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62篇,用时16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烦恼菩提

     语出《六祖坛经》。   坛经中,六祖慧能将这句话做了衍申:“前念着境烦恼,离境菩提。”菩提是觉醒、开悟、智慧的意思;烦恼是迷惑、愚昧、困扰的意思。悟了是菩提,迷中是烦恼。烦恼和菩提并没有什么不同,都是心的作用。如果心中有分别、执着、计较的念头,就是烦恼;反之,虽然心仍然照常活动,照样起作用,但是没有自私自利的分别、执着与计较的念头,就是智慧。多数人因为不知道不论是苦难、敌人、或是...

    圣严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11339370.html
  • 从“满目苍凉”到“一片生机”

    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中国禅宗六祖慧能大师说过:“前念迷凡夫,念悟佛;前念著境烦恼,离境菩提。”相信,超越“满目苍凉”的境地,人人都可以进入“一片生机”的新境界! ...、瞋、痴不断,就有喜、怒、哀、乐。境由心生和因境生情,都说明了人心的难以调治。   佛法则正是疗救人心的一剂良方。   佛说:“众生迷境,被境所转。以利逐幻而迷失本性,以至发狂身死。若能转物,同...

    释惟圣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590154188.html
  • 浅谈“烦恼菩提

    妄念,烦恼菩提。就好像六祖听完童子在念叨的无相偈,言下开悟,识自本心,见本性。很快得到师傅的印证。至于说,烦恼菩提,在现实生活中具体有何意义。  坛经中,六祖慧能将这句话做了衍申: “前念着境烦恼,离境菩提。”菩提是觉醒、开悟、智慧的意想;烦恼是迷惑、愚昧、困扰的意思。悟了是菩提,迷中是烦恼。烦恼和菩提并没有什么不同,都是心的作用。如果心中有分别、执着、计较的念头,就是烦恼:反之,...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592367321.html
  • 一念悟 解千愁

    同一的,对“我”的错误认知,误以为“我”为实有,颠倒梦想由此而生,烦恼随之而来。因此只有从根本上转化我们的思维,树立正见,了知宇宙人生的真相,才能把烦恼转化成菩提,获得快乐的人生。   三、悟觉烦恼 菩提   《六祖坛经》云:“善知识!凡夫佛,烦恼菩提。前念迷是众生,念悟是佛。前念著境烦恼,离境菩提”。换言之,菩提与烦恼本身并没有绝然不同的实体,分别只在一念之间的迷与悟。...

    净因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415674635.html
  • 谈谈“无、无相、无住”的重要意义

    之中,无出期。这正像六祖所说的“凡夫佛,烦恼菩提、前念迷凡夫,念悟佛;前念著境烦恼,离境菩提。”(《坛经·般若品》)。可见,成说与否在于迷悟之别、在于心念是否能远离一切外境而“心不...、嫌恶之心,不动人我是非念头,保持一种自觉自由的良好心态。为此我们要努力学修。六祖说:“不修凡,一修行,自身等佛。”(《坛经·般若品》)。还说:“若欲当来觅法身,离诸法相心中洗,努力自见莫悠悠,...

    王协和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25268309.html
  • 禅学的真义

    修行,自身等佛。善知识,凡夫佛,烦恼菩提,前念迷凡夫,念悟佛,前念著境烦恼,离境菩提。十二部经,皆因人置,若无世人,一切万法本自不有,故知万法本自人兴。一切经书,因人说有,不悟...六祖顿悟禅宗之“无一物”的宗风。而心是佛,无圣无凡,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究竟菩提归无所得。这些妙悟的说法,都是发明“心性”,否认神格。“心性”是禅学的中心论题,也是东方哲学的原理,在...

    东初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534371046.html
  • 菩提心的特征及实践-认识菩提心(7)

    贪嗔痴烦恼及所缘影相,长劫流转于生死轮回中。   菩提心则代表了觉悟的力量。正如《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所言:“自觉悟心能发菩提,此觉悟心菩提心,无有二相。”凡夫和圣贤的区别,关键就在于“迷”和“悟”一念间,“前念迷凡,念悟佛;前念著境烦恼,离境菩提”。发起菩提心,标志着有情生命的觉醒。这一觉醒,驱散了无明长夜,照破了生死迷梦。菩提心的修行中,必须以觉悟为本,于念念中保持觉醒,观五欲六尘...

    济群法师

    |菩提心|出离心|

    http://www.fjdh.cn/article/2009/01/11232933811.html
  • 佛教梵呗与修行关系之初探

    而不染,并依戒定慧三学,以达到此目标。《六祖大师法宝坛经》云:“不修凡,一修行,自身等佛。善知识,凡夫佛,烦恼菩提。前念迷凡夫,念悟佛;前念着境烦恼,离境菩提。善知识,摩诃般若...佛法认为 “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唯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我们凡夫障深慧浅,无法直接证入无上菩提,必须假借一法来修行,八万四千法门都是佛菩萨针对不同根性的众生而开讲的。佛教的一大特色,寓教义于...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565654078.html
  • 常随佛学得大自在——喜读《喜悦人生》系列丛书

    念愚,般若绝;一念智,般若生。” 二刚念迷凡夫,念悟佛。”二刚念著境烦恼,离境菩提”。可见“起心妄,动乖”。在禅宗看来,法,不是语言文字所能表达的。语言文字恰成一道道障碍。不...他(秦孟潇居士)几经苦心斟酌,选出来的事例无论在实际上或趣味上,与现代生活都有呼应,闲来读之,以心体验,当有无穷受用。”长老此言极是:从香港书展上发现此书,是我阅读感知的受用,带回书斋细细解读,又...

    觉 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310864027.html
  • 六祖惠能禅学思想述评

    列出他们评论过的六祖偈或六祖禅语,然后提出我的不同看法。  一、六祖偈:  “前念迷凡夫,念悟佛;前念著境烦恼,离境菩提。”(《六祖坛经·般若品》)  有些学者认为这是说教,有很大的欺骗性...凡夫,念悟佛;前念著境烦恼,离境菩提”,我认为要联系《心经》开头几句来理解,更重要的要通过如法修证来悟解:当世人前未能进入与深般若波罗蜜多相应时,以已受污染之眼光来看世界,无非是五蕴六尘...

    杨佛兴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61948806.html
上一页1234567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