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地区佛教>> 台湾佛教>>正文内容

台湾当代在家佛教中的维鬘传道协会——一个区域性新兴教团个案的探讨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罗国铭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台湾当代在家佛教中的维鬘传道协会——一个区域性新兴教团个案的探讨
  作者:罗国铭
  【资料形态】硕博文库·中国台湾
  【文献属性】[台湾]辅仁大学,宗教学系,2001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出版年代】2002年
  【文章标题】台湾当代在家佛教中的维鬘传道协会——一个区域性新兴教团个案的探讨
  【英文标题】The Weiman Preach Association among modern Home Buddhism at Taiwan: Case study for a newly arisen regional religious team
  【文章作者】罗国铭
  【指导教师】江灿腾,张珣,黄运喜
  【文章页数】216页
  --------------------------------------------------------------------------------
  【中文关键词】佛教|维鬘|出家佛教|居士佛教|在家佛教|人间佛教
  【英文关键词】Buddhism ; Weiman ; Clergy Buddhism ; Secular Buddhism ;Lay Buddhist Associations ; Home Buddhism ; Daily Buddhism
  【中文摘要】本文试图由近距离的内部观察,记录、理解、分析台湾当代佛教中的“佛教维鬘传播正道协调促进会”的思想意涵、宗教理念与实务运作,藉以厘清此一当代在家佛教新兴教团,在台湾南部地区的发展经验及其时代走向。
  在分析该教团的内、外条件之后,本文锁定以下五个重点:一、何种因缘促成维鬘教团的成立,并让成员走向在家佛教的非主流路线?二、维鬘教团的义理诠释与教团运作如何反应信仰主体的差异?三、修证方式是否因为教团的取向不同,而有任何差异?四、这些差异对台湾佛教有何启示?五、维鬘教团存在的时代意义、发展限制与未来展望又是如何?可知,本文不但企图说明该教团的思想内涵与组织结构,并想藉此理解当代台湾“在家佛教”发展的部分现状。以下,再依序说明各章研究重点:
  导论介绍问题意识、研究材料及研究方法。第一章处理维鬘教团兴起的时代背景。第二章解析教团的内部环境。第三章讨论维鬘教团的成员共识。第四章探索维鬘教团的核心理念。第五章处理圣俗问题。藉由圣俗在个体、社会、政治、宗教等冲突情境的预拟,理解教团成员对该问题的处理方式。第六章涉及修证问题。作为在家教团,维鬘必须面对传统修行观念的诘难,本章针对教团修证特点加以解释,最后辅之以实际访谈个案。第七章从教团角度反省僧俗伦理问题。时间上溯至清末民初;技术上采取“宗教类型学”的方式,整理僧俗伦理的基本模型。第八章指向维鬘教团的净土论。由传统净土性格的归纳;王儒龙对传统净土的省思,衔接到维鬘“双重肯定”的净土理想。第九章由理论的铺陈回归实务的操作,就宗教的具体实践考察维鬘教团的事工重点。结论除经验反省与愿景期待外,本文也将提出综合性的观察,并进行自我批判。
  台湾在家佛教中的维鬘教团,以其在家佛教的主体性格,在思想现代化、组织民主化、弘法专业化、经济十方化等行动纲领下,由个人信念到团体行动;由义理调整到组织革新;由持戒施福到修证解脱,饱含台湾在家新生代佛教徒的教团式信仰经验。此一经验,上接台湾斋教的历史传承,旁贯日本新兴佛教的发展经验,下合人间佛教的潮流,反应出台湾在家佛教团体的创造活力仍未消失。以下三点即是其存在的历史意义:一、反映台湾在家佛教传统的新貌。二、显示庶民佛教变革实践上的艰难历程。三、证实现代性佛教在家教团的发展之可能。
  【英文摘要】This thesis attempts to closely observe, record, understand and analyze internally the meaning of thinking, the religious belief and practical operation of the “Weiman Preach Coordinating Association” among the modern Buddhism at Taiwan, so as to clarify the developing experience and the direction at the time for this newly arisen modern Home Religious team at Taiwan.
  After analyzed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conditions of such religious team, this thesis will focus on the following five points:
  1. What was the reason to caus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Weiman Buddhist group, and how its members have gone to the non-mainstream line of Home Buddhism?
  2. How the principle interpretation and operation of the Weiman team respond the differences of the main body of belief?
  3. Is there any difference on religious practicing and attainment method due to the different directions of the religious team?
  4. If there is difference, then what kind of enlightenment the difference had on the Taiwan Buddhism?
  5. What is the meaning of time, the developing limits and future prospectus of the Weiman Buddhist group?
  This thesis is not only trying to explain the thinking contents and the organization structure of such religious group, but also trying to understand part of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Home Buddhism” at Taiwan now. Hereunder is the explanation of the research point of different chapters in order.
  The introduction of this thesis has introduced the awareness of the issue, the research material and research method. The first chapter managed the time background of the Weiman Buddhist group. The second chapter analyzed the internal environment of the religious team. The third chapter handled the common awareness among members of the Weiman Buddhist group.
  The fourth chapter investigated the core belief of the Weiman Buddhist group. The fifth chapter handled the problem between the clergy and the common people. The sixth chapter involved the rule practicing problems. The seventh chapter has reflected the ethical problems of the clergy and the common people from the viewpoint of the religious team. The eighth chapter has directed to the “Pure Land” of the Weiman Buddhist group. The ninth chapter has returned to practical operation from the description of the theory. The conclusion, in addition to experience reflection and the vision expectation, this thesis has also pointed out a combined observation, and to proceed with self-critics.
