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佛教与人生>>正文内容

凡夫即佛 烦恼即菩提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人生是严峻的,它不是一首浪漫的抒情诗,也不是一支优美的小夜曲;它是阳光与风雨的搏击,它是欢乐与痛苦的交替,它是穿越不尽的烦恼荒漠。人生是苦一點不假,所以,19世纪伟大的思想家叔本华说:“一切生命的本质就是苦恼。” 无论是在顺境与逆境,无论是古代人还是现代人、中国人还是外国人、总统还是平民、富人还是穷人。如当官的有当官的烦恼——没当官时千方百计、挖空心思想当官,当了官后想当更大的官;当百姓的有当百姓的烦恼——下岗的威胁、为生活奔波、房子、恋爱、婚姻、子女上学和就业等等的纠缠,世人無一能例外。凡夫都有煩惱,那麼該如何面對它呢?又是如何轉煩惱為菩提呢?以下將從四個來闡述。

  一、烦恼是养道之源,是生命之組成部份

  烦恼是什么呢?有人说像一把锁,锁住我们;有人说它像一条绳子,困住我们;也有人说像大海,让我们迷失的方向;还有人说像一块石头,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究竟哪种说法比较确切呢!佛经中也有多種解釋,烦恼为缚:缚是系缚义,烦恼能系缚有情于生死中不得出离;又称漏,漏是漏泄义,有情生命因烦恼故,从六根中不断漏泄出过失;又称暴流,烦恼如流水能令众生漂流于三界生死之中;又称轭,轭是令牛与牛车不离的颈木,烦恼如轭,使众生与生死境界和合不离,沉溺生死中受苦;又称取:取是执取义,烦恼能执取生死之果;又称盖,盖是覆盖义,烦恼能覆盖清静善心;又称垢,烦恼如污垢。烦恼有怎么多表达方式 ,到底有多少類呢?《大智度论》云:“略说则三毒(贪、嗔、痴),广说则三界九十八使”,《百法明门论》则归纳为根本烦恼六、随烦恼二十。世人对烦恼的不同体会和佛经中烦恼不同命名与种类,我们不难看出烦恼在我们生命中所扮演的角色。

  人人都有烦恼,有了烦恼无须不安。煩惱是我們生命中重要组成部份,并不是个別人之专利。无始以来的惑业所感,眾生流转於五趣六道,就会感到自己福德浅薄,烦恼习气非常重,这实在太正常不过了。凡夫与佛之别,就在我们的一念之间,“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着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没烦恼的众生是诸佛,有烦恼的众生是我们凡夫。然而,一个人若彻底没了烦恼,肯定就是立地成佛了。讲白了,凡夫要修行,那还得感谢烦恼,因为菩提不能无中生有,它是由烦恼转成的。正如污泥里面可以生长莲花一样,因此“不怕妄想起,只怕觉照迟”。是烦恼促使我们修行解脱,它是我们修行的最佳资粮。这样我们在烦恼和困难对前,就不必寻求外物,惑采取逃避的态度,藉各种活动来逃避自己, 惑“但愿长醉不愿醒。”的“借酒销愁更愁”来麻醉自己。而是要冷静面对烦恼、面对自我,用菩提智慧去观照它的生灭。

  二、菩提乃佛果正觉,是众生心性本具

  菩提是梵语,汉译为觉悟佛道之智慧。它的词义与经典中之‘般若’义同。经云:“般若者,唐言智慧。一切处所,一切时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从此观之,不管处于何种时空,只要念念不愚就是以般若行事。强调我们当下的一念心,可以说它是一种思维方式。以一念心中观缘起法理,悟空去执。彻底了悟我法关系及諸法无自性,找准自己位置,去除对色身和法理的执着,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也就是让我们珍惜当下,不要抱怨过去和幻想未来,使心灵宁静,以达到心如虚空,这样就可海纳百川,吸收整修宇宙的信息,菩提也就是成佛了最高智慧。

  “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缘心迷不能自悟”。“世人心邪,愚迷造罪,口善心恶,贪嗔嫉妒谄佞我慢,侵入害物,自开众生知见。若能正心常生,智慧观照,自心止恶行善,是自开佛之知见”。世人虽有成佛智慧,但受客尘所蔽,五欲六尘所染,不能显现,而不是没有。如同黄金加工成各首饰和水变成气惑冰,虽然它们在相上发生了变化,但黄金的密度与水的化学成份(H2O)是始络不变的。“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当我们当下一念心不迷不愚时,了悟自性清净心,达到应无无所住,当下智慧就等同于佛。“對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長”。对于一个学生来,菩提可以说是他们学习之潜能,但个人潜能开发早晚与发挥程度之不同,往往表现出成绩上的差异,并不是某某人智慧不够。这已被现代科学所证明,一般人一生中,潜能只用了5—10%;当一个国家的总统,也只不过用了15%潜能。说明人们绝大部份智慧与潜能得不到开发利用的。日常中人们常会比较他我,才有所谓的“笨与聪明”。 “天生我材必有用”。 因此,在困难与烦恼面前,无须厌天尤人,而是要树立自信,改变自我、超越自我。

