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佛教与人生>>正文内容

生命本能与四念处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张大卿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生命本能与四念处
  /张大卿
  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 )是佛洛伊德对心理结构做三个层
  次的分类,这三个层次中文都译有“我”字,但没有佛教的“我”(atta)的意思,也没有康德那种原始不变的超越统觉(transcendental apperception)的意思,就像佛教不承认有“我”,而只讲五蕴一样,佛教把五蕴说成色、受、想、行、识,后四蕴概括人类心理结构的四个层次。
  本我(id)来自生物遗传,孕含一切与生俱来的东西,受快乐原则(pleasure
  principle)支配,无意识地追求没有压抑的快感满足,不考虑安全与否。本我好比五蕴的行蕴,在身、口、意中都体现了无明的意欲。佛氏认为本我的活动是自主的、冲动的、无意识的(autonomous,self-serving,impulsive and totally
  unconscious),本我存在于有机体对刺激产生意识之前,如佛教十二缘起讲无明→行→识,先是无明缘行,行缘识,然后才是“识缘名色,名色缘识”,其后再经名色与识缘合而生的“六根”、“六识”触对“六境”,才有“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
  严格来说,本我对苦乐受并没有意识上的受用,它对苦乐的趋避,完全是本能地要解除内部张力。例如,尿急,困了就打盹,饿了就抓东西吃。单有本我而不辨苦乐来源、利弊,是很难生存的,随者生命本能发展与经验累积,有机体已能对刺激产生意识知觉,并使用记忆储存有关刺激的好坏经验,经验告诉他要判断刺激所引起的内部张力,是来自内在(如饥渴)还是外在(如火灾),是紧急还是逐渐逼近,是安全还是危险,然后才决定或逃避、或延缓(如按计划进行)、或立即发泄,佛洛伊德把这部份心理结构称为自我(ego)。
  “自我”的活动规律依照现实原则(reality principle)进行,它不像“本我
  ”只管内部张力(或需求)的立即解除(或满足),它必须顾虑安全以维护有机体生存,瞻前顾后,也就无法像“本我”一样无忧无虑,天塌下来都有“自我”顶著。
  “自我”(来自“本我”)不是先验地必然存在,佛洛伊德在这点上与传统康德哲学分道扬镳,而与佛陀“所见略同”。根据原始佛教,是先有诸行,才有“名色缘识,识缘名色”,不是先有一个灵魂或识的本体;佛说轮回,讲的是业报、诸行,不是讲有一个“识”或“我”在轮回,所以‘杂阿含经’说:“有业报而无作者”,这句话就是强调“无我”。
  先有本我,才有自我,有如原始佛教主张先有受,才有想,“受”不必然要有一个“我”才能受,甚至想也不必然要先有一个“我”才能想。西方笛卡儿的哲学以为“我思,故我在”,他们主张,我之所以能思考,是因为有一个“我”,如果没有我,我就不能思考,就不能知道“我在思考”,这个知道就是“我”知道“我在思考”。对佛洛伊德或佛陀来说,这个知道都是“想”(知觉)的作用,“我知道”则是“想”的结果,而不是“想”的先决条件。
  “本我”不断索求,“自我”就力求愉快并避免不愉快,又思惟、又计划、又决定的,结果还是不免出错,常常要避免危险又不得不压抑、克制甚至否认“本我”的需求,而与巨大的生命本能对抗,担心“本我”的冲动失去控制而威胁自我生存,这种担心就逐渐地形成神经质的焦虑(neurotic anxiety)。
