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地区佛教>> 台湾佛教>>正文内容

神圣与世俗 ---从佛教丧葬仪式探讨当代台湾殡葬发展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3日
来源:不详   作者:谢坤欣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神圣与世俗 ---从佛教丧葬仪式探讨当代台湾殡葬发展
  谢坤欣
  【资料形态】硕博文库|中国台湾
  【文献属性】[台湾]世新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 2003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出版年代】2004年
  【文章标题】神圣与世俗 ---从佛教丧葬仪式探讨当代台湾殡葬发展
  【英文标题】The Sacred and the Profane:Contemporary Development of Funeral Rituals in Taiwa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uddhist Funeral Rites Reform
  【文章作者】谢坤欣
  【指导教师】陈信行
  【文章页数】154页
  --------------------------------------------------------------------------------
  【中文关键词】神圣与世俗|佛教丧葬仪式|殡葬发展|生死观|殡葬改革|佛教|联合奠祭|金光明宗
  【中文摘要】宗教社会学有关神圣与世俗的研究,大都以中古世纪基督教 “政教合一”的背景为基准,以工业革命及资本主义发展脉络下的宗教现象作为对照,其研究的过程就是神圣VS世俗的一连串辩证。然而,若是采此基准作为立论,宗教的世俗化是必然的结果。吊诡的是,佛教在台湾的发展反而与基督教大异其趣,随着西方文明的入侵,东方文化一直 被 视为现代化的阻力,东方宗教亦被视为落后的象征,处于边缘地位。
  但是,随着台湾社会的整体发展,佛教的影响力反而与日俱增,尤其解严后,各宗派不断蓬勃发展,信徒人数持续的增加。因此有关宗教世俗化的研究,实不宜全盘移植西方的经验,当以本土题材作为观察的对象。而丧葬仪式所呈现的内容,主要涵括宗教神圣信仰教义及社会活动世俗人际网络两大部分。对于宗教信徒而言,其所办理的丧葬仪式正是一场场神圣与世俗的交融及张力,其中尤以告别式为最佳观察场域。佛教徒一向将死亡视为浴火重生的试炼,各宗派更是积极耕耘、参与丧葬仪式的制定,因此本文选订佛教徒的丧葬仪式作为神圣VS世俗的观察对象,将死亡、宗教、殡葬三者进行扣连,探讨佛教丧葬仪式由世俗逆转神圣的可能性。并进而以公部门、葬仪市场机制的第三个角度,用宗教的神圣观点来建构殡葬发展。
  本研究分析论述如下:佛教的生死观及宇宙观根源自佛教教义,所以极为神圣性,亦直影响丧葬仪式的内涵。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分工的日益精细,丧葬仪式受到资本主义商业色彩严重的影响,而公部门以管理为主轴的殡葬政策及提倡简约、隆重的丧葬文化,对于涵括神圣与世俗的丧葬仪式带来直接的冲击。其中,社会分工、公部门殡葬政策、葬仪市场商业化机制导致佛教丧葬仪式的世俗化,另宗教团体参与佛教教义的推广及丧葬仪式的举办,例如助念、超度、佛化联合奠祭等活动,将更强化丧葬仪式的神圣性。
  丧葬仪式若以亡者为主体,自然重视亡者的受益,比较重视超度、助念等符合佛教教义的过程。若是以活人为主角,丧葬仪式的设计自然偏向社会网络及人际关系的展现。丧葬仪式经由佛教团体的参与及推广,将提高丧葬仪式的神圣性,并间接影响殡葬发展,引发公部门及葬仪社正视丧葬仪式内涵。
  本研究属质性研究,采参与观察法并作深度访谈及二手数据分析,田野访察对象采立意抽样,以九十年三月至九十三年五月期间,在台北市殡葬管理处所辖第一、二殡仪馆及富德、阳明两灵骨楼(塔)及列管五十五处公墓场域所办理佛教丧葬仪式为观察。分别从佛教徒个人、受到团体奥援的佛教徒、佛化联合奠祭及国内各大型宗教团体所举办的丧葬仪式作观察。其面临的问题有神圣VS另一个神圣、神圣VS传统、神圣VS另类神圣、神圣VS公共政策、神圣VS葬仪社等论述。
