 体法支佛智 |
  |体法菩萨入真方便智
  |
  | 六度智
  | | 上求:照菩萨十如
  | 通教出假菩萨智 | |
  | (体法菩萨出假智) | 下化:照六道十如
  | 四十心智
  | 次第照: 照菩萨十如
  | 十地智 |
  | 不次第照: 照佛十如
  |
  | 圆教五品弟子智
  | 六根清净智 |
  | 初住至等觉智 |照佛界十如
  妙觉智
  2.其次,二十智照四种十二因缘境.十二因缘境是智者论述的第二个种类的真理.智者认为,因为藏,通,别,圆四教的行者对这一真理认知程度上的不同,而有四种十二因缘,即思议生灭十二因缘,思议不生不灭十二因缘,不思议生灭十二因缘以及不思议不生不灭十二因缘,是为四教人所认识的真理.(1)三藏人所理解的是界内十二因缘.无明是六道轮回之因,因此无明而有行,识等诸因缘,诸法缘起而缘生,生而复灭,灭而复生,周而复始,轮回无尽,故称"思议生灭十二因缘".此境为世智
  至三藏佛等七智所照
  .(2)通教人将十二因缘理解为虚幻不实,无明是幻乃至老死亦是幻.既然诸法皆幻即空,也就没有所谓的生.诸法既然不生,也就没有什么所谓的灭,故称"思议不生不灭十二因缘".此境为通教三乘入真方便智乃至通教佛
  智等五智所照.(3)别教人所理解的十二因缘为无明之心与行支作缘生起诸法,诸法因缘生,因缘灭,皆源自此无明之心也.故称"不思议生灭十二因缘".此境为别
  教十信至别教佛智等四智所照.(4)圆教人所理解的界外十二因缘体现了即事显理的思维方式,事理相即相融,浑然一体.具体的说,十二因缘即是佛性.既然圆教所理解的十二因缘在智者看来"无非佛性,并是常,乐,我,净",故名"不思议不生不灭十二因缘".此境与圆教智对应,为五品弟子智至妙觉佛智等四智所照.
  兹表解如下:
  二十智 四种十二因缘境
  世智
  | 五停心四念处智 |
  | 四善根智 |
  藏--| 四果智 |照思议生灭十二因缘境
  | | 支佛智 |
  | | 六度智 |
  | 三藏佛智
  |
  | 通教方便声闻智
  | | 通教支佛智 |
  | 通--| 通教菩萨入真方便智 |照思议不生不灭十二因缘境
  | | 通教出假菩萨智 |
  | 通教佛智
  |
  | 别教十信智
  | 别--| 别教三十心智 |
  | | 十地智 | 照不思议生灭十二因缘境
  | 别教佛智
  |
  | 圆教五品弟子智
  圆-- | 六根清净智 |
  | 初住至等觉智 | 照不思议不生不灭十二因缘境
  妙觉佛智
  3.二十智照四种四谛境.四谛境是智者论述的第三个种类的真理.因四教人对四谛的不同理解,而有四种四谛(即生灭,无生灭,无量以及无作四谛),分别属于藏,通,别,圆四教.三藏人和通教人所追求的是空之真谛,但方式不同.(1)三藏人入空的方式是"析法".诸法实有,只有通过分析诸法直至一无所有才能得出诸法皆空的结论.其对四谛的理解就是,集谛(因缘和合导致生死之苦)和道谛(灭苦之道)是因,苦谛(集之果)和灭谛(灭除生死之苦)是果,故称"生灭四谛".此境为三藏等七智所照.(2)通教人入空的方式是"体法". 诸法幻有本空,不须待灭除以后才空.其对四谛的理解就是,"苦无逼迫相,集无和合相,道不二相,灭无生相."故智者大师称其所认知的四谛为"无生灭四谛".此境为通教五智所照.(3)别教人与圆教人认为只看到事物空的一面而忽略了其假有的一面是有偏颇的.这种即认识到事物的空性又认识到其假有的观点就是中道.但大师认为别教人对中道的认识与圆教人相比是不够的,因其对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只看到森罗万象的一面,而不知相即一体的实相,故其对四谛的理解是,苦,集,灭,道均有无量相,而称为"无量四谛".此境为别教四智所照.(4)圆教人对中道的认知最为究竟,即事而中,诸法一体.也就是说,若行者不晓万事万物皆包含了中道实相,那么,"菩提是烦恼,名集谛.涅盘生死,名苦谛."若行者通达中道之理,那么,"烦恼即菩提,名道谛.生死即涅盘,名灭谛."既然圆教行者对四谛的证悟只是观念上的转变,并没有故意造作,故称"无作四谛".此境为圆教四智所照.兹表解如下:
