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5篇,用时2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静波法师:维摩诘经讲义十三-见阿閦佛品第十二

    一起啊!菩萨也如同太阳光一样,,如是能灭除众生烦恼的黑暗。   【经文】是时大众渴仰,欲见妙喜世界,无动如来,及其菩萨声闻之众。   【经文意思是】此时与会大众,听说维摩诘是他方来客,从...如来法身,过去无始,所以前际不;未来无终,所以后际不;现在不住,所以今则不住,如同金成器,无有过现未三际相,因为是因缘幻作,即如海市蜃楼虽现种种相无有实际,即无三际,也无实在的东西可以把捉,所以称...

    静波法师

    维摩诘经|般若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02/23500820590.html
  • 心经讲记[圣一法师]

    地狱,佛性不会染污,凡夫轮迥有生死,佛性无生亦无死,等于虚空——,空性无生无灭、无垢无净、无增无减。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   在诸法实相的空相内,无色受想行识的五蕴,因此...大乘起信论谓心有四相:生、住、异、灭。凡夫于四相中只明灭相,心灭了凡夫以为,其实不明,心走了,灭了,心已不在,那时如何明心,所谓贼后兴兵,贼走了,兵地无用,所以凡夫不称为觉——心灭了才觉又有什么用...

    圣一法师

    |心经|般若|智慧|

    http://www.fjdh.cn/article/2009/10/161429113.html
  • 日本权田雷斧著 王弘愿译:密宗纲要(2)

    真理,以此智光,照破入地之障碍,断除一切惑品之谓也。此之理,其实证理断惑同时,且分前后使知差别耳!  五、三劫与十地  就于三劫十地之建立。三劫者,显密对辨「能所、寄齐」而云也。此有正兼之二意...第十一章 纸木绘刻之图像  佛教之中,在于小乘,祭绘刻之佛菩萨像乎?否乎?未也。若祭之,则亦对于教祖、恩师,表其信仰报恩之诚而已。于其形像,固土木偶视之,而非有何等之功德力用也。在于大乘中之三乘教,...

    日本权田雷斧著 王弘愿译

    |佛学论文|因明|五|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02047927.html
  • 马祖道一“即心即佛”的禅思想

    不减,不生不灭,不垢不净,超越时空,以活泼泼的形式显现在日常生活之中。只要保持当下之心灵的晶莹澄澈,就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的每个细节中获得解脱:  人人分上,本自混然,各无增损。, 自古自今,...立佛祖,如红炉猛焰处  透彻,但把得住作得主,便住山。(《圆悟心要》卷下,卍续藏第  120册)  若是宿昔蕴大根利智,便能于脚跟直下承当,不从他得, 了然自  悟。廓彻灵明,广大虚寂,从无始,...

    吴言生

    |佛学论文|因明|五|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434366361.html
  • 神会的顿悟禅思想

    烦恼与佛性,一时而有。[37]   神会认为,烦恼是因缘和合的假名,是有生有灭的,所以人们可以运用般若智慧把它除掉,就好象光明可以驱逐黑暗一样;而佛性却是不能除掉的,它和虚空一样,无论是,还是...菩提义。举虚空为喻:如性空本无动静,是明家空,是暗家空,空不异明,空不异暗,虚空明暗自来去,虚空本来无动静。烦恼与菩提,其义亦然。迷悟别有殊,菩提性元无异。[39]   他认为,虚空本来是...

    月庵

    |佛学论文|因明|五|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04068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