  The Weiman Buddhist group of the Home Buddhism at Taiwan is based on major character of Home Buddhism, under the action principle of the modernized thinking, democratic organization, professional propagation, universal economics etc., and from the personal belief to group action; from reason adjustment to organization reformation, from observation of commandment and contribution of happiness to practice rules and be freed, which are all full of the belief experience of the new generation Buddhist group here at Taiwan. Such experience has connected to historical heritage of the Taiwanese religion upwardly, and has connected to the developing experience of the newly arisen Buddhism at Japan horizontally, also, it has connected to the worldly Buddhism trend downwardly to prove that the creative vitality of the Home Buddhism team here at Taiwan did not vanish.
  The following three points are the historical meaning for its existence:
  1. It reflects the new face of the Home Buddhism group here at Taiwan.
  2. It displays the difficulty of the common people Buddhism on the aspects of reformation and fulfillment.
  3. It proves the developing possibility of the Home Buddhism team of modern Buddhism.
  --------------------------------------------------------------------------------
  【论文目次】
  导 论 1
  第一节 问题意识 1
  第二节 研究材料 4
  第三节 研究方法 7
  第一目 研究理论 7
  第二目 操作技术 9
  第四节 诠释架构 13
  第一章 台湾当代在家佛教的变革背景与维鬘教团的崛起 18
  第一节 解严前后台湾政经环境的激荡与维鬘教团的崛起 18
  第二节 维鬘教团对传统台湾佛教庶民性格的反思 21
  第三节 维鬘教团成员与当代人间佛教思想的接轨 24
  第二章 维鬘教团的创立与组织的形成 27
  第一节 王儒龙与维鬘教团的创立 27
  第一目 王儒龙的生平与佛教渊源 27
  第二目 王儒龙与维鬘教团的创立 32
  第二节 教团名称与教团组织 36
  第一目 教团名称 36
  第二目 教团的宗教定位 38
  第三目 组织型态与其它核心会员分析 42
  第三章 成员共识的确立与活动模式的规划 45
  第一节 核心共识的确立 45
  第二节 活动模式的规划 48
  第四章 王儒龙的诠释进路与维鬘教团的核心理念 52
  第一节 王儒龙对于佛法的诠释进路 53
  第一目 诠释背景:耶、儒、佛的失焦对话 53
  第二目 挑战与响应:今古文本的解构 56
  第三目 分析模式:长短互见的诠释操作 60
  第四目 整体事件的反省 63
  第二节 王儒龙对涅盘法义的诠释与宗派间的会通原则 65
  第一目 王儒龙对涅盘法义的诠释特点 65
  第二目 不同宗派间的会通理解 75
  第三节 教团核心理念的形成 79
  第一目 王儒龙对于佛教法义的诠释 79
  第二目 对印顺法师诠释龙树中观空义的吸纳 80
  第三目 呼应当代台湾人间佛教的思想精华 85
  第四目 教团核心理念的建构与提出 90
  第五章 教团对佛教圣俗二谛的 观念冲突及其调适之道 91
  第一节 基本观念:圣俗不二、即事即真 91
  第二节 观念冲突的导火线 94
  第三节 预拟冲突情境的描述与对策的讨论 95
  第一目 圣化与个人的冲突vs.义理的调适之道 95
  第二目 圣化与社会的冲突vs.法律规范的遵守 99
  第三目 圣化与政治的冲突vs.政教分离原则的坚守 101
  第四目 圣化与宗教的冲突vs.宗教对话的提倡 104
  第四节 教团对处理佛教圣俗争议的规范原则之确立 105
  第一目 王儒龙的三种宗教型态与圣(真)俗问题的解消 106
  第二目 义理面:以入空知见解消观念矛盾 108
  第三目 操作面:以集体合议拟定行动方针 108
  第四目 整体事件的反省 109
  第六章 维鬘教团的修行体系与实修个案的检讨 112
  第一节 基本观念:化俗成真 112
  第二节 王儒龙对修行理念的诠释 112
  第一目 问题范围的界定与基本观念的厘清 112
  第二目 王儒龙的修学信念 116
  第三节 教团对修证体系的共识:由修行公约到修证体系的推演 121
  第一目 早期的个人修行公约(约1983-1986年) 121
  第二目 晚期的在家修证系统(约1987-2001年) 123
  第四节 定学实修个案的检讨与修证体系的反省 129
  第七章 教团对传统僧俗伦理的 再反思与新伦理观之形成 134
  第一节 基本观念:尊僧立俗 134
  第二节 近代僧俗关系的发展 135
