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律宗>>正文内容

人天始基 入道津梁——试述对戒律的点滴认识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继空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人天始基 入道津梁
作者:

——试述对戒律的点滴认识
   继空
  佛法的基本纲领是戒定慧三学,而在三学之中,又以戒学为先导,它既是五乘共法,也是佛道的基石。持戒不但能保住人身,不堕恶趣,而且还能积集菩提资粮,趋入涅槃正道。所以在修学佛法的道路上,无论是为求得世间的人天善趣,还是为求得出世的解脱,都必须以清净的戒律为基础。如《戒学述要》云:“从浅处说,佛教的戒律是人生伦理道德的规律,是人之所为人的准则。往深处讲,戒是塑造人格乃至圆满究竟——成佛的由路。修学佛法的人,从进入佛门信敬三宝起,一直到完成无上佛果,都是有其戒相可说的。”所以说,戒律实在是佛教诸乘学人必须具足持守的,否则就不能达到诸乘的目地。戒律既然如此重要,现仅就我的浅见,略述对戒的点滴认识。
一、制戒的目地和意义
  经云:“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世界森罗万象,大至宇宙,小至微尘,无不是由各种因缘和合而生。戒律的制定,也是如此。据律中所说,舍利弗曾请佛制戒,佛说无犯不制。《五分律》卷一说:“舍利弗,我此众中,未有未曾有法;我此众中,最小者得须陀洹。诸佛并不是随意而制的。世尊成道后、初十二年中仅为无事僧说略教诫:”善护于口言,自净其志意,身莫作诸恶,作三业道净,能得如是行,是大仙人道。”从是以后,僧团渐渐扩大,僧众人数日增,程度参差不齐,有行为不端正者,或遭到外人的毁谤和讥嫌,损害了僧人形象,妨碍了僧众修道,影响佛教声誉,甚至危及佛教的生存与发展。因此,世尊根据弟子们各种不如法的行为而逐渐制定了不同的戒条。戒律的制定,并非是佛的强制性,佛每制一戒,皆是有其因缘的。佛教戒的目的,不是为了惩罚谁,而是具有教化的意义,具有积极向上的意义,给佛弟子一种改错的机会,是一种慈悲,是一种智慧。其精神是在保护众生,令人弃恶行善,改往修来,为了保持僧团的和谐与纯洁,乃至最终得到究竟解脱,圆满佛果。
  此外,佛陀每制一戒,皆具有十利。《四分律》卷一云:“与诸比丘结戒集十句义:一、摄取于僧,二、令僧欢喜,三、令僧安乐,四、未信者信,五、信已增长,六、难调者调,七、惭愧者安,八、断现有漏,九、断当有漏,十、正法久住。”此十句义,是佛制戒的根本意趣,也是出家受戒、持戒必有的利益。因为遵行戒法,不但不可以摄取众僧、使僧团和乐,还可以断除现在、未来的有漏烦恼,可以依此保护有惭愧的人,治罚或灭摈难调伏的人,僧团因此而得清净。这样,自然可以令不信仰佛教的人起信,已信的人令其信心增长。僧团清净,信众增多,佛陀的教法则可以普施人间,利济众生而使正法久住。
二、戒律的名义
  佛教的戒律总的来说,不出止持、作持二大义门。戒属止持,律属作持,戒是有所不为,律是有所当为;戒是不能如此,律是应当如此;戒是各人持守,律是团体的活动。因此戒律不外“止恶行善”的二义。故七佛略戒云:“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戒律的根本精神就在于此。
  戒律梵语有三:一、毗奈耶,二、波罗提木叉,三、尸罗。
  1、梵语毗奈耶。译为律、灭、调伏、善治等。若以律为准绳,就能灭诸恶非,调伏烦恼,善治身心而得清净。佛陀制戒,主要是让弟子依戒行持,调伏身心。佛弟子若能严持净戒,不仅自身清净,僧团和乐,且亦能令佛法久住。是故戒律是佛教存在于世间的根本精神表现,是人类精神之升华,现实价值的真义。以戒约束自我,改造自身,使得放逸、自恣,散漫、怠隋之心收敛起来,逐步完善自己,护持正法而趋向解脱。
