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96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以平常心看待福祸

    http://www.fjdh.cn/Item/26449.aspx
  • 福祸之差一念间

    福祸之差一念间  冷泉  仲夏的“百味门”,想要为习于“趋吉避凶”的你我开设一扇“福下必趋,祸毋须避一的人生之门,谈起这么一扇通往“安然易行” 、 “众碍悉除”的大门,就得先看看《普门品》的偈颂...登彼岸。 一念头稍异,境界顿殊,可不慎哉。  我们常常下自觉地将人生的福祸归咎于难以抗拒的外力,然而《菜根谭》却拨开祸福的神秘面纱,直指“人生的幸福或灾祸皆由人心所造”,并非外境所陷。只要利欲之念...

    冷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425864670.html
  • 怨毒之财、位岂能安享

    有道、内外相应。若以“厚黑术”求之,造祸而害于求,则内外双失,益在何处?孟子曰:“福祸无不自己求之者”,后人解释说:“圣贤道一个‘自’字煞好。”这不是口得,而是真正的心得,值得当今求趋利避害者细细体味。...

    殷辂

    |因果|命运|福祸|

    http://www.fjdh.cn/article/2009/02/13081835364.html
  • 女罗汉自述出家及福祸前世因缘

         我听佛这样说过:佛在舍卫国祇陀精舍时,波斯匿王死后,太子琉璃,摄政为王。其人凶暴残忍,竟驱赶醉象,踏杀民众,不可胜数。当时一些贵族妇女,见此情景,心中非常难受,便对世俗生活产生厌倦之情,因...

    佛说

    |因果|出家|戒淫|轮回|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01/2228192115.html
  • 发乎道德,应乎福祸——佛教因果报应思想的精神与特色

    发乎道德,应乎福祸——佛教因果报应思想的精神与特色  牛延锋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100872)  摘要:佛教的因果报应思想不仅是佛教的基石,也深刻影响了国人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它强调道德在宗教生活...这样,佛教就把福祸果报的根源由人的善恶行为进一步追究到了人的发心动念,使“善恶报应的主体成为人自身及其不灭的精神,这就强调了当下自我的善恶选择的责任”,有利于促成行为主体的道德自觉和道德责任。把善恶报应...

    牛延锋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022063219.html
  • 李炳南答:‘菩萨畏因,众生畏果’为什么做了菩萨还要有畏呢?(慧妙)

    问:‘菩萨畏因,众生畏果’为什么做了菩萨还要有畏呢?(慧妙)   李炳南答:菩萨等级甚多,不到无为无缘境界,还有造作。自必仍加体察,此体察即是畏,如俗谨慎之意,此其一。菩萨泛指觉者,见果知因,见因知果,了福祸之果皆从因来,故于造因慎重,是名曰畏。非同凡夫受果后而始畏,造因时而希徼幸得免焉,此其二。

    李炳南

    |析疑|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11383812960.html
  • 佛教宗旨

    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自净其意 是诸佛教 反对迷信 命我自立 遵守法纪 爱国爱教 众生一体 人间极乐 学佛之法 炼已身心 开发智慧 度已度彼 自我解脱 不求天地 相信因果 福祸在已 求佛求已 外求自欺 惟望信徒 精进不息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021155654.html
  • 竹密不妨流水过——道川禅师禅诗解读

      竹密不妨流水过——道川禅师禅诗解读   旧竹生新笋,新花长旧枝。   雨催行客到,风送片帆归。   竹密不妨流水过,山高岂碍野云飞   大意是:世事变幻,福祸无常,当你遇到一些意外的突发...连生死都已经超脱,怎么还会有恐惧感呢?”   世事变幻,福祸无常,当你遇到一些意外的突发事件时,能不能够处变不惊,从容应付,保持一份平常心呢?   如果说,你对于生命的窒碍有着超脱的见解。那...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4553555497.html
  • 学医发隐(印光大师)

    以救人病苦为事,纵令财发巨万,亦只得其自身永堕恶道,子孙或成败类或竟灭绝,徒得自利利他之机,反成害人害自之果,可不哀哉?《感应篇》云:“福祸无门,唯人自召”,独世之大聪明人,多多皆是欲得福乐,反召祸殃...

    印光大师

    |印光大师|健康|治病|

    http://www.fjdh.cn/article/2007/12/2006037323.html
  • 释仁清法师---佛教并不主张“福荫子孙”说

    》说:“善恶报应,福祸相承,身自当之,无谁代者。”   《泥犁经》说:“父作不善,子不代受,子作不善,父不代受,善自受福,恶自受殃。”   《地藏经》说:“是故众生,莫轻小恶,以为无罪。死后有报,...

    仁清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535853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