  二十智 四种四谛境
  世智
  | 五停心四念处智 |
  | 四善根智 |
  藏--| 四果智 |照生灭四谛境
  | | 支佛智 |
  | | 六度智 |
  | 三藏佛智
  |
  | 通教方便声闻智
  | | 通教支佛智 |
  | 通-- | 通教菩萨入真方便智 |照无生灭四谛境
  | | 通教出假菩萨智 |
  | 通教佛智
  |
  | 别教十信智
  | 别-- | 别教三十心智 |
  | | 十地智 | 照无量四谛境
  | 别教佛智
  |
  | 圆教五品弟子智
  圆--| 六根清净智 |
  | 初住至等觉智 | 照无作四谛境
  妙觉佛智
  4.二十智照二谛境.二谛境是智者所论述的第四个种类的真理.(1)第一种"实有二谛"是藏教人通过析空的方法对二谛的认识.即世间万事万物皆是实有,实有是俗谛;分析事物直至实有灭,才通达空谛,故俗灭会空是真谛.此境为三藏七智所
  照.(2)第二种"幻有空二谛"是通教人用体空的方法所契入的二谛之境.所谓现实世界只是暂时存在,故是幻有,幻有是俗谛,诸法既是幻有,这幻有本身就是空,故幻有空是真谛.此境为通教五智所照.(3)第三种至第七种二谛境所显示的是中道之理,为别教和圆教智所照.具体而言,第三种"幻有空不空二谛" 乃是通教中分别加入了别教和圆教的中道教义,第四种"幻有即空不空,一切法趣空不空二谛"为圆入通的观点,第五种"幻有无,不有不无二谛" 属于别教的观点,第六种"圆入别二谛"是别教中加入了圆教的观点.第七种二谛则纯粹反映了圆教的观点.智顗指出,这种圆教二谛是不可思议之二谛,因为真俗不二,不异而相对,"真即是俗,俗即是真."故圆教二谛境纯为圆教智所照.兹表解如下:
  二十智 二谛
  世智
  | 五停心四念处智 |
  | 四善根智 |
  藏--| 四果智 |照析空之二谛
  | | 支佛智 |
  | | 六度智 |
  | 三藏佛智
  |
  | 通教方便声闻智
  | | 通教支佛智 |
  | 通-- | 通教菩萨入真方便智 |照体空之二谛
  | | 通教出假菩萨智 |
  | 通教佛智
  |
  | 别教十信智
  | 别-- | 别教三十心智 |离边之中
  | | 十地智 |
  | 别教佛智
  | |照显中之二谛
  | 圆教五品弟子智 |
  圆-- | 六根清净智 |
  | 初住至等觉智 |即边之中
  妙觉佛智
  5.二十智照三谛境.三谛境是智者论述的第五个种类的真理,乃是从上述二谛演化而来的,以行者对中道的不同认识而区别之.(1)从以上所述之二谛境可知,第一和第二种二谛所证只是空之真谛,完全不含中道之义,故只能为藏教七智所照,而不能照三谛境,智者称之为"无中之二谛".(2)第一种"别入通三谛"是通过双重否定来揭示空谛所含的中道之义.根据智者的意见,这种中道只是为了去除对空的执著,其本身并不具有菩萨入世度众的功用,亦不是对人世间的肯定.因为承认假有的存在是菩萨入世化道的原动力.若只是追求证悟空境,那不过是自度而已.第二种"圆入通三谛"引入"不空"这个概念来显示其所含的中道义.用不空的观点来看现实世界反映了大乘菩萨在世间教化众生的实践精神.第一和第二种三谛并没有直接表达中道这一概念,但其所含的中道之义却是显而易见的,故智者称之为"含中之二谛".若放在判教的框架中,因通教是接往别,圆教的桥梁,我们从上述二谛中已经看到其所接之中道教义,故通教五智照此二种三谛.