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801篇,用时9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老庄思想与佛教理论的浅深不同

    老庄思想与佛教理论的浅深不同  理 净  以下提出六点来比较老庄与佛教的优劣:第一、时间相对:老庄只讲一生的现在事实,而佛教说三世因果。第二、神通相对:老庄五根皆有局限互碍,而佛教讲六根互用,即...玄义》就可以更加详细说明了,吉藏大师从六种意义相比较,来说明老庄与佛法的浅深不同:1、“外但辨乎一形”。即老庄外人只讨论人生一世的事情,而不知过去、未来的事情(智短)。而“内则明监三世”,佛教则能通达...

    理 净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11446707.html
  • 赵朴初答:五教是哪五教?

      赵朴初答:一是小教,即声闻小乘教;二是始教,即大乘开始初级阶段的教义;三是终教,即大乘终极阶段的教义;四是顿教,即大乘中顿超顿悟的法门;五是圆教,即圆满无缺,圆融无碍的理论。此宗把佛教分作浅深不同的五种教义,比前天台宗多加一种顿教,所以称为五教。

    赵朴初

    |佛教常识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07234910844.html
  • 赵朴初答:佛法教理,博大精深,义理幽玄,文化不高和悟解力差的人很难学习领会,怎样才能使佛法结合人们生活实际,有益于社会道德,精神文明的建设?

      赵朴初答:诚然,佛法博大渊深,不易为人们所了解接受,但也不能一概而论。佛经早已明言,大乘教理不是一般人都能信解的。佛法有浅深程度不同的各种法门,有适应各种根机的修持方法,各乘、各宗、各派都有引摄世间的教法,适合一般人的需要,是合理契机的。

    赵朴初

    赵朴初|佛教常识问答|佛教初级知识|佛法问答|智慧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07584910881.html
  • 赵朴初答:阿罗汉是什么意思?

      赵朴初答:阿罗汉(Arahat)是修行者得到证悟的果位。到达这个果位有四个阶段:断除了见惑的叫做须陀洹果,即初果;进而断除思惑,按照其浅深粗细不同而有斯陀含果(二果)和阿那含果(三果);到了阿罗汉的果位(四果),见惑思惑都己断尽,证得涅槃,堪受人天供养。所以阿罗汉的意义之一就是"应供",这是声闻乘中的终极地位。

    赵朴初

    佛教常识问答

    http://www.fjdh.cn/article/2007/07/06173910728.html
  • 赵朴初答:什么是八教?

      赵朴初答:此宗从教理的内容上把佛教分为浅深不同的四个级别,就是藏教、通教、别教、圆教,称为"化法四教"。藏教是声闻小乘教;通教,通前小乘,通后大乘,通大小乘的大乘初级名为通教;别教是纯大乘教,但分别诸法各别有碍名为别教;圆教是大乘圆融无碍、圆满无缺的法门称为圆教。藏、通、别、圆就是以从浅至深为次第的四教。此宗又从佛陀说法的机感不同,将佛的教法分为顿、渐、秘密、不定四种,称为"化仪四教"。

    赵朴初

    |佛教常识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07223910841.html
  • 问:阿罗汉是什么意思?

    阿罗汉是修行者得到证悟的果位。到达这个果位有四个阶段:断除了见惑的叫做须陀洹果,即初果。进而断除思惑,按照其浅深粗细不同而有斯陀含果(二果)和阿那含果(三果)。到了阿罗汉的果位(四果),见惑、思惑都已断尽,证得涅槃,堪受人天供养。所以阿罗汉的意义之一就是“应供“,这是声闻乘中的终极地位。

    佚名

    佛教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9/05/10062077731.html
  • 两岸僧伽教育交流之我思我见

    立在先,因此首先必须对佛陀一代时教做修行浅深次第的判释,厘清教理之权实与偏圆,然后方堪以解导行。个人以为今日汉传佛教之不振在于修行不彰,而修行不彰的原因,并非是僧伽没有道心,不想修行,关键即是对教理中的修行浅深次第不清楚,以浅为深、以深作浅;修行的浅深次第即心性的浅深次第,从佛菩萨的心性到凡夫的心性,深广难测,经论中依不同的心性差别,而有不同的方便与正观。所以必须善能察辨众生心性差别,整理出完整的...

    释妙寂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460469785.html
  • 东林大佛头面部整体浇铸成功

    2010年1月10日,东林大佛头面部浇铸工作在江西桐青金属工艺品有限公司顺利完成。此项工作的顺利完成,标志着东林大佛48米大铜像的分段铸造工作正式展开。 佛像的头面部是最能传达一尊佛像神韵的部位,铸造工艺之高下,宗教情怀之浅深,于此一目了然。东林大佛样稿大小20余次的修改,焦点就在于,如何使佛像的面部表情能更好的传达出阿弥陀佛慈、悲、威的宗教情怀。因此此次头面部整体浇铸,东林常住、桐青厂都给予...

    佚名

    |东林大佛|

    http://www.fjdh.cn/bnznews/2010/01/16021596796.html
  • 徐州兴化禅寺弥陀七法会圆满结束

    信愿行力,则无论功夫浅深,罪业轻重,皆得蒙佛接引,往生极乐。如来于诸大乘经,咸皆带说,如华严、法华、楞严等。其专说者,则有《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千经万论,导归极乐,终以净土为...

    【佚名】

    |法会|

    http://www.fjdh.cn/bnznews/2007/01/0839077412.html
  • 印光法师答:为什么说净土法门畅佛本怀?

    印光法师问: 为什么说净土法门畅佛本怀? 印光法师答: 大觉世尊,愍诸众生,迷本妙心,轮回生死。示生世间,成等正觉。随众生机,说种种法。虽大小权实不同,偏圆顿渐各异。要皆为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究竟成佛而已。然众生根有大小,迷有浅深,不能直下畅佛本怀。又为末世众生业障深厚,智慧浅薄,寿命短促,知识稀少,匪仗佛力,决难了脱。于是特开一总摄初中后法,普被上中下根之净土法门。俾彼已证...

    印光法师

    净土

    http://www.fjdh.cn/fjask/2007/09/11064116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