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89篇,用时12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止观的实践-兼评《菩萨道次第广论》的奢磨他及毗钵舍

    一、前言 「奢摩他」汉译为寂止,简称为「止」。「毗钵舍」汉译为胜观、内观,简称为「观」。止与观是佛法的二大主题,其内容依次相同于定与慧。西藏格鲁派祖师宗喀巴大士的《菩提道次第广论》在上士道的最后...)的重要及其功效;在《摄事分》中,有如下的解释: 「奢摩他品诸随烦恼所染污时,发身惛沈,生心下劣,由正修习入出息念,身心轻安,能令惛沈下劣俱行身心粗重,皆悉远离 毗钵舍品诸随烦恼所染污时,发生...

    林崇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85443302.html
  • 一位难得的善知识——能海上师

    大学,从耶西塔吉教授修学《菩提道次第广论》后半部之「奢摩他」及「毗钵舍」。次先后亲近南印度哲蚌寺洛桑汪秋格西,及夏巴确结法王学习《辨了不了义善说藏论》、《密宗道次第广论》,另依贝登札巴教授修学《入中论...次第广论》后半部之「毗钵舍」、《辨了不了义善说藏论》。另应邀在台中南普陀佛学院教授《土观宗派源流》及《宗义宝鬘》,并在新竹福严佛学院教授《菩提道次第广论》。法师亦曾多次赴五台山讲授《菩提道次第广论》...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30259893.html
  • 禅修的基本条件

    如果一个禅修者想通过毗钵舍禅修而达到最高的幸福——涅盘,必须具备以下五个重要的条件:  1、一个合格的导师  2、坚定的信心  3、持戒清净  4、真正的诚实  5、坚持不懈的努力  1、一个合格的导师  一个合格的导师应该是全面彻底实践过毗钵舍禅修并获得非常坚固可靠的禅修体能的人。  禅修者应该经常向导师叙述他的禅修体验,在交谈中,导师能给禅修者指出正确的禅修方法。如果禅修者因为缺乏进展而...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84154757.html
  • 弥勒菩萨与瑜伽止观——浅析《解深密经.分别瑜伽品》

    繁衍条列的止观法相提供了择别之法与宏观纲目。  [关键词]弥勒菩萨 瑜伽止观 奢摩他 毗钵舍  弥勒菩萨固然以修慈心观、住持兜率净土、为当来下生佛等功德为法界所称道,其修唯识三昧得佛授记、创立...瑜仂D。另一说是正取三乘观行说名瑜伽;数数进修合理,顺行得胜果故,堪称境果圣教,即以瑜伽境,瑜伽果来诠瑜伽。《解深密经》的瑜伽当第二说,即就止观行而说,于诸行中,止观为体,以奢摩他毗钵舍平等运道,故以...

    刘 丹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442166404.html
  • 和谐

    慈氏,若诸声闻,若诸菩萨,若诸如来,所有世间及出世间一切善法,应知皆是此奢摩他、毗钵舍所得之果。奢摩他是止,毗钵舍那是观,毗钵舍属于般若的范畴。佛果的成就是修习止观的结果。但止是外道和佛教修学的共法...。 佛家揭示了矛盾的根源,就是每个人的自我为中心。所以佛家讲要破除“我执”,《金刚经》上讲要“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才能达到究竟圆满解脱的境界。只有大家能够不断的抛弃这个小我,扩大自己的心...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470975307.html
  • 与正念共处

    有助于了解这个法门。另外,马哈希尊者的著作有六十几本书,其中一本叫做《修习毗钵舍的方法》,这本书已翻译成英文,书中集结许多经典介绍修毗钵舍的方法,这本书也为缅甸国家所认证。  问:现在台湾有许多不同的...地更清楚,体验更深刻后再与人分享。  禅修理论的辨识  问:修习安般念与毗钵舍二种有何不同?  答:毗钵舍和安般念最大的不同是在所缘,毗钵舍的所缘是究竟法,究竟的真实法;而安般念的所缘是概念,这...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0334762643.html
  • 玄奘译《解深密经》之唯识思想

    经的《分别瑜伽品》在论述禅定的境界时说,毗钵舍各种三昧中所出现的表象,与毗钵舍所缘取的主体之心没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因为三昧中所出现的表象只是主体的心识。主体意识所缘取的对象,只是识本身的变现。 ...对象的呢?《解深密经》指出,认识对象是在主体发起认识作用的一刹间产生的。所以,有学者称《解深密经》唯识思想的特点是“即心所现”。  “我说识所缘,唯识所现故,……此(毗钵舍三昧,引者注)中无有少法,...

    徐绍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395069569.html
  • 止、观、慧义释

    Vipassana 毗钵舍)   观的定义:此观非观想佛、假想观、数息观的观,简言之,即“正观”、观察,洞悉如实的身心;也可说是“四念处”的正念(observing power);也有说是“清净道”的意思:即“...定(momentary concentration)   观力和定力的结合功能就是刹那定。一般而言,都是先修止再修观,也就是先成就近行定或安止定后再转“毗钵舍观(Vipassana)”;但也有特殊...

    陈慈兰

    |止观|

    http://www.fjdh.cn/article/2005/08/213337820.html
  • 止、观、慧义释

    momentary concentration)   观力和定力的结合功能就是刹那定。一般而言,都是先修止再修观,也就是先成就近行定或安止定后再转“毗钵舍观(Vipassana)”;但也有特殊利根的人...、伺二禅支的安止定,还得退转,运用刹那定之寻、伺二禅支来修观慧。在毗钵舍观里,“寻”的巴利文是Vitakka,英文是Aiming或 Initial application,中文的语义是:心投向目标、...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242343649.html
  • 金刚禅定的修行次第之我见

    行持时可结合行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的阐发来进行。   观:梵语为“毗钵舍”,即正观察,指用如实的智慧,观析真实。(见海空上师《开示心要》)《瑜伽师地论》云:“依止内心奢摩他故,于诸法中能正思择,最...“欲界定”与“无色界定”的根本区别在于:  欲界定虽有“心一境性”,但未得“轻安”  无色界定已达“心一境性”与“轻安”兼具的“奢摩他”(止)。  欲界定未有进行“毗钵舍”(观)  无色界定则要在“...

    寂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13644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