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净土宗>>正文内容

《无量寿经》会集本质疑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无量寿经》会集本质疑

台湾南普陀佛学院 释法藏

下面还有十五分钟时间接着要稍微讲一下另一件事情,希望你们用心听,但是也不要认为
我在批评人,我觉得作为一个出家人,固然是无诤,但既然我们有自己对佛法的认识,这
里把我们的疑虑谈出来,希望给大家参考。就佛法的立场来说,这种事情应该公开讨论,
那就是有关《无量寿经》会集本的问题。从古以来这个会本总共有三会一节,就是有三种
会集本,还有一种节录本,把《无量寿经》竟然节录成一卷。很有意思的是这三会一节的
作者都是白衣居士,最早的是宋朝的王日休,但是后来遭到了莲池大师的批评。既然大师
的批评在前,我有将自己疑虑公开说出的责任。这牵涉到我们怎么去尊重经典以及将来佛
法流传的权威性的问题,这需要大家了解一下。其次,面对会本已经流通的事实,最大的
疑虑是佛法在将来二百年以后,后代子孙如何面对分歧的事情。我作为一个净宗行者,有
责任将这个时代当中对待会本的另一种看法表达出来。对会本我提出十八条质疑,希望大
家仔细地思考。

一、古德不弘疑:会集本古即有之,但古来大德皆不弘扬,唯有民国以来才有少数人弘扬


二、康本流通疑:古来净宗大德皆采用康僧铠译本,持诵、注疏、弘扬,现在福建莆田广
化寺佛经流通处印行的《净土五经》中的《无量寿经》,是印光大师选定的,也采用康本


三、能证非人疑:会集本的证明者——慧明老法师,并不专修净土,也不是学教之人,据
云是参禅有悟,而且也修密。如此的背景,不合做为证明者。

四、勤苦非证疑:有人说会集本的作者很专心、很辛苦地会集佛经。经云:“历劫勤苦非
涅盘因。”错用了心,辛苦努力,又能代表什么、证明什么呢?佛法“宁肯千年不悟,不
可一日着魔。”法是法,必须拿法的证据出来,佛陀讲:“依法不依人”,不能以“很努
力”来做为法或非法的证明。

五、感应非证疑:弘扬会集本的人,宣称有很多人读了会集本,得了感应。其实感应只代
表了众生有诚、菩萨有感的事实罢了。感应并不能证明会集本的无误可信,不能纯拿感应
印证会集本之正确。

六、割裂经文疑:有些人同情地说,都是经文嘛,应该一样读诵受持、为人演说。《优婆
塞菩萨戒经》上讲,倒说经律,抄前著后,犯菩萨轻垢罪。更何况割裂经文!

佛以一圆音说法,天台判四教,华严判五教,南山律过判三教,净土宗判二教……这些都
是为了避免佛法混滥而做的。所以不能说——都是佛法,都是经文,所以就可以一样读诵
受持、为人演说!佛说:不得增减经法。所以,对于经法,我们应当明确无误地传承。

七、愿数不同疑:古来有关弥陀本愿之说明、注疏等,皆以四十八愿为本,所谓“四十八
愿度众生,九品咸令登彼岸。”《观无量寿经》也讲四十八愿。而会集本仅二十四愿。

八、三辈对应疑:康僧铠译的《无量寿经》十八愿(信)、十九愿(愿)、二十愿(行)
,三愿与三资粮了了相应。经文下卷也有三辈往生,以对应此三愿。而会集本将三愿抄前
著后,完全混滥,无法与三辈往生文相对应。

九、三愿明确疑:弥陀摄取众生的三愿,十八愿以“信”为主,愿、行为辅;十九愿以“
愿”为主,信、行为辅;二十愿以“行”为主,信、愿为辅,这样,三资粮的组织次第清
晰、明了。而会集本则完全看不出此三愿各具的信、愿、行。

