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佛教与人生>>正文内容

从佛法看生命教育的实践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林崇安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从佛法看生命教育的实践

  林崇安(2001)

  内容提要:
  在佛法十二缘起的流转与还灭过程中,一个人的生活,若处在贪瞋痴的笼罩下,就是生命的沈沦;若不断脱离贪瞋痴的束缚,就是生命的提升。为了提升生命,在佛法上有具体的实践次第:由正念正知下手,依次而有「守护诸根、护戒、不悔、欢悦、喜、身轻安、乐、定、如实知见、厌、离欲 、解脱」的达成,最后证得涅盘,这便是生命教育的目标。

  关键词:生命教育,缘起,正念正知,苦,信解行证,十结

  一、生命的沈沦与提升

  A流转

  佛法上有关因果的道理,称作「缘起」。佛陀在《缘起经》中所说的流转的十二缘起是:

  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处,六处缘 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T2,p547b)

  这段经文所说的是流转的缘起,代表生命的沈沦,共有十二个因果的链子: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顺着这十二个,前一个是后一个的缘。也就是说,由于无明、无知的存在,造作种种身心的行为,并使识与名色、六处依次受到影响;在内外六处的接触下,生起了感受;由于对感受的爱、取,造作出新的行为称作「有」;由于这个行为产生了「生」与「老死」。在这一个因果的链子中,很明显的,只要我们有「无明」存在着,就会生起贪瞋痴而做出错误的行为,因而,生老病死的痛苦就无法避免了。
  再从个人的成长过程,来了解生命的沉沦:一般而言,孩童在家庭、学校的影响下,渐渐养成个人的偏好与厌恶;到了青少年时期,在叛逆中更助长了顽强的「自我」,而有强烈的爱恨。因此,在不同的环境下,各自形成不同的习性以及不同的嗜好,并且也成为习性与嗜好的奴隶。在根尘 (内外六处 )接触的当下,就会随着自己的好恶而生起苦乐的感受而随之起舞:对苦受生起瞋心、对乐受生起贪心、对不苦不乐受生起痴心,结果,个人的生活便一直处在贪瞋痴的笼罩下而沉沦下去了,随着年龄的增加,生命的意义与光彩便日渐黯淡。一旦面临生活中的重大挫折时,在无明的阴影下,更觉得生命没有任何的价值。一个人的生活,若处在贪瞋痴的笼罩下,就是生命的沈沦,因此,要想不再沈沦,依据缘起的道理,就要把根本的「无明」灭掉。

  B还灭

  想要提升生命,就要依据缘起的还灭过程来解除束缚,佛陀说:

  无明灭故行灭,行灭故识灭,识灭故名色灭,名色灭故六(入)处灭,六(入)处灭故触灭,触灭故受灭,受灭故爱灭,爱灭故取灭,取灭故有灭,有灭故生灭,生灭故老病死忧悲恼苦灭。如是如是纯大苦聚灭。(T2, p80c)

  这段经文所说的是还灭的十二缘起。将因果链子的根源「无明」灭除,那么整个生死之苦就灭除了。也就是说,在内外六处接触的当下,就要「明」,不再生起无明,不再执着身心为「我」或「我所有」,因而灭除后续对受的爱取与执着,如此后续的生死之苦就不产生了。要想灭除无明和脱离贪瞋痴的束缚使生命提升,依据佛法,就要依次实践戒定慧三学。

  二、生命教育的实践

  A由持戒至解脱的次第

  依据《中阿含》中《何义经》的记载:

