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33篇,用时4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恰嘎国王——轻慢尊者 王位复得

    位:  为确认四谛之理,善根已定,不再动摇(不动善根)之位,不再堕入恶趣。分上 忍位、中忍位及下忍位。 ⑷ 圣法位: 为世间法中能生最上善根之位,观修欲界苦谛之一行相。于次一刹那入见道... 注:⑴ 暖位: 此位可烧除烦恼,接近见道无漏慧而生之善根,并以此位观欲界、色界、无 色界之四谛及修十六行相,而生之观慧。修至此位即使是退欲而断根造恶业, 乃至堕入恶趣,...

    佚名

    |哲理故事|

    http://www.fjdh.cn/wumin/2007/09/19371417075.html
  • 生死与涅槃

    的意思是……,?  杨郁文:不,我们不能站在字面上来看,假使从字面上来下定义,世间就是世间,涅槃是无漏出世间,这是完全不一样。不过,问题来了,对有些人来说,怎么样能超越到涅槃?现在我认为龙树菩萨再造一步的解释是给大家个信心,所以中观都是提出凡夫在的情欲分别下其意识很难掌握的概念,给大家当头棒喝,给立志上进人多一分的思考,然后豁然开悟,然后贯通了。所谓的世间跟出世间,其实世间与出世间是...

    黄淑芬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410653206.html
  • 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及十地

    第一法位或称世第一法   为世间法中能生最上善根之位,此位与上忍位相同,观修欲界苦谛下之一行相,于次一刹那入见道位而成为圣者。   以上暖位、顶位、忍位、世第一法位等四种善根,以能生见道无漏之...通达于真理之方便加行。   暖位或称暖法   系以光明之暖性为譬喻;此位可烧除烦恼,接近见道无漏慧,而生之善根,并以此位观欲界、色界、无色界之四圣谛及修十六观行,而生之观慧。修至此位,即使...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164156129.html
  •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录

    同时,无前后,无差别,无次第而圆具。世是世间,一欲界众生,二色界众生,三无色界众生,都为世间;二乘罗汉为无漏世间;菩萨为二边世间;佛则为中道世间。三界六道世间,即凡圣同居土。声闻缘觉二乘之无漏世间,是方便馀土。菩萨之二边世间,为实报庄严土。佛则圆融中道世间,为常寂光土矣。故观音即以十法界世间四土为所观之世间。音是音声,十法界世间种种音声,恶音,善音,漏音,无漏音,二边音,中道音,皆...

    宝静法师讲述

    |观音|观世音|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03/19264585.html
  • 部分佛教名词解释

    不生(不再生于恶趣),  则共为六种不生。   世第一法位或称世第一法:为世间法中能生最上善根之位,此位与上忍位相同,观修欲界苦谛下之一行相,于次一刹那入见道位而成为圣者。   以上暖...烦恼,接近见道无漏慧,而生之善根,并以此位观欲界、色界、无色界之四圣谛及修十六观行,而生之观慧。修至此位,即使退却而断善根、造恶业,乃至堕入恶趣,然而终必能得圣道而入涅盘。十六观行者即四圣谛苦、...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511953765.html
  • 俱舍论释题

    别明世间的一切诸法,文十四卷,是世间  、业、随眠的三品、世品明迷的结果,业品明迷界的亲因,  随眠品明迷界的疏缘,可说是属于事实的世界观的一部分。  三、明悟界的结果,亲因、疏缘,也是别明出世...世间的苦果,是苦谛﹔  苦果不是无因无缘突空结成的,必他的动力因,协助缘,  这就是业品,随眠品,是集谛﹔感到苦果强有力的压迫,而  再也不能忍受的时候,生起厌离心,要求脱离它,这就先得  解决他...

    演培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541971083.html
  • 佛教的生死观

    由于此杂染之业,牵引招感世间苦果,使生死相出现,并长时相续不断。这就是无明和我法执著为生死作增上缘的主要原因。《瑜伽论记》卷四十二说:   出家之人多由见故流转生死,在家之人多由爱故流转生死。...指阿赖耶识恒被末那识内执为我,以及前六识在无明、我执的支配下,造业熏种,阿赖耶识随彼受熏的业种,变现三界六道的生死果报,致使阿赖耶识在世间,长期流转,生死不已,故称此为长期生死。若欲生死穷尽,只有...

    唐思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264480110.html
  • 西洋中国印度哲学的概观

    世间耳。後数论等虽粪除梵而我犹存,以为人人一实我,其体为常住普遍不变者,一切千差万别之万有,乃由此我之要求而起,若欲止其要求而解脱者,非假途定慧不为功。犹太之耶稣基督、与阿剌伯摩哈末德之尊崇...,转烦恼为菩提,更为无漏,遂能圆满成就佛果身土,湛然相续,无穷尽。由此大乘佛教乃从吾人实际修持进化,而渐渐转识以趋向无上之佛果者也。从行为论以言之,佛教谓众生皆可成佛,能「物对神」向上之利,而...

    太虚大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72845066.html
  • 戒学之种类

    将诸功德善法分为世间的与出世间的两种。这两个名称,三藏教典中,有时也名为垢与无垢、与无漏、异生与圣者等,意义多少略有出入,大致还是一样。如戒世间戒与出世间戒之分,定与慧也世间定、慧与出世间定...来说明各种戒法的次第高下和共不共的意义。若就戒法所依以从生的当体说,则一切戒法皆依身、口、意而结戒,身口意是五蕴法所摄,五蕴是世间、是有,则依五蕴身心所生之戒法,亦应是世间、是有;何以又说戒出...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0442462901.html
  • 《次第禅门》与《清净道论》禅学观点释疑

    于众生个人定、慧多寡之根性,而以观息为主的禅修;这里的重点在于与定相应——即世间禅,或是与中观慧悟相应——即无漏出世间禅。准此,则与上来所说《清净道论》之取意相同。(三)出世间(无漏)禅相:书中云:...由此观之,《清净道论》作世、出世之归类,其重点是禅修者的“心”(亦可说是修禅的动机或趋向)“与世间或与圣道相应”与否,以此作为世间定与出世间定的判准。  在拙著《人间佛教禅法及其当代实践》中亦讨论此一问题...

    释性广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2647482.html
上一页123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