(3)第三至第五种三谛被大师称为"显中之二谛",由别,圆八智所照.第三种"别三谛"所揭示的中道,在智者看来,只在理念上下工夫,目的是为了超越空或有两边,此种只体现了双遮的中道显然是有缺陷的.第四种"圆入别三谛"里的中道不单属于理念的范畴,更重要的是体现菩萨济世度人的本怀,具有实践的功用和现实的意义.但此种中道仍然还未达至空,有不二双照的圆融境界.第五种"圆三谛"是最圆融之三谛,最能揭示中道实相之境.也就是说,无论是真谛,俗谛,或是中道皆具足济世救人的现实功用,皆是不离世间的宗教实践,无论是对真空,或是对假有,或是对中道皆是从整体上来把握,毫不偏废.举真谛即包含俗谛和中道;举俗谛即包含真谛和中道;举中道即包含真谛和俗谛.故从总体来看,三者是一个圆融的整体,而此整体则由三谛组成. "三谛圆融,一三三一."
  二十智 三谛
  世智
  | 五停心四念处智 |
  | 四善根智 |
  藏--| 四果智 |照无中之二谛 因缘所生法 俗谛
  | | 支佛智 | |
  | | 六度智 | |
  | 三藏佛智 |
  | |
  | 通教方便声闻智 |
  | | 通教支佛智 | |
  | 通-- | 通教菩萨入真方便智 | 照含中之二谛 我说即是空真谛 |
  | | 通教出假菩萨智 | |
  | 通教佛智 |
  | |
  | 别教十信智 |
  | 别-- | 别教三十心智 | |
  | | 十地智 | 照显中之二谛即是假名亦是中道 中道谛
  | 别教佛智 |
  | |
  | 圆教五品弟子智 |
  圆-- | 六根清净智 | |
  | 初住至等觉智 |
  妙觉佛智
  6.二十智照一谛境.一谛境是智者论述的第六个种类的真理.此一谛境即一实相,是智者对现实世界真实相状的认知,是三谛的逻辑推衍.对智者来说,因四种四谛境最能代表四教义之特性,故智者将此一实谛联系四种四谛来阐述,而有生灭之实,无生灭之实,无量
  之实及无作之实.分别配藏,通,别,圆四组智.如下表所示:
  二十智 一实谛
  世智
  | 五停心四念处智 |
  | 四善根智 |
  藏--| 四果智 |照生灭之实
  | | 支佛智 |
  | | 六度智 |
  | 三藏佛智
  |
  | 通教方便声闻智
  | | 通教支佛智 |
  | 通--| 通教菩萨入真方便智 |照无生灭之实
  | | 通教出假菩萨智 |
  | 通教佛智
  |
  | 别教十信智
  | 别--| 别教三十心智 |
  | | 十地智 | 照无量之实
  | 别教佛智
  |
  | 圆教五品弟子智
  圆--| 六根清净智 |
  | 初住至等觉智 | 照无作之实
  妙觉佛智
  7.最后,智者阐明了二十智无谛,无照.所谓无谛,指语言本身具有致命的缺陷,而真理又非言语所能表达.故智者在推出一实谛后,又进一步指出,从最究极的意义上来说,真理是不可言说的,"无谛"一词其实更能确切地说明实相真理寂然清净的特性."诸谛不可说者,诸法从本来, 常自寂灭相,那得诸谛纷纭相碍 一谛尚无, 诸谛安有 一一皆不可说,可说为粗,不可说为妙.不可说亦不可说是妙,是妙亦妙,言语道断故."此无谛境亦联系四种四谛,而有生灭之无谛,无生灭之无谛,无量之无谛以及无作之无谛.无谛既有不可说之特性,故智者将之与四不可说相配,用以说明四种不可说之具体内容,分别对应藏,通,别,圆四教,而揭显如来说教不可思议之妙.从因缘生法,世界万有皆具相对的意义上来说,四教有粗,妙之别,如藏,通,别三教之权教为粗,圆教之实是妙.各教之智慧有高下之分,对真理认识程度有深浅之分,其果位亦有高下之别.但从缘起缘灭,诸法本空之绝对意义上来说,求一法尚不可得,何况诸教义.真如实相原是绝言冥会而不可说的.
