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172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一介:论“天人合一”

    一介:论“天人合一”   最近看到《科技中国)2004年l1月号和12月号刊登了由该刊和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科技发展的影响”论坛的报导和在讨论会上各位专家的发言,其中有...现代一些西方哲学家已经对“天人二分”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作出反思,并且提出了“自然”与“人”构成“密切相联的生命共同体”。  ④ 《张载集》,中华书局,1978年版,第235页。  一介:用我们的...

    一介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95565543.html
  • 一介:寻求文化中的“普世价值”

    一介:寻求文化中的“普世价值”  我们可以注意到,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中国逐渐掀起了“国学热”的浪潮,相当多的学者,特别注意论证中国文化的民族特性和它的价值所在。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我认为这和世界文化发展的形势有关。因为自上世纪后半叶,西方殖民体系的瓦解,原来的殖民地民族和受压迫民族为了建立或复兴自己的国家,有一个迫切的任务,他们必须从各方面自觉的确认自己的独立身份,而自己民族的特有...

    一介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95665544.html
  • 一介:文化的豆动及其双向选择——以印度佛教和西方哲学传入中国为例

    一介:文化的豆动及其双向选择——以印度佛教和西方哲学传入中国为例  文化的豆动及其双向选择  ——以印度佛教和西方哲学传入中国为例  [文/一介]  [内容提要]本文以印度佛教和西方哲学传入中国为例,讨论了文化的互动及其双向选择问题。特别指出今天中国在吸收外来优秀文化的同时,也应当将自己文化中的一些合理的东西输送出去,以有利于人类社会之发展、进步。  今日中国文化实际上是在五、六千年的发展...

    一介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133955100.html
  • 正权:从《学箭悟禅寻》一书谈起

    该书介绍德国哲学家欧根·赫里格尔先生,为了学禅来到日本,以练习箭术作为悟禅的途径,通过六年的艰苦学习,终于亲口尝到了禅的滋味。他的著作是西方禅学著作中最佳著作之一,并且在西方成为一版再版的畅销书。  ...

    正权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51240408.html
  • “21世纪初叶是中国文艺复兴的前夜”

      一介:“21世纪初叶是中国文艺复兴的前夜”   《北京》:您特别早就提到了中国“文化现代化”的问题,我还记得乾元国学博客圈开通的时候,就有一些争论,有人认为国学应该耐得住寂寞,坐得了冷板凳,不能哪儿热往哪儿跑。您当时对于这些说法还发表了一些观点。   一介:从中国的传统讲,无论儒、释、道哪一家都是关注社会的。我并不否认确实有些学者坐冷板凳钻研一门学问,比方说钻研甲骨文,这是...

    一介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9020891544.html
  • 汤用彤《校点高僧传》序言

    汤用彤《校点高僧传》序言  一介  两晋南北朝时期之史书以我国僧人传记最为发达,其名见于《高僧传》、《隋书·经籍志》、诸目录及类书者极多。有一人之传记,如《佛图澄传》,《艺文类聚》八十一引;《支遁传》,《太平御览》引之,可考者计二十余种。有一类僧人之传记,知名者有四:《高逸沙门传》一卷,竺法济撰;《志节传》五卷,释法安撰;《游方沙门传》,释僧宝撰;《沙婆多部相承传》五卷,僧祜撰。有一时一地之...

    一介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95865546.html
  • 唐代排佛之根据——读《全唐文)札记

    唐代排佛之根据——读《全唐文)札记  一介  唐代佛教极为流行,许多皇帝和权臣佞佛尤甚,故其于国家、社会之自然会有很大的影响。因而当时也就有不少人反对佛教。读(全唐文)见其中有排佛之表、疏约30余篇,并且几乎各代均有。而这些排佛的表、疏有一显著的特点甚可注意,即利用佛教的某些观点作为反对当时皇帝、权臣佞佛行为之根据。兹就所见,归纳为以下三点:  (一)以佛因心成,不可外求,反对搜括民财,营寺...

    一介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101265564.html
  • 印顺《中国禅宗史》序

    印顺《中国禅宗史》序  一介  1987年我在香港买到印顺法师的《中国禅宗史》,回到北京即开始阅读。读毕,觉得它是一部十分难得的好书,但大陆很少人能读到。后印顺法师在日本留学的弟子慧琏法师又寄我一本,我就想到能否把这部书在大陆出版,于是我写信给慧琏,请她征求印顺法师的意见。慧琏回信告诉我印顺法师同意在大陆出版他的《中国禅宗史》。这样我向江西人民出版社的《东方文化丛书》编委会推荐了这部书,并为...

    一介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542167020.html
  • 禅宗的觉与迷

    禅宗的觉与迷  一介  [北京]中国文化研究,1997年第3期  1-3页  --------------------------------------------------------------------------------  对禅宗的觉与迷的问题的讨论可以分两个层次:其一是禅宗如何论述觉与迷的;其二是禅宗的“一念觉,即佛;一念迷,即众生”是否是一个真问题,还是一“戏论”。如果...

    一介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64648873.html
  • 儒、道、佛的生死观念

    儒、道、佛的生死观念  一介  生死问题是人类关注的终极问题,无论哪种重要的哲学和宗教都对生死问题有所讨论。儒家、道家和中国化的佛教禅宗在生死观上都对中国人有着深深的影响。虽然它们对生死问题的看法不同,但却都反映中国文化的特点。  (一)儒家的生死观:道德超越,天人合一,苦在德业之未能竟  儒家生死观的基本观点是“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因此,它重视的是生前,而非死后,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

    一介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032067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