  研究结果显现,影响佛教徒丧葬仪式从神圣到世俗的变项计:公部门的丧葬政策、葬仪社的市场机制、社会人际网络、丧葬仪式的权力组构等。其主要的因素是导因于社会发展的结果,因为工业化、都市化、现代化及资本主义的影响,使得社会分工愈来愈精细,多元化的结果,使得丧葬仪式愈来愈世俗。然而佛教徒的丧葬仪式在佛教各大宗派的参与及推广下,以佛法教义、生死观为主体所建构的丧葬佛事有从世俗趋于神圣的现象。另外,由佛教徒所开设的葬仪社,其将丧葬办理过程视为修行的功课,在宗门的法师指导下,发展出兼具佛教神圣教义、宗门特色的丧葬仪式,颇值得作后续观察。
  台北市的殡葬改革,在有心人士的推动下,已慢慢摆脱既有的污名化及原罪,建立公开、透明的管理机制。然而现行的殡葬发展已面临困境,主要问题有:殡葬问题未真正受到政府高层的重视、殡葬管理层级过低、组识迭床架屋、殡葬行政系统多头马车、官僚体系无法吸引人才、硬件设施严重不足、殡葬红包文化与政风贪渎间的拉扯、民众对于死亡的禁忌和无知、丧葬仪式和生命礼仪的边陲等。本研究建议,公部门在主导殡葬发展时,除了以活人(治丧家属)需求为主体外,应建立以亡者为丧葬主角的服务观。并加强以人为本的生命教育,进而建构宗教信仰与社会活动兼容并蓄的优质殡葬环境。
  --------------------------------------------------------------------------------
  【论文目次】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研究动机与问题意识 1
  第二节 研究范围与限制3
  第三节 研究目的 4
  第二章 文献探讨与研究设计6
  第一节 世俗化理论辩证6
  一、 世俗化的定义6
  二、 世理化理论的迷思与反证10
  第二节 死亡的定义及丧葬仪式的意涵15
  第三节 传统民俗信仰及各宗教生死观25
  第四节 研究设计32
  一、 概念架构~神圣vs世俗32
  二、 分析架构35
  三、 研究方法39
  第三章 殡葬业务管理与发展44
  第一节 殡葬业的沿革与趋势44
  第二节 现行殡葬政策与发展50
  第三节 当前殡葬改革56
  第四章 佛教丧葬仪式的实践与观察72
  第一节 佛教教义、生死观、丧葬观73
  第二节 佛教丧葬仪轨92
  第三节 佛教徒个人丧葬仪式100
  第四节 受到佛教团体奥援的佛教徒丧葬仪式115
  第五节 佛教团体参与丧葬仪式的实践与推广134
  第五章 总结与建议141
  第一节 神圣与世俗的交融及张力141
  第二节 另类殡葬发展及视野149
  第三节 研究限制及建议154
  参考文献 155
  图表目录:
  图21:佛教丧葬仪式神圣vs世俗分析表36
  图22:影响丧葬仪式神圣及世俗的因素37
  图23:影响丧葬仪式趋向神圣的变项37
  图24:影响丧葬仪式趋向世俗的变项38
  图25:影响佛教丧葬仪式神圣与世俗的三股势力分析图39
  表21:Glasne研究世俗化问题的新范型11
  表22:传统丧葬礼仪的社会功能及变迁21
  表23:台湾地区有关个人宗教信仰的归因结果25
  表24:宗教的六个面向28
  表25:宗教构成的要素29
  表26:佛教丧葬仪式田野访谈大纲41
  表31:台湾地区殡葬死亡消费支出一览表46
  表32:台北市殡葬业务革新一览表58
  表33:台北市殡葬业务民营化项目评估68表41:因果轮回的起处87
  表42:人一生的六种中阴88
  表43:中阴救度所根据的法义96
  表44:联合奠祭流程134
  表45:联合奠祭8992年举办数量统计表135
  表46:中台禅寺佛化联合奠祭程序表:136
  表51:丧葬仪式神圣与世俗诠释差异143
  --------------------------------------------------------------------------------
  【参考文献】
  1.丁仁杰(1999)《社会脉络中的助人行为台湾佛教慈济功德会个案研究》,台北:联经出版社。
