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9篇,用时1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所修万善,以何为根本乎?

    现境还自缘。  是心之境界,普遍于三有,久修观行者,  而能善通达,内外诸世间,一切惟心现。   以此之言,岂止万善之,乃至有情无情凡圣境界虚空万像,悉为其。亦云:无住为立道生,斯之谓矣。...   一切理事,以心为。约理者,经云:观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此以真如观真实心为;约事者,经云: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此以心识观缘虑心为。真...

    永明寿禅师

    |体用|真性|真如|自性|清净心|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01/09493920412.html
  • 由迷真逐妄,背觉合尘,致使生佛悬殊

    纲举目张, 立道生。举凡一言一动, 无不纳于范围。如熔金入嘉模, 势必成为正器。如嘉禾得甘雨, 决定大有收成。世间之善果既得, 谁肯画地自限, 不复以修持净土法门为事, 以期圆证此觉性, 而为世出世间...)   背觉合尘, 指本体言, 非指事修言。未修之本体, 如未出矿之金。恐人不识是佛性, 故名为觉。修而显发本体, 则如出矿之金。则是由修显性, 因始觉而合觉矣。如是, 则如既成精金, 不复为...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481678560.html
  • 中国佛教孝道思想初探

    周、孔之教以孝為首,孝行之至,百行之立道生,通於神明。」所以兒子侍奉雙親,雙親在的時候,盡心去奉養,不在的時候要祀奉。三千之責,無後為大,身體髮膚受之於父母,不敢夷毀,若有毀傷,一生都是非常慚愧...情,外闕奉主之榮」,好像違背了中國傳統的禮制孝道。但從質上來講,「一夫全德,則道洽六親,澤流天下,雖不處王侯之位,固已協契皇極,大庇生民矣。」 四、結論   孝道觀是中國社會倫理綱常的主導核心,...

    常 耘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210343438.html
  • 悼甘谷大像山永明寺立老人

    知道老人是县城东门外蒋家庄人,俗姓杨,法名立,号道生,取“君子务立道生”之义。因病苦的折磨,其父母从小就舍入城隍庙中,一切生活皆由寺院供给。因天生的颖悟,深得恩师的欣赏,曾送他入县城南街小学读书...是立老人生西的忌日。十年的光景,回忆起来音容笑貌,生前一切历历在目,令人难以忘怀。我与老人的第一次相识,应该是在一九九四年的夏天。当然,在此之前早有耳闻他老的大名,可一直未曾亲谒交谈过,因为他老...

    曲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73750371.html
  • 延寿《宗镜录·标宗章》读解

    第二段:根据经论,提出一心的涵义并阐述。   从“今依祖佛言教之中,约今学人随见心性发明之处,立心为宗。……立道生,如无纲目不立,无皮毛靡附。心为故,其宗...为因果依,果方究竟。故云:如来普光明智,或称为者,以心为。故《涅槃疏》云:涅槃宗本者,诸行皆以大涅槃心为立道生,如无纲目不立,无皮毛靡附。心为故,其宗得立。   这一段引文是需要认真分析...

    刘元春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00841513.html
  • “人佛教”刍议

    因此,即使是人世的儒家也反对对利的不当追求,并提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君子务立道生”;“君子喻於义,小人喻於利”。即使是用餐时,也告诫;君子遍尝其味,小人撑死不休。孟子见梁惠王时,梁惠王问...  “人佛教”刍议   释智海   “人佛教”和“人间佛教”只有一字之别,但意趣却有根本不同。“人间佛教”要求建设人间净土,追求现世利益,而“人佛教”却希望追求生命真理,以实修实证来恢复...

    智海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6312879490.html
  • 台湾净土教法的发展

    国立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硕士论文)  ˙李炳南讲述  1989.4月(儒佛大道)《明伦期刊》,第193期。  1995.10月(新元讲席贡言-世出世法 立道生)《明伦期刊》,第258期。  ˙释见正  ...思想的实现方面,从开展社会净化的进路,以净土思想为出发,妥切关注“ 道德重建”、“ 生命关怀”、“ 社会关怀”、“ 临终关怀”的实质弘化,以体现净土教义为怀。   -------------...

    林美满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540253926.html
  • 金刚上师诺那呼图克图法语开示录

    文殊为大威德之根本,大威德为文殊之金刚像。先修文殊法,再修金刚法,则立道生,易于成就,且无危险。若遽修金刚法,苟能一心不乱,弊病尚少。如心性不一,或壇场衣冠不洁,供品缺乏,或不如法,则金刚之护法,认为不敬,甚有使行者发生意外不如意之事。若先将文殊法修熟,已与大威德尊发生密切关系,一切护法,均大威德之眷属,再修金刚法,纵稍有不到之处,护法亦不为咎。   问:金刚手菩萨,是何佛菩萨之化身?   ...

    诺那活佛

    |诺那活佛|

    http://www.fjdh.cn/article/2006/03/2059553433.html
  • 心为文字之性——永明延寿判教原则的语言哲学分析

    必须在一种互动关系中展开,单纯地考虑“宗者”并非是真正恪守“宗”之原则。基于此,“立心为宗”说实际上就是以心为,用/末格式来处理心与诸物(诸法、文字)的关系。对此,延寿曾引《涅槃疏》之说:“《涅槃》宗者,诸行皆以大涅槃心为宗。”故此,“立道生,如无纲目不立,无皮毛靡附。心为故,其宗得立。”[4]可见,立宗的目的在于以纲举目,使得条目确立、维系。   以/末关系来解说心自是对心的一种新的...

    吴忠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93541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