  尔时,尊者阿难则于晡时,从燕坐起往诣佛所,稽首礼足却往一面白曰:世尊!持戒为何义?
  世尊答曰:阿难!持戒者令不悔义。阿难!若有持戒者便得不悔。
  复问:世尊!不悔为何义?
  世尊答曰:阿难!不悔者令欢悦义。阿难!若有不悔者便得欢悦。
  复问:世尊!欢悦为何义?
  世尊答曰:阿难!欢悦者令喜义。阿难!若有欢悦者便得喜。
  复问:世尊!喜为何义?
  世尊答曰:阿难!喜者令止(巴利文是:轻安)义。阿难!若有喜者便得止身。
  复问:世尊!止为何义?
  世尊答曰:阿难!止者令乐义。阿难!若有止者便得觉乐。
  复问:世尊!乐为何义?
  世尊答曰:阿难!乐者令定义。阿难若有乐者便得定心。
  复问:世尊!定为何义?
  世尊答曰:阿难!定者令见如实、知如真义。阿难!若有定者便得见如实、知如真。
  复问:世尊!见如实、知如真为何义?
  世尊答曰:阿难!见如实、知如真者令厌义。阿难!若有见如实、知如真者便得厌。
  复问:世尊!厌为何义?
  世尊答曰:阿难!厌者令无欲义。阿难!若有厌者便得无欲。
  复问:世尊!无欲为何义?
  世尊答曰:阿难!无欲者令解脱义。阿难!若有无欲者便得解脱一切淫怒痴。是为阿难因持戒便得不悔,因不悔便得欢悦,因欢悦便得喜,因喜便得止,因止便得乐,因乐便得定。阿难!多闻圣弟子因定便得见如实、知如真,因见如实、知如真便得厌,因厌便得无欲,因无欲便得解脱,因解脱便知解脱,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巳办不更受有知如真。阿难!是为法法相益法法相因。如是此戒趣至第一,谓度此岸得至彼岸。(T1, p485b)

  这篇经文详细指出,由「持戒」一直到「解脱一切淫怒痴」的先后次第,此处释尊强调持戒的重要,如果戒律不能持守,那么内心就会懊恼,因而不能生起「欢、喜、止、乐、定」等心理;不能生起定,就不能得到智慧,因而就不能「见如实、知如真」,看不清身心的真相,也就不可能从无明烦恼中解脱出来。凡不能持戒的人,就只能得到邪定、邪慧,所以释尊非常重视戒律的清净。同样的义理也出现在论典中,《瑜伽师地论》卷22中说:

  诸所有具戒士夫补特伽罗,自观戒净便得无悔。无悔故欢,欢故生喜,由心喜故身得轻安,身轻安故便受胜乐,乐故心定,心得定故能如实知、能如实见,实知见故便能起厌,能起厌故便得离染,由离染故证得解脱,得解脱故便自知见:我已解脱,乃至我能于无余依般涅盘界,当般涅盘。(T30, p405c)

  以上经论指出,要想解脱一切贪瞋痴(即,淫怒痴),就必须训练自己的内心,依次达到(1)持戒,(2)不悔,(3)欢,(4)喜,(5)轻安(止),(6)乐,(7)定,(8)如实知见,(9)厌,(10)离欲,(11)解脱。因此,佛法对生命教育的训练过程是有次第性的。从持「戒」,达到「定」,而后生起如实知见的「智慧」,最后便从贪瞋痴中解脱出来,整个过程也就是戒定慧的三学训练。

  B持戒要由正念正智下手

  要如何持戒、具戒或护戒呢?释尊在《中阿含经》的《念经》中告诉比丘们说:

  若比丘多忘无正智,便害正念正智。若无正念正智,便害护诸根、护戒、不悔、欢悦、喜、止、乐、定、见如实、知如真、厌、无欲、解脱。若无解脱便害涅盘。
  若比丘不多忘有正智,便习正念正智。若有正念正智,便习护诸根、护戒、不悔、欢悦、喜、止、乐、定、见如实、知如真、厌、无欲、解脱。若有解脱便习涅盘。(T1, p485c)

  释尊在此处指出,在正念正智(即,正念正知)下才能够守护诸根,而后才能持戒、具戒、护戒。也就是说,在正念正知下,才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眼睛看到色法时能够不起贪瞋痴的习性反应,同样的,耳朵听到声音时、鼻子闻到香臭时、舌头尝到味道时、身体触到东西时、意识想到种种事情时,要在正念正知下保持内心的平稳而不生起贪瞋痴的习性反应,如此就不会做出错误的行为而犯戒。因此,在佛法的观点上,为了提升生命,就必须先培养正念正知。有了正念正知,那么,跟随而来的便是守护诸根、持戒、不悔、欢、喜、轻安、乐、定、如实知见、厌、离欲、解脱,就像不断灌溉种子,就会依次生出根、茎、叶、果等。

  C如何具足正念正智?

