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佛教与人生>>正文内容

从六祖坛经以论禅门人物之人生智慧及其生活境界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许兆理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从六祖坛经以论禅门人物之人生智慧及其生活境界
  许兆理
  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1册
  (原刊《中国文学系年刊》第 2 期,1962.3)
  大乘文化基金会出版
  1980年10月初版
  页339~352
  --------------------------------------------------------------------------------
  339页
  (一)引论
  本文以论禅宗之思想为主,至于有关禅宗之历史问题,
  则作者以学力所限,未能详细为之征引考据也。说者每以释
  迦拈花、迦叶微笑一事,为禅宗教外别传之根据;然近年之
  治佛学者,多以此事为不足信。至于西土二十八祖世世相承
  之事,亦仅视为传闻之说耳。
  东土六祖,则达摩以衣钵付慧可,可传僧璨,璨传道信
  ,信传弘忍,忍传惠能,是为六祖。惠能以前,各祖师之弘
  法,皆以少数弟子为对象,故禅宗流布未广。逮乎六祖惠能
  ,大施法雨,广度有情,于是禅宗始盛。惠能以后,禅宗分
  为五派,各派宗匠对机说法,虽各具手眼,然大抵不出惠能
  之范围,故惠能实可谓为禅宗承先启后之人物也。
  340页
  六祖坛经为六祖之门人所编纂,此书为治禅宗者所不可
  不读。余愿将此书与论语作一比较,以观其相同之处:(一)
  二书均由门人编纂而成,以纪录其师之嘉言懿行;(二)二书
  之文字,皆简洁浅白,全无艰涩难读之词;(三)二书皆注重
  启发人生智慧,及展示圣贤境界。此三点乃六祖坛经与论语
  相同之处也。
  凡吾儒者,靡有不熟读论语者也;然苟能去其门户之见
  ,取禅家之六祖坛经一读,相互观摩之,印证之,必有所裨
  益也。
  (二)六祖坛经之内容
  六祖坛经,约二万余言。此书可谓为六祖之传记,自六
  祖之出生、闻道、出家、悟道、说法,以迄圆寂,皆详细记
  载,而时人弟子之受学于六祖者,亦皆述及,兹举其要于后
  :
  1惠能自幼失学,不识文字。
  2惠能闻客诵金刚经,心即开悟。
  3惠能见五祖,五祖但令随众作务。
  4惠能呈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
  物,何处惹尘埃。
  5惠能见二僧论风幡义,一曰风动,一曰幡动,惠能
  乃曰:仁者心动。
  341页
  6惠能曰: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
  7惠能圆寂前,勉弟子勿作世情悲泣雨泪。
  上述七事,均见于六祖坛经。由此七事,乃可窥见禅门
  人物对人生之智慧及其所领略之生活境界。余于以下各节中
  ,将依次阐述此七事所蕴含之人生智慧及生活境界。抑人生
  智慧与生活境界,乃常相应而生者,凡人生智慧极丰富之人
  ,其生活境界亦必相应提高;又凡能领略生活境界之人,亦
  必为最具人生智慧者。故本文将不严分人生智慧及生活境界
  之义,惟融会言之,以显示禅门人物之特色也。
  (三)禅门人物不注重客观之知识
  惠能自幼夫学,不识文字,然卒得五祖弘忍传之以衣钵
  ,而博闻多识之神秀,竟不之及。其后二人宣扬佛法,时称
  “南能北秀”,而惠能之南宗,始终居于禅宗正统之地位。
  此缘于禅门人物乃不重视文字者;而文字乃表达客观知识之
  工具,故亦可谓禅门人物不注重客观之知识。
  禅门人物不注重客观之知识,非谓其完全抹杀客观知识
  之价值,彼等乃视客观之知识为第二义之事耳。吾人所宜思
  索者,厥为:何以客观知识仅为第二义之事?何者始可称为
  第一义之事?