  第一目 清末佛教的衰败 135
  第二目 居士佛教的崛起 137
  第三节 传统僧俗伦理的类型 139
  第一目 主张“以俗建僧”的杨仁山 139
  第二目 主张“僧俗分业”的章太炎 140
  第三目 主张“俗能代僧”的欧阳渐 142
  第四目 主张“以俗辅僧”的太虚大师 144
  第五目 主张“僧俗并重”的印顺法师 148
  第六目 主张“尊僧立俗”的李炳南 150
  第四节 教团的反思与新伦理观的形成 151
  第一目 伦理观念的调整──僧俗共融、尊僧立俗 151
  第二目 教团路线的省思──多元分化、良性竞争 153
  第八章 维鬘教团的新净土理想观 156
  第一节 基本观念:双重肯定的净土理想 156
  第二节 传统净土思想的历史发展与思想趋向 156
  第一目 问题意识与近代研究焦点 156
  第二目 净土思想在中国的流传与变革概述 159
  第三节 王儒龙对传统净土思想的省思 163
  第一目 王儒龙对传统净土思想的调整 163
  第二目 王儒龙念佛法门的实修步骤 166
  第四节 维鬘教团的新净土理想观之提出 168
  第一目 净土法门的修持动机 169
  第二目 净土法门的修证次第 170
  第三目 净土法门的圆满殊胜 172
  第九章 维鬘教团的宗教实践与发展顿挫 176
  第一节 教团内、外部的宗教实践 176
  第二节 教团发展顿挫的过程描述 182
  第十章 讨论与结论 187
  第一节 维鬘教团的经验反省 187
  第二节 愿景期待与本文局限 194
  第一目 愿景期待 194
  第二目 本文局限 194
  表 目 录
  表1-1 王居士生平、维鬘教团分期与台湾政经关系简表 20
  表2-1 王儒龙的生平分期与台湾史事对照表 33
  表2-2 王儒龙生平与维鬘、佛教界的发展对应表 34
  表2-3 维鬘传道协会历史分期对照表 36
  表2-4 台湾佛教教派(教团)归纳表 39
  表2-5 台湾佛教教团概念分类表 40
  表2-6 台湾佛教团体属性分析表 41
  表4-1 王儒龙、张慈田佛法理解进路异同分析表 64
  表6-1 维鬘教团胜义空观结构表 128
  表7-1 维鬘教团与通俗佛教教团概念分析表 153
  表9-1 王儒龙与通俗佛教净土信仰内容同异表 165
  表9-1 维鬘传道协会大事记 179
  图 目 录
  图1 青年期的王儒龙与其母亲合影。
  图2 六○年代是一个流行闭关的年代,图为慧峰法师闭关时的照片。
  图3 维鬘传道协会精神导师印顺长老嵩照。
  图4 初结佛缘的王儒龙居士,长期间在福国寺活动。
  图5 宋泽莱居士莅临台南维鬘演讲后,激起一连串的义理对诤。
  图6 年轻化是维鬘教团的最大的本钱。
  图7 影响王儒龙居士甚深、甚远的福国寺开山和尚和妙上人。
  图8 本论文的主角王儒龙居士,摄于合欢山松雪楼前。
  图9 福国寺的发源地--和妙上人公子所开设的牛头牌球鞋总公司。
  图10 献给佛光山以后,福国寺外貌已有很大的变化。
  图11 王儒龙居士另一个活动据点--德化堂。
  图12 维鬘似乎与斋堂特别有缘,这是短暂活动过的慎德斋堂。
  图13 尝试期的维鬘就在这栋大楼内活动。
  图14 教会四处林立,对维鬘具有很大的启发作用。图为太平境教会。
  图15 维鬘活动的重要舞台--台南市立文化中心。
  图16 由于对印顺长老的仰慕,部份成员曾拜访台中华雨精舍。
  图17 王儒龙居士结婚时,慧峰法师主持佛化婚礼时的神情。
  图18 台南维鬘心灵成长班学员上课时的愉快神情。
  图19 维鬘曾受到日本佛教新兴教派的影响,图为立正佼成会的“圣典”。
  图20 维鬘例行的法务工作--文化中心的演讲活动。
  图21 维鬘曾仿照台湾基督长老教会的《教会法规》,改写成维鬘的“教团法规”。
  图22 维鬘教团最后一次佛化婚礼,新人与圣歌班合影。
  --------------------------------------------------------------------------------
  【参考文献】
  基本史料
  “中华电子佛典协会”,《大正藏》光盘版:(本文有关《大正藏》的引文,都是以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hinese Buddhist Electronic Text Association,简称CBETA)所出版的电子佛典光盘进行检索,故以其出版项的设定方式为标准,有关该出版项的书写规则,请参考论文“范例”的说明)。
  《十住毘婆沙论》(卷5)〈易行品第九〉;T26, p0041。“中华电子佛典协会”,《大正藏》光盘版。
  《大智度论》(卷19)〈初序品中 三十七品义第三十一〉;T25, p0198a。“中华电子佛典协会”,《大正藏》光盘版。
  《大智度论》(卷18)〈初序品中 般若相义第三十〉;T25, p0197b。“中华电子佛典协会”,《大正藏》光盘版。
  《大智度论》(卷32)〈初序品中 四缘义第四十九〉;T25, p0299a。“中华电子佛典协会”,《大正藏》光盘版。
  《大智度论》(卷86)〈遍学品第七十四〉;T25, p0663a。“中华电子佛典协会”,《大正藏》(光盘版)。
  《中论》(卷4)〈观四谛品第二十四〉;T30, p0032c,“中华电子佛典协会”,《大正藏》光盘版。
  《中论》(卷4);T30, p0034a-c。“中华电子佛典协会”,《大正藏》光盘版。
  《二谛义》(卷1);T45, p0079c-p0080a。“中华电子佛典协会”,《大正藏》光盘版。
  《大般涅盘经》(卷5)〈四相品〉;T12, p0636a。“中华电子佛典协会”,《大正藏》光盘版。
  《大般涅盘经》(卷23)〈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品之五〉;T12, p0758c-0759a。“中华电子佛典协会”,《大正藏》光盘版。
  《大般涅盘经》(卷27)〈师子吼菩萨品第十一〉;T12, p0524b。“中华电子佛典协会”,《大正藏》光盘版。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3);T19, p0119b。“中华电子佛典协会”,《大正藏》光盘版。
