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2篇,用时106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印度等国高僧航海至广东弘化略述

    楞严经》的内容考察,如来藏妙真如性与客尘烦恼,乃与《起信论》相呼应;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身,与《法华经》的普门品类同;五十七位的菩萨阶次,与《菩萨璎珞本业经》所说的五十二位菩萨有关;另外亦与《大品般若经》、《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瑜伽师地论》等的部分观点一致,又与密灌顶部的《金刚大道场经》少分相同。正因为《楞严经》兼备众多经论的特长,所以对真伪一直诤论不休。  古人有诗:“自从一见楞严...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114162570.html
  • 觉意三昧与四句无生门

    说是未来心、现在心与未来心,皆是因缘和合而生,了不可得,体证“心性不生不灭常是净相”。在此,引用了心性本净,客尘烦恼,来作为此处所的止观禅修的思想基础。简言之,于一念心中作观,知心相无生,入无...三昧》:   行者如是行时,必定当入外凡位中。因是位故得入内凡初发心住,云何名外凡位,外凡是铁轮菩萨。具烦恼性,能知如来秘密藏,一名外凡十信。其名云何? 一名信心,二念心,三精进心,四慧心,五定心...

    赖贤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33359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