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8篇,用时12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解脱人生,从心开始--谈心地法门落实

    清净本心。因此,想要有解脱自在人生,就要从去除妄想执著,恢复清净本然心地风光做起。  人为什么有烦恼,而不得解脱自在?就是因为迷失本心,心地法门就是要帮助我们找回自己心,认识本来面目。我们自...觉悟圣者,心地清净没有染著,而我们迷茫不觉,心中都是染著烦恼。因此修学心地法门,就是要帮助我们转迷成悟,转染成净,最后达到和诸佛菩萨一样心境时,就能拥有解脱自在人生。   心地法门要如何落实呢?...

    见俯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375566040.html
  • 佛教与教育

    重要,由此可见。 佛陀成道后,因深知教育重要,所以在住世四十九年中,广宣教化,目是为了教育众生开发真如自性,以获得解脱自在人生。佛陀所说三藏十二部经,乃至无言身教,不但是今日教育典范,其实...从丛林建筑、人事组织,乃至寺院供奉佛菩萨圣像,处处都展现了教育意涵。 在建筑方面,“云水堂”,说明了出家人“一钵千家饭,孤僧万里游”,逍遥自在修行生活;“上客堂”,意味着丛林里接待宾客都是奉...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463375280.html
  • 浅谈缘起人生观

    眼前一些得失和一点小利益计较而酿成了大错。如果我们想从烦恼煎熬中得到一个解脱自在人生,就得了解缘起。一般人认识不到这一点,缘聚时候他很高兴,缘散时候,他就非常痛苦,因此引起了很多不必要烦恼,...回归自然很美;而城外的人觉得城里好,想到城里去。这就是人局限性,认识不到自己整个环境都是缘生缘灭,都是一样没有差别,所以了解缘起义才能走向解脱自在人生之路。二、树立缘起人生观  人生,就是每个人...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115862587.html
  • 造就慈悲品质--济群法师

    应致力于内在改变,而非获得外在什么。成佛亦是如此。成佛,是成就三世诸佛所具有悲、智两大品质。因为大智慧,佛陀才能不住生死,成就解脱;因为大慈悲,佛陀才愿不住涅槃,广度众生。我们想获得解脱自在人生...更要出离轮回之源,也就是我们内心无明惑业。所以,我们要解脱不只是外在各种束缚,更是生命内在束缚。否则,即使出家了,即使来到修道之地,还是会有贪嗔痴,还是会现起烦恼。如果没有出离心基础,对轮回...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7/07263087703.html
  • 临济禅师语录讲话(1)

    培养如同“渴来吃茶、饥来吃饭、要行即行、要坐即坐l那般自然没造作处世态度,自有一番解脱自在人生。宝志禅师大乘赞云“若作业欲求佛者,是为生死大兆也”,故临济禅师引出其言而格外强调地说。要知,...知见,来拂去妄想、颠倒、执着、我见,从日常生活中去体认“自由真心”——即吾人日常不求取异念“平常心”——道理,才能成就解脱自在境界。  语 录  师示众云:气道流—切要求取真正见解,向天下横行...

    惟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110465622.html
  • 判教观

    自在人生。空性慧生起,须以出离心为前提,以持戒、修定为助缘,这也就是佛法所说戒定慧三无漏学,由戒生定,由定发慧。  第三,应选择相关法门。各宗派都给我们提供了一套解脱知见,如阿含无常见、无我...人生结果。当我们确定人生目标后,头等大事,就是发展与之相应心行。如果选择贪嗔痴相续,结果必然是发展轮回、成就轮回。如果我们希望超越轮回,就应选择与解脱或无上菩提相应心理,那就是出离心和菩提心,这...

    济群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092770527.html
  • 《道次第》修学意义

    大病患者。惟有看清这一现实,才能通过修行来解决问题,解除生命内在轮回之因,进而成就佛菩萨那样慈悲智慧品质,那样解脱自在人生。   法在内心有一分作用,生命就会得到一分改善。这也就是佛法所说...所说方便。   佛法虽然典籍众多,但核心无非是解脱经验。当年,佛陀在菩提树下悟道,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就是为了使众生超越轮回,解脱自在。   其后,历代古圣先贤遵循佛陀指引道路,修行...

    济群法师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2/07275994939.html
  • 造就慈悲品质

    源于生命品质,源于我们心。   因而,修行也应致力于内在改变,而非获得外在什么。成佛亦是如此。成佛,是成就三世诸佛所具有悲、智两大品质。因为大智慧,佛陀才能不住生死,成就解脱;因为大慈悲,佛陀才愿不住涅槃,广度众生。我们想获得解脱自在人生,获得自利利他能力,就必须成就佛陀那样品质。这是佛教所以被称为心地法门关键所在。   这一品质从何而来?就是从发菩提心、修菩萨行而来。   ...

    济群法师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2/07280294961.html
  • 让佛法走进我们生活

    既是大家修学佛法最佳途径,也是追求圆满生命最佳指南。用般若智慧观照生活,引导生活,成就解脱自在人生,正是作者撰写本书所在。   《幸福人生原理》其着眼点就在于探讨人生幸福观。作者告诉...五本。   济群法师弘法足迹都记载在这些著作之中。《幸福人生原理》一书包括“《十善业道经》启示”和“生命痛苦及其解脱”两个部分。前者在1997年春季主讲于苏州戒幢律寺讲经法会上;后者则在...

    湛 如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44139626.html
  • 从《法华经》立喻窥探佛陀教育之道

    自性,转迷成悟,以获得解脱自在人生。如《法华经·方便品》中说:“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出;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入佛之知见道故出现于世。”大事因缘说就是为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由此可知,佛陀教育目是要使一切众生都获得与佛同等智慧,解脱自在。  (二)佛陀教育宗旨与原则  ...

    弘瑞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120962599.html
上一页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