  《成唯识论》(卷10);T31, p0055b。“中华电子佛典协会”,《大正藏》光盘版。
  《佛说无量寿经》(卷1);T12, p0272b。“中华电子佛典协会”,《大正藏》光盘版。
  《佛说维摩诘经》(卷2)〈观人物品第七〉;T14, p0529b。“中华电子佛典协会”,《大正藏》光盘版。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卷1);T08, p0749a。“中华电子佛典协会”,《大正藏》光盘版。
  《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卷6)〈静虑品第十一之一〉;T26, p0482c。
  《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卷83)〈结蕴第二中十门纳息第四之一〉;T27, p0427b。“中华电子佛典协会”,《大正藏》光盘版。
  《般舟三昧经》(卷1)〈四辈品第五〉;T13, p0901a。
  《略诸经论念佛法门往生净土集》卷上(卷1);T85, p1241c。“中华电子佛典协会”,《大正藏》光盘版。
  《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杂事》(卷38);T24, p0400a。“中华电子佛典协会”,《大正藏》光盘版。
  《维摩诘所说经》(卷2);T14, p0545b-c。“中华电子佛典协会”,《大正藏》光盘版。
  《法华玄论》(卷2);T34, p0375c-377b。“中华电子佛典协会”,《大正藏》光盘版。
  《杂阿含经》(卷18) (四九○);T02, p0126b“中华电子佛典协会”,《大正藏》光盘版。
  《观无量寿佛经疏》(卷4);T37, p0271b。“中华电子佛典协会”,《大正藏》光盘版。
  《出三藏记集》(卷10);T55, p0069c。《印顺法师佛学著作集》光盘版,新竹县:财团法人印顺文教基金会,1998。
  佛光山宗务委员会编,《佛光大辞典》Foguang Buddhist Dictionary,光盘二版。
  《菩萨优婆塞五戒威仪经》,《在家律要广集》,台北市:大乘精舍,1981。
  香光尼众佛学院图书馆编,《佛教相关博硕士论文提要》,嘉义市:香光书乡,2001。
  释太虚,太虚大师全书编纂委员会编纂,《太虚大师全书(17)》。
  ──,太虚大师全书编纂委员会编纂,《太虚大师全书(29)》。
  ──,太虚大师全书编纂委员会编纂,《太虚大师全书(31)》。
  ──,太虚大师全书编纂委员会编纂,《太虚大师全书(33)》。
  ──,太虚大师全书编纂委员会编纂,《太虚大师全书(35)》。
  罗国铭,《参考数据台湾当代在家佛教中的维鬘传道协会:一个区域性佛教新兴教团研究田野调查及附录汇编》,台南市:2002。
  专书
  Anselm Sraauss and Juliet Corbin着;徐宗国译,《质性研究概论》,台北市:巨流,1997。
  Armstrong, Karen着,蔡昌雄译,《神的历史》,台北市:立绪,1996。
  Danny L.Jorgensen着;王昭正、朱瑞渊译,《参与观察法》,台北市:1999。
  丁庭宇、马康庄主编,《台湾社会变迁的经验──一个新兴工业社会》,台北市:巨流图书公司,1986。
  丸井圭治郎,《台湾宗教调查报告书卷一》,台北市:台湾总督府,1919。
  于凌波,《中国近现代佛教人物志》,北京:宗教文化,1995。
  中国论坛编辑委员会主编,《台湾地区社会变迁与文化发展》,台北市:《中国论坛杂志》,1985。
  王见川,《台湾的斋教与鸾堂》,台北:南天,1996。
  王树编,《张文襄公全集》,台北市:文海出版社,1980。
  冉云华,〈敦煌本“大乘布萨文”研究〉,《第二届敦煌学国际研究会论文集抽印本》,台北市:汉学研究中心丛刊论著类第二种,1991。
  安京植,《唐代净土宗众生教化之教育意义》,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所博士论文,1992。
  江灿腾,《人间净土的追寻》,台北市:稻乡,1989。
  ──,《太虚大师前传(1890-1927)》,台北市:新文丰,1993。
  ──,《日据时期台湾佛教文化发展史》,台北市:南天书局,2001。
  ──,《台湾佛教百年史之研究》,台北市:南天,1996。
  ──,《当代台湾佛教》,台北市:南天书局,2000。
  ──,《台湾佛教百年史之研究》,台北市:南天,1996。
  ──,《台湾当代佛教》,台北市:南天,2000。
  江灿腾、王见川主编,《台湾斋教的历史观察与展望──首届台湾斋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市:新文丰,1994。
  余英时,《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台北市:联经,1986。
  吴灿明,《净土思想之研究》,中国文化大学印度文化研究所硕士论文,1986。
  吕澄,《印度佛学思想概念》,台北市:天华,1982。
  宋光宇,《天道勾沈》,第3章第5节,台北市:元佑,1983。
  李永炽监修;薛元化主编,《台湾历史年表──终战篇三(1979-1988)》,台北市:远流,1992。
  李岱汶,《耶稣家庭印象记》,香港:晨星,1964。
  释法尊等着,《七十空性论科摄》,台北市:新文丰,1987,台一版。
  周志煌,《唯识与如来藏》,台北市:文津,1998。
  昆达拉,《中国大乘阿弥陀净土思想研究》,国立台湾大学哲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2。
  牧田谛亮,《中国佛教近世史(近世佛教史)研究》,台北市:华宇,1985。
  邱明忠,《从树头公谈到十字架》,台南市:人光,1994。
  保罗.田立克(Paul Tillich)着;鲁燕萍译,《信仰的动力》(Dynamics of Faith),台北市:桂冠,1994。
  姚丽香,〈台湾地区光复后佛教变迁初探〉,台北市:国立艺术学院传统艺术研究中心,1990。
  洪金莲,《太虚大师佛教现代化之研究》,台北市:东初,1995。
