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5篇,用时18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弟子规

     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余 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 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宜 进必趋 退必迟 问起对 视勿移 事诸父 如事父 事诸兄 如事兄 谨 朝起早 夜眠迟 老易至 惜此时...少 惟其是 勿佞巧 奸巧语 秽污词 市井气 切戒之 见未真 勿轻言 知未的 勿轻传 事宜 勿轻诺 苟轻诺 进退错 凡道字 重且舒 勿急疾 勿模糊 彼说长 此说短 不关己 莫闲管 见人善 ...

    清 李毓秀

    |弟子规|

    http://www.fjdh.cn/article/2006/11/112135894.html
  • 王明泉:弟子规简说(二)

    好吗?’当有人指出我们的过失,也别一听就皱眉不悦,要学着虚心接受,并且由衷感谢。这样‘直谅士,渐相亲’,所谓物以类聚,那些正直诚信的朋友,就乐于和我们交往,自己也会得到更多的益处。  无心 名为错 有心 名为恶 过能改 归于无 倘掩饰 增一辜  左传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从小到大,那个人敢说自己没有过错呢?‘无心,名为错’,不是故意去犯的过错,例如不留意得罪人了,或者不小心踩...

    王明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70143170.html
  • 王明泉:弟子规简说(一)

    衣服,若饮食,  不如人,勿生戚。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  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无心,名为错,有心,名为恶。  过能改,归于无,倘揜饰,增一辜。   泛 爱 众   凡是人,...(二十一) 凡是人 皆须爱─人所服 言大................... 44   弟子规简说(二十二) 已有能 勿自私─勿厌故 勿喜新................... 45   弟子...

    王明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70143169.html
  • 宋元老庄学中的佛禅旨趣

    ,便是窈冥。老子先言有心之境,次明无心之道。”[29]又说:“无心灭无也,谓无一切心,名曰无心。”[30]显然,这里也借用了佛教的观点,无心即指离妄念之真心,无心识,而系远离凡圣、粗妙、善恶、...无心之心,又玄是也。”也就是说,无心之心,是经过“双遣双”后的无欲之心,它廓彻清静,内外无染,有如慧灯朗月,普照三界。三、以禅解《老》李道纯(1219—1296)本为道教南宗创始人白玉蟾的二传弟子,...

    刘固盛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52544739.html
  • 宋元老学中的佛禅旨趣

    便是混元一气,乃人心也,心有所著,故生恍惚。心无所著,便是窈冥。老子先言有心之境,次明无心之道。”[29]又说:“无心灭无也,谓无一切心,名曰无心。”[30]显然,这里也借用了佛教的观点,无心即指离妄念之真心,无心识,而系远离凡圣、粗妙、善恶、美丑、大小等分别情识,处于不执著,不滞碍之自由状态。《宗镜录》卷83云:“若不起妄心,则能顺觉。所以云,无心即道。”无心又可称为“无心之心”,即去掉了...

    刘固盛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71652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