  一切客观知识,皆由个人之生活经验累积而成,此义殊
  浅,不必阐释。然则客观之知识之所
  342页
  由生,必须以主体之个人为条件,即无个人,必不能有客观
  之知识也;此其一。又客观之知识,必须由个人运用之,始
  能有价值;且其价值之正负,亦必取决于运用知识之人之动
  机为何;此其二。由此言之,可明见个人为第一义,而客观
  之知识则仅居于第二义也。
  请试举例言之,吾人对于原子能之知识,乃二十世纪之
  事。而吾人之能有原子能之知识,则为科学家研究之结果。
  使世无科学家,则不能有对原子能之知识也。又原子能之用
  途殊广,可以利人,亦可以杀人;究竟原子能乃利人抑杀人
  ,则操纵于运用之人之手矣。
  禅门人物既以个人为第一义而客观之知识为第二义,故
  不注重博闻多识,而注重内心之悟道。职是之故,神秀虽以
  博闻多识见称,而终不及一不识文字之惠能。
  抑禅宗标榜不立文字,故禅宗所宗之经籍书甚少;初不
  外楞伽经及般若经,而其引用经籍,亦只为说法之方便,后
  之佛门人物,如弘忍为惠能说金刚经,惠能之说般若及唯识
  宗之四智等是,而其引用经籍,亦皆仅可视为禅门人物之思
  想之注脚,固不能范围禅门人物之思想也。
  (四)禅门人物特重顿悟
  六祖坛经曰:“惠能一闻经语,心即开悟。遂问客诵何
  经?客曰金刚经。”又曰:“惠能三鼓入室,祖以袈娑遮围
  ,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
  大悟:一切万
  343页
  法不离自性。”
  惠能初不识字,故其得道乃由顿悟。六祖说法时,最喜
  拈出一“悟”字;例如:“佛性本无差别,只缘迷悟不同。
  ”“一念悟时,众生是佛。”“令学道者顿悟菩提,各自观
  心,自见本性。”“法即无顿渐,迷悟有迟疾。”此外举不
  胜举。坛经中虽只用“悟”宇,而实有顿悟之义;此顿悟之
  义,固非谓世俗之聪明才智。盖世俗之聪明才智,多用于成
  就客观之知识;如科学、历史及地理之知识等是。凡欲成就
  此等客观之知识,必须运用世俗之聪明才智,且须按照一定
  之次序学习。例如学习科学,必须先学习数学,乃可了解化
  学及物理学;学习历史,必须先学习古代史,乃可学习近代
  史;学习地理,必须先有本国地理之知识,乃可学习世界地
  理。又学习此等客观之知识,必须兼有综合及分析之能力,
  此均属世俗之聪明才智,然决非禅宗之所谓顿悟者也。
  禅宗之所谓顿悟,乃顿悟真如本性,此真如本性即自性
  ,亦即佛性。禅宗之顿悟之所以异于世俗之聪明才智,乃在
  于其顿悟并无一定之次序,亦非运用综合及分析之能力以求
  解之谓。此顿悟并非可以由学习而得,而实为一种本来之智
  慧之流露,具有此本来之智慧之人,称为大根上乘。使其人
  并无此种智慧,则不必强求谈禅;如强求谈禅,亦仅能用渐
  修之工夫,运用渐修之工夫,虽亦可以悟道,终非禅宗之正
  统也。
  今有一问题,即:究竟禅宗之顿悟是否可能?吾人非大
  根上乘,固无法知悉如何顿悟;即此
  344页
  等大根上乘之人,彼等虽可顿悟,然亦无法以语言文字示人
  。虽然,余愿以间接之譬喻证明之:当吾人思索一艰深之几
  何命题时,吾人恒须经过若干时间,又经过若干次尝试之失
  败,最后乃知如何证明此几何命题之方法。其间由于各人之
  聪明才智不同,思索所需之时间乃有长短久暂之别。今有一
  人焉,彼见此几何命题,不假思索,即悟证明之法;此事虽
  罕见,然当属可能者也。或曰:此岂非数学天才乎?曰诚然
  ,天才之事,仅天才知之,吾辈无法获悉也。禅宗之顿悟亦
  天才之事,岂吾辈所能知耶!
