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7篇,用时9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印光法师答:为什么说命自我主,福自我求?

    印光法师答:人生世间,寿夭穷通,皆有一定,皆无一定。其一定者,儒者谓之命,谓之天所赋者。夫天,乃大公无私,何以所赋者高下悬殊,万有不齐乎。岂天亦有厚薄轻重之偏私乎。儒家不言三世,故以前因为天所命。而不知所谓天命者,即佛所谓果报也。佛以此身为报身。报前生所作善恶之因,故感今生所得寿夭穷通之果也。此其有定者。其不定者,或励志修持,积德累功,希圣希贤。与任意放纵,荡检踰闲,自暴自弃者。乃由今生所作善恶...

    印光法师

    自我|法师|必得|主福|一定

    http://www.fjdh.cn/fjask/2008/10/16184030719.html
  • 太上感应篇

    道则进,非道则退;不履邪径,不欺暗室;积德累功,慈心于物;忠孝友悌,正己化人;矜孤恤寡,敬老怀幼;昆虫草木,犹不可伤。宜悯人之凶,乐人之善,济人之急,救人之危。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不...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71645033.html
  • 重修圆照寺碑记

    。朕闻师名久,特问佛法、鬼神情状,奏对称旨,抚育万邦,大兴佛教。  大明隆庆三年岁次己已  风林院德胤重立   流 芳  盖闻好善乐施,人皆爱之;积德累功,神默佑之;二者乃人间之大美。易曰:“善有...

    朱载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255280035.html
  • 受辱不怨

       受辱不怨。 【解释】   虽然受到了别人的侮辱,也只是责备自己的德行薄、功德浅,不能够感动他人;因此更应该要积德累功,决不会去怨恨别人。 【分析】   要知道受到别人的侮辱,惟有当下自问反省,是不是自己错了呢?如果是的话,那么别人的侮辱是理所当然的,我应该要接受啊!如果是错在别人,那么这个侮辱就不应该了;纵然是侮辱到自己,也仍然等于是没有侮辱啊!不但是不应当...

    了凡弘法学会译整

    |口业|忍辱|

    http://www.fjdh.cn/article/2005/09/1803511130.html
  • 现代人如何修行

    执着起。心里有许许多多的执着(美其名为追求),自然业障不断,谈何“无为而无不为?”哪能“无所住而生其心?”这种人便不可能有“物物不为物所物”,“积德累功,莫问前程”的境界了。     二、收视返听,...

    林学文

    |修行|

    http://www.fjdh.cn/article/2006/12/0804487189.html
  • 印光大师谈三教

    他为事。道虽恬退,大体同儒。而修炼家,尤以积德累功济世救民为要务。今教会中人,仰体三教一视同仁,天下为公之心。发而为老安少怀,不独各亲其亲,各子其子之事。其赤诚热心,直可以塞天地而贯日月。倘举国之人...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083255867.html
  • 问:现代人如何修行?

    有“物物不为物所物”,“积德累功,莫问前程”的境界了。   二、收视返听,返身观照 人整天都是投心向外,投五官于声色,投手足于钱物,很少有时间&...

    佚名

    佛教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9/05/10072277785.html
  • 罪福报应《佛说轮轮王五道罪福报应经》

    夙生积德累功,慈心爱物,百方救护中来。   阿难恭敬作礼,更向如来请问:“云何为慈?”   如来答言:“慈之种别,约举有四:   一、慈爱众生,如母爱子。二、悲苦众苦,欲令解脱。三、...

    海涛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21474577105.html
  • 康熙教子庭训格言上

    。」积德累功者亦当求其熟也。是故有志为善者,始则充长之,继则保全之,终身不敢退,然后有日增月益之效。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其功用岂可量哉! 修身治性 谨于素日...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8/09430488070.html
  • 《太上感应篇》白话译文

    决定是退避不去。就是在阴暗的房间,别人所看不见听不到的处所,也就是善恶才分的界限;都能够正心诚意,丝毫都不愿意欺骗人。   ● 积德累功。   积德就要像积钱一样,渐渐的积,就渐渐的多了;累功就要像...那少的部份,让给别人便宜,自己甘愿吃亏。   ● 受辱不怨。   虽然受到了别人的侮辱,也只是责备自己的德行薄、功德浅,不能够感动他人;因此更应该要积德累功,决不会去怨恨别人。   ● ...

    佚名

    |印光|因果|命运|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05/21203024531.html
上一页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