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21篇,用时19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释量论略解(第七

        法称论师著  法尊法师译编  释量论略解 第七  法称论师造 僧成大师释 民国 法尊译编   庚三、第三说量果建立 分三:辛一、抉择果自性,二、抉择量自性,三、抉择所量自性。...不成立故。他问:若尔,为何说眼根为明耶(眼既不自明)?答曰:眼根自明不成,然可说为明,以是根识明之因故。许为明之根识,非自不明而能明。若自明不成而能明者,则此一切众生皆应成明故。  释量论略解 ...

    法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1523938196.html
  • 妙境法师:七觉支

    何不求光明?   瑜伽师地论第二十八   本地分中声闻地第十三第二瑜伽处之三   [T30n1579_p0440a08]七觉支者。一念等觉支。二择法等觉支。三精进等觉支。四喜等觉支。五安等觉支。六定等觉支。七舍等觉支。   景德传灯录第七   怀让禅师第二世中四十五人(马祖法嗣)   [T51n2076_p0254c28]夹山与定山同行言话次。定山云。生死中无佛即非生死。夹山云。...

    妙境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40747144.html
  • 山西61部古籍入选首批“国家珍贵古籍保护名录”

    《妙法莲花经》第七就存藏于高平市文博馆中,是目前唯一的开宝四年刻本。   再如山西省图书馆所藏北宋雍熙三年绛州刻本《佛说北斗七星经》为海内外孤本,有着极高的版本学价值和文献学价值;祁县图书馆南宋...

    佚名

    |古籍|

    http://www.fjdh.cn/bnznews/2008/03/21313221025.html
  • 煌煌三晋古籍:是骄傲,更是责任

    发现,续接了我国古代历朝历代纂修大藏经的历史长链;《开宝藏》是我国第一部刻本大藏经,流传到今天,海内外仅有10余件,而我省就有3件;北宋开宝四年,蜀版大藏经开雕,起始年的刻本《妙法莲花经》第七现存藏...价值,在于它的质,即内在价值,尤其是丰富的佛教文献典藏,是山西古籍藏书最大的亮点。南宋《碛砂藏》和元代《普宁藏》,保存基本完整,分别近5000,是目前全国仅存的几部宋元版大藏经之一。除佛教文献外,...

    佚名

    |古籍|

    http://www.fjdh.cn/bnznews/2008/04/07395122136.html
  • 道坚法师:一般人认为出家有违孝道,请问你有何看法

    毁坏了。儒家认为佛教出家有悖孝道理论根据有很多,这里简略陈述几点以资参考。一、《孟子》第七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香火继嗣的观念,而佛教的一部分出家弟子则“童真入道,辞亲出家”,无后无亲,显然是...

    道坚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415253247.html
  • 契嵩思想研究──佛教思想与儒家学说之交涉(2)

    镡津文集第九,再书上仁宗皇帝,大正藏五二, 页六九一中。 (注12)传法正宗记第七,正宗分家略传上并序,大正藏 ... (注32)镡津文集第三,辅教编下?孝论?戒孝章第七,大 正藏五二,页六六一中。 (注33)镡津文集第二,辅教编中?广...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33045919.html
  • 古代龙城 高僧辈出

    贞观元年,即627年),为我国古代佛教事业的发展和中西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释昙无成   《高僧传》第七《义解四。宋淮南中寺释昙无成传》载:   “释昙无成,姓马,扶风人。家世避难,...传》第七《义解四。宋余杭方显寺释僧诠传》载:   “释僧诠,姓张,辽西海阳人。少游燕齐,遍学外典,弱冠方出家。复精炼三藏,为北土学者之宗。后过江止京师,铺筵大讲,化洽江南。……诠先于黄龙国造六金像...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6560192101.html
  • 僧睿思想研究(2)

    五五,页64下。 (注 6) 《高僧传》第七,〈释慧睿传〉,《大正藏》 五十,页367中。 页257 (注 7) 《高僧传》第七,〈释慧睿传〉,《大正藏》 五十,页367中。 (注 8) 《高僧传》...

    刘贵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33445922.html
  • 民国时期的佛学与社会思潮(4)

    聊士民庶的道教,以卿士文化为本位而上佐君治,下辅民德的儒教,以民庶文化为本位而上及士大夫帝王的佛教,皆是中国固有的文化”(注释:太虚岁,《海潮音》第十六第七号,第八页,一九三五年七月十五日。)。  他认为儒、道、德三学对中国文化的意义同样重大,“非道教莫溯中国文化之源,非儒教莫握中国文化之枢,非佛教莫广中国文化之用”(注释:太虚岁,《海潮音》第十六第七号,第八页,一九三五年七月十五日。)。他批评...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61050173.html
  • 东晋道安思想析论(3)

    (注123) 〈道行经序〉,《出三藏记集》第七,《大正》 55-47中。 (注124) 〈道行经序〉,《出三藏记集》第七,《大正》 55-47中。 (注125) 〈合放光光赞随略解序〉,《出三藏记集》第七 ,《大正》55-48上。 (注126) 〈...

    刘贵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64946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