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76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弘一法师的柳枝牙刷

    桌上,以利于人们的口腔卫生。   另据《佛学大辞典》记载:“唐土北地之俗,有插柳枝于净水以攘邪鬼者。”《释氏要览》曰:“北人风俗每至端午节以盆盛水,内插柳枝置于门前辟恶。”所以观音菩萨的塑像,往往是一...

    刘湘如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483164884.html
  • 问:木鱼作为法器有何功用?

    古代的木鱼又称木鱼鼓、鱼鼓或鱼板,其形状、用法均与后世不同。《敕修百丈清规》卷八《法器章》木鱼条中说:“斋粥二时长击二通,普请僧众长击一通,普请行者二通。”由此可知,古代的木鱼主要用来作为集合僧众的讯号。 至于为何而做鱼形,《释氏要览》中说:“今寺院木鱼者,盖古人不可以木朴击之,故创鱼像也。又必取张华相鱼之名,或取鲸鱼一击蒲牢为之大鸣也,”...

    佚名

    佛教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9/05/10113077985.html
  • 袈裟和禅杖的由来

    之毒箭不能害。又据《释氏要览》卷上载,释迦如来昔为大悲菩萨时,曾于宝藏佛前,誓愿于己成佛时,袈裟能成就五种功德:一佛弟子虽犯种种邪见,然若能敬心尊重袈裟,必可达声闻、缘觉、菩萨等三乘之果位,得不退转;...心;五若持有袈裟小块,恭敬尊重,则一旦在兵阵,常得胜于他人。   禅杖   ‘禅杖’是禅门之中,在坐禅时用以警睡之具。释氏要览中说:‘禅杖以竹苇为之,用物包一头。令下座执行;坐禅昏睡,以软头点之’。—...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182239163.html
  • 经行

    【经行(梵can%kramana,巴can%kamana,藏h!chag-sar-hchag-pa)】  谓在一定的处所缓慢地往返步行。《释氏要览》卷下云(大正54·299a)︰‘西域地湿,叠塼为道...卷一;《十诵律》卷十五;《五分律》卷二十五;《法华经文句》卷五(上);《释氏要览》卷下;《禅林象器笺》〈丛轨门〉。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94449270.html
  • 印度祇园精舍

    精舍的土地原是逝多太子所有,须达长者欲购其地以建精舍献予佛陀,乃依太子所提条件,以金钱布满园中之地,太子感其诚心,遂施园中所有林木,两人合建精舍,故名祇树给孤独园。 精舍的西北角有无常院,《释氏要览...

    佚名

    |祇园|

    http://www.fjdh.cn/bnznews/2006/06/0858054504.html
  • 问:什么是五体投地?

    成就无见顶相。[观无量寿经、离垢慧菩萨所问礼佛法经、观无量寿佛经疏(智顗)、释门归敬仪卷下、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下三、法苑珠林卷二十、释氏要览卷中](参阅‘稽首’6117、&...

    佚名

    三十二相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16294712312.html
  • 游记:十六万片礼佛心

    通常,人都以为“庵”是尼姑居处,其实这是一个误解,《释氏要览》卷上说:“草为圆屋曰庵……西天僧俗修行多居庵”,原来它就是圆形草屋,是僧人修行之地,并不分僧、尼,男、女。通度寺瑞云庵就是和尚住所,当然它早已不是简陋的圆形草屋,而是依山傍水秀雅幽静的庄严禅刹了。在韩国,提起通度寺瑞云庵,人人都知道这是个有名的佛门胜地。 通度寺灵山殿 通度寺又称灵鹫山通度寺,是海东三大寺之一,据说有十六万片...

    佚名

    |朝圣|陶瓷大藏经|真身舍利|韩国佛教|礼佛|

    http://www.fjdh.cn/bnznews/2009/03/16432336454.html
  • 漫话净瓶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漫话净瓶  净瓶(梵名kalasa),是指以陶或金属等制造,用以容水的器具,为比丘十八物之一,盛水供饮用或洗濯,又称水瓶或澡瓶。净瓶又称军迟,在《释氏要览》中曰:“净瓶,梵语军迟,此云瓶。常贮水,随身用以净手。”它既是信徒用来洗手之物,亦是佛教法器之一,多为菩萨手持,尤其以多臂观音菩萨手中最为常见...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85859639.html
  • 问:莲花在佛经中有何譬喻?

    ,乃取莲花清净无染之义。在《释氏要览》卷上中说:“袈裟名染杂服,又名莲华衣,谓不为欲泥染故。”...

    佚名

    佛教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9/05/10040577590.html
  • 佛陀为什么非常重视讲堂?佛陀时代讲堂化佛教能否在今日重现

    洞穴或露地,皆是佛陀及其弟子的天然讲堂,尤其是居士为了发心请佛陀及其弟子讲法,即舍出一间舍宅,或为造一间简易的普通住宅,便永久性地成了佛弟子的弘法利生场所。   据《释氏要览》卷下“讲堂制条”引用《...

    道坚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415353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