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地区佛教>> 台湾佛教>>正文内容

由法藏“新十玄”论台湾教育之重建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3日
来源:不详   作者:谢时莹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由法藏“新十玄”论台湾教育之重建
  作者:谢时莹
  【中文摘要】教育的目的在培养完整且健全的人格,因此强调自我之自主性启蒙、人与自然环境及人与社会关系之和谐性。由此,教育亦应于此发挥功能才是;不过,随着社会变迁与科技发达,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却出现教育功能无法发挥的问题:在自主性启蒙方面,缺乏学术自由、教学自由、学习自由;个体缺乏批判性思考能力;在人与自然环境关系方面,包括自然生态之破坏、工具理性之宰制;就人与社会关系来说,台湾长期沦为威权统治、教育成为政治之奴仆。诸如此类,皆凸显出教育在根本上的病态;本研究之所以采取法藏“新十玄”的观点,主要是因为宗教着重在人生终极意义上提出整全性、根本性的关怀,由法藏“新十玄”中“事事无碍”境界的提出有助于泯除偏执,给予当前的教育实施另外一种思考方式。职此,本研究乃由法藏“新十玄”论教育之重建,主要目的在由教育自主性、人与自然环境关系、人与社会关系等三大问题探讨当前的台湾教育;并由法藏“新十玄”衍申出上述三大面向之蕴义,并对此提出重建性的教育主张。兹就蕴义暨教育重建分述结论如下:
  在教育自主性之重建上,“新十玄”蕴含破执之自由观;巨观方面,强调藉由回归教育本质、重视乡土教育、研究台湾教育主体性,铺陈教育主体性之建立,使师生发挥自觉精神,避免受到意识型态的宰制;微观方面,述及教师专业自主性之发展,使教师能享有专业自由、参与组织决策、免除外力干预、规画本身的专业成长;同时,着重学生批判性思考能力之培养,以提升其自我能力、涵育个人思考模式的合理性。于教育中人与自然环境关系而言,“新十玄”宇宙圆融之科学观,意在由建立人与自然环境之和谐关系、兼重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重视科学方法与培养科学精神三方面论述教育重建,超越主客二元的世界观,在知识、科学进步的同时,也能反躬自省人的本质、教育目的之所在,破除片面的认识与了解,获得真正的解脱与自由。就教育中人与社会关系来说,“新十玄”含蕴有平等与慈悲之宗教观,强调众生平等之民主观与慈悲利他之宗教爱;从而,着重人与社会关系之民主重建,依据每一个体的根性、因缘加以彰显、提升;校园民主之奠立,能够观照一切,不为成见所碍,深切体认自己的定位;教育爱之发扬,把学生当作目的的存在,诱发受教者向上精进。最后,本研究由法藏“新十玄”的义理引申出自由、科学、民主、爱作为重建教育问题之基石。。
  【英文摘要】The goal of education is to cultivate a whole, healthy personality. In other words, education emphasizes autonomous self-enlightenment, harmonious relations between human beings and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harmonious relations between individuals and society. However, as society changes and scientific technology develops, the practice of education does not function very well in Taiwan.Problems of autonomous self-enlightenment can be seen on people who lack freedom of studying , teaching and learning, and the individual who is poor in critical thinking. Problems of the disharmonious relations between human beings and natural environment are the destruction of natural environment, the control of instrumental reason.Problems concerning the disharmonious relations between human beings and society are mainly caused by the long-time authoritative rule and the diseased education which serves as a slave to policy. All the mentioned subjects show clearly the main, basic shortage and problems in Taiwan''s diseased education.
  Religion, like education, manages to afford people a whole and basic concern towards the meanings of life. Besides, the spirit of Buddhism has much enlightenment to reconstructing education. Therefore, this thesis applies the concept "Everything Has No Black "in Fa Tzang''s "shin shr shiuan"(法藏“新十玄”)to bring a new vision to Taiwan''s education.
  Firstly, the thesis points out the mentioned three kinds of education problems in Taiwan. Then we try to find the relevant concepts about three kinds in Fa Tzang''s "shin shr shiuan" In this way, we suggest proper solutions to reconstruct Taiwan''s education. That is, this thesis discusses the reconstruction of Taiwan''s education according to Fa Tzang''s "shin shr shiuan" .
