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0篇,用时39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坛经》禅法解读

    不二:真心、菩提不在妄心之外,即是妄心之体,《般若第二》谓“菩提在妄中,但净无三障”。  念与真如不二:无论正念、妄念,皆从真如或自性而起,皆是自性之用,《第四》云:  真如即是念之体,念即是真如...不二,《第四》谓“一体,不是二。是慧体,用。即之时,即之时慧在”,这叫做“等学”,即是《瑜伽师地论》等所言“奢摩他毗婆舍那和合俱转”。  另外还有动与静不二、常与无常...

    陈 兵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71659556.html
  • 农历五月十三日恭逢唐代荷泽神会禅师纪念日

    《荷泽神会语录》以及敦煌出土的《大乘开心显性顿悟真宗论》。《显宗记》的思想内容,大体和《法宝坛经》的第四品相同。而近代敦煌出土的《顿悟无生般若颂》的写本,其文字和《显宗记》又几乎一致。   敦煌...念念无求,求本无念。菩提无得,净五眼而了三身;般若无知,运六通而弘四智。是知即无定,即,即行无行。性等虚空,体同法界。六度自兹圆满,道品于是无亏。是知我法体空,有无双泯。心本无作,道常无念。无...

    【佚名】

    |纪念日|

    http://www.fjdh.cn/bnznews/2007/06/09220110221.html
  • 胡适论禅宗(三)

    功夫。作此见者,障自本性,却被净缚。若可动者,(不)见一切人过患,是性不动。迷人自身不动,开口即说人是非,与道违背。看心看净,却是障道因缘。   以上二段,第一段明藏本在“第四品,”第二段明藏本在“...本)旡者旡何事?念者念何物?旡者,离二相诸尘劳。(念者,念真如本性。)(依明藏本补)真如是念之体,念是真如之用。(自)性起念,虽即见闻觉知,不染万境,而常自在(明藏本“第四”)。   (《神会语录...

    胡适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50143032.html
  • 《六祖坛经》研究略见

    净土第二,  嘉靖本改为疑问第三。正统本曰一体第三,嘉靖  本改为第四。正统本曰教授坐禅第四,嘉靖本改  为坐禅第五。正统本曰传香忏悔第五,嘉靖本改为忏  悔第六。正统本曰参请机缘策六,嘉靖本...般若”----空  334页  方面了。  “万法尽通,万法俱备,一切不染,离诸法相,  一无所得,名最上乘。”(机缘品)  “诸佛刹土,尽同虚空,世人妙性本空,无有一  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复如是...

    高永霄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301163970.html
  • 《坛经》心性说对佛教中观思想方法的应用

    般若第二》)  一行三昧者,于一切处,行住坐卧,常行一直心。《净名》云:直心是道场,直心是净土。(《第四》)  一切般若智,皆从自性而生,不从外入,莫错用意,名为真性。(《般若第二》)  念念若行,...成佛之心,还不要看成特出之心,它出于平常心,又胜似平常心。切莫忘记,看待菩提心之心还要须具足不二之性,才算得是出脱众生。下面这一则对话中所说的“常”、“大定”,就是要这样非常与平常打成一片,圆融无碍...

    曾传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302463983.html
  • 《坛经》中人间佛教思想对中国佛教发展的影响

    不得明朗。这就像日月本来是明亮的一样,只是由于浮云的遮障,才上明下暗,无法得到充分的显露。一旦风吹云散,森罗万象,一时皆现。为此,《坛经》提出了“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坛经?第四》)的...口、意种种活动都可看作是修禅。这种把禅贯穿于日常的全部活动的禅风,到了能弟子神会时,又有了新的发展。表现在神会追随慧能的数十年中,都是一面劳动,一面学习佛教经论。所谓“苦行供养,密添众瓶,...

    高振农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14461524.html
  • 看話禪之研究

    ] 示清淨居士書。大、四七、八九一、中。 [29] 答鼓山逮長老書。大、四七、九四二、下。 [30] 『六祖壇經』第四、大、四八、三五二、下。 [31] 答富樞密第三書。大、四七、...三十九年之久,其所說法,無不令人看話頭,疑話頭,以期達到妙悟的心境。 客觀地說,大的看話禪,也有許多值得評估之所在,但禪絕不許遍向一邊,而必須步履中道。依一般的說法,對默照禪之以為主,看話禪是以慧為...

    楊白衣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295543970.html
  • 坛经与六祖禅画

    是自 性西方﹔ 在家如何修行﹖六祖說出無相頌,依偈修行, 可見性成佛,做人不外要平心、孝道、忍讓、改過。 第四 ...至元二十七年(西元一二九○年)比丘德異 撰「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序」、宋代明教大師契嵩撰「六祖大 師法寶壇經贊」。經文有十章﹕一行由、二般若、三疑問、 四、五坐...

    吳永猛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85945306.html
  • 王阳明排斥禅宗契入天台

    王阳明的哲学命题在禅宗经典里都可以找到原型:王阳明的“心即理”的原型是大照和尚《大乘开心显性顿悟真宗论》中的“心是道,心是理。则是心外无理,理外无心。”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的原型是《坛经·第四》中的“一体,不是二。”   王阳明的“良知”原型即禅家的菩提般若。   结论是:王阳明汲取禅宗的僧侣主义哲学观点(义理),扬弃禅宗的僧侣主义宗教生活(粗迹),构造其直接为世俗地主阶级服务的唯心...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353760562.html
  • 禅境与诗情(1)

    月”来反驳他。  《首楞严经》说:“正性无不通,顺逆皆方便。”所谓正性也就是本源真性或自性,无所不在,无所不包,宇宙万有,尘尘刹刹不出自性,但是自性本空,“于相而离相,于念而无念。”(《擅经》第四...

    李杏邨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305064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