  2、梵语波罗提术叉。此翻为别解脱,因为戒能别别防止身口七支的恶行,又能免离罪恶而得有为、无为二种解脱果,故名别解脱。修习佛道,主要在于善调三业,因为善恶果报,皆是由我们的业力循环所致。若行善,必感人天善趣乃至解脱佛果;若作恶,定招三途若报。持戒能远离恶非,勤修善法,必得善果。故《恒水经》云:“持五戒者还生人中,持十善戒者得生天上,能持二百五十戒者,现世可得阿罗汉、辟支佛、菩萨、佛泥洹大道果。”故比丘、比丘尼戒法,确是即生成办,断烦恼,了生死的捷径妙道。
  3、梵语尸罗。译为清凉,亦译为戒。所谓清凉,是因持戒之人,三业清净,绝诸罪生,内无热恼,外无羞惧,故名清凉。又戒能防非止恶,勤策三业,故名为戒。俗话说:“白天不作亏心事,晚上不怕鬼敲门。”持戒之人,亦是如此。只要依戒行持,无论何时何地,都会身心清净;又因持戒能警策身心,行仪端庄,自然能使未信仰佛法者肃然起敬。如佛世时,舍利弗见马胜比丘仪表庄严,便生信而随佛出家。由此可知,佛弟子若以戒摄取身心,不但对自己有益,同时也是一种利生之方便。
  戒律的名义虽多,但总的宗旨不出“止恶行善”,只有止息恶行,才能勤修善法;只有精修戒行,尊奉佛制,才能使身口意三业清净,戒行无染而不堕恶趣。若依戒修定,由定发慧,即能断除无明,乃至趋于佛道。所以修学之人,必须要以戒行为宗要。
三、持戒的功益
  戒律是做人的依准,若受持净戒,就能完善我们的人格,保住人身而不致于堕落;戒律是僧团教化的纲领,若依戒行持,僧团则有条不紊而不致于成为一盘散沙;戒律是佛弟子通往解脱道的津梁,若能依戒行持,则能无上菩提,证大涅槃;戒律是佛法的寿命,若佛弟子依戒行持,戒律则会存在,佛法也会久住世间;戒律犹如佛,若有戒律的存在,即与佛在世无异。可见受持净戒功益之深广。
  1、持戒不堕恶道。圣严法师在《戒律学纲要》中以五戒作为通往人天的护照,是做人的基本准则;若能受持五戒,则能保住人身不失,而可继续向前修行,不致堕落三途。五戒在佛制的一切戒中,是简单、最低层,条数最少,仅受持五戒,则能何住人身,那受持高层次的戒的功益,则由此可以推知。《四分律戒本》云:“欲得生天上,若生人中者,常当护戒足,勿令有毁损。”由持净戒之因缘,可得人天果报。《涅槃经》云:“戒能永断一切恶业及三恶道,能疗恶病,犹如药树。”是故持戒,就不会沉溺三恶道,并且还能断除一切烦恼恶业。
  2、持戒成就善法。一切功德善法的成就,皆以清净无染的戒行律仪为基础,《涅槃云》:“戒是一切善法的阶梯,亦是一切善法的根本,如地总是一切树木所生之本。戒是诸善根之导者,如彼商主导诸商人。”《遗教经》云:“若无净戒,诸善功德皆不得生。”只有严持净戒,才能生诸善法。《一切有部毗奈耶序》云:“佛说律为本,能生诸善法,譬如大堤防,暴流不能越,佛法亦如是。能庶于毁禁,诸佛证菩提,独觉身心静,及以阿罗汉,咸由律行成。三世诸贤圣,远离有为缚,皆以律为本,能至安稳处。”戒是万行之本,若能持净戒,则能成就一切善法,防止一切恶行。
  3、持戒能得解脱。持戒的最终目地是为了得解脱。真正要得解脱,虽要依赖于无漏的智慧,但智慧并不是无因而生,要知道其最初的基础即是戒,由于戒的约束限制,使我们的心念不向外奔驰,而逐渐使内心安定,于是,从定的心境中,无漏智慧得以开发。然后再用般若慧剑,割断无明绳索而得自在解脱。故《遗教经》云:“由戒生定,由定发慧。”戒为四圣的阶梯,诸佛因此得正觉,菩萨依此而证圣贤,二乘藉此而超三界。三界众生,如果要想转凡成圣,舍此则如蒸沙欲成嘉馔,尘劫叵得。所以《华严经》云:“戒为无上菩提本,应当具足持净戒。”若要离苦得解脱,证佛果,必须严持净戒。《持法经》云:“持二百五十戒者,现世可得阿罗汉,辟支佛,涅槃。”《涅槃经》亦云:“欲见佛性,证大涅槃,必须深心修持净戒,才能见佛性,证大涅槃。”由此可以证知,持戒实是佛弟子解脱的根本,若能严持净戒,必定能得解脱。
