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76篇,用时22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般若八千颂》与《现观庄严论》对照科目

      文中说的"第四",即玄奘法师译六百卷《般若经》之第四分文,流通本538至555卷。文中说的"小品",即罗什译十卷《小品般若经》。前者依金陵刻经处本,后者依扬洲法藏寺本。第四与小品即是《般若八千颂》。论颂,即《现观庄严论》。──作者志经论文都三大科:甲一,经论序  第四云:"如是我闻……而为上首。"(第538卷第2页第4行-9行)  小品云:"如是我闻……唯除阿难。"(第1卷第5页第...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82445207.html
  • 七灭诤法

     佛教的止诤法自有一套,值得大家参考学习。七灭诤法是僧团的生活经验中所归纳出来的止诤法,各部广律都有提到,只是详略不一,且有所出入,今参考《四律》卷第四十七、灭诤揵度第十六之一、《五分律》卷第二十三、第四灭诤法,《十诵律》卷二十、七灭诤法初,整理如下:  一、现前毗尼  有一比丘洗浴后,错拿六群比丘衣服,而被他们认定是偷走衣服,该比丘人不在现前,大众便判定他犯窃盗罪,给予严厉的灭摈羯磨(逐出...

    张慈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93753124.html
  • 济群法师谈怎样合理地支配财富

    投资增值,否则财富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第三分用以储蓄,以备不时之需;第四用以慈 善事业,一方面回馈社会大众,一方面为自己耕耘福田。其实这也是一种投资,是对于未来幸福的投资,而我们能从中收获的,...上的每个人都能做到“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人”,那么,人间就会充满温暖,许多社会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一味享用财富,福报总会有耗尽的一天,也就不再属于我们所有;一味地积蓄财富,也未必就能属于我们...

    济群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522166914.html
  • 佛牙舍利介绍

    施工……   舍利八斛四斗:   [故事]舍利之分量也。《长阿含·十二游行经》曰:‘尔时香姓,以一瓶受一石许,即舍利均为八已。’后《涅磐经下》曰:‘造八金坛,八狮子座,各以七宝而为庄严,其七宝坛各受一斛。’《佛母般泥洹经》曰:‘我般泥洹后,二百岁时,阿育王从八王索八斛四斗舍利,一日中作八万四千佛图。’《毗奈耶杂事三十九》曰:‘如来舍利总有一石六斗,分为八,七在瞻部洲,其第四阿罗摩...

    林营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7435292965.html
  • 唯识学与现象学中的“自身意识”与“自我意识”问题

    的问题。   这里我们还要关注第四“证自证”。由于这个结构是由护法最后所加,因此它的成立与否一直受到讨论。一般说来,“证自证”是被用来证明“自证”的存在。《成唯识论》卷二曾论证说,“心、心所若细分别应有四,三分如前,复有第四证自证。此若无者,谁证第三?”因此第四的功能首先就在于它确认了第三分的存在。   但这里的进一步问题是:如果“自证”是由“证自证”所认证的,那么这个“证自...

    倪梁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02646601.html
  • 识蕴

    名为自证,这第四能证知它,所以名为证自证。  这四中,第一分唯是所缘,第二分唯缘第一相,第三分能缘第二第四,第四唯缘第三;此中有所量、能量、量果义别。譬如有人用尺量布,布为所量,尺为能量,了解尺数的智慧为量的结果。心体起用缘色等境也是这样,色等相分为所量,见分为能量,自证分为量果,自证缘见之不错,又以第四证自证分为量果。第四心性明净,能够证知自体用,名证自证;若无第四,第三即无量果,则知...

    正果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25448279.html
  • 律宗大义

    ,由迦叶传阿难,再传末田地,商那和修,优婆崛多,五师相继,如泻瓶水,并无支流。于优婆崛多以下,有五位弟子,对律藏内容,各自取舍不同,便分为五部律,乃至二十部。五部律者。一、昙无德部。此云法密,即四律,于上座部律藏中,聚集成文,随说所止,即为一分,如是四度,一部方就。第一分二十卷,即比丘戒,二百五十条。第二分十五卷,即比丘尼戒,三百四十八条。第三分十四卷,即安居、自恣等规则。第四十一卷,即房舍、...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83447686.html
  • 律的授受与戒体——僧尼受戒制度古今谈(五)

    犍度,自恣犍度(上)。第三分、自第三十八卷至四十九卷(有十二卷文)明自恣犍度(下),皮革、衣、药、迦希那衣、拘衐弥、瞻波、呵责、人、覆藏、遮、破僧、灭诤、比丘尼、法等十五犍度。第四、自第五十卷至第...   四律的授受与戒体——僧尼受戒制度古今谈(五)   道宣律师的戒体论是以成实为宗,又会通了唯识受熏持种的思想,说明戒体的非色非心,而大弘《四律》于大乘佛教的中国。   六、四律...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9/06431990732.html
  • 唯识宗哲理略论

    “又心、心所,若细分别应有四 ,三分如前,复有第四证自证,此若无者,谁证第三?心既同, 应皆证故。”(注36)可见立第四是证明第三分的存在。见和自 证都是心,见由自证证明其存在,自证由谁来证明其存在 呢?证自证。自证和证自证互证,故不必立第五分。这是护法 安立第四的第一个理由,第二个理由是为了给自证安立量果。建 立四以后,见、相...

    韩廷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14545698.html
  • 阿含经总论(1)

    经  第二分  十五经  第三品  十一经   第三分  一○经  第一品  十三经  第四  一经  属于各“”或“品”之经,其内容之倾向,若依“长阿含经”之分类,可概述如下:   第一分 有关佛传或佛陀观之经典。   第二分 有关佛陀观及法相体系化之经典。   第三分 有关外道之经典。   (第四除外)   如果从这种分类结果来推论,即知以上诸经的增大或附加,都是来自对佛传的关怀...

    增谷文雄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221555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