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1篇,用时12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法句經》及其譬喻的演變略探

    ,14《行藏》。今日南傳的《小部》,在《法句經》之前,增加一《小誦經》,故成十五分。此處的《法句經》是26本=初期集本【A】,這26是:  A1雙要品、A2放逸品、A3心意、A4華香品、A5...述佛品)、B28罪障品(A9惡行品、A10刀仗品)、B29相應品(A1雙要品、A7羅漢品)、B30樂品(A15安寧品)、B31護心品(A3心意)、B32苾芻品(A19奉持、A25沙門品)、B33梵志品...

    林崇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30640257.html
  • 《法句经》及其譬喻的演变略探

    处的《法句经》是26本=初期集本【A】,这26是:   A1双要品、A2放逸品、A3心意、A4华香品、A5愚闇品、A6明哲、A7罗汉、A8述千、A9恶行、A10刀仗品、A11老耄、A...罪障品(A9恶行、A10刀仗品)、B29相应(A1双要品、A7罗汉)、B30乐品(A15安宁)、B31护心品(A3心意)、B32苾刍品(A19奉持、A25沙门)、B33梵志品(A26梵志品)...

    林崇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50040394.html
  • 法句经讲要

    即行,福乐自追,如影随形。”   (次颂)何以知净本尘客耶?谓恶由放逸所致,非心性之本然,故次之以放逸品。如欲迥心向善,贵在摄护其心,故次之以心意。护摄之要,在於学法,学不外戒定慧三,故...别说。通说为〈心意〉、〈沙门〉、〈梵志〉三;别说为〈惟念品〉。先解通说∶〈心意〉有十二章,详言心相躁动,有待调伏。首三颂释见《瑜伽》。如云∶‘难调伏轻躁,沦墬于诸欲,善调伏其心,心调引...

    吕澄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482466671.html
  • 唤醒和谐自觉提升心灵素质——和谐,人间佛教的当代实践课题

    有益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法句经·心意》中说得好:“轻躁难持,唯欲是从;制意为善,自调则宁。”轻率、浮躁、欲望无度,这是社会的通病。只要把握好从善的方向,自我调整...

    觉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02739311.html
  • 吕澂:略述經部學(上)

    以很扼要的形容,就像「法句」(吳譯本卷上「心意」)所說,「獨行遠逝,寢藏無形」(唐譯「瑜伽師地論」卷十九引文作「心遠行獨行,無身寐於窟」)。依照舊解,這有四方面。遠逝說心的過去,前際很難了知。獨行說...大莊嚴論」九十事,每事開端常舉出「法句」數語(像論卷二、第四事首雲「夫聽法者有大利益,增廣智慧,能令心意悉皆調順」,這就是「法句」多聞品「多聞令志明,已明智慧增」云云,其餘可以類推),再引故事證明,...

    吕澂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91939970.html
  • 唤醒和谐自觉 提升心灵素质——和谐,人间佛教的当代实践课题

    有益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法句经·心意》中说得好:“轻躁难持,唯欲是从;制意为善,自调则宁。”轻率、浮躁、欲望无度,这是社会的通病。只要把握好从善的方向,自我调整、调顺、调伏、调柔,一句话:调心。妙哉,...

    觉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524653857.html
  • 觉真法师:唤醒和谐自觉 提升心灵素质 ——和谐,人间佛教的当代实践课题

    是有益于人类,有益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法句经·心意》中说得好:“轻躁难持,唯欲是从;制意为善,自调则宁。”轻率、浮躁、欲望无度,这是社会的通病。只要把握好从善的方向,自我调整、调顺、调伏、调柔,一...

    觉 真 (香港佛教联合会)

    |世界佛教论坛论文|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72373257.html
  • 小乘定学

    恼和身得轻安之事成为人人祈求之事。如何才能使我们的身心得轻安?有甚么妙法?妙法是佛说,这就是定心,定心才有安乐。所以《法句经》心意中有:易变轻躁心,难防难抑制,智者调直之,如矢师矫箭。(33)独行... 依据《清净道论》所说:“定以(心意)不散乱为相(或特征),以消灭散乱心为味(或作用),以心不散动为现起(或现状),据`乐者之心而善等持'的语句,因而知乐为定的足处(近因)。&...

    圆慈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25041706.html
  • 《生命的终极关怀》之临终关怀(1)

    难道不惊慌?又色身众患之苦,死神逼迫之难,难道不恐惧?《法句譬喻经.心意》言:‘世人不知无常,放恣六情,外魔得便,形坏神去;生死无端,轮转五道,苦恼百千,皆意所造。’世人受利欲奴役,只图富贵荣华,不求...至则无脱缘。’   《法句譬喻经.无常》记载:佛在祇园精舍,为诸弟子说法时,有一梵志之女,年十四五岁,形貌端正,聪明而有辩才,其父甚为怜爱。然而此女突然得了重病死亡,而且田园熟麦也为野火所烧。梵志经...

    释信愿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561554042.html
  • 法句经与遗教三经

    10 2不放逸品12偈  11心意12偈 11 3心  11偈  12华香品17偈 12 4华  16偈  13愚闇品...「五部沙门,各  自钞来经中四句六句之偈,比次其义条别为......故曰法  句。」由此可知法句的偈颂集是当时声闻各部派所共有的,  甚后又各有增补流传,大德法救即是说一切有部较著名的改  编者,且...

    张火庆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200870799.html
上一页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