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413篇,用时1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淡泊生死

    http://www.fjdh.cn/Item/28423.aspx
  • 帕奥禅师答:如果有人唯欢喜自然、种花、植草,那还要修观照外身吗?

    问:如果有人对世间物欲、情、食、乐等都能淡泊无欲,唯欢喜自然、种花、植草,那还要修观照外身吗? 帕奥禅师答:欢喜自然、种花、植草也是一种执着。只要你的道智、果智还未在你的意门心路过程中生起,你的烦恼就还会一直潜伏在你的心流中。只要还有潜伏的烦恼存在,一旦遇到恶因缘时,你还是会生起烦恼,就像大龙长老的故事一样。佛陀在《大念处经》的每一节里都教导要观照内在与外在的五蕴。注释里也解释说,单是观照内在...

    帕奥禅师

    帕奥禅师淡泊无欲修关照

    http://www.fjdh.cn/fjask/2010/01/08370096394.html
  • 禅的淡泊与宁静

    禅的淡泊与宁静  洪 丕 谟   禅既是智慧活灵,充满机趣的,却又同时显得那么地淡泊,那么地宁静,让你在烦嚣的尘世中,找到一片心灵上的绿洲,精神上的净土。可不正是这样?当年与佛有缘的陶渊明,不就唱出了“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的名句?淡泊而又宁静,这是一种何等样的生活境界?最近接到女儿洪蔚从德国Schwarmste打来的长途电话说,她和丈夫去法国巴黎旅游,未去之前,心想往...

    洪 丕 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580154126.html
  •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文人茶道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文人茶道  “茶道”起源于唐代的民间,经文人士大夫的参与和传播,形成了一种“文人茶道”,它是茶道的精髓。   在唐代繁华的社会里,物欲横流,很多人追求一种奢华的物质生活,“物精极...茶、以茶示俭、以茶示廉,与文人茶道的精神是极为吻合的。   文人茶道在陆羽茶道的基础上溶入了琴、棋、书、画,它更注重一种文化氛围和情趣,注重一种人文精神,提倡节俭、淡泊、宁静的人生。茶人在饮茶、制茶、...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44671596.html
  • 淡泊的人生是一种享受

    来证实,更不需要别人肯定来满足。 淡泊的人生是一种享受,一个完美的人生,不见得要赚很多的钱,也不见得要有很了不起的成就,在一份简朴平淡的生活中,活得快乐而自在,也是一种上乘的人生境界...

    佚名

    |哲理故事|

    http://www.fjdh.cn/wumin/2007/12/19591417319.html
  • 【佛经故事】 淡泊生死

    http://www.fjdh.cn/Item/32154.aspx
  • 淡泊的人生是一种享受

    http://www.fjdh.cn/Item/95844.aspx
  • 生活,淡泊简单就好——证严法师

    有的人不仅图享受,还追逐时尚流行、虚荣、奢侈,这种人生无不就是为了一个“贪”字。可知道,无明烦恼往往就在日常生活中累积,所以每个人应该自我调整好心态,守持简单淡泊的生活,身心才能清净,也是最...上下。洞中鼠虫悠哉来去,他觉得这很自然,人鼠也共处得很好,生活乐在其中。这就是常说的“知足常乐”。 一般人常因虚荣心起,贪着执迷,物质再多也无法满足,心灵实苦;回归淡泊简单的生活,知足者虽贫而富。 ...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003776006.html
  • 生活,淡泊简单就好[证严法师]

    有的人不仅图享受,还追逐时尚流行、虚荣、奢侈,这种人生无不就是为了一个“贪”字。可知道,无明烦恼往往就在日常生活中累积,所以每个人应该自我调整好心态,守持简单淡泊的生活,身心才能清净,也是最健康...。洞中鼠虫悠哉来去,他觉得这很自然,人鼠也共处得很好,生活乐在其中。这就是常说的“知足常乐”。 一般人常因虚荣心起,贪着执迷,物质再多也无法满足,心灵实苦;回归淡泊简单的生活,知足者虽贫而富。 古时有...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7235982044.html
  • 弘一书法境界:从不卑不亢到淡泊宁静

      弘一书法境界:从不卑不亢到淡泊宁静   刘一闻   弘一大师,当代著名高僧,原名李叔同。出家后,更名演音,号弘一,诸艺俱疏,唯书法不废。   一日印光大法师看了弘一书作后说道:“写经不同写字屏,取其神趣,不必工整。若写经,宜如进士写策,一笔不容苟简,其体须依正式体,若座下书札体格断不可用。古今人多有以行草体写经者,光绝不赞成。”印光大法师的这段话,对弘一触动极大,不久,再看到弘一所书时...

    刘一闻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60731784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