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33篇,用时14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如何降伏烦恼习气——常起觉照、不随境转

    如何降伏烦恼习气——常起觉照、不随境转  吴思飞居士讲述  ●摘录明伦杂志  ●二大目标  吾人学佛二大目标,一为将来往生极乐净土,二为现前生活法喜自在、少忧少恼。将来目标固然重要,现前目标亦为吾人...烦恼、克除习气”为要务,此则众所忽略。须知助工夫者所以助成正工夫也,助工夫废,则正工夫亦无以成,正助双运,乃克有济。助工夫通常言“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亦即“持戒”之广义),然此含义甚为广泛,而以“降伏...

    吴思飞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022367496.html
  • 仁俊长老:作吉祥事离恐怖

    就是烦恼,有了智慧才能降伏烦恼,智慧是光明,烦恼是黑暗;智慧学得越深,光明越大,降伏烦恼的黑暗也越有力量;内心上,意气非常平稳。一般人烦恼重,动不动就意气冲动或者爆发,如果说能够学智慧伏烦恼,他性情平稳...

    仁俊法师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8/07325587959.html
  • 问:为什么在藏传佛教中,有很多样子很凶恶的塑像?

    Mahakala)及吉祥天母(Palden Lhamo)俱为出世间护法。 现岔怒相的本尊及护法性质不同,与修行者的关系亦不相同。他们示现忿相,表义降伏烦恼及障碍,并非对众生示现忿怒。他们的外相表现忿怒相,但...

    佚名

    佛教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9/06/20553682883.html
  • 慧眼观六道

    欲梵行,观察事物生、住、异、灭的无常真相,便能舍离执著、降伏烦恼魔军,得离六道轮回之苦!”   于是在大梵天王的劝请下,佛陀开始说法度众,所说的真理如同不断前行的车轮,承载著众生由苦难的六道轮回中,...

    中台世界

    |轮回|因果|

    http://www.fjdh.cn/article/2007/05/2221429226.html
  • 什么是修

    的步骤。我们下一次,将举例子来说明这个思维修,是怎么操作的。这样,我们就能在日常生活中,来实践它。因为,这个思维修,对于我们平时的调伏烦恼,实在太重要了,所以,希望大家能够喜欢这个方法,并且能够每天花五分钟到十分钟来做这件事。   当我们形成习惯后,就体会到,遇到烦恼的时候,教理自动跳出来降伏烦恼的喜悦。当然,采用哪部分的教理来每天思维,这还得学习。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51151424.html
  • 禅和禅定的区别

    行者若断我见我执,即使没有四禅八定,也是慧解脱的阿罗汉、辟支佛,舍报后照样能出三界。  禅定之修行,是对意识心之训练,制心一处,令意识降伏烦恼,不起心动念,无关智慧。  声闻乘的行者是由现观蕴处界的空相觉悟一切有情无我后而生出的智慧,缘觉乘的行者是经由缘起性空的现观而产生的智慧,声闻、缘觉的解脱都是分别通过对蕴处界、缘起性空的观行所产生的智慧断尽烦恼而得成办的。  祖师禅是一念相应慧,乃是以意识觉...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045555737.html
  • 智慧的种类

    贪欲的,内分泌就会起不同的变化。唯有思惟,才有力量来对治我们的贪欲、憎恨、嫉妒、怨恨这些坏脾气。你唯有不断的思惟“世间一切是假相”,才有办法降伏你那个冲动、举动。真正要降伏烦恼,要在日常生活上派得上用场...升起厌恶的感受。想到身体死了,臭了,烂了,生虫了,剩下白骨了,久了自然升起厌恶感,不起贪恋。   断除烦恼,不是用一般定力的力量可以做到的。无可否认,定力是绝对可以降伏烦恼的。但是真的断烦恼,必然是...

    心定和尚开示

    |心定|智慧|禅定|

    http://www.fjdh.cn/article/2007/10/07514118672.html
  • 唯心识观-无相禅

    没有实体却持续绵长。这样就会得到色寂三昧。  唯心识观在《圆觉经》归类的三种修行方法中属于禅那。《圆觉经》讲到:末世众生希望成道,无令求悟,唯益多闻,增长我见,但当精勤降伏烦恼,起大勇猛,未得令得,未断...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11639375.html
  • 心念处(cittanupassana)

    都称为广大的心。  为什么称它们为「广大的心」呢?因为它们能降伏烦恼、产生大的果报及具有广大的认知范围,或者由于它们有崇高的投生意愿等,所以称它们为「广大的心」。由于在世间当中,没有比色界心与无色界心更高的心,所以注释者以世间里最上等的这两种心来解释「广大的心」。  如果你安住于任何一种禅那中一小时,则在那一小时里你都能降伏烦恼,不使它们在心中生起。如果在临死时还能维持禅那不退失,那么该禅那能使你...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01749348.html
  •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导读

    ”之得力,已能降伏烦恼(伏惑),不为烦恼所乱,临终大关头方能不乱。若平时已乱,又何能期望于临终之不乱耶?  是故,临终之有信愿,赖于平时之有“行”;平时真有“行”矣,方保临终之有“信愿”;临终真有“信愿”矣,方保必生净土而万无一失。故往生条件仍以信愿行三者皆具为充分把握。  若平时“行”之不力,未能降伏烦恼者,则不把握临终必有信愿,当然不把握必生净土。只言“没把握”而已,不言“必不能生”。常见有人...

    吴聪龙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73350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