  (五)禅门人物注重日常生活之体验
  六祖坛经曰:“惠能见五祖,五祖但令随众作务”。五
  祖之意,乃欲惠能多作日常生活之体验。
  六祖偈曰:“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
  恰如求兔角。”
  又六祖于圆寂前,谓诸徒众曰:“后代迷人,若识众生
  ,即是佛性,若不识众生,万劫觅佛难逢。”
  所谓“不离世间”,所谓“识众生”,均足证明其注重
  日常生活之体验,此乃禅门人物之特色也。
  345页
  常人每以佛家思想为消极之逃避世间,此实浅近之论。
  而所以使人产生此种误解之原因,则由于佛门清净,山林寺
  院,最宜于失意之士作为隐逸之所。然纵观一切佛学经籍,
  并无丝毫逃避世间之思想。虽然,佛家固常视人生为苦海,
  然此中另有一番超越之人生智慧,余将于本文第八节中详论
  之。要之,佛家思想实无逃避世间之消极念头。
  抑犹有进者,佛家思想实为积极之面对现实人生者,此
  种精神,于禅门人物中尤见突出。故惠能见五祖,五祖但令
  随众作务;六祖训勉门徒,亦令彼等识自众生,及在世间求
  佛法。禅门人物不住山林,而住人间;不徒闭门诵经,亦且
  体验日常之生活;此中即表现一种超越之人生智慧及生活境
  界。
  或问:何以禅门人物如斯重视日常生活之体验?缘禅宗
  乃佛学之一派,而佛学之目的,乃在于思索及了解人生之真
  理。人生之真理,实充塞于整个人生之各方面,如人类之情
  感,生活之欲望,人生之罪恶及悲剧等,均可发现人生之真
  理。吾人欲求了解人生之真理,可读古人之书,例如各种人
  生哲学之书及佛经等,当吾人读此等书时,吾人只是藉文字
  之媒介以了解人生之真理,如苦乐循环之真理;然究竟苦乐
  循环之滋味如何,则非书本之文字所能表达。故佛家有所谓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人之欲深切了解人生之真理者,
  必须深入人生,实践人生,以体验日常生活之各方面。故禅
  门人物不重视闭门诵经,而注重体验日常生活。书本上之人
  生真理有限,而整
  346页
  个宇宙人生之真理无穷;欲了解书本上之人生真理易,而欲
  了解整个宇宙人生之真理难,此禅门人物之所以难能可贵也
  。
  (六)禅门人物融合儒家性善之观念
  惠能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六祖坛经又曰:“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
  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
  性;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
  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祖知悟本性。”
  二者均言自性,此自性亦即佛性。六祖状自性之形体若
  “本来无一物”,即谓“自性本自清净”之意,既是本自清
  净,则“何处惹尘埃?”故禅宗之论自性,最能与儒家之性
  善观念相契合。
  又坛经载惠能见五祖之情形曰:“祖言:汝是岭南人,
  又是獦獠,若为堪作佛。惠能曰: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
  北;獦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佛性无南北之分
  ,即人皆有佛性;人皆有佛性,则人皆可以成佛矣。
  中国儒家思想,特重性善之观念,故曰人皆可以为圣贤
  ;禅宗乃中国人所创造之佛学,故禅
  347页
  门人物最能融合中国儒家思想中之性善观念,而主人皆有佛
  性。此种性善之观念,乃代表东方人之人生智慧;盖西方之
  基督教精神,以为人类均有原始之罪恶,故人类必须承认自
  己有罪,始可得救,始可上天堂;此种原始之罪恶感,虽亦