  对“自我”的另一个威胁来自“超我”。每个人都有漫长的对成年人(主要是父母)的依赖,由于依赖,相对于父母的要求,“自我”总是尽量配合或认同,久而久之,父母的价值标准、行为模式,甚至好恶脾气,逐渐透过父母许可和报酬、责备,左右“自我”的苦乐,并成为苦乐受的主要影响力。上了小学以后,学校老师或家族长辈逐渐分摊父母的影响力,这个影响力冥冥中一直暗示自我“这个可以做,那个不可以做,或应不应该做”。佛洛伊德把这个内化的父母(internalized parent )称为超我(superego)。这个超我即使在离开父母以后仍然产生作用,超我的力量太大,性格就显得僵滞,缺少自主性,充满罪恶感,并带有抑制的畏缩或不容忍,自我遇到超我,就流露出“道德式的焦虑”(moral anxiety)。对付焦虑,简单而成本偏高的方法就是“否认”,但否认会反弹出更大的焦虑。
  佛洛伊德在‘精神分析纲要’(An Outline of Psychoanalysis)一书中说:“
  本我和超我往往联合起来反对困境中的自我,而自我为了恢复其正常状态,便竭力依附于现实。假使前两者特别强大,自我就会松散改组,与现实的正常关系也会受到干扰,甚至崩溃”;接著他说:“自我因内部冲突而削弱,我们(精神分析家)必须予以援助”。
  这个能够予以援助的“自我”(ego),相当于五蕴中的想蕴,依四识住来说,这个生病受伤的“自我”是一种“想识住”,佛法的“想识住”指的是人在认知现实上的情结,诸如太在乎毁誉、称讥(在他人心中的份量,别人对自己的态度)──来自“超我”的内疚,诸如对过去失败或挫折的类化而缺乏自信,诸如过去不愉快阴影而引起的压抑畏缩──来自“本我”的抗拒。佛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即企图透过患者的坦白、治疗者的洞察分析,展现患者自我因抗拒本我、超我而受伤的根源,协助患者重新认识自己,恢复自我机能,让生命本能尽量减少压抑的发展。
  对佛洛伊德来说,神经病就是自我机能的失调,而自我机能所以失调,就是过度否认并压抑生命本能的发展并与莫须有的超我(表现为怕侮辱、怕轻视)长期抗拒。佛洛伊德的生命本能包括死亡本能,后者自前者衍生出来,可以说,死亡本能常是生命本能受挫的反方向发展,行为表现上是破坏或取消,其目的与生命本能相同,都是为了解除张力,不同只是在生命本能常是向前追求,死亡本能常是向后倒退,倒退是为了痛苦与缺乏的摆脱,类似一种得不到就玉石俱焚的习气。因此可以说,死亡本能的能量从属于并取决于生命本能(libido)的发展,当生命本能受挫或不能兑现时,死亡本能的份量就相对加重,因为这个能量只能转移,不可破坏(indestructible)。死亡本能与生命本能的详细互动关系,佛洛伊德并没有解释清楚。
  生命越近满足,生死冲突越趋和缓,生代表爱欲、生长,死代表攻击、破坏,本我的快乐原则就是寻求本能的满足,确切地说,本我是要求内在张力的根除。依佛法,任何欲望都是一种紧张状态,这种欲望只能降伏(减弱)而不能立即取消,因为立即取消不符合欲望的本质,它只会招来压抑后或移置后的反弹,以死亡本能来说,它也不是要终止生命,它真正的目的是要终止痛苦,生命本能和死亡本能都指向张力的消除以至无欲的涅槃境界。人能不能达到涅槃呢?佛洛伊德只说,克服快乐原则,降低生命本能,直到最低也许就是涅槃,至于如何才有可能,他说“这始终是一个具有最高理论价值的问题,而且是迄今尚未解答的问题”(见‘精神分析纲要’第八章)。
  要回答佛洛伊德的问题或解决生命本能的问题,唯有回到四念处来,以“身念处”、“受念处”来观“本我”,彻底开放而无压抑地体会(味是味)几番,无压抑不是放纵,因为放纵会导致散乱,散乱就无法专注,不专注就无法如实知见。如实知见什么?如实知见紧张生灭与转折,如实分别知见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继而修“心念处”,如实之见期待不期待,继而修“法念处”,如实知见“自我”是否太在乎他人的承认、是否太在乎“恶势力”的威胁。佛洛伊德的贡献之一在强调“不否认”、“不压抑”,这个不否认、不压抑就是杂阿含经一再强调的“味是味”,只有真正经过面对面的“味是味”,解决“本我”(诸行:欲贪是其系也)而逐渐“患是患”,进而才有可能“离是离”。(1989.8.《新雨月刊》第26期)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