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243篇,用时44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关于密乘的开示

    阿弥陀佛,上师阿弥陀佛就在眼前,何愁不往生呢?   上面所讲的密乘不共的修法,是积聚资粮、净除业障的殊胜修法。修的最终目的是为进入本尊修持打下坚实基础。按密乘的修法要求:每一行都要修满十万遍。...十万遍没完成,但你的心已经达到所要达到的目的,你也算做完了,一样可以进入本尊的修持。...

    根松成林曲杰嘉才仁波且

    ||

    http://www.fjdh.cn/article/2006/06/1138024658.html
  • 作品集

      作品集   一、问:何谓不共?如何将不共纳入佛教修持的全部体系中?   创巴仁波切:每一种精神修练、技艺或教育体系都有前行、中间和结尾三个阶段。「」藏文原义为「序曲」,是金刚乘法门的前行。当然,金刚乘不是佛教修行的第一个阶段,而是第三阶段,在它之前还有小乘和大乘。但修持金刚乘的人,必须先修。依据传统,修需要很多准备功夫。过去,藏人在修之前,...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95949304.html
  • 与九

    与九 藏传佛教各宗派的典籍中,常有提及「」或「前行」之修持(ngondro),又常有人说到「」、「九」等名词,这往往令初入藏传佛教之门的人摸不着头脑。 「...九种法门中,以前五种为主体的修持。有些派别则以皈依及礼拜合并称为一个,故称为「」。 有人以为只有初基的行者才需要做各种行修持。事实上,高如创立格律派之宗喀巴大师者亦日日为之。...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10049455.html
  • 和上师瑜伽

    的心与观世音菩萨的心融合,这是一切修行中最深奥的修法,去持诵六字大明咒。  翻译:司 南  校对:奉 心  1999.6  附:关于《和上师瑜伽》   《和上师瑜伽》节译自英文本《觉者宝藏心髓》(《The HeartTreasure of the Enlightened Ones》 Shambhala Publications,1992),该书内容包含了出离心、、生起次第和圆满...

    奉 心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53741168.html
  • (二)

    (二)  郑振煌 讲授  施懿珊 整理  慈悲心  底下提到何种人该修?第一是厌离轮回、欣羡成佛的人。第二是缺乏悲心、无法了解空义的人。第一个道理比较简单,因为轮回是苦,所以我们...这就是佛。能够到这种境界,不是最圆满、最愉快的事吗?我们千万不要在起起伏伏胡思乱想飘荡之中,我们要做佛,那最舒服了,完全的解脱自在。  缺乏悲心无法了解空义的人,也要修。这里提到两个名词,悲心、...

    郑振煌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141568037.html
  • 莲花生大师谈共

      共行为佛法不可分割的四个基本点:   1. 人生难得,佛法难闻,应知暇满人生之可贵,切勿虚度空过。   2. 念死无常,要知怕死无济,要知一切皆要变坏,死法无定,死决定至。由观无常...4. 业果不虚,黑白业果,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道理很清楚,今日所作,为来日之果;今之所受即昔日之作。业流转,苦无有尽期。奈世人不明因果,怨天尤人,业由自作也。   此基本点实质,是指出一个出离心...

    莲花生大师

    ||

    http://www.fjdh.cn/article/2005/08/204304262.html
  • 莲花生大师谈共

    行为佛法不可分割的四个基本点:  1. 人生难得,佛法难闻,应知暇满人生之可贵,切勿虚度空过。  2. 念死无常,要知怕死无济,要知一切皆要变坏,死法无定,死决定至。由观无常,而产生出离心。有...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道理很清楚,今日所作,为来日之果;今之所受即昔日之作。业流转,苦无有尽期。奈世人不明因果,怨天尤人,业由自作也。  此基本点实质,是指出一个出离心。故佛法应以出离心为起点、为...

    莲花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15640894.html
  • 十信、十住、十、十回向、及十地

    十信、十住、十、十回向、及十地  当行者获得此基本的功力,具足识精圆明之心,已然超越了十信位、十住位、十位、十回向位,也成就了行心,进入菩萨之金刚十地了。在大乘始教(大乘初门之意)中,以十信、十住、十、十回向等位为资粮位;得须陀洹道前又要有暖、顶、忍、世第一法等位。然后才能入菩萨道金刚十地之位阶。   1.十信:   有得识精圆明之心识行者,是已超越十信位之...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164156129.html
  • 《了义炬》(The Torch of Certainty)

    ,并与其他众生共享。最后,他发展出无畏以及喜悦和智慧的感觉,充满了对本传承和其根本上师的无限忠诚。本书是讨论金刚乘的初步修行,属于第三类。 修的人在开始修持之前,必先摒除外缘。然后,可以供养一尊观想用的佛像,如金刚萨剁(Vajrasattva)或皈依境(Refuge tree)等。 的实际修持,需要修行者把整个身口意三方面全部投入,都不可松懈。诵每一段祈祷文时,要观想文中所描述...

    姜贡康着仁波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241843643.html
  • 答张澄基居士问气脉书

    本尊身,必先修生起次第,必修,及大乘空性缘起之止观力。欲具此止观力,,必先修外,如:畏轮回苦,知因果律,出离阓闹,痛念无常。如上所述,依例行次第,行者必须其序以之。后后不相应,必是...则葛藤多多矣!则当依大印瑜迦修。大印瑜枷中欲得后后,必先得前前;专一之前,亦有共道次第,如外、内,亦未有不出离者,不生无常心者。莲、密祖师,有榜样在,兄向何处辩护耶?好话从兄说尽矣,聪明人...

    陈健民

    |陈健民|

    http://www.fjdh.cn/article/2006/02/1235443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