  As reconstructing the autonomous self-enlightenment is concerned," shin shr shiuan"supplies as the concept of freedom that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breaking one''s insistence. Thus, it is important to focus on the practice of home-town education, to make teachers and students enlighten themselves, to allows teachers having professional freedom and to cultivate students to think critically "shin shr shiuan"''s round-whole scientific concept of cosmos is useful to solve problems of the disharmonious relations between human beings and natural environment.
  By establishing harmonious relations between human beings and natural environment, emphasizing both instrumental reason and values reason, and nothing scientific methods and developing scientific spirit, we people can transcend the objective-subjective, universe vision .The reconstruction of education is therefore possible.
  In addition, "shin shr shiuan" holds concepts of equality and compassion. The former can be viewed as the concept of democracy that emphasizes equality among beings, and the later can be viewed as the concept of love that insists on sympathizing and benefiting the other beings.
  Finally, according to Fa Tzang''s "shin shr shiuan" the thesis concludes that freedom, science, democracy , love made the base of reconstructing education in Taiwan.
  --------------------------------------------------------------------------------
  【论文目次】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研究动机与目的1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步骤10
  第三节 研究范围与名词释义12
  第二章 法藏“新十玄”之意义14
  第一节 法藏“新十玄”之提出14
  第二节 法藏“新十玄”之义理32
  第三节 法藏“新十玄”之进路与终极境界51
  第三章 法藏“新十玄”与台湾教育自主性之重建60
  第一节 教育自主性的问题-以台湾为例60
  第二节 法藏“新十玄”在教育自主性上之蕴义67
  第三节 法藏“新十玄”与台湾教育自主性之重建70
  第四章 法藏“新十玄”与台湾教育中人与自然环境关系之重建84
  第一节 人与自然环境关系中的教育问题-以台湾为例84
  第二节 法藏“新十玄”在教育中人与自然环境关系之蕴义92
  第三节 法藏“新十玄”与台湾教育中人与自然环境关系之重建96
  第五章 法藏“新十玄”与台湾教育中人与社会关系之重建105
  第一节 人与社会关系中的教育问题-以台湾为例105
  第二节 法藏“新十玄”在教育中人与社会关系之蕴义113
  第三节 法藏“新十玄”对台湾教育中人与社会关系之重建117
  第六章 结论128
  参考书目135
  --------------------------------------------------------------------------------
  【参考文献】
  一、 佛典:
  刘宋·求那跋陀罗译。杂阿含经(五十卷),载于大藏经刊行会编,大正新修大藏经,第二卷(阿含部下), 页1-373。台北:世桦印刷企业有限公司。
  姚秦·鸠摩罗什译。妙法莲华经(七卷),载于大藏经刊行会编,大正新修大藏经,第九卷(华严部上),页 1-62。台北:世桦印刷企业有限公司。
  东晋·佛驮跋陀罗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六十卷),载于大藏经刊行会编,大正新修大藏经,第九卷(华严部 上),页395-788。台北:世桦印刷企业有限公司。
  龙树菩萨造,后秦˙鸠摩罗什译。大智度论(百卷),载于大藏经刊行会编,大正新修大藏经,第二五卷(释 经论部上),页57-756。台北:世桦印刷企业有限公司。
  隋˙杜顺说,唐˙智俨撰。华严一乘十玄门(一卷),载于大藏经刊行会编,大正新修大藏经,第四五卷(诸 宗部二),页514-518。台北:世桦印刷企业有限公司。