  约翰.希克着;钱永祥译,《宗教哲学》,台北市:三民书局,1991。
  胡幼慧主编,《质性研究:理论、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实例》,台北市:巨流出版社,1998。
  胡国柱,《从中古到近世的中国佛教净土思想研究》,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班,2000。
  唐君毅,《中华人文与当今世界》,台北市:学生书局,1988。
  高师宁编,《基督教文化与现代文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1996。
  高锦源,《佛教与经济》,台中市:瑞成,1999。
  翁铭宏,《佛光山派下国内分级据点蠡测:以中部教区为例》,东海大学建筑学系硕士论文,2000。
  张曼涛,《佛教思想文集》,台北市 : 大乘文化(大乘文库),1980。
  张曼涛,《涅盘思想研究》,台北市:大乘文化,1981。
  张嘉慧,《罗祖《五部六册》与佛教禅学》,国立成功大学中文研究所硕士论文,2000。
  张清二,《汉语佛典之淫欲问题探究》,国立中央大学哲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8。
  望月信亨,《净土教起源及其开展》,美国,法印寺:1994。
  陈垣撰,《明季滇黔佛教考》,北京:中华书局,1989。
  陈荣捷,《现代中国的宗教趋势》,台北市:文殊,1987。
  陈学仁,《龙树菩萨中论八不思想探究》,台北市:佛光,2000。
  傅伟勋,《从创造的诠释学到大乘佛学》,台北市:东大,1990。
  ──,《道元》,台北市:东大,1996。
  智铭,〈谈佛说十念法〉,《内明》,第209期,台北市:1989.08。
  慈忍室主人主编,《海潮音文库?教育学(5)》,台北市:新文丰,1985。
  杨白衣,《净土思想文集》,台北市:大乘,1978。
  杨牧谷,《公元2000年宗教大趋势》,台北市:校园书房,1992。
  杨国枢、业启政主编,《台湾的社会问题:》,台北市:巨流图书公司,1991。
  杨惠南,《当代佛教思想展望》,台北市:东大,1991。
  赵碧华、朱美珍编译,《研究方法:社会工作暨人文科学领域的运用》,台北市:双叶书廊,1995。
  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杨文会、欧阳渐、吕澄卷》,石家庄市: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章太炎卷》,石家庄市: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潘桂明,《中国居士佛教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
  蔡勇美、章英华主编,《台湾的都市社会》,台北市:巨流图书公司,1997。
  邓继盈,《益智旭净土思想之研究》,国立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0。
  刘伟业,《台湾区佛教团体运作绩效》,南华大学亚洲太平洋研究所硕士论文,2000。
  萧新煌主编,《变迁中台湾社会的中产阶级》,台北市:巨流图书公司,1990。
  瞿海源,《社会心理学新论》,台北市:巨流,1989。
  ──,《台湾宗教变迁的社会政治分析》,台北市:桂冠图书,1997。
  霍韬晦,《佛教哲学──一个历史的分析》(世界佛学名著译丛三),香港:佛教法住学会,1984。
  蓝吉富,《二十世纪的中日佛教》,台北市:新文丰,1991。
  钟琼宁,《行在家道:民初的上海居士佛教(1912-1937)》,国立政治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论文,1997。
  卢月玲,《台湾佛寺的现代功能:佛光山田野研究》,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81。
  释依仁,《僧团制度之研究:印度、中国及现行台湾三阶段之比较》,文化大学中华学术院印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5。
  释大醒,《大醒法师遗着》,台北市:海潮音出版社,1963。
  释永芸主编,《跨世纪的悲欢岁月》,台北市:佛光文化,1996。
  释印顺,《中观今论》,台北市:正闻,1992。
  ──,《以佛法研究佛法》,《印顺法师佛学著作集》光盘版,新竹县:财团法人印顺文教基金会,1998。
  ──,《佛在人间》,《印顺法师佛学著作集》光盘版,新竹县:财团法人印顺文教基金会,1998。
  ──,《佛法概论》,《印顺法师佛学著作集》,光盘版,新竹县:财团法人印顺文教基金会,1998。
  ──,《佛教读经示要》,页40。
  ──,《妙云集》,《佛法是救世之光》。《印顺法师佛学著作集》光盘版,新竹县:财团法人印顺文教基金会,1998。
  ──,《妙云集》下编之八,《教制教典与教学》,台北市:正闻,1992
  ──,《教制教典与教学》,《印顺法师佛学著作集》光盘版,新竹县:财团法人印顺文教基金会,1998。
  ──,《净土新论》,台北市:正闻,1992。
  ──,《学佛三要》,《印顺法师佛学著作集》光盘版,新竹县:财团法人印顺文教基金会,1998。
  释东初,《中国佛教近代史》,台北市:东初,1987。
  ──,《中国佛教近代史下》,台北市:中华佛教文化馆,1974。
  释昭慧,《人间佛教的播种者》,台北市:东大,1995。
  释昭慧、释性广编着,《千载沉吟──新世纪的佛教女性思维》,台北市:法界,2002。
  释圣严,《明末佛教研究》,台北市:东初,1993。
  ──,《明末的居士佛教》,台北市:东初,1993。
  ──,《明末佛教之研究》,释圣严,台北市:东初,1993。
  Frank Wilson Price:The Rural Church in China , New York:Agricultural Missions , Inc.