  三藏七智照生灭之无谛,乃生生不可说
  故.通教五智照无生灭之无谛,生不生不可说
  故.别教四智照无量之无谛,不生生不可说故.
  圆教四智照无作之无谛,不生不生不可说故.
  二十智 无谛
  世智
  | 五停心四念处智 |
  | 四善根智 |
  藏--| 四果智 |照生灭之无谛 (生生不可说故)
  | | 支佛智 |
  | | 六度智 |
  | 三藏佛智
  |
  | 通教方便声闻智
  | | 通教支佛智 |
  | 通--| 通教菩萨入真方便智 |照无生灭之无谛 (生不生不可说故)
  | | 通教出假菩萨智 |
  | 通教佛智
  |
  | 别教十信智
  | 别--| 别教三十心智 |
  | | 十地智 | 照无量之无谛 (不生生不可说故)
  | 别教佛智
  |
  | 圆教五品弟子智
  圆-- | 六根清净智 |
  | 初住至等觉智 | 照无作之无谛 (不生不生不可说故)
  妙觉佛智
  综上所述,智顗所论之"智照境"乃是为了揭显二十类智慧对应诸真理境的功能.如果我们将真理之境看作是一种沉默的语言符号,那么,智慧的功能就是将此种语言明白地显示出来,让人们能够通过各类智慧所具之名而使真理成为可以解读的符号,并通过智慧加以契入其深不可测之境.那么,真理之境是如何由智慧显示出来的呢 这是通过二十智对应每一种真理之境来完成的,即二十智分别照十如境,十二因缘境,四谛境,二谛境,三谛境,一谛境以及无谛无说.(1)就十如境来说,二十智分别照六道十如,二乘十如,菩萨十如以及佛界十如.(2)就十二因缘境来说,二十智分别照藏教之思议生灭,通教之思议不生不灭,别教之不思议生灭以及圆教之不思议不生不灭十二因缘境.(3)就四谛来说,二十智分别照藏教之生灭,通教之不生灭,别教之无量以及圆教之无作四谛境.(4)就二谛来说,二十智分别照藏教之析空二谛,通教之体空二谛,别教之离边之中以及圆教之即边之中.(5)就三谛来说,二十智分别照藏教之无中二谛,通教之含中二谛,别,圆教之显中二谛.(6)就一实谛而言,二十智分别照藏教之生灭,通教之无生灭,别教之无量以及圆教之无作一实谛.至于无谛无说,二十智分别照藏教生灭无谛,通教无生灭之无谛,别教无量之无谛以及圆教无作之无谛.如此之智境一一对应照了,就使得各教之智因其所契入之境而有了具体而丰富的内容.同时,其作用随着其所照境之不同而有不同的界定.如行者欲契入二谛境,那么,就须以析空的方法而证得藏教之二谛,体空的方法而证得通教之二谛,如此等等,行者可以此类推.其所具有的指导性,实践性和宗教救赎的意义是十分明显的.