  2.丁仁杰(2001)《当代台湾社会中的宗教浮现:以社会分化过程为焦点所做的初步考察》,台湾社会研究季刊第四十一期,页205261。
  3.大千编辑室编着(2003)《佛事仪轨》,台北:大千出版社。
  4.王夫子(1998)《殡葬文化学》,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5.王顺民(2001)《殡葬生死服务的另类思考宗教的、人文的与市场的综融考察》《小区发展季刊》,第96期,页3045。
  6.王明珂(1982)《慎宗追远:历代的丧礼》,台北:联经出版社。
  7.中台禅寺助念中心编印(2001)《临终助念 往生处理手册》,埔里:中台佛教基金会。
  8.正果法师(1992)《佛教基本知识》,台北:佛陀教育基基金会。
  9.朱柔若(1986)《社会学世俗化理论回顾、溯源、与台湾民间宗教的世俗化》,硕士论文,国立台湾大学社会学研究所。
  10.朱元发(1988)《涂尔干社会学引论》,台北:远流出版社。
  11伊文思温慈着、赵洪铸译(2001)《西藏生死救度密法》,台北:大千出版社。
  12.江灿腾(1996)《台湾佛教百年史之研究》,台北:南天书局。
  13.休斯顿.史密斯着,刘安云译(1998)《人的宗教》,台北:立诸文化。
  14.李慧仁(1997)《殡葬业应用ISO9000质量保证制度之个案研究》,硕士论文,南华大学生死学研究所。
  15.李咸亨等(1997)《台北市未来殡葬设施之体规划》,台北市殡葬管理处。
  16.李丰楙(1994)《台湾民间礼俗中的生死关怀》《哲学杂志》,第八期,页3253。
  17.李松根译(2000)、Norbert Eiias着《当代临终者的孤寂》,台北:世新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
  18.李松根(1991)《社会学在搞什么名堂》,台北:中华民国社会发展学会。
  19.吕应钟(2001):《现代生死学生死学》,台北:新文京开发出版。
  20.林绮云(2001)《生死学》,台北:洪叶文化事业公司。
  21.邱敏捷(2000)《印顺导师的佛教思想》,台北:法界出版社。
  22.彼得.博格着、萧羡一(2003)、《神圣的帷幕宗教社会学理论的要素》,台北:商周出版。
  23.星云大师(1995)《丧葬礼仪篇》《仪制》,高雄:佛光山宗务委员会、国际佛光会世界总会。
  24. 许荣宗(1991)《台湾省丧葬设施的改划与改善》《社会福利》,第93期,页79。
  25. 庄英章(1982)《从丧葬礼俗探讨改善丧葬设施之道》,行政研究发展考核委员会。
  26徐福全(2001)《台湾殡葬礼俗的过去、现在、未来》《小区发展季刊》,第96期,页99108。
  27.陈杏枝(2001)《台湾宗教社会学研究之回顾》,《台湾当代本土宗教研究导论》,台北:南天书局。
  28.常律法师(2002)《中国生死书》,台北:宇可文化。
  29.菲利普.开普鲁着、杜默译(1998)《生命的智慧禅的生死哲学》,台北:双月书屋。
  30.陈兵(1995)《生与死的超越》,台北:圆明出版社。
  31.傅佩荣(1994)《死亡观与轮回问题》《哲学杂志》,第八期,页425。
  32.陈皎眉、林世崇(2001)《台北市殡葬服务改革面面观》《小区发展季刊》,第96期,页7885。
  33.冯智(2002)《藏传文化死亡的艺术丧葬考察》,台北:大千出版社。
  34.张淑美(1996)《死亡学与死亡教育》,高雄:复文书局。
  35.陶在朴(1999)《理论生死学》,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
  36.黄有志(2002):《殡葬改革概论》,高雄:作者自行出版。
  37.傅伟勋(1993):《死亡的尊严与生命的尊严》,台北:正中书局。
  38.约翰.饱克着,商戈令译(1994)《死亡的意义》,台北:正中书局。
  39.陶在朴(1999)《计划死亡与殡葬业务发展》《殡葬文化与设施用地永续发展学术研讨论文集》页2748,台北:土地经济学会。
  40.黄天中(1991)《死亡教育概论Ⅰ死亡教育课程设计之研究》,台北:业强出版社。