  论文
  尹章义,〈台湾佛教史之展开──1661-1895AD〉,《台北文献》,直字第95期,台北市:1991.03。
  木村泰贤,演培法师译,《大乘佛教思想论》,慧日讲堂印行:1978。
  王顺民,〈宗教福利服务之初步考察:以“佛光山”、“法鼓山”与“慈济”为例〉,《思与言》,第32卷第3期,台北市:1994。
  ──,〈当代台湾佛教变迁之考察〉,《中华佛学学报》,第8期,台北市:1995.07。
  成中英,〈中国哲学中的方法诠释学--非方法论的方法论〉,《国立台湾大学哲学论评》,第14期,1991.01。
  朱文光,〈考证、典范的解释的正当性:以《大乘止观法门》的作者问题为线索〉。
  ──,〈佛教历史诠释的现代踪迹──以印顺导师判教思想为对比考察之线索〉。
  江灿腾,〈台湾佛教五十年来发展史的回顾与检讨〉,《历史》,第92期,台北市:1995.09。
  ──,〈徘徊在殖民化与去殖民化之间──台湾本土佛教近百年来的变革沧桑史〉,《当代》,第173期,台北市:2002.01。
  ──,〈现代台湾佛教比丘尼的出家经验与社会关怀研讨会纪录中〉,《台北文献委员会印行,台北文献直字132期抽印本》,第132期,台北市:2000。
  牟宗三,〈九十年来中国人的思想活动〉,《鹅湖》,第16卷第3期,总183期,台北市:1990.09。
  佛使比丘,〈两种语言──日常语言和法的语言〉,《菩提树》,第500期,台中市:1994。
  余绍坡,〈佛法义理中不应沿用空字〉,《香港佛教》,第307期,香港:1985。
  吴汝钧,〈印度中观学的四句逻辑〉,《中华佛学学报》,第5期,台北市:1992。
  ──,〈从逻辑与辩证法看龙树的论证〉,《鹅湖》,第102期,台北市:1983。
  吴怡,〈从生命的转化看中国人间佛教的开展〉,《普门学报》,第1期,高雄:2001.01。
  吴哲昌,〈早期净土宗三大系思想探讨〉,《慧炬》,台北市:1984.09-10。
  吴宁远,〈后现代社会与宗教现象〉,《东方宗教研究》,新五期,1996。
  宋光宇,〈二十世纪中国与世界宗教互动之回顾与展望〉,《宗教哲学》,第6卷第1期,台北市:2000.03。
  ──,〈当代台湾民间信仰的发展趋势〉,《宗教与社会》,台北市:东大,1995。
  李丁赞,〈宗教与殖民──台湾佛教的变迁与转型,1895-1995〉,《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集刊》,第81期,台北市:1996.06。
  李日章,〈“缘起性空”──佛教空宗的基本思想〉,《大陆》,第44卷第6期,台北市:1972。
  李昌颐,〈中论空无思想、中道思想之探源及其与现代的关系〉,《华冈佛学佛报》,第7期,台北市:1984。
  杜正胜,〈太虚人间佛教论--近代中国佛教复兴运动之一环〉,《幼狮月刊》,第37卷第1期,台北市:1973.01。
  沈家桢,〈在家人如何修行的商讨〉,《慧炬》,第338、339期,台北市:1981。
  林本炫,〈国家、宗教与社会控制--宗教压迫论述的分析〉,《思与言》,第34卷第2期,台北市:1996。
  林金田,〈台湾经济发展的概述〉,《台湾文献》,第51卷第3期,南投:2000.09。
  邱敏捷,〈印顺导师导师佛教著作及其对台湾佛教出版界之影响〉,《佛教图书馆馆讯》,第20期,台北市:1999。
  姚丽香,〈日据时期台湾佛教与斋教关系之探讨〉,《台湾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市:1996.12。
  ──,〈台湾地区光复后佛教变迁初探〉,《辅仁学志法管理学院之部》,复刊第20号,台北市:1988。
  施振辉:〈佛教徒企业主管的信仰与事业〉,《菩提树杂志》,第38卷第5期,台中市:1990.06。
  夏潮基金会编,《中国意识与台湾意识──一1999澳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海峡学术出版社,1999。
  徐临嘉,〈悲怨的诠释学研究──以一个离婚的中国妇女为例〉,《台大心理学研究所硕士论文》,台北市:1993。
  高明道,〈“障道法”探源〉,《中华佛学学报》,第8期,台北市:1995。
  ──,〈漫谈佛教文献及其研究〉,《佛教图书馆馆讯》,第10-11期,嘉义县:1997.09。
  高师宁,〈试论宗教的制度化与世俗化〉,《宗教哲学》,第4卷第4期,台北市:1998。
  梁翠梅,〈“见性”历程中的意识转换──谈禅的心理学及其应用上、下〉,《谘商与辅导》,第103期,台北市:1994。
  陈怡如,〈慧炬机构初探──以历史的演变为中心〉,《台湾历史学会通讯》,第4期,台北市:1997.03。