  可显出其宗教精神之伟大,惟对于尊重人性方面,则远逊东
  方人矣。
  或曰:东方人之性善观念,虽是尊重人性,但人生之罪
  恶甚多,将何以解释之?曰:此诚然,人生罪恶甚多,且将
  随社会之日趋文明而增多,此乃不容否认之事实。但吾人更
  须了解另一事实,即人类无时无刻不欲消灭其罪恶;例如现
  今人欲横流,男女色情之事,随处可见,此自属人生之罪恶
  ;而世之宗教家道德家,均竭力以矫正此坏风气,社会各层
  人士亦多响应之。其效果如何,虽未可知,然人心之趋善去
  恶,亦昭昭然明矣。
  (七)禅门人物以心为一切之主宰
  六祖坛经曰:“遂出至广州法性寺。值印宗法师讲涅槃
  经,因二僧论风幡义,一曰风动,一曰幡动,议论不已。惠
  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一众骇然。”
  此证禅门人物乃以心为一切之主宰。盖不论风动抑幡动
  ,苟吾人之心不动,则外界之风或幡均不存在于吾人之心中
  耳。而二僧之所以谓风动或幡动,乃因彼等之心已动之故。
  故坛经中论心
  348页
  之语至多;如:“迷人口说,智人心行”“菩提只向心觅,
  何劳向外求玄。”“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师曰:
  道由心悟,岂在坐也。”要之,禅门人物不重修行持戒,而
  重心行心悟,此则与宋明儒学中之陆王心学一派,暗相契合
  也。
  吾人试思之:究竟心是否为一切之主宰?此一问题,吾
  人可举日常生活中之若干事实以证明之。譬喻吾人心中亟欲
  读书,而外间之车马声,不绝于耳,屋内复苦热难抵,挥汗
  如雨;于此,吾人自难安心读书;然设若吾人心中有一志愿
  ,吾人欲为一学者,吾人愿意经度任何困难以达成吾人之志
  愿,则吾人当可摒息一切杂念,在此嘈杂而苦热之环境下读
  书。反之,若吾人之心中根本毫无读书之意念,吾人无心成
  就学问,则虽父兄耳提面命,师友训示勉励,窗明几净,经
  籍满架,而吾心不在书本之上,忽忆念彼佳人,欲遂唱随之
  乐;忽念某地景物之胜,欲穷耳目之娱;忽念横财将至,欲
  作富贵中人。诸念俱起,心志迷惘,则白纸黑字,于吾人心
  中过而不留矣。
  上述一例,其事至寻常,其理至显浅;然因小可以喻大
  ,观微可以知著。社会日趋文明,科学日益进步,此皆由吾
  人之心念而生。因吾人有保护生命之心念,故有医药之发明
  ,因吾人有安居乐业之心念,故有法律之制定。佛经有谓“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意即指此。
  (八)禅门人物以烦恼为获取人生智慧所必须之手段
  349页
  惠能曰:“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又曰:“烦恼暗
  宅中,常须生慧日。”此言智慧与烦恼,乃相伴而生者,无
  烦恼即无智慧,因而吾人乃可视烦恼为获取人生智慧之手段
  。
  佛学之精神,最能表现于即烦恼即智慧之一义上。于此
  ,吾人须先了解释迦牟尼创立佛教之过程及其动机。释迦牟
  尼原为印度国王之太子,年青时出游城门,目睹人生生老病
  死之痛苦,乃决心放弃皇位,苦行修道,因而创立佛教。释
  迦牟尼所感之烦恼,乃是生老病死之痛苦,而其智慧之表现
  ,乃是出家修道而创立佛教。其创立佛教之动念乃起于其所
  感受之人生痛苦,故佛教之音乐,每多悲音,此所以显示佛
  家之即烦恼即智慧之意义。
  禅门人物亦承继佛教创立之此种精神,以烦恼为获取人
  生智慧所必须之手段。今当畅论此义于后。
  首先,吾人须了解一义:即吾人绝对不能消灭一切烦恼
  ,此义甚易了解。人之初生,必尝啼泣,此啼泣乃表示其对
  宇宙人生之生疏,及预感一切烦恼之降临。又当人日渐长成
  时,彼即需满足其生活之欲,如男女之欲,饮食之欲,名利
  权位之欲等;然此等欲望实永无法完全满足者,如吾人获得
  一异性后,又欲追求其他之异性,既有佳肴美酒,又欲一尝
  其他之饮食,至于名利权位,亦是无止境之追求。此等生活
