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60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以德为本 实至名归——关于树立中国佛教公众形象的思考

    以德为本 实至名归——关于树立中国佛教公众形象的思考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高华平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佛教事业得到了全面的恢复和发展。无论是佛教寺院建设、僧才的培养,还是佛学研究、教徒的德行修持,均已有了长足的进步。中国的佛教达到了空前的繁荣,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今日中国佛教蓬勃发展的大势下,难免也会泥沙俱下,裹挟着某些污秽之物,发出一些不和谐的音符...

    高华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22756799.html
  • 四要:安定人心的主张

    现代社会由于物质文明过度蓬勃、结构变化太快,造成人类价值观念混淆,以至于不清楚什么是真正的需要,什么是贪求的想要,什么是实至名归的能要,什么是责任所在的应该要。 因为无法理清这四要:“需要”、...获得所需要的东西,但若能力不足,就该让贤,不必强求。在我们的一生中有很多事情,包括名、利、权、位、感情等,著实引入欣羡与渴求。但是在要想得到它时,必须仔细想想:“自己的能力及付出是否实至名归?是否已经...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522175556.html
  • 澳门特首何厚铧:特区的福祉寄托于社会的和谐

    慈悲,布施,礼让,能舍的精神与行动,常常饶益他人,使他人得到快乐、满足和方便。这样,我们一定能够成功地建设一个实至名归的和谐社会,只有在这个互爱互谅的和谐社会中,整体的利益才能最终得到最大的实现。   ...

    【佚名】

    |澳门|

    http://www.fjdh.cn/bnznews/2006/12/0748337104.html
  • 致力文化贡献 圣严法师获颁荣誉文艺奖章

    名在文坛、艺术领域上一时之选的得奖人,由前教育部长郭为藩手中接下奖牌,由于征选过程素来严谨,得奖者可说都是实至名归。 ...

    佚名

    |奖章|

    http://www.fjdh.cn/bnznews/2008/05/13353023606.html
  • 获好名声之道——人间佛教经证

    结 论   「荣誉是人的第二生命] ,想要求得荣誉,最重要的是自己要有高尚的品德,而且愿意挺身而出,为大众牺牲服务。能够发心奉献,自然会实至名归,令誉如潮。自赞毁他不但不能如己所愿,反而败德伤名,...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22646889.html
  • 认真笃实 始终如一——记王永平居士的处事与为人

    例行的一句套话,听过之后,也就算了,本不必太认真。但若稍加分析,对于离开这个世界的许多人来说,却也有“实至名归”与“盛名之下,事实难副”的分别。这么说的目的在于提醒人们,王老居士“实至名归”的有效性。...

    夏金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494573709.html
  • 演培法师

    弘法利生,实至名归。分别於一九九二年和一九九六年荣获新加坡总统颁於国庆日的公共服务星章、公共服务勋章。一九九二年新加坡总统委任演培法师为该国宗教和谐理事会佛教代表,与各大宗教代表共同致力於促进宗教和谐...

    佚名

    |演培|

    http://www.fjdh.cn/article/2006/03/1335223217.html
  • 展文物精华 扬华夏文明

    印刷有限公司携手合作、精心打造的《甘肃省博物馆文物精品图集》一书,从全国各地共推荐报送的141套(共354册)图书申请参评项目中杀出重围,最终获奖,实属实至名归。  能够获得国家级大奖的图书,自是精品中...

    佚名

    |华夏|

    http://www.fjdh.cn/bnznews/2008/03/07043921261.html
  • 建设眷属和敬的人间佛教

    成果;没有成果,又怎能博得别人真正的赞美呢?我国有一句成语说「实至名归」,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没有付出辛苦代价而有的赞美,叫做谄媚阿谀,并不是真正的赞美。...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33541017.html
  • 永信法师被文化部命名为少林功夫代表性传承人

    传承人,可以说是实至名归,将有利于传承和保护少林功夫,符合中国命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宗旨。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省级专家评审委员会的成员,他认为,一个传承人的确认,应该符合...

    佚名

    |佛教资讯|

    http://www.fjdh.cn/bnznews/2009/06/14441483523.html
上一页123456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