  陈美华,〈另类典范:当代台湾比丘尼的社会实践〉,《宗教传统与社会实践中型研讨会》,台北市:1999.03。
  陈敏龄,〈西方净土的宗教学诠释〉,《中华佛学学报》,第13期,台北市:2000.05。
  陈荣灼,〈龙树的逻辑〉,《鹅湖学志》,第3期,台北市:1989。
  陈仪深,〈建立“台湾佛教”的论述〉,中华民国现代佛教学会、十方禅林文教基金会和台南维鬘文教协会合办“佛教与台湾社会”论文,台南市:1992.02。
  陈麟书:〈现代宗教世俗化趋势的革新意义〉,《1996年佛学研究论文集三--当代宗教的发展趋势》,台北市,1996。
  傅伟勋,〈关于缘起思想形成与发展的诠释学考察〉,《中华佛学学报》,第4期,台北市:1991。
  曾锦坤,〈佛教净土宗之性格的衡定〉,《中国佛教》,第33卷第2期,台北市:1989.02。
  曾丽容,〈觉者的罄声──现代修行家李凤山的力行哲学〉。《张老师月刊》,第272期,台北市:张老师出版社,2000.08。
  汤一介,〈再论创建中国解释学问题〉,《跨世纪的中国哲学》,台北市:五南,2001。
  冯耀明,〈龙树《中论》的逻辑与辩证问题〉,《鹅湖学志》,第2期,台北市:1988。
  黄秀英,〈佛教的解脱观与社会伦理〉,《慧炬》,台北市:1980.12。
  黄运喜,〈中国佛教法难的回顾明--现代〉,《狮子吼》,第28卷1期,台北市:1989.11。
  ──,〈中国佛教法难研究〉,《狮子吼》,第28卷第11期,台北市:1989。
  ──,《唐代中期的僧伽制度:兼论与其当代社会文化互动关系》,文化大学史学研究所博士论文,1997。
  黄维宪,〈台湾佛教发展研究的回顾和省思〉,《亚洲研究》,第25期,香港:珠海书院亚洲研究中心,1998.01。
  黄启江,〈净土决疑论––宋代弥陀净土的信仰与辩议〉,《佛学研究中心学报》,第4期,台北市:1999。
  贾格柏森着;郭忠生译,〈佛教重实践的倾向〉,《菩提树》,第357期,台中市:1982.08。
  龙慧,〈净土法门的渊源及其中心思想〉,《狮子吼》,第25卷,第3期,台北市:1986.04。
  杨白衣,〈空观与人生〉,《狮子吼》,第24卷第8期,台北市:1985.08。
  ──,〈净土的渊源及其演变〉《华冈佛学学报》,第8期,台北市:1985.10。
  ──,《净土经典之成立年代、地点及其内容》、《海潮音》,第52卷第2期,台北市:1971.02。
  杨郁文,〈佛法的人间性与现实性〉,《中华佛学学报》,第10期,台北市:1997。
  杨惠南,〈“四句”是释迦的方便说──敬答冯耀明先生〉,《鹅湖学志》,第1期,台北市:1988。
  ──,〈“人间佛教”的诠典诠释──是“援儒入佛”或是回归印度?〉,《中华佛学学报》,第13期,台北市:2000。
  ──,〈论前后期佛教对解脱境的看法〉,《国立台湾大学文史哲学报》,第29期,台北市:1980。
  ──,〈台湾佛教的出世性格与派系纷争〉,《当代》,第30-32期,台北市:1988.10-12。
  ──,〈“空”中会有“不空”吗?──读“从逻辑与辩证法看龙树的论证”有感〉,《鹅湖》,第105期,台北市:1984。
  ──,〈“空”否定了什么──以龙树《回诤论》为主的一个研究〉,《台大哲学论评》,第8期,台北市:1985。
  ──,〈人间佛教的困局──以新雨社和现代禅为中心的一个考察〉,《“人间佛教.薪火相传”印顺导师思想之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市:1999.10。
  ──,〈也谈“中期中观哲学”〉,《鹅湖》,第2卷第10期,台北市:1977。
  ──,〈台湾佛教的出世性格与派系纷争〉《台湾史的国际研究专辑》,第30期,台北市:1988.10-11。
  ──,〈解严后台湾新兴佛教现象及其特质〉,《新兴宗教现象研讨会论文集》,台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2002。
  ──,〈解严后台湾新兴佛教现象及其特质──以人间佛教为中心的一个考察〉,《新兴宗教现象研讨会论文集》,台北市:中央研究院社会学研究所,2002.03。
  ──,〈龙树的中论用了辩证法吗?〉,《台大哲学论评》,第5期,台北市:1982。
  ──,〈关于“中观与真常”──敬答廖钟庆先生〉,《鹅湖》,第4卷第2期,台北市:1978。
  ──,〈谈台湾佛教与人间佛教上〉,《弘誓通讯》,第39期,台北市:1999.06。
  杨曾文,〈人间佛教的展望〉,《1993佛学研究论文集--佛教末来前途之开展》,台北市:1998。