  唐˙法藏述。华严经探玄记(二十卷),载于大藏经刊行会编,大正新修大藏经,第三五卷(经疏部三),页 107-491。台北:世桦印刷企业有限公司。
  唐˙澄观述。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九十卷),载于大藏经刊行会编,大正新修大藏经,第三六卷(经 疏部四),页1-700。台北:世桦印刷企业有限公司。
  唐˙澄观述。大华严经略策(一卷),载于大藏经刊行会编,大正新修大藏经,第三六卷(经疏部四),页 701-708。台北:世桦印刷企业有限公司。
  唐˙法藏撰、宋净源述。金师子章云间类解(一卷),载于大藏经刊行会编,大正新修大藏经,第四五卷(诸 宗部二),页663-666。台北:世桦印刷企业有限公司。
  唐˙法藏述。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四卷),载于大藏经刊行会编,大正新修大藏经,第四五卷(诸宗部二) ,页477-508。台北:世桦印刷企业有限公司。
  唐˙法藏集。华严经传记(五卷),载于大藏经刊行会编,大正新修大藏经,第五一卷(史传部三),页 153-172。 台北:世桦印刷企业有限公司。
  宋·阎朝隐撰。《大唐大荐福寺故大德康藏法师之碑》(一卷),载于大藏经刊行会编,大正新修大藏经,第 五0卷(史传部二),页280。台北:世桦印刷企业有限公司。
  新罗·崔致远撰。唐大荐福寺故寺主翻经大德法藏和尚传(一卷),载于大藏经刊行会编,大正新修大藏经, 第五0卷(史传部二),页280-289。台北:世桦印刷企业有限公司。
  清·续法撰。《法界宗五祖略记》(一卷)。载于白马精舍印经会恭印:新纂大藏卍续藏经,第七七册(史传 部),页619-625。台北:白马精舍印经会。
  二、工具书:
  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鲁实先正补(民74)。说文解字注。台北: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慈怡主编(民84)。佛光大辞典(共八册)。高雄:佛光出版社。
  三、中文部分:
  方立天(民80)。法藏。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方立天(民86)。华严金师子章。台北:佛光出版社。
  方东美(民82)。华严宗哲学(上)(下)。台北:黎明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王仲尧(民85)。华严宗三祖─法藏大师传。台北:佛光出版社。
  印顺法师(民81)。学佛三要。台北:正闻出版社。
  田养民着,杨白衣译(民70)。大乘起信论枢要。台北:弥勒出版社。
  史明(民77)。台湾人四百年史。台北:自由时代周刊社。
  行政院教育改革审议委员会(民84)。行政院教育改革审议委员会第二期咨议报告书。台北:行政院教改会。
  李日章(民74)。中国哲学现代观。高雄:复文出版社。
  李世杰(民68)。天台宗要义,载于张曼涛主编,天台学概论,页45-58。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
  李筱峰(民87)。蒋介石与二二八事件,载于张炎宪、陈美蓉、杨雅慧编,二二八事件研究论文集,页 455-469。台北:吴三连台湾史料基金会。
  沈清松(民72)。科技对文化的影响与中国哲学的展望。哲学与文化,10〈5〉,页2-20。
  沈姗姗(民84)。教师专业与教师权力关系之探讨,载于国立教育资料馆与中华民国师范教育学会主编,迈向 二十一世纪的师范教育,页173-185。台北:师大书苑。
  吴汝钧(民81)。佛教的概念与方法。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
  吴清基(民78)。校园民主化的理念与实施,载于中国教育学会主编,民主法治与教育,页371-389。台北: 台湾书店。
  吴庆年(民84)。莫让特权蹂躏我国美丽的环境-序《台湾生命的心声》,载于郑先佑编,台湾生命的心声, 页5-7。台北:前卫出版社。
  林玉体(民73)。教育概论。台北:东华书局。
  林玉体(民75)。教育价值论。台北:文景出版社。
  林玉体(民83)。谈开放教育与教育开放。北县教育双月刊,2期,页19-20。
  林玉体(民84)。西洋教育思想史。台北: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
  林玉体(民87)。台湾教育与国家定位。台北:师大书苑。
  林志忠(民87)。科技素养教育的哲学分析。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所博士论文(未出版)。
  侯秋东(民80)。真智慧之门。高雄:佛光出版社。
  胡梦鲸(民77)。科层体制理论及其对现代教育的意义。东方杂志,复刊21(10),页43-50。
  海云继梦法师(民87)。心灵方程式。台北:圆明出版社。
  殷海光(民70)。思想与方法。台北:大林出版社。
  徐南号(民85)。台湾教育史。台北:师大书苑。
  黄天中编着(民81)。自由学习。台北:五南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黄丘隆等译(民78)。马克斯·韦伯。台北:结构群出版社。
  黄玉冠(民83)。乡土教材发展与实施之分析研究-以宜兰县为例。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所硕士论文( 未出版)。
  黄政杰(民80)。教育理念革新。台北:心理出版社。
