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77篇,用时6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问:我们怎么追求人生快乐

    关于应该怎么追求人生快乐,佛教有详尽解答。其主要观点认为,世间五欲是迷人堕落恶趣陷阱,也是痛苦根源;天上虽有禅悦之乐,也不是毕竟处;唯有出世涅槃妙乐,才是绝对永恒快乐。因为三界内所谓快乐,都是乐极生悲——痛苦根本,只有信佛学佛修行,寂静无染,无欲无求,证得涅槃,才是人生第一安乐事。

    佚名

    佛教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9/05/10034277568.html
  • 哲学家和佛陀

    在佛陀住世时候,印度内地有一个寻找真理哲学家。他学问其大无比,他知识无可比拟,他学生当然很多。可是他没有永恒快乐,他快乐总是短暂。在他晚年,他快乐甚至完全消失了他坐在书房椅子...究竟真理,它不能使人摆脱痛苦,更不能给人快乐”  他决定去访问佛陀。  那天,佛陀和他弟子们正在休息。佛陀静坐着,一片清净、庄严、平等、无为、无量、无边觉性。哲学家问道:  “我用语言和文字寻找...

    祥慧本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34942946.html
  • 慈悲观

    人群,很少注意到其他生物;只能在眼前与乐拔苦,最多只及不久将来,却没有办法教人达到永恒快乐。  换言之,慈悲包涵了博爱意义,博爱却无法包涵慈悲。  三、慈悲是如何与乐拔苦  可是只有眼前与乐拔...是物质方面,且包括精神方面。  因此,慈悲是对众生一种广大无边爱心。它运用一切能力、心思、各种方法,使众生能脱离痛苦,得到快乐。  二、慈悲和博爱比较  博爱是广博爱心,迄和慈悲有部分相同...

    释净行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313564059.html
  • 不该发生纪念

    其心度天下受苦之人。”   师父宽广胸怀令我叹为观止,是,我们不能被个人儿女私情所牵制,应舍小我为大我,以虚空心量待人接物,让奉献和给予成为人生永恒快乐。这份感情升华便是我最深刻...     也许这真是一段不该发生爱情,但所留下纪念却使我受益终生!   两年前深秋,我婚姻触礁,单位下岗,母亲病重,厄运接踵而来!当时我心情肃杀一如那多变天气。听说五台山菩萨很...

    佚名

    |情爱|

    http://www.fjdh.cn/article/2006/10/1827436238.html
  • 慈善与佛教

    ,不著相于所施东西。布施不但是给予他人,也是给自己一个体验只有通过帮助别人才能体验到快乐机会,布施使人与人之间更加靠近,使人间充满了温暖。  中国佛教慈善事业理论依据大致有四:一是佛教菩提心慈悲度世理念,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心方便中,佛教慈善事业是其一。《大智度论》卷二十七说:“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拨一切众生苦。”慈悲即是拯救正在饱受困苦折磨生灵,并使其生命充满永恒快乐。佛教种种修...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74956481.html
  • 佛教——一肩担却古今愁

    说:“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拨一切众生苦。”慈悲即是拯救正在饱受困苦折磨生灵,并使其生命充满永恒快乐。佛教种种修持法门、乃至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圆融运用,都与慈悲理念密不可分,因而慈悲度世精神是...佛教——一肩担却古今愁   作者:王立伟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增一阿含经序品  将佛学归于宗教,事实上未免有些牵强。从宗教定义来看,最重要一点便是有偶像崇拜,...

    王立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25358686.html
  • 助他安详往生之体验

    临终时先生握著她手异常不舍,我于导示念佛数声后,她即安详往生。因临终最后一念至极重要,若最后一念仍留恋这个世间,将继续在六道中受苦轮回,无法出离;反之,若念及弥陀,则易往生极乐世界,获得永恒快乐。当时...饿鬼、畜生)众生,却被我拦截送往极乐世界。但这些人能过快乐,相信阎罗王不会怪罪于我。我更相信我在极乐世界已有许多朋友,将来我临终时,他们也会陪同阿弥陀佛前来接引我。但我不会在极乐世界久留,我将乘愿...

    连亮佛

    |往生|助念|临终|

    http://www.fjdh.cn/article/2009/12/081447729.html
  • 快乐

    都是随着外在变化而变化,有时这种变化还非常迅疾,所以凡夫之人不论何时何地,永远难以获得永恒安祥。可以这么说,以外在物质为快乐,其快乐是不牢靠。  真正快乐在外在事物中是找不到,外在事物,...快乐和世俗人生标准。我们应该树立远大而高尚目标,去努力追求这种永恒快乐。这样快乐就在我们心中,谁若能幡然悟道,就会“生亦安祥,死亦安祥”了。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72748976.html
  • 佛教对中国哲学贡献

    去探寻苦根源,寻求解脱诸苦方法,最终导致永恒快乐。以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和积极济世六度思想,丰富了人生智慧,使人从现实中得到超脱,获得不为凡情所动保持自我能力,对中国人生哲学发生了相当深刻...佛教对中国哲学贡献  佛教哲学是中国哲学重要组成部分  佛教哲学是中国传统哲学重要组成部分,它丰富了中国哲学内容,同时又不同程度地推动了中国哲学发展。两汉以前,中国哲学发展与古代传统...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52761752.html
  • 藏在佛法中“美”

    好喝,   老朋友最可靠,老作家著作最值得读。   富有,是一件不幸事,   我们要从自然中寻求澹泊而永恒快乐。   钱不认识人:钱没有耳朵,钱没有心。   年青人... 好安静啊!   好祥和啊!   时间彷佛停止,   空间彷佛消失。   所以,   美是相应於禅定;   美是相应於永恒。 ...

    慧广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203423772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