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53篇,用时2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武汉归元禅寺昨日举行传戒法会

    三师说法 证受菩萨戒 受戒圆满,念佛回向 合影留念   武汉归元禅寺于冬月十六至冬月十七,举行传戒法会。届时举行在家二众的皈依、受戒活动。以传授三皈、五戒、菩萨戒。   众生自无始以来,轮回,饱受三途八难之苦,无有出期。欲求出离,须先敬信三宝、求受皈依。此为一切佛法的门径。居士受皈依后,即灭无量重罪,并得三十六位善神佑护。避免堕落恶道。又,佛灭度后,以戒为师。三世诸佛...

    【正尊】

    |传戒|

    http://www.fjdh.cn/bnznews/2007/01/2302127360.html
  • 《入禅之门》序

    宗教或深邃圆融的哲学,但和佛教的关系其实十分有限。  缘起无我的大意是:一、有情的存在,不是没有原因的,他们之所以出现在世间,际遇报应各有不同,乃依无明意识和业的力量所造。二、有情轮回于三界,展现...佛法难闻。愿有幸听闻佛法的人,应警惕身命危脆、轮回可怖,利用来日无多的光阴,赶紧修行。而发心学习菩萨的人,尤应正念分明:并没有补特伽罗(众生),也没有萨迦耶(我),此外也没有非缘生、具主体、堪称真实的...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51359460.html
  • 不舍生死而入涅槃

    讲的佛性论,顿悟论,无修论,都是在讲涅槃之道,他明确强调觉悟对于实现涅槃的重要性,“悟即元无差别,不悟即轮回”【《坛经》第16节。】。“一念断即死,别处受生”【《坛经》第17节。】。觉悟自心佛性,...世人因为无明而产生烦恼,不能脱离生死轮回,与生死相对的是作为超越境界的涅槃。涅槃的字面意义有灭、寂灭、灭度、寂、无生等,中国早期的一些佛经还译为“无为”,一般的意义是指熄灭生死轮回而获得的终极解脱。...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52052660.html
  • 一切万法,唯是一心

    “见性人修一日,等于凡人修一”,即以日劫相对。如上种种,足以说明明心见性之重要,对于一个禅者,乃至对于一个修行佛法之人是重要之事,也是唯一之事。对此不可有丝毫之忽视。我们的时间是有限的,生命也是有限的,如果不甘轮回,迷惑颠倒,那就要赶紧下一番功夫,来识心达本。  如何才能识心见性?今将我个人的体悟汇报于同修,以报佛及众生之恩。初修的人往往磨拳擦掌,拼劲十足,为了见性要硬拼一场,需知见性不是靠...

    焦红卫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82040657.html
  • 印光大师:关于惭愧的开示

    佛法不灵,修持无益。 不生惭愧是无志之人 人皆可以为尧舜,人皆可以作佛。其不能为尧舜,不能作佛者,乃不立志之所致也。无志,则不生惭愧,安于凡愚,便轮回于三途六道中,莫之能出也。汝既发惭愧心,发...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2502183236.html
  • 略论净土欣厌行

    之不净,迫切厌离;二者欣愿行,劝勉往生。此中又分二,一先了解为何往生,二观察净土庄严欢喜愿往。  凡夫自无始来,缠缚于五欲,轮回,备受众苦。若不起心厌离,未有出期。所以大师特就四念处中观身不净法,...平等救度十方有缘众生圆满菩提,显发众生本来与佛不二的同体大悲、无缘大慈。一切有情无量来,漂泊生死苦海,互为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爱恨了无尽期,分离之泪盈满四大海水;累生枯骨,积遍须弥。一切众生于我有...

    释果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171339081.html
  • 菩提心与空性见——《菩提心与道次第》自序

    来说,同样会因为困难和考验出现畏难情绪。但是,若因一时困难而退却,接着又是躲不掉的轮回,所以我们别无选择。   在大乘佛法中,菩提心与空性见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而在究竟意义上,空悲原本...

    济群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41542485.html
  • 印祖关于惭愧的开示

    安于凡愚,便轮回于三途六道中,莫之能出也。汝既发惭愧心,发希圣希贤,学佛学祖之心,固是宿生善根所使。然当日新又新,俾从前之种种不正当之念虑作为,完全抛却,一刀两断。切不可藕断丝不断,缠绵因循,则必至...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033576151.html
  • 索达吉堪布:显密问答录 8、即身成就与三大阿僧祇劫之修行

    无数的恶劣分别念,只要探本溯源到分别心的本质也就斩断了轮回之根。故而我们在看待三阿僧祇劫时也应持有通融、全面的观点,毕竟在世间法里面,我们都既拥有针对智障儿童的特殊教育体系,又拥有允许破格选拔天才...粮道、加行道经过三大、十地中的每一地各经过三大;中根者需经七大阿僧祇劫而后成佛,即资粮道、加行道各经过两大、见道经过一大、修道经过两大;利根者则经过三大阿僧祇劫后成佛。正如印度著名阿阇黎巴雪在...

    索达吉堪布

    索达吉堪布|显密问答录|即身成就与三大阿僧祇劫之修行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09590611245.html
  • 论佛教伦理的中国化

    ,就在于觉悟与否,而觉悟又在一念之差,“悟即无差别,不悟即轮回。”“佛性”说和“顿悟”说构成了禅宗世俗化的基础。在慧能看来,世界上一切事物,人类的一切生活,都是佛性的体现,“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

    龚爱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91140727.html
上一页123456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