  黄政杰(民84)。多元社会课程取向。台北:师大书苑。
  黄政杰(民85)。教育改革的理念与实践。台北:师大书苑。
  黄俊威(民82)。华严“法界缘起观”的思想探源-以杜顺、法藏的法界观为中心。国立台湾大学哲学研究所 博士论文(未出版)。
  黄忏华(民73)。佛教各宗大意。台北:文津出版社。
  陈孔立主编(民85)。台湾历史纲要。台北:人间出版社。
  陈伯璋(民76)。教育思想与教育研究。台北:师大书苑。
  陈伯璋(民77)。意识型态与教育。台北:师大书苑。
  陈沛然(民82)。佛家哲理通析。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陈奎熹、高强华、张铎严编着(民86)。教育社会学。台北:空中大学。
  陈玲蓉(民81)。日据时期神道统治下的台湾宗教政策。台北:自立晚报社文化出版部。
  陈乃臣(民86)。教育哲学导论-人文、民主与教育。台北:心理出版社。
  Martin Buber着、陈维刚译(民80)。教育的目的。台北:桂冠图书公司。
  陈万益(民82)。乡土文学。台北:台北市教师研习中心。
  庄万寿(民84)。台湾本土文化之理论建构,载于尤清主编,台北县教育改革经验,页239-258。台北:复文 图书出版社。
  郭为藩(民84)。教育改革的省思。台北:天下文化出版公司。
  汤用彤(民72)。隋唐佛教史稿。台北:木铎出版社。
  温明丽(民84)。自律与现代化关系及其对台湾教育之启示。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所博士论文(未出版 )。
  温明丽(民86)。批判性思考教学-哲学之旅。台北:师大书苑。
  张秀雄(民82)。民主法治与教育之研究。台北:师大书苑。
  张春兴(民83)。教育心理学-三化取向的理论与实践。台北:台湾东华书局。
  张曼涛(民68)。思想、宗教、信仰。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
  张国龙(民83)。连第三世界国家都不如的台湾能源政策,载于台湾环境保护联盟编着,核电梦魇,页 188-192。台中:晨星出版社。
  张博宇主编(民76)。庆祝台湾光复四十周年台湾地区国语推行资料汇编(上)。新竹:台湾省新竹社会教育 馆。
  贾馥茗、杨深坑主编(民82)。教育学方法论。台北: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
  冯朝霖、薛化元(民86)。“主体性与教育权”,载于林本炫主编,教育改革的民间观点,页69-122。台北: 业强出版社。
  Huston Smith着、刘安云译(民87)。人的宗教:人类伟大的智慧传统。台北:立绪文化出版社。
  杨中芳(民85)。如何研究中国人。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杨庆丰(民82)。佛学与哲学。台北:顶渊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廖明春(民83)。荀子新探。台北:文津出版社。
  邓克铭(民86)。华严思想之心与法界。台北:文津出版社。
  诸葛阳编着(民78)。生态平衡与自然保护。台北:淑馨出版社。
  霍韬晦(民75)。绝对与圆融-佛教思想论集。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罗光(民84)。中国哲学认识论。台北:台湾学生出版社。
  黛维尼尔着、杨懿丽译(民80)。佛教的基本教义。台北:法尔出版社。
  释圣严(民82)。佛教入门。台北:东初出版社。
  释睿理(民79)。佛学概论。台北:大雄净舍。
  四、西文部分:
  Dewey, J. (1966). Democracy and Education. N.Y.:Macmillan Publishing Co., Inc.
  Douglas Kirp, D.L. and Yudot M.G. (1974). Educational Policy and the Law : Cases and Materials, McCutchan, BerKeley, Ca.
  Habermas, J. ( 1971). Knowledge and Human Interests. Boston:Beacon Press.
  Habermas, J. ( 1979). Communication and the Evolution of Society. Boston:Beacon Press.
  Habermas, J. ( 1984). 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 Boston:Beacon Press.
  Habermas, Lenhardt & Nicholsen(trans.), (1993). Justification and Application. Cambridge,Mass.:MIT Press.
  Hook, S. (1970). Academic Freedom and Academic Anarchy. N.Y.: Cowles Book Company, Inc.
  Weber, M. (1958). The Protestant Ethic and the Spirit of Capitalism. New York: Charles Scribner's Sons.
  Weber, M. Roth G. and Wittich C. ed. (1978). Economy and society,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