  叶阿月,〈“空性”的同义语〉,页30-34。《哲学与文化》,第3卷第1期,台北市:1976。
  葛兆光,〈20世纪20年代佛教对西潮的响应〉,《文化杂志》,第17期,台北市:1993。
  廖文立,〈从宗教社会说起〉,《社会导进》,第3卷第4期,台北市:1978.09。
  廖钟庆,〈“关于中观与真常”读后──敬致杨惠南先生〉,《鹅湖》,第4卷第第5期,台北市:1978。
  ──,〈评杨惠南先生的“中观与真常”一文〉,《鹅湖》,第3卷第12期,台北市:1978。
  刘绍桢,〈大乘三系说与净土三系说之研究〉,《谛观》,第81期,南投:1995。
  ──,〈西中印空无观之研究〉,《谛观》,第77期,南投:1994。
  刘绍桢、陈英善,〈从人生佛教、人间净士到心灵环保〉,未发表。
  刘锦昌,〈台湾佛教界的“印顺导师学”走向〉,《神学与教会》,台南市:教会公报社,1997。
  刘耀基,〈原始佛教涅盘观之探讨〉,《中国佛教》,第29卷第4期,台北市:1985.04。
  蔡端霖,〈对比与差异──对比研究方法的现象学考察〉,《哲学杂志》,第20期,1997.05。
  郑僧一,〈“往生咒”与人间佛教〉,《内明》,第177期,香港:1986.12。
  郑学礼着;陈锦鸿译,〈中观的基本思想〉,《东吴哲学学报》,第1号,台北市:1996。
  邓子美,〈太虚大师与马丁路德——现代化视角下的宗教改革比较〉。
  谢大宁,〈般若的两种论式──以龙树四句和智者四句为例〉,《中正大学学报》,第5卷第1期,嘉义:1994。
  归耕庐,〈净土宗的哲学观和科学观上下〉,《香港佛教》,第229-230期,香港:1979.06-7。
  蓝吉富,〈当代台湾的佛教出版趋势:兼论其在文化史的意义〉,《佛教图书馆馆讯》,第21-22期,台北市:伽耶山基金会,2000.06。
  ──,〈汉译本“中论”初探〉,《华岗佛学学报》,第3期,台北市:1973。
  ──,〈台湾佛教发展的回顾与前景〉,《当代》,第11期,台北市:1987.03。
  罗光,〈印度佛教有与空论〉,《辅仁大学人文学报》,第7期,台北市:1978。
  赖贤宗,〈净土信仰论之研究:世亲、昙鸾与亲鸾之回向思想〉,《佛学研究中心学报》,第4期,台北市:1999。
  释印顺,〈中国佛教前途与当前的要务〉,《海潮音》,第34卷,台北市:1953.03。
  释见恺,〈佛教禅修观息法:安那般那念书目管窥〉,《佛教图书馆馆讯》,第13期,台北市:1998。
  释见晔,〈以罗祖为例管窥其对晚明佛教之冲击〉,《东方宗教研究》,第5期,台北市:1996.10。
  释性广,〈新世纪的台湾新禅学──“人间佛教禅法”理论与当代实践〉,《当代》,第173期,台北市:2002.01。
  释果灯,〈历代净土生因论的比较〉,《中华佛学研究论丛一》,台北市:东初出版社,1989。
  释星云,〈中国佛教阶段性的发展刍议〉《普门学报》,第1期,台北市:2001。
  释惠敏,〈美国“禅定与教育”博土论文之简析〉,《中华佛学学报》,第8期,台北市:1995。
  ──,〈“心净则佛土净”之考察〉,《中华佛学学报》,第10期,台北市:1997。
  释圣严,〈人间佛教的人间净土〉,《中华佛学研究》,第3期,台北市:1999.03。
  ──,〈人间净土与现代社会──我们今后要探讨的课题〉,《人生》,第170期。
  ──,〈明末中国的净土教人物及其思想〉,《华冈佛学学报》,第8期,台北市:1985.10。
  ──,〈净土思想之考察〉,《华冈佛学学报》,第6期,台北市:1983.07。
  ──,〈现代台湾佛教的学术研究〉,《中华佛学学报》,第5期,台北市:1992.07。
  释慧严,〈居士佛教的样态〉,《中国佛教》,第29-6期,台北市:1985.06。
  ──,〈弥陀净土信仰对汉儒内心世界的影响〉,《中华佛学学报》,第14期,台北市:2001.09。
  释昭慧,〈自力与他力宗教观的剖论〉,《菩提树》,第32卷,第10期,台中市:1984.09。
  释恒清,〈禅净融合主义的思维方法〉,《台大哲学论评》,第14期,台北市:1991。
  龚鹏程,〈人间佛教与生活儒学〉,《普门学报》,第1期,高雄:2001。
  会讯剪报
  陈泓达,〈神职人员性丑闻案教宗说重话〉,《自由时报》,第10版,2002.04.24。
  提婆达多,〈一个佛教徒的社会认知与责位〉,《维鬘会讯》,第三版,1992.03。
  游慧香,〈维鬘家族拥抱社会〉,《中国时报》,1991.12。
  综合报导,〈性丑闻杀伤力直捣罗马教廷〉,《中国时报》,第9版,2002.03.14。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