  南传《沙门果经》中,释尊对摩揭陀国的阿阇世王说:

  大王!又如何比丘具足正念正智耶?大王!兹有比丘于进、 于退以具正智,于瞻前、于顾后亦具正智。又屈伸手足时,持下衣上衣及钵时,饮食尝味时,大小便时,行住坐卧时,觉醒时,语时,默时,皆具正智。大王!比丘如是具足正念正智。(《汉译南传大藏经》6册,79页)

  此段经文指出,正念正知是在行住坐卧中,时时往内观察自己的动作和行为,清楚的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在持续不断的觉知过程中,便培养出正念正知。由此可以看出,生命教育的训练是要在日常的行止中来进行,要对自己的动作:往前往后、屈伸身体、拿东西、饮食、穿衣等等,都要清清楚楚。能够如此,便是心无散乱地活在当下。这种不断觉知日常动作的训练,便是生命教育的基础课程。因为,当能够清楚身体的动作,接着,才能够在眼睛看到东西、耳朵听到声音等等状况下,守护住自己的根门,而后才能够持戒、生定、生慧等等。由此也可以知道,佛法的生命提升是循序渐进,并且是平淡而踏实的。

  D正念正知与缘起

  在十二缘起的流转与还灭过程中,如何配合正念正知实践缘起,使生命提升呢?佛使比丘说:

  我已花几十年的时间来探讨缘起,发现它其实是在我们的掌握之内,可以运用正念加以实践,并且在触的当下及时预防缘起的流转,这是唯一有益、可实践的缘起。
  如果要问如何实践缘起?唯一的答案是,当接触外境时,要了了分明,不要失去正念,不要让无明产生,而发展出将要受苦的行、识、名色和六入。(《生活中的缘起》(香光书乡,148页,1995)

  此处明白指出正念的重要,要在根尘接触的当下能够明明白白,不要让无明产生,如此才能切断后续的「行、识、名色及六处(即,六入)」。唯有培养出正念正知,才能使生命提升起来,不再沈沦下去。唯有先从日常的动作中下手,好好训练出「正念正知」或「明」,才有可能使苦减弱。如果再追问下去:正念正智的缘是什么呢?释尊在《中阿含》的《涅盘经》中告诉诸比丘说:

  涅盘有习非无习。
  何谓涅盘习?答曰:解脱为习。解脱亦有习非无习。
  何谓解脱习?答曰:无欲为习。无欲亦有习非无习。
  何谓无欲习?答曰:厌为习。厌亦有习非无习。
  何谓厌习?答曰:见如实、知如真为习。见如实、知如真亦有习非无习。…
  何谓护诸根习?答曰:正念正智为习。正念正智亦有习非无习。
  何谓正念正智习?答曰:正思惟为习。正思惟亦有习非无习。
  何谓正思惟习?答曰:信为习。信亦有习非无习。
  何谓信习?答曰:苦为习。苦亦有习非无习。
  何谓苦习?答曰:老死为习。老死亦有习非无习。
  何谓老死习?答曰:生为习。生亦有习非无习。
  何谓生习?答曰:有为习。有亦有习非无习。
  何谓有习?答曰:受(受,新译为取)为习。受亦有习非无习。
  何谓受习?答曰:爱为习。爱亦有习非无习。
  何谓爱习?答曰:觉(觉,新译为受)为习。觉亦有习非无习。
  何谓觉习?答曰:更乐(更乐,新译为触)为习。更乐亦有习非无习。
  何谓更乐习?答曰:六处为习。六处亦有习非无习。
  何谓六处习?答曰:名色为习。名色亦有习非无习。
  何谓名色习?答曰:识为习。识亦有习非无习。
  何谓识习?答曰:行为习。行亦有习非无习。
  何谓行习?答曰:无明为习。
  是为缘无明行,缘行识,缘识名色,缘名色六处,缘六处更乐,缘更乐觉,缘觉爱,缘爱受,缘受有,缘有生,缘生老死,缘老死苦,习苦便有信,习信便有正思惟,习正思惟便有正念正智,习正念正智便有护诸根、护戒、不悔、欢悦、喜、止、乐、定、见如实、知如真、厌、无欲、解脱,习解脱便得涅盘。(T1,p490c)