  之欲既不能完全满足,而人类之烦恼亦永无止境。
  复次,当吾人日渐衰老时,老态龙钟,须发如霜,疾病
  又相继侵袭,此中烦恼,自是苦不堪
  350页
  言;而人之最后归宿,乃是死亡一途,一切人均带著烦恼痛
  苦而死。以此言之,则人之生老病死之烦恼痛苦,实绝对不
  可逃避者。
  吾人虽知烦恼痛苦乃不可逃避者,然吾人仍欲寻求种种
  方法,以谋解除此等烦恼与痛苦,此即人生智慧之所由生。
  如吾人既知人生难免于烦恼痛苦,因而对于此等烦恼痛苦,
  采取一种淡然处之之态度,此即人生智慧之一种表现。吾人
  既知生活之欲不能完全满足,则可尽量减少生活之欲;吾人
  既知疾病乃人所不免,则心理上不宜过度忧虑;吾人既知死
  亡乃人生之必然归宿,则不必发生恐惧也。
  人生智慧何以必须以烦恼为其获取之手段?此问题亦不
  难解答。因人生智慧乃由人生而来,人生智慧并非一套理论
  ,而是由实践人生而归纳得来之经验。故人生智慧之来源为
  现实人生,而现实人生乃是充满著烦恼痛苦者,易言之,即
  人生智慧之来源为烦恼痛苦,因而烦恼痛苦乃为获取人生智
  慧所必须之手段矣。
  (九)禅门人物以死亡为不足悲伤
  六祖坛经曰:“七月一日,集徒众曰;吾至八月,欲离
  世间,汝等有疑,早须相问。为汝破疑,令汝迷尽。吾若去
  后,无人教汝。法海等闻,悉皆涕泣,惟有神会,神情不动
  ,亦无涕泣。
  351页
  帅云:神会小师,却得善不善等,毁誉不动,哀乐不生,余
  者不得,数年山中,竟修何道?汝今悲伤,为忧阿谁?若忧
  吾不知去处,若吾不知去处,终不预报于汝;汝等悲泣,盖
  为不知吾去处,若知吾去处,即不合悲泣。”
  又曰:“吾灭度后,莫作世情悲泣雨泪。”
  观乎六祖于圆寂前勉示弟子之语,可知禅门人物乃以死
  亡为不足悲伤,此亦禅门人物之人生智慧及其生活境界之流
  露。
  在未思索何以死亡不足悲伤此问题之前,吾人首先反身
  自思:吾人何以视死亡为悲伤之事?一般人所以视死亡为悲
  伤之事,因彼等以为生存于世乃可贵之事,然究竟生存于世
  是否可贵?此实有问题。吾人于第八节中,会论及人生不能
  逃避烦恼痛苦,然则生存于世究竟有何可贵?吾人于世间所
  目睹之种种罪恶与悲剧,实无处不令吾人厌恶恐惧,是则生
  存于世固无足可贵也!
  复次,吾人当知人生之难免一死,吾人可用乘搭公共汽
  车之例以喻整个人生,此公共汽车在此前已曾载运无数之乘
  客,在此以后亦将载运无数之乘客,而吾人则在现在之时间
  内同时乘搭此辆公共汽车,此喻吾人现在所处之人生社会;
  汽车向前驶去,在沿途各站均有乘客上车或落车,上车以喻
  出生之婴儿,下车以喻死去之人。虽然各站之上车或下车之
  人数并无一定之数字,然吾人可以肯定知道,各站均必有人
  上车,亦必有人下车,同时在车上之乘客,均有下车之必要
  ,
  352页
  时间之先后虽或不同,而彼等均须下车之事实则一,此喻人
  生之必须死亡。吾人既知人生之必须死亡,则吾人不当以死
  亡为可悲伤之事。
  或问:吾人死后究竟返回何处中?答曰:返回吾人生前
  所在之处。其实,生前之一切不可知,死后之一切亦不可知
  ,吾人所可知者,即吾人在生前或死后之一切均属不可知此
  一事实。此一事实既为吾人所知,吾人亦不必悲伤于死亡也
  。
  (一○) 结语
  以上第三至第九节,皆阐述禅门人物之人生智慧及其生
  活境界。由此当知禅门人物乃世间一种特殊之人物,彼等不
  同于世俗之学者,因彼等并不注重书本上之学问;彼等亦不
  同于一般之宗教家,因彼等并不注重宗教之仪式。世俗之学
  者但知穷究典籍,埋首书案,而缺乏凌空之思想,一般之宗
  教家但知苦修苦行,以种福田,而无超拔之胸襟。禅门人物
  于穷究典籍方面,则不及世俗之学者,于苦修苦行方面,则
  不及一般之宗教家。彼等以其凌空之思想,超拔之胸襟,栖
  息山林,与白云为侣,清风明月,心念寂然;摒息诸缘,尘
  思不起。要言之,彼等于世无争,无所执著,而成就其最高
  之人生智慧及其生活境界。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