  4、持戒能使正法久住。佛陀制戒,根本目的是为了令正法久住。《善见毗婆沙律》卷一云:“大德!毗尼藏者,是佛法寿,毗尼藏住,佛法亦住。”又云:“若人有信心,恒生惭愧,好学戒者,佛法得入。是故人欲得佛法久住,先学毗尼藏。何以故?有饶益行者故。何谓饶益?若善男子,好心出家,律藏即是父母。何以故?与其出家令得具足,教学威仪,依止律藏,自身持戒,能断他疑,若入僧中,无所谓惧,若有犯罪,依律结判,令法久住。”所以说毗尼藏是出家修行的绳墨,佛法住世之要本。《华严经》云:“具足受持威仪教法,行六和敬,善御大众,心无忧悔,顺佛正法,不违其教,是故能令三宝不断,法得久住。”故真心学习戒律,并受持、弘扬戒法。
  5、持戒如佛住世。佛临灭之时,告诫弟子以戒为师。为何在三藏教之中,佛临灭时不说以经、论为师而独说以戒为师?因为经论讲述的是空性、光明等甚深教理,而律藏则直接说明身口意三门的取舍标准,什么该做,什么不该作,违反后罪报如何等等,这就像一位导师在弟子身边直接导规范他的发心与行为。所以佛在《遗教经》中说:“汝等比丘,于我灭后,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如暗遇明,如贫人得宝,当知此则是汝等大师,若我住世,无异此也。”佛陀教诫弟子,于佛灭后,只要佛弟子能持守清净的戒律,以戒为师,就如同佛在世一样。《五百问事》云:“若持戒者,即见法身;若护法者,便为护佛,如半月说戒,即见我也。”由此可知,佛在世时,以佛为师,佛灭度后,以戒为师。可见戒律与佛居同等的地位,修习佛法,必须以戒为师,这样才使戒香普薰,正法久住。
  《地持经》云:“三十二相,无差别因,皆由持戒所得。”此律云:“持戒之人,得五种功德:(一)戒品牢固,(二)善胜诸怨,(三)众中决断无畏,(四)所有疑诲,善能开解,(五)善能持毗尼,令正法入住。”《四十二章经》云:“佛子离吾数千里,忆念吾戒,必证道果;在吾左右,虽常见吾,不顺吾戒,终不得道。”《月灯三昧》云:“虽有色族及多闻,若无戒智犹禽兽;虽处卑下少见闻,能持净戒名胜士。”
  由上可知,持戒的功德利益,并非语言文字所能阐述的完整,此中,我仅仅是从佛法的大海检索点滴而已。
四、毁犯的过患
  清净持戒可以获得不可思议的功德,破戒之后也会感到无穷的恶报。如触犯法律的人要受到法律的制裁,而受戒之人,破戒后将会受到因果和护法神的制裁。在佛弟子中,由于根性不同,处境不同,其毁犯的过患亦有差异。不过,破根本戒的过患是相同的,因为在因果前,是人人平等的。
  出家登坛领纳具足戒法,才正式成为比丘、比丘尼。因此,作为出家的僧尼,既然出家受戒,就应当严持净戒,才不辜负当初登坛受戒的初衷。太虚大师说:“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戒律既然是做人的根本,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准则,是僧团统摄教化的纲领,那么,我们出家修行,就要先从人做起。修行本来就是修正自己的错误行为,所以现在只有依靠戒律来完善我们的人格。僧尼能如法行持,僧团才会清净庄严,僧尼才会安心办道,和合共住。因此,作为僧宝中的一员,比丘、比丘尼,应精进持戒,尽量提高、完善自己,如此则会使在家人对佛法生起信心。僧尼若于戒有所违犯,那戒行就有亏损,人格也有损失,如此则会损害僧人的威信,甚至因级少数人的过失而招至一些人对全体僧宝失去信心,不敬三宝,反而讥嫌、毁谤,促使他们造成谤三宝之罪,使佛门清誉受损。这样,佛陀的教法在社会上弘扬就会遭受障碍,象法轮功一样的邪说就会横行于世,稍微有言善道者,也会自创宗派,以善知识自居;尤其甚者,为了名闻利养招摇惑众,自称“活佛”,“现在佛”,居然也有成千上万的人为他摇旗呐喊,鼓掌叫好,这岂不是佛弱魔强吗?佛法本是最上乘,最圆满的教法,如今将因戒法的衰微,而日渐没落,如果继续这样下去,佛教必然会提前毁灭。
