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5篇,用时123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七觉支与空境界

    基础条件后,即可证得“空”,“无相”,“愿”三解脱门,“空解脱门”离欲界,“无相解脱门”离色界,“愿解脱门”离无色界,解脱三昧展现的境界是:  --空三昧:“空”的意涵乃指行者放下虚妄执著后,取,著,,身心完全处于清净染的境界,此时它来去自由,通达无碍,“知一切即心自性,六根接触六尘,色声香味触法无一不是佛法”。  --无相三昧:此之所谓“无相”,乃只有相而不...

    罗林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54040447.html
  • 为什么劝您念《金刚经》?

    众生都是「能」,本来就是不生不灭,如此那有众生得灭度?这就是佛教的大智。   第三小段,佛说「菩萨,应,行布施」,是佛教的大行。这几句话含义极丰富,布施有有相布施、无相布施。有相布施...修行中,还可以有更深入,更广泛的布施意义。如六波罗密中布施舍贪,持戒舍瞋、贪、放逸,忍辱舍瞋,精进舍懈怠,禅定舍散乱,般若舍两边空、有见。舍就是布施,波罗密多就是法行,亦即对万的表相不起执著...

    沈家桢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544053960.html
  • 金刚经的研究

    众生得灭度者”。正因为众生都是“能”,本来就是不生不灭,如此那有众生得灭度?这就是佛教的大智。   第三小段,佛说“菩萨,应,行布施”,是佛教的大行。这几句话含义极丰富,布施有有相...亦即对万的表相不起执著,各位,要知道烦恼及贪嗔痴都因取著相而生,所以,实是大行的中心。   为什么劝念金刚经   请位同修,从上面三小段文来看,大愿大智大行,佛法的精华都包含在此。大愿...

    沈家桢居士述

    |金刚经|沈家桢|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04/1554425198.html
  • 沈家桢著:《金刚经》的研究(1)

    教的大智。   第三小段,佛说“菩萨,应,行布施”,是佛教的大行。这几句话含义极丰富,布施有有相布施、无相布施。有相布施所得福德是有相和有限的,也就是所谓的人天小果。无相布施的福德,...,持戒舍嗔、贪、放逸,忍辱舍嗔,精进舍懈怠,禅定舍散乱,般若舍两边空、有见。舍就是布施,波罗密多就是法行,亦即对万的表相不起执著。各位,要知道烦恼及贪嗔痴都因取著相而生,所以,实是...

    沈家桢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23444331.html
  • 华严念佛三昧论

    念念不迷。心  心。从此起行。具足大悲。究竟大慈。取。著。  。历十十行十回向十地十一地。不离当念。因果圆成。故曰才发菩提。即成  正觉。   如贤首品初发心功德品。广...他。念念不迷,心心。  3.起行  (1)心态:从此起行,具足大悲,究竟大慈。  (2)行相:取,著,。  4.果报:历十十行十回向十地十一地,不离当念,因果圆成。故曰...

    彭际清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0814558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