  41.张荣攀(1997)《印顺导师对生死的看法》《生死自在》,台北:慈济文化志业中心。
  42黄有志、邓文龙(2002)《环保自然葬概论》,高雄:黄有志出版。
  43.黄有志、邓文龙(2002)《往生契约概论》,高雄:黄有志出版。
  44.乔纳森.唐纳着,吴曲辉等译(1996)《社会学理论的结构》,台北:桂冠出版。
  45.张志刚(1995)《走向神圣现代宗教学的问题与方法》,北京:人民出版社。
  46.杨国柱、郑志明(2003)《民俗、殡葬与宗教专论》,台北:韦伯文化。
  47.杨国柱(2003)《殡葬政策与法规》,台北:志远书局。
  48.杨国枢、文崇一、吴聪贤、李亦园编(1987)《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法》,台北:东华书局。
  49.达赖喇嘛着、丁乃竺译(2003)《达赖生死书》,台北:天下杂志。
  50.刘文仕(2001)《打造优质的天堂之路》《小区发展季刊》,第96期,页7077。
  51.刘怡宁(2002)《当神圣和世俗相遇宗教组织的形成与发展 以灵鹫山佛教教团为例》,硕士论文,国立台湾大学社会学研究所。
  52.蔡志忠(2003)《六祖坛经》,台北:明日多媒体。
  53.蔡文婷(2000)《赚死了台殡殡葬业前景看好》《光华画报志社》,第26卷第6期,页6875。
  54. 莲花生大士着、刘巧玲译(1998)《无染觉性直观解脱之道》,台北:菩提印经会。
  55.莲花生大士着、徐达夫译(1983)《西藏度亡经》,台北:天华出版社。
  56.郑锦荣(1997)《金光明之旅禅修道次第》,台北:作者自行出版。
  57.萧振士编译(2002)《禅宗公案》,台北:恩楷股份有限公司。
  58.郑晓江(2001)《生命终点的学问》,台北:正中出版社。
  59.谢孟雄、黄秀香(2001)《善终关怀与往生服务东闵生先对丧葬习俗的改革》《小区发展季刊》,第96期,页6469。
  60.瞿海源(1997)《台湾宗教变迁的社会政治分析》,台北:桂冠图书。
  61.魏书娥(1994)《生/死建构的社会学考察》《生死学研究》,创刊号,页3956。
  62.罗佩瑜(2002)《台湾殡葬业现代化的研究台北地区的例子》,硕士论文,国立政治大学社会学研究所。
  63.罗德喇嘛着、林慧卿译(2001)《死亡与转生中阴身的秘密和转世之道》,台北:水星文化。
  64.严祥鸾(1996)《参与观察法》《质性研究理论方法及本土女姓研究实例》,台北:巨流图书。
  65.释严法师着(2000)《临终关怀生与死的尊严》,台北:法鼓山佛教基金会。
  66.释严法师着(2000)《临终关怀为什么要做佛事》,台北:法鼓山佛教基金会。
  67.释严法师着(2000)《临终关怀助念功德怎么做》,台北:法鼓山佛教基金会。
  68.龚鹏程(2001)《通用丧葬仪式项目研究》,台北市政府文化局。
  69.Anthony Giddens着,张家铭译(1997)《社会学》,台北:唐山出版社。
  70.Anselm Strauss and Juliet Corbin着、徐宗国译严祥鸾(1997)《质性研究概论》,台北:巨流图书。
  71.E.C.Cuff.W.W.Sharrock.D.W.Francis着,林秀丽.林庭瑶.洪惠芬译(1999)
  《社会学理论的观点》,台北:韦伯文化。
  72.Louis Dupre 着,傅佩荣译(1986)《人的宗教向度》,台北:幼狮文化。
  73. Jones, Charles Brewer1999 
  Buddhism in Taiwan: religion and the state 16601990.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74. Neitz, Mary Jo.
  1987 Charisma and Community. New Brunswick, NJ: Transaction
  75. Stark, Rondey
  1987 A Theory of Religion. New York: Peter Lang.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