  三、烦恼与菩提是一体不二的

  若烦恼是众生之病源, 则菩提却是医病的最好良药,虽然二者性质不同,但共处一体,都是生命的一部份。二者的关系,事实上,是一种“不二哲学”,即一元论。这种思想并非佛教独有,古今中外有很多哲学家提出。如庄子讲“大智若愚,大勇若却”“若正则反,若反则正”,主张“齐物论”;范缜《神灭论》中提出“形神”“体用”不二;还有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提出事物内部存在矛盾,但矛盾双方即对立又统一。在佛教大乘经论中更能随处可见,例如:《心经》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涅盘经》的“佛言:‘善根有二:一者常,二者无常;佛性非常非无常,是故不断,名为不二。’”《圆觉经》的“诸戒定慧与淫怒痴,俱是梵行;众生国土,同一 法性;地狱天宫,皆为净土”。《中论》的“涅盘与世间无有少分别” “如来所有性,即是世间性”。《 摩诃止观》的“魔界即佛界”。《维摩诘经》的“一切尘劳,即如来种”,实在不胜枚举。这些例子说明:空有、顿渐、智愚、是非、净秽、人我、爱嗔、世间出世间、邪正、道魔、迷悟、能所、困果、解行、生死、苦乐、理事、凡聖等等都是无二无别,一体不二的。比如水与波、火与菥、水果的酸与甜等,都是相依相待而存在,其中一方不能离开另一方而独立存在。

  渚法本身是无有染净执着,但因众生心起妄念执着分别,才有的各种差别相。如金钱本身没有好坏,若使用不当,则成了罪恶之根源;若使用得当,可以造福人群。又如感情,处理不当,造成烦恼、痛苦;处理得当,则慈悲普爱世间,这也是对人间的一种贡献。“若识本心,直了成佛”,若对一切法心不起贪念、不染着,真正做到“不思善、不思恶 ”,让心处于无所住、无所执着的“无念”状态。此时凡夫也就成了佛,烦恼也都成了菩提。在我们人生旅途的成功与失败,个人的优点与缺点,进步的快与慢,同样也是一体两面。六祖说:“佛性本无差别,只缘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所以人非完人,有缺点是很正常的,只要一念悟,愚者也就成智者。因此,我们不管处于顺境与逆境,都应该有陶渊明“结庐在人间,而无车马喧”不随外境所转的心态,承担起责任,敢于接受他人指正,不断改善自我,完美人生,努力成为一个生活的强者。

  四、如何转烦恼为菩提?

  烦恼与菩提虽是一体不二,同为生命之组成部份。但日常生活中,多数人却被烦恼所扰,令心不得自在,造成学习惑生活上的不开心,好像菩提似乎没起作用一般。在这种情况下,佛法就可发挥其自特有的真实效用,以解决众生的生命之痛苦,转烦恼为菩提,学会随缘放下与转变观念,让生命充满快乐。
首先,要随缘放下。世间万法都是因缘和合,不是自有、独有、恒常不变了,都是即生即灭,每个剎那都在变化。比如人身在组织细胞每秒钟,都在新陈代谢。后一念我与前一念我已经不是同一个个体。人的思想意识,客观世界、身边的事物也是一样,都是剎那变化了。待人待物,我们不能把前一念带到后一念去,要用发展、运动、变化、无常的眼光去看事物。去除对人我、是非、好坏的执着,观其无自性。懂得一切事物都必依一定的关系和条件而存在了,并且处于不断的变化中,就不会计较这是我的,那是你的;这是我喜欢的,那是我不喜欢的。当个人利益受到冲击时,或身边事物即将失去时,就不会钻牛角尖,造成一失足成千古恨。去年三月份明报有个这样报道:“一个十五岁少年,割舍不下朝夕相处友人,不愿随父母定居北京,企图在火车站人行天桥上跳下自杀。”而在日常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更是比比皆是。如果大家能用佛法观点看问题,积极地面对和接受现实,那麼世界将會多一份歡笑。

  其次,转变观念。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很多对立的事物本身就是无二无别的,重要的是在于我们世人用心,站在哪一边去看待它。 如烈日沙漠,有两个焦渴疲惫不堪的旅人,取出惟一的水壶,摇一摇。一个旅人说:“哎呀,太糟糕了,我们只剩半壶水了!”而另一人却高兴地说:“是吗?真幸运,我们还有半壶水!”其实,我们人生不管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好多事就像哪半壶水一样,换个角度,改变一下观念,就有不同的心情、不同的答案。

  轉化煩惱的方法很多,上面略舉那兩種。日常生活中,往往個人對同一事物看法不盡相同,這都是源於我們心之差別。唯識講萬法歸心,煩惱與菩提都是我們一念心所攝。“佛說一切法,為治一切心。若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 佛說八萬四千法門,為了治眾生心中之八萬四千煩惱,八萬四千表示數字之極。我們把煩惱轉化為菩提,而不是滅除它。如同破地獄,不是拆掉地獄,而是把地獄轉化為淨土。佛法重在治心,心淨則國土淨,這時穢土也就變淨土,世間也就是出世間,因此“佛法在世间 不离世间觉 离世觅菩提 恰如求兔角”。所以说,善与恶、凡与圣、迷与悟、苦与乐、淨與穢都在我们的一念之间。

  综上所述,知道烦恼会给人生带来迷惘,运用智慧可以转化我们的烦恼。时代的变迁,竟争的残酷,人生的自在,不在他求,不是他人赏赐;而要笑对人生,珍惜青春年华,不要让"心"在一些微不足道的地方打转,“他非我不非”。從我做起,转苦为乐、转迷为悟,转束缚的人生为自在的人生。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