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45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药师如来与念佛法门的关系

    所现的应身佛土;生药师净土,可以见如来大圆镜智所现的报身佛土。当然往生药师佛土是难了。所以念佛的众生,由于不能决定信解如来境界,不能决定往生极乐国土,却承药师如来加持的力量,并不是往生净琉璃世界,却是...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21668292.html
  • 实持与如幻

    佛法是“缘起论”。恰因诸法从缘起,是故一切众生本具如来智慧德相。  古德教诲,于己应生病人想,于佛应生医王想,于法应生药想。用药重在对症,佛法之药曾医好多少众生的生死大病,我等感恩尚来不及,佛弟子不应因...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92645379.html
  • 释太虚创办汉藏教理院

    ,他除将100元奖励汉藏教理院学僧外,剩余100元全部捐赠给北泉慈幼院作病生药费。甘肃佛教学会发起捐机救国运动,捐“佛教号”1架,太虚接信后,立即响应,自捐100元,并承担筹捐1000元,还致电向全国...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80556501.html
  • 王立:佛经文学与古代小说母题比较研究

    章,还把通常法国汉学家戴密微有关冥游故事的研究系统化和细密化,像“具魂法”、“重生药”的细节是先前很少有人注意到的,而正是这些描写使得不少冥游故事在事理和逻辑上成为可能。  因此,我觉得该书的总体设计...

    王立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574258354.html
  • 唐诗的繁荣与佛学思想对唐代文学的影响

    的地位,道第一,儒第二,佛第三。武则天因为佛教徒帮助她夺取帝位有功,又规定佛教在道教之上。老道士洛阳弘道馆主杜义,改道为僧,武则天赐名玄疑。她服僧人胡超的长生药,三年合成,所费巨万,造圣善寺。尊华严宗...有七八。”道教起而对抗,表示要二教平等。玄宗大兴道教,迷信道教的长生药,佛教徒贺知章,弃佛当了道士。宪宗、穆宗、敬宗、武崇,都吃了道士的长生药而死。唐武宗灭佛,唐宣宗又兴佛。这几百年间,三教调和思想...

    何林天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42154486.html
  • 誓愿宏深的药师如来

    度化众生。修药师法的功德广如经说,简单言之,可除病苦,增寿命,免夭折,消除一世灾难;命终往生药师净土,或随愿往生,永不退转,直至成佛。   要与药师如来的愿力相应,有五种修法:   (一)持名,如...

    洪启嵩

    药师佛|菩提心

    http://www.fjdh.cn/article/2005/11/0015041931.html
  • 西域佛教史简介

    。如达摩笈多的《起世缘》、《生药师》、《菩提贤良》;慧琳的《一切经音义》;实叉难陀译的《华严经》、重译《大乘入楞伽经》等。赴内地的西域高僧,将自己的思想、学风等带到了中原,与中原地区的高僧共同相处,...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44651362.html
  • 栖霞寺史地考

    盖,又名繖(伞)山。”伞山是栖霞山最早的名称,后来因为山中多产资生药物,所以改名为摄山。明按察副使冯时可的《游摄山栖霞寺记略》中说:“摄山旧名繖山,以其形团如盖也,或以地宜药物,可资摄生,易今名焉。”...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82161911.html
  • 藏医药学的继承和发展

    初探》一书,还对300多种草药和生药材注以国际通用名称。 此时一些老医师根据医典理论和亲身经验,在胃病、肾病、痛风病、感冒、脑溢血、肾型水肿、妇女病等方面撰写文章,在医术上和理论上进行总结。...藏医手术和西医相结合进行了一些中小型手术,为藏医手术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91年9月举行了生药材鉴别活动。与住年不同的医院和人数大有增加,日喀则、山南、那曲等地区藏医院的院长应邀...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11549485.html
  • 四大净土比较研究(二)

    生药师佛净土的法门则很少提到,只有经中说:  若有四众……及余净信善男子、善女人等,有能受持八分斋戒,或经一年,崭或复三月,受持学处,以此善根,愿生西方极乐世界无量寿佛所,听闻正法,而未定者。若闻世尊...,药师佛净土亦不例外,所以往生药师佛净土需要的条件是发愿往生,然后就是称名、持咒、供养、受持等修诸功德。由于药师法门本身并不注重往生药师佛净土,所以对往生法门几乎无述,而对现世的种种救度则备详之至,这...

    圣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15940898.html
上一页12345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