  三,对五境明智
  上述二十智各照每一种真理之境说明了四教之智与四教之境一一的对应关系,以其所照境的不同,各类智的功用也得到了澄清.在这里,智者大师更进一步通过对五境来阐述各教的真理之境必须以相应之智才得以显现出来.智实不离于境,境智实为一体.因境智之组合而形成新的五个种类的智慧,乃直接以智所显之境为名,使四教各智与各境的一体关系更清晰明朗化.例如,生灭四谛境必是由生灭四谛智所显,才是相应.由此三藏七智就可总括为生灭四谛智了.由于此智与境实为一体,行者只要获得了此类智慧,由智所显,就一定契入相应的真理之境.这旨在说明真理之境虽由智慧得以显现,而智乃非境不融的两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一体关系.
  1.对四种十二因缘境明智.这是说明四种不同的智(下智,中智,上智和上上智)是造成对十二因缘有四种理解的原因.此外,此四种智亦是四种观修,由不同的观修而导致四种不同的修行果位.下智观得藏教声闻果位,中智观得通教辟支佛果位,上智观得别教菩萨果位,以及上上智观得圆教佛之果位.
  (1)所谓三藏下智观,以声闻人为代表,其对十二因缘之理解是析法入空,谓从无明始的每一支皆是生起后一支之实有之因,并皆以无常,苦,空析之,以便逐一灭除每一支之因而达空境,由此下智观十二因缘生灭属可思议三界内之事,得声闻菩提.
  (2)所谓通教中智观,以缘觉为代表,其对十二因缘之理解是体法入空,比声闻为胜,但又不及菩萨,故是中智.即体认每一支因缘合和即空的本质,皆由前一支作缘故.谓老死缘生,生缘有,有缘取,如此等等,倒推至缘起之根本无明支,体认无明乃由一念痴心而起.既然心是因缘合和的产物,故只有名字而无有自性.依心而起之无明亦只是空幻而已.诸支因缘既不生,也就无所谓灭.由此中智观十二因缘无生灭属可思议三界内之理,得缘觉菩提.
  (3)别教上智观指别教佛与菩萨所观之十二因缘,以菩萨之智为代表,其智胜于声闻,缘觉二智.谓十二因缘不过是轮回三道(苦道,业道,烦恼道)."无明即痴一念心,由心痴而派生烦恼.由烦恼派出
  诸业.由业派出诸苦."因此三道之无明,而障覆涅盘所具之三种德相(即法身,般若,解脱).只有破除三道,方显三德.由于三道之障有无量相,破除障碍之法门亦复无量.此上智观十二因缘生灭之无量相乃关乎菩萨大悲度生之事业,属不思议生灭之界外之事
  ,得菩萨菩提.
  (4)圆教上上智观指圆教佛与菩萨所观之十二因缘俱观界外之理,为不思议不生不灭十二因缘,以佛智为代表,最胜无上,故称上上智.圆教智与别教智必先破除三道方显三德的不同之点在于,圆教人直接契入诸法实相,深悟三道即是三德,二者一体,岂有所谓的破前者求后者之说.智者大师以为,这种情况犹如断三德而更求三德,这是不合逻辑的.那么,三道是如何与三德相即的呢
  首先,烦恼道即般
  若.在智者大师看来,世人总是将烦恼定义为黑暗,而般若则能照破黑暗.其实,这只是一种概念的区分,以黑暗与光明相对,并将两者分别与烦恼和般
  若联系起来.这显然带有主观性,是人为的一种联系.当我们了知客观实相无分无别,根本没有所谓的烦恼是暗,般若是明这类的概念定义时,我们就不再被主观思想所束缚了.也就是说,当烦恼不再有"暗"的含义时,般若即烦恼,又何须断烦恼而求般若 当般若不再有"明"的含义时,烦恼即般若,又何来藉般若以破烦恼 从摆脱了概念束缚这个意义上来说,烦恼道即般
  若德也.
  其次,业道即是解脱.业道在人们的概念中是束缚身心的罪魁祸首,而解脱即意味着得大自在.然而,智者认为,若人们深识诸法一体之理,业道和解脱的对立不过是心识的作用.既然心识能将其区分开来,也能将其合为一体.只要不再将业视为缚,就无所谓求得解脱.若不再视解脱为自在,那又有什么可得呢 所以说,业道即是解脱.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