  在此,我们还可以回顾一下,佛教在中国二千年的弘传史上,遭受了包括“文革”在内的多次重大法难,反思这些灾难的主要根源,几乎都是由于僧尼对戒律松驰,行为放荡不羁,僧团腐败等因素为导火线,而引起统治者下诏废佛。宋代宗颐禅师自诗自检曰:“天生三武祸吾宗,释子回家塔寺空。应是昔年崇奉日,不能清检守真风。”从此可以知道,佛弟子的戒行清净与否,关系着佛教的兴衰。因此,我们作为当代僧青年,应当以此为诫,否则,将会造成历史的重演。
  僧尼毁犯戒律,不但对整个佛法有害,对教团无益,就是对于自己,后果也是不堪设想的。有时毁犯戒律,能得眼前的享受,可是最终受苦无穷。《中阿含经》云:“犯戒有五衰:一、求财不遂,二、设得衰耗,三、众不敬爱,四、恶名流布,五、死入地狱。”犯戒之人,现世名声不好,未来还要招感无穷的地狱果报。《楞严经》卷七亦说到:如果不断淫、杀、盗、妄,则分别堕入魔道、神道、邪道以及三苦海中。《大般若经》云“我若不持戒,当堕三恶道中,尚不得下贱人知,况得成就众生、净佛国土一切种智。”如果毁犯戒律,不要说佛菩萨的功德之身万不可得,就是下贱之人身亦不可得。《梵网经》云“若佛子,信心出家,受佛净戒,故起心毁犯圣戒者,不得受一切檀越供养,亦不得国王地上行,不得饮国王水,五千大鬼常遮其前,鬼言大贼。若入房舍城邑宅中,鬼复常扫其脚迹,一切世人皆骂言,佛法中贼。一切众生眼不欲见,犯戒之人,畜生无异,木头无异。”持戒之人,常有护法神护持,可是犯戒之人,不但没有护法神的护持,而且不能接受信施的供养。众生见而生畏,这样怎么能度化众生呢?作为出家众,应自我反省,以免后患。
  常听人说,“地狱门前僧道多”,我们修学佛道,是为了断烦恼、了生死、得解脱,最低限度也要不失人身,但又为何有如此恐怖之语呢?要知道,作为一个出家人,并非只是剃发染衣形相于外,主要还是受戒纳法于心,以内在的戒德庄严三业,才堪称人天师表,世间福田。在众多的戒条中,每一戒为一学处,若一戒不学,即使不犯,亦有一不学无知罪,由此罪业,则会堕于地狱,受苦无穷。仅此不学戒之罪,就会堕于地狱,受无量苦,那毁犯戒律之罪则可想而知了,是故出家而不学戒、持戒,难免地狱之苦。戒律既然是人天的基石,解脱的津梁。作为佛弟子,想欲免离恶道,避于沉沦,近成人天,远就大果,就必须处处依佛所教,事事三思而行,严守戒律,护持三业,则地狱无门,而道果有望。
  佛制在家受持五戒。若约因果来说,在家毁犯五戒,其过患与出家众一样,是没有什么差别的;若约二者的处境,则有不同之处。出家违戒,除自身招受果报外,对教团也无益;而在家若违犯戒律,则会使家庭不和,严重者造成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作为一个佛子,不论在家出家,不论受何种戒,教需要谨慎,不应有犯。若戒律松驰,人身难保,解脱无期,佛法毁之在即,因此,应当尊重佛制,不应有违。
  综上所述,佛道的修习,戒律是基础。若能严持净戒,不但可以完善我们的人格,乃至究竟解脱,更能使正法久住。反之,不仅自己现身恶名远杨,令他人讥嫌毁谤,也使他人犯了谤僧罪,这样对自他无利,对佛教更无益。古德云:“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又说:“得人身如爪上土,失人身如大地土。”现在我们既然已有宿世善根,得到人身,聆听佛法,并知持戒之重要,就应当趁此良机,认真学习戒律,严净毗尼。
  以上只是学人的点滴浅识,不妥之处,祈请诸大德不吝赐教,指正是幸。

  参考书目
  1.《四分比丘尼戒本注释》 佛莹法师编
  2.《戒学述要》 续明法师编
  3.《戒律学纲要》 圣严法师著
  4.《戒学浅谈》 广化法师讲 振戒法师录
  5.《走向解脱》 益西彭措堪布讲授
  6.《育僧苑》 第一卷 第四期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

办公地址:北京昌平区望都新地南区18号楼三单元501室 办公电话:010-81754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