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081篇,用时1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问:对于儿童的偏差行为,父母应该如何来看待或处理?

    问:对于儿童的偏差行为,父母应该如何来看待或处理?   答:儿童的偏差行为,其形成的因素有很多种可能,父母亲应该要以尊重孩子的态度来处理,不要一味地指责孩子。比如说,孩子在学校表现不好,功课差,父母先不要认定孩子不聪明或不听话,这可能是老师方面出了问题,也可能是同学方面的困扰,交游方面出了问题,当然更可能是由于父母本身的问题。如果这时的处理不当,子女更非常可能产生反抗叛逆的心理,再加上环境风气...

    佚名

    家庭

    http://www.fjdh.cn/fjask/2007/12/14405119478.html
  • 问:如何印证自己的修行有没有偏差

    佛法有事有理凡夫知事不知理,不管如何修都背道而驰,即使把身体烧了也是一样。佛法最重要的是保持当前这一念心,这念心是法界,你是否与法界相应,自己心里最清楚。 你守五戒,五戒与人道相应。你一天当中...

    佚名

    佛教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9/05/10054677695.html
  • 如本法师答:佛教对“正见”的看法如何?

      如本法师答:正见(梵语samyag-disti)是通于世间与出世间的一把慧剑,正见的含义就是:对宇宙万法,乃至人事物给予正确的认知,了知它的真相,不至于偏差错谬,是名正见。 换句话说:对世间之法...为首,顾名思义,佛法是以正见为最重要,因为有了正见,对于事理才会有正确的认识,就能破除谬妄偏差的俗见,因而悟入正道。   慧能大师云:“正见名出世,邪见名世间。”   杂阿...

    如本法师

    佛学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13333712238.html
  • 问:为什么福慧双修才能成佛?

    也证不到,充其量只能得点人天福报。没有智慧,说明没有开悟,没开悟又如何谈修行?盲修瞎炼又怎能成就?许多没有智慧的修行者,虽然心都特别真诚,也非常精进,但正是因为知见上的偏差,却总是在偏道上精进,越业进...

    佚名

    佛教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9/05/10133478093.html
  • 问:静坐时脊椎如何调整才算直?

    这个‘直’,绝对不是如尺一样的直,只是一种脊椎在负荷力最小的状态,只要保持在放松直的状态,纵使脊椎有些偏差,只要不给予作用力,脊椎还是会慢慢的自行修正。另外,臀部垫蒲团时,脊椎...

    佚名

    佛教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9/05/20450080675.html
  • 如来藏系统谈空与二谛

    真空妙有,而是一种偏差了。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332560421.html
  • 认知出离心、大悲心才不会出偏

    救渡众生中修得福慧资粮,渐渐出离三界而成就佛道。如能了解此义谨记于心,学佛之路当不会偏差太远,成就的快慢便只在个人因缘而己。   人间佛教,不离出离心,何患落入人天报及庸俗化。  阿含行者,不离大悲...

    golzen果任

    |出离心|

    http://www.fjdh.cn/article/2005/08/140036850.html
  • 做人处事的态度(二)

        决定一个人做人处事成功与否?要件之一就是态度与观念要正确。态度、观念偏差,就会背道而驰,永远也达不到目标。   我们做人处事应有的态度,我提供四点建议:   一、法情重于人情:我们都有情感,所以叫有情众生。但是一个人如果四处留情,或是过分的感情用事并不是很好。因此,在感情的世界里要有理智,要用理智、用佛法来驾驭感情,也就是法情重于人情。   二、清淡重于攀缘:每个人都希望人家厚以...

    星云法师

    |星云|沟通|

    http://www.fjdh.cn/article/2006/12/1842006890.html
  • 为何国人进庙是贿赂而非忏悔呢

      中国人要办成某件事,就会想到向神佛祈祷,用钱买了香点上,或放上瓜果三牲之类我们人间吃的供品,默默许愿。一种另类贿赂——求神拜佛,在当今,还相当盛行呢!    西方人进教堂是为了忏悔、为了解脱精神上的苦难。中国人进寺庙是为了贿赂、为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苦难。    为什么中国人进寺庙不是忏悔而是贿赂呢?这是和我们学佛的人对佛教的认识存在偏差,有很大关系.    “知耻近乎勇”的古训...

    佚名

    |忏悔|贿赂|

    http://www.fjdh.cn/article/2007/04/0934098802.html
  • 完美是一种伤害

    工作、待人接物,我们固然要尽己所能、日新月异,但也不须苛求太过。一个人勤力于工作是很好,但如果因为工作而忽略了家庭与健康,长久下来,人生的画面必定导致偏差。当一个人为了追逐幸福的尾巴不顾一切,却反而...

    佚名

    |完美|人生|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09/10051629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