十、有违古例疑:古德也有不满前人译本不尽善尽美的,因此找出梵本,重新翻译,但是
绝对不采用会集的作法。且会集佛经,从古至今都是白衣居士所为;古今高僧大德,历代
以来,从来没有出家人做会集本的事情。

十一、轻视梵本疑:《无量寿经》十二译,均属出家大德所为,都采用由梵本重译,表示
对法的慎重,对梵本的重视与尊重。

十二、分经招报疑:昭明太子分《金刚经》为三十二段,一字未改,也未抄前著后,竟惨
遭地狱苦报,更何况会集本分割五部经文,抄前著后,又另立标题。要知佛陀无尽的智慧
,无量的功德,你读《华严》才懂——“刹尘心念可数知,大海中水可饮尽,虚空可量风
可系,无人尽说佛功德。”佛的功德,并非凡夫俗子小心小量所能测度的。而且佛意深广
、圆妙,昭明太子强以已见分经,尚有地狱惨报,何况会集五本,令各经文意大乱呢?

十三、各解不同疑:佛以一音说法,众生随类得解;况且佛在不同地方说同样的法门,自
会有不同的经文产生,这也是梵文原本各有不同的原因之一。而会集本全然不考虑梵本各
有不同的存在事实,硬是牵强附会地将不同的译本进行会集,自然大失原貌,也让众生失
去接受不同经典的熏陶机会。

十四、体系不同疑:应知会集本采用的五种现存版本,是在不同的时代,由不同的人,在
不同的佛法背景下所译的。不但各时代用字、遣词不同,而且各译本所据的梵文原本更是
完全不同。尤其是各大译师对佛法、对净宗的立场、认识亦不尽相同,因此他们所译的经
文,其内容、立场亦有大同小异之处,从而各自形成体系。如今会集本无视文句、体系不
同的客观事实,而完全以个人私见做所谓的“整合”,只有坏乱佛法、贻误众生罢了。

十五、信力不足疑:古德译经者无一不是有修有证者,方能译经。如安士高、玄奘法师、
久远劫来发愿译经的千佛译师鸠摩罗什等。而会集佛经的人,修证并未得到普遍之认可。
而且古代译经,大多奉诏而译,皇帝集天下之人力、物力、财力于译经场所,是如履薄冰
一样地谨慎从事。今只一人,修证尚未受到普遍之肯定,轻率地以一已之力而会集佛经,
信力何在?

十六、有违传承疑:中日莲宗历代祖师,皆以康僧铠之译本做注。而会集本一旦推行,将
使祖师注解渐趋无效,也等于断了莲宗传承。

十七、今人不许疑:今日有许多法师,或默默摒除会集本,将其束之高阁;或作少分说明
,不应受持会集本。例如台湾性梵老法师就讲:“会集本不能当作另外的译本。”慧净法
师也讲:“会集本不了弥陀三愿,混乱弥陀三愿。

十八、舍利非证疑:有人说会集本的作者临终后烧出舍利,证明他道德修持好,从而肯定
会集佛经这件事没有做错。其实,一个人稍有修行,就以为他所说、所做的一切都对,这
正是泛修行论!如此将造成依人不依法的过失。对泛修行的迷信,将导致坏乱佛法,贻误
众生,罪过真是大极了!弥陀法门是特异、一乘、圆顿、究竟、了义的捷径法门,居士肯
修行,蒙佛接引,烧出舍利是很平常的事,常看《净土圣贤录》、《法华经持经记》等,
就明了深信了。但这并不意味会集本就是上契佛陀之理,下契众生之机!

以上是对会集本的十八点质疑。一部经的弘扬,牵涉到法门的兴衰。我是爱护法门,所以
提出肤浅的看法,希望能普遍引起有心护法的大德的反省。弥陀法门难解、难信、难思。
我诚挚希望护法大德在弘扬净土的作法上,能更加谨慎。这是众生之幸,佛教之幸!(第
五讲完)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