  此处指出,在十二缘起的流转过程中,由「无明」到「苦」的生起,是顺着因缘而来,同样的,涅盘的证得也是要顺着因缘的次第而来:缘苦而有信(由于苦压迫着人们,人们便奔向三宝请求救护,因而苦成为信的缘),缘信而有正思维、缘正思维而有正念正智。由正念正智而有守护诸根、护戒、不悔、欢、喜、止、乐、定、如实知见、厌、离欲、解脱、涅盘。因此,在提升生命的过程中,要正视「苦」,由知苦而产生信、正思维及正念正智等等。一旦看清楚苦的多种角色(如,苦苦、坏苦、行苦)就会对佛陀的教导生起信心,并经由如理思维,使自己走向正确的修行方向,便可以一层层地提升自己的生命。

  E 信解行证与打开十结

  面向世间的苦,便是生命教育的起点。由上述经中释尊的开示,也可以看出生命教育的内容是:(1)信:由观察苦而生「信」,(2)解:以「正思维」观察苦的生起与止息,(3)行:由培养「正念正知」开始,依次能够「护诸根、护戒、不悔」,进而生起「欢悦、喜、止、乐、定」的安详心理,(4)证:最后亲身体证真理,依次到达「见如实、知如真、厌、无欲、解脱」,并得到「涅盘」─苦的完全止息。因此,整个生命教育的内容,便是佛法中「信、解、行、证」的实践过程。
  此中,由「信」可以产生「闻慧」,由「正思维」可以产生「思慧」,由「正念正知」开始可以产生「修慧」。
  众生由于轮回在三界内,不能脱离三界的束缚而受苦。三界是欲界、色界及无色界。在提升生命的路上,不同层次的烦恼要依次拔除。身见、戒禁取以及怀疑是最初的三个烦恼,称做三结。其次是欲贪及瞋二个结,以上五个结合称做「五下分结」。打开这五个结,所有欲界的束缚力就灭除了。另外五个结,称做「五上分结」,是色贪、无色贪、慢、掉举、无明。这五上分结一打开,所有色界及无色界的束缚力就灭除了。因此,要从三界中脱离,不外是将五下分结及五上分结打开。每当一个结打开时,内心就有大的转变,这时是生命的提升。
  在上述「见如实、知如真」(如实知见)的阶段达到时,最初的三结就打开了。接着,「厌、无欲、解脱」的阶段就是逐步打开其余的七个结;达到究竟的「涅盘」时,所有十个结都完全打开了,也就是说,贪瞋痴的束缚都完全去除了,也能真正的去自利利他了,生命教育的最终目的地也已到达了。

  三、结语

  生命的沈沦与提升,决定于苦的生起与止息。释尊要我们勇于面对痛苦,培养出正念正知来超越痛苦。佛法的生命教育是落实在自己生活的一举一动之中的,释尊指出,从早到晚要不散乱地觉知自己的举动,如此就能够培养出正念正知,接着就能守护诸根:在眼见色、耳闻声的当下,不生起贪瞋痴的习性反应。进而就能够持戒而不会做出错误的行为,因而能够不悔,接着内心就依次生起欢、喜、轻安、乐、定。这些过程都是在正念正知下依次生起的。依靠这种稳定的「定」,就能够生起智慧,看清自己身心的实相:如实知见身心无我,从此逐渐摆脱对世间的执着,生起厌离之心,进而灭除贪爱,最后终于从贪瞋痴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完全体悟生命的意义,并成为真正自在的人。这便是生命教育的目标。
  (《宗教与生命教育》2001年度学术研讨会)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