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29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陕西大兴善寺:古乐社举行准提菩萨法会

      大兴善寺位于西安南郊小寨长安北路西侧,始建于晋武帝泰始至泰康年间(公元265—289年),隋初扩建,并改名为大兴善寺。距今约1600多年,是西安市现存历史最悠久的佛寺之一。 保吉巷古铜乐社进香演奏   今年三月十六日举行准提菩萨法会法,西安各区街村的古...

    【佚名】

    |法会|

    http://www.fjdh.cn/bnznews/2007/07/08341410340.html
  • 安徽三祖禅寺隆重举行首届水陆胜会通启

    会。水陆胜会是梁武帝为救拔堕为蟒身的郗皇后,恳请神僧志公禅师与五百高僧阅藏三年创建水陆斋法,此为水陆大因缘。  千年古刹三祖禅寺是禅宗祖庭,由南朝国师志公禅师所开创,因隋初禅宗三祖僧璨禅师在此修学弘法...

    佚名

    |水陆|

    http://www.fjdh.cn/bnznews/2008/04/08435023248.html
  • 南北朝后期佛寺

    的天竺堵波变为中国楼阁式塔,再由寺庙以塔为中心变为中轴线上前塔后殿,最后变到以殿为主采取中国宫殿的布局,这个过程大约到北朝末和隋初完成。  这个时期所建的佛寺后来已全部毁灭,只保存下一座北魏正光四年(...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082670456.html
  • 以须弥山为中心的世界观

    以须弥山为中心的世界观  (胡同庆)  莫高窟第303、304、305窟这几个洞窟相邻,并且都开凿于隋代初年,然而洞窟的建筑形制却颇不一样,各具特色,从中可以看到隋初那种竭力追求变革、刻意创新的探索...内设中心塔柱,主要是利用其塔柱与南、北壁后部及西壁形成的通道,作为一种“绕行”“礼拜”的殿堂式空间;而隋初的这种须弥山形中心柱窟,虽然也有可“绕行”“礼拜”的殿堂式空间意味,但更多的是在展示一种宇宙...

    胡同庆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4180873047.html
  • 安徽三祖禅寺隆重举行首届水陆胜会通启

    功德最殊胜的大型法会。水陆胜会是梁武帝为救拔堕为蟒身的郗皇后,恳请神僧志公禅师与五百高僧阅藏三年创建水陆斋法,此为水陆大因缘。  千年古刹三祖禅寺是禅宗祖庭,由南朝国师志公禅师所开创,因隋初禅宗三祖僧璨...

    佚名

    |水陆|

    http://www.fjdh.cn/bnznews/2008/04/08274622937.html
  • 北京的房山石经

    房山石经始刻于隋初大业十一年 (615),停止于明崇祯四年(1631),前后延续了1000余年,共刻佛经籍1000多种,3400多卷,为后世留下了一部石刻的佛教大藏经。  房山石经的发掘、整理,对研究...

    善 骅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522853840.html
  • 隋唐士人佛画

    不存。   董伯仁(生卒年岁不详),汝南(今属河南)人。活动于北周末隋初,官至光禄大夫殿内将军。画史上与展子虔并称“董展”。尤擅台阁。曾作《弥勒变相图》著录于《贞观公私画史》。   郑法士(生卒年岁不详),吴(今江苏苏州)人。北周末隋初画家,入隋授中散大夫。师法张僧繇,“气韵标举,风格遒劲”(《续画品录》)。曾在洛阳海觉寺、永泰寺、延兴寺、开业寺等处绘壁画《神》、《灭度变相》等。史籍著录画迹有《...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0384462703.html
  • 玄奘与《大唐西域记》

    65533;�称叹“遗法东流,未有若斯之盛”。 玄奘还殚精竭虑,主持了佛经翻译工作。据统计,从隋初(581年)至唐贞元五年(789年),总计208年之间,内地总共翻译佛经492部,...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72645060.html
  • 三论宗史略

    三论之外,另加大智度论。後来昙鸾,善导诸师,曾承传之。  嘉祥寺吉藏大师,安息国人,俗姓安氏,生於金陵;童年从著真谛受学,七岁时为法朗弟子;具戒以後,声望甚高。当隋初之时,驻锡在嘉祥寺,大开讲筵,问道...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15060943.html
  • 山西历史上的石窟和石刻造像

    这两座依山而凿的巨型石佛,隋初以后在佛身之上均建起了像天龙山9号窟那种漫山阁一样的大佛阁。上世纪80年代初,太原市王剑霓先生在文物古迹地名普查中,为寻找已经毁圮湮没了数百年的西山大佛曾经做了艰辛的工作...

    杨晓国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7/07332787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