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28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菩提达摩在中国禅宗史的地位

    是后汉安世高所译出的,例如:《佛说大安般守意经》二卷、《禅行法想经》;另后汉支曜译有《小道地经》、东晋佛陀跋陀罗译有《达摩多罗禅经》二卷、鸠摩罗什译有《禅秘要法经》三卷、《坐禅三昧经》二卷、《禅法要解...  四、《禅行法想经》一卷,安世高译。五、《小道地经》一卷,后汉支曜译。六、《禅要经》一卷。七、《修行道地经》一卷,西晋三藏竺法护译。八、《坐禅三昧法门经》二卷,姚秦鸠摩罗什译。九、《禅法要解经》二卷...

    黄伟雄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71943192.html
  • 安世高所译经的研究

    一卷、九横经一卷、积骨经一卷、八正道经一卷、杂经四十四篇二卷、五十校计经二卷、大安般经一卷、五阴譬喻经一卷、转法轮经一卷、一切流摄守因经一卷、是法非法经一卷、法受尘经一卷、本相猗致经一卷、禅行法想经...禅行法想经、道地经、都是讲安般、止观等修行法门的,可以归纳为第二类。  第三类是阿毗昙五法行经,它除头上几节诠释四谛外,其余都和玄奘译世友造阿毗达磨品类足论辩五事品第一内容相同,也和法成译萨婆多宗五事论极...

    毓之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174256145.html
  • 翻译佛经语料年代的语言学考察——以《大方便佛报恩经》为例

    举过三个(凡四见)“不是”的例子:“不是愚痴食人施也,何况能多行?”(禅行法想经,15/181/c)“为不是大佑人者,是以若欲往诣佛师友者。”(法镜经,12/21/b)“其法不是弊魔及魔天之所灭,亦...阴持人经》、《禅行法想经》、《道地经》、《佛说法受尘经》,支娄迦谶译《道行般若经》、《阿閦佛国经》、《佛说遗日摩尼宝经》、《般舟三昧经》(两种)、《文殊师利问菩萨署经》、《佛说伅真陀罗所问如来三昧经》...

    方一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111054924.html
  • 禅宗与菩提达摩

    禅行法想经》一卷。后汉、支曜(西元185年)译有《小道地经》一卷。东晋、佛陀跋陀罗(西元398—421)译有《达摩多罗禅经》二卷。其他,由鸠摩罗什法师于西元402年至412年间译有很多禅定重要的经典,如《...

    巴 宙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293263930.html
  • 中国禅宗的特色

    中国禅宗的特色   蔡惠明   一、大小乘禅法的融贯   印度佛教中的禅宗,是随佛法东传而在我国流行的。佛经汉译的创始人安世高于汉桓帝建和初年二四七)来到洛阳。他在二十余年的佛经翻译工作中,共译出经籍三十五部、四十一卷。迭经散失,现现存二十二部、二十六卷。其中《大安般守意经》、《禅行法想经》、《七处三观经》、《阴持入经》等,均是介绍上座部佛教禅学和止观法门的。他重点译传了定慧两方法学说,...

    蔡惠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40465196.html
  • 研读佛经的渐进次序之我见

    禅行法想经   十九、见正经   二十、孝子经   二十一、父母恩难报经   二十二、分别经   二十三、除恐灾患经……合计约有一百七十余种经。  读完修身筑基的小乘经,应该进一步研读大乘经典。...

    冯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95968619.html
  • 修禅次第道(一)

    的太子,后来把王位让给叔父,而专志修行。后汉桓帝建和二年(西元一四八)开始,在洛阳翻译佛经。他所译的经典可以分三个部份:一禅经系统─为专门讲禅观行的,如安般守意经、阴持入经、禅行法想经、道地经。二阿含...

    净元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9020274450.html
  • 中国早期禅法的流传和特点--慧皎、道宣所著“习禅篇”研究

    高的译经数目,“道安录”说是“三十余部”。其中和禅法有关系的有“安般守意经”、“大道地经”、“大十二门经”、“小十二门经”、“大安般经”、“思惟经”和“禅行法想经”。这一系列和禅法有关系的经典,只有“大道地经”、“大安般经”和“禅行法想经”三部流传了下来。“大正新修大藏经”载有“阴持入经”两卷、“禅行三十七品经”一卷,也都是禅经(注9)。“大安般守意经”是早期禅经中影响最大的一部。现在流传的本子,...

    冉云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5647547.html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禅法与艺术构思理论

    梦、如化、如影,以便由此达到对于“本无”的认识,得出一切皆空的结论。这便是所谓“象外之意”。  二是人身之像(主要是恶像)。如安世高所译《禅行法想经》,既列有不净想、秽食想、身死为虫食想、血流想、...疴,以却色欲”。这就是力图引起修行者对于人身的厌恶,止祛对于“色”的要求。《禅行法想经》另列有一些与人息秘相关的禅法,如一切世间无有乐想、世间无所归想、世间无牢固想、世为灾变可患厌想、一切世间归泥垣想...

    黄鸣奋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574058351.html
  • 达摩祖师之研究

    卷、 《禅行法想经》一卷、 《禅行三十七品经》一卷、 《阴持人经》二卷、 《道地经》一卷。 《安般守意经》,大意是说十念安般。安般者,数息也,此为修禅定之基本法门。 《禅行法想经》即小乘不...

    文 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331064155.html
上一页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