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36篇,用时74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无我

    无常者皆无我”,“此形非自作,亦非他作,乃由因缘而生,因缘灭则灭”。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不会自生,而是种种要素的集合体,不是固定不变的、单一的独立体,而是种种要素刹那刹那依缘而生灭的。他们...最高主宰,自我(灵魂)梵的一部分或梵的化身。而这种自我,其量广大,边际难测。只有亲证梵我同一,才能达到真正解脱的目的。因此,原始佛教为了反对这种有我理论,提出“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73443211.html
  • 浅 谈 正 见

    无我的教义在四阿含中都有明确解释,在阿含经中有这样的记载:  佛问比丘:“五蕴等无常否?”  比丘答云:“无常。”  佛陀又问:“无常否?”  比丘答云:“。”  佛陀再问:“若是无常。...即正确的知见——正见。  佛教以三法印属于小乘行人的知见。三法印,即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合乎这三点的标准,便印可它是佛法的正见,否则便是邪魔偏妄的邪见。  诸行无常说世间一切有为法皆...

    则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373760680.html
  • 浅谈正见

    教义在四阿含中都有明确解释,在阿含经中有这样的记载:  佛问比丘:“五蕴等无常否?”  比丘答云:“无常。”  佛陀又问:“无常否?”  比丘答云:“。”  佛陀再问:“若是无常。变易法...正确的知见--正见。  佛教以三法印属于小乘行人的知见。三法印,即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合乎这三点的标准,便印可它是佛法的正见,否则便是邪魔偏妄的邪见。  诸行无常说世间一切有为法皆念念...

    则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392166134.html
  • 原始佛教的人生观

    分为五大类,以便于背诵。第一类名为“五阴诵”,主要讲的人生观。下面选录《杂阿含经》。五阴诵第九节: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色无常无常即...执着“常见”者,认为事物可以恒常不变,他们不懂得任何具有形象的事物在不同时刻各各不同。   佛陀认为,“五阴”无常人类痛苦烦恼的原因。例如,所谓健康的身体无常的,所以有病产生,这病痛之。所谓...

    洪汝诠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481278550.html
  • 知行的意义

    深刻了解以外,对于一般世间知识,也应有广泛的涉猎。”(印顺法师《教制教典与教学》)佛世时的周利槃陀伽缺乏教理,虽证圣果不会说法,请他开示只会说“人生无常”,此外只会现神通。被佛赞叹为智慧第一、善人...,知知解,即对三界、佛果究竟乐的体知和对趣向圣道的方法、途径的认知。行实行。依解起行,解行相资,这佛法修持的通义。我们身处中国环境,践行菩萨自利利他的大乘精神,就自利说,对三界系缚之和四谛理...

    亦 引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535153916.html
  • 知识修辞与实践关怀——评史拜罗《佛教与社会》

    观察与评价。  佛教的无我说,乃奠基在“”与“无常”两大教义上,史拜罗田野调查与比对文献所得,认为“”虽一般的缅甸人最常用的辞汇,但他们并不了解佛教的“”,也不接受佛教的谛,因为缅甸人相信“...无常,世间属无常法、变异法、破坏法,一切均处在缘起的存在过程中,因此,无常并不是邪恶,而是世间的真相(现象),要灭、出离,得面对缘起法,方正见,规避并不能离得乐,也因此,从中解脱和...

    林朝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330265777.html
  • 论“四谛”的“灭”方法论

    强调从时间生灭的无常义来掌握外在经验世界的存在现象。因为外在经验世界的存在皆处于流转不羁的动态中,无有固定、瞬息无常。从好转坏,固然无常,可是从坏转好,亦无常。职是之故,“”的含义不仅通常的“苦难”义,更是“无常”义。然而,任何情识个体(sentient being)若不能认清、不愿认清、不能接受、不愿接受...

    吕凯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3247499.html
  • 佛教伦理与“八荣八耻”

    抑恶扬善佛教徒最根本的义务。佛教关于善、恶的界定。《俱舍论》在界定善、恶、无记的区别时这样说:“安隐业说名为善,能得可爱异熟、涅槃、暂永二时济众故;不安稳业名为不善,由此能招非爱异熟,与前安隐性...恶”,不感受以上两种结果的为“无记“。《俱舍论》又从胜义、自性、相应、等起四种情况论述善、恶,宣扬四种善、恶各有胜义和世俗两类。胜义善指终极目的、终极意义的善,即涅槃,胜义恶指生死法,即生灭无常...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23045799.html
  • 身念住

    现象,把喜看成一种相,这个相又无常无常;去感觉这个喜相也是,这个,也是无我;这个时候我们的心念开始下降,开始往内缩,开始凝敛,开始沉淀。突然心转成无比的寂静,它是一种寂静相的引力。这时再去体会「寂静相」的引力,去体会其中的寂静,去体会心量的变大。  朝闻道夕死可以  继续在「乐(寂静)相」上寻伺。去体会无常,去体会喜相也好,乐相也好,都是一种生灭的现象,有生灭,有聚散就是,这个...

    张大卿 弘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62048808.html
  • 谈佛说除法与五受阴

    ,但开智慧的修学方法很多,以智慧来除漏、除病苦,成为漏尽阿汉罗,佛陀教示的正道。   五受阴病苦因;   五受阴无常无常。因无常,所以生灭法。有一次,舍利弗告诉焰摩迦比丘说: ...不取着五受阴,病苦无有,虽有亦不为患。因为五受阴无常、空,非我、非我所,既空即无我,无我则无病苦。   关于无常的问题,佛陀曾与仙尼有一段对话,佛问仙尼?   “色常耶、非常...

    许智铭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344065871.html
上一页123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