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893篇,用时6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一疏

    一疏  “一疏”是现代学者对古代译入的佛教四部造像典籍的总称,它们分别为《佛说造像量度》、《造像量度》、《画相》和《佛说造像量度经疏》。  《佛说造像量度》,又称《佛身影像量相》、全称...开示佛像纵广平等如无节树相制名称》、又称《佛像如尼枸卢树纵广相称十柞度量》,全书共分部分:  第一部分为后人所作经序,有清和硕庄亲王爱月居士、灌顶普善广慈大国师章嘉呼图克图、比丘定光界珠、楚黄嗣组...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034867588.html
  • 出家人要诵

      何谓?就是华严经、楞严经、法华经。这三部经典是释迦牟尼佛金口所言,阿难尊者所述,后来记载于贝叶,流转于世,成为佛教徒必读必诵的经典。   万佛圣城所有出家人和在家人,皆要背诵这三部经典,最低限度能背诵楞严经;或者会背两部,或者会背三部,更为理想。但是要了解经义,不可囫囵吞枣,如果不求甚解,无有用处。你若能体会这三部的境界,那才没有白作佛教徒一场。   佛在三十岁时,于菩提树下...

    宣化上人

    读经|宣化上人

    http://www.fjdh.cn/article/2005/08/191138724.html
  • 净土的特别提示

      净土的特别提示   大家都知道,净土就是《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和《阿弥陀》。就在净土之 一的《无量寿经》里,佛十分明晰地指出:   ‘如来以无尽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兴...才是佛所说的‘真实之利’呢?综观净土之内容,我们不难发现:向世人推介阿弥陀 佛和他的极乐世界,以使一切世人都在此生中,了生死、离轮回、出三界、生净土、成佛道,即是 佛所说的‘真实之利’。  因为: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44351355.html
  • 净土与摄生

    净土与摄生愿  净土法门,其大无外,根普被,利钝全收。九界众生,舍此则上无以圆成佛道。十方诸佛,离此则下无以普度群萌。如来兴世之本怀,一大藏教之指归。释尊四十九年所说一切法门,无不指归于此...归宗于求生净土。是知净土一法,乃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上成佛道,下化众生,成始成终之无上大法也。  迨至方等会上,又特为众生专说净土,令一切若凡若圣同发信愿之心,以期现生出此五浊,登彼四土九莲也。佛在...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94861952.html
  • 净土的伦理思想特色

    净土的伦理思想特色   第一届净土会议论文 东南大学佛教研究所 董 群   净土,《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和《阿弥陀》,是净土宗的宗经,从大乘佛教伦理的角度看,也是重要的佛教伦理经典...  一、离恶择善的价值取向   佛教的一个道德教化特征是强调为善去恶,“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1]净土同样坚持这一道德价值取向,表现在其强调离恶择善...

    董群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12968646.html
  • 法句与遗教

    法句与遗教  张火庆  中兴大学中文学报第 3 期  中兴大学中国文学系  1990.01出版  页201-224  --------------------------------------------------------------------------------  201页  法句  「法句」是为了策励学众,精进向道,而从佛说中录出  ,富于感化力的偈颂集。大智度论卷卅...

    张火庆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200870799.html
  • 问:什么叫“净土”?

    所谓“净土”,是指佛教净土宗作为主要依据的三部经典的总称,它们是《佛说无量寿经》、《佛说阿弥陀》、《观无量寿经》。 《观无量寿经》一卷,南朝宋元嘉年中(公元424-442年)有畺良耶舍译出。《观无量寿经》主要讲古印度有一个叫瓶沙王的国王,由于前世因果报应,被他儿子阿阇世太子拘禁,最后钉死在狱中。他的夫人韦提希亦被拘禁在狱中,此时,韦提希因受诸种刺激而生厌弃之...

    佚名

    佛教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9/05/10115178008.html
  • 周叔迦:《涅槃》之研究法

    《涅槃》之研究法  周叔迦  《涅槃》者,佛于灭度时最后之教诫,是中有大、小乘之分,各有三部。小乘经者,一为《长阿含·初分游行》,凡有四译;一为《遗教》,惟有单译。大乘经者,一为《大般...此记立科甚细,多破旧说而立新义。盖至宋代此注释既多且泛,故元照撰此记,所以立准则而为折衷也。但释题中,误以论为马鸣造。  《遗教经论记》卷 宋观复撰。复传贤首,故其意旨大致出于净源《节要》,而于...

    周叔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401764521.html
  • 学习‘遗教’的一点体会--四谛是佛法的根本

    学习‘遗教’的一点体会--四谛是佛法的根本  如来一代时教概言之,都不出四谛法门。佛陀在成道之初,至鹿野苑,即以此四谛法而开示憍陈如等五比丘,令得悟解。鹿苑说法,乃世间具足佛法僧三宝之始,而四谛...众等说苦集灭道之法。窥此一斑,可见四谛在佛法中之重要性。  在《遗教》里,自始至终,贯穿四谛之理。四谛法里,苦集二谛,是世间之因果;灭道二谛乃出世之因果。世尊先言果,后谈因,是欲令众生知苦断集,慕灭...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0560063060.html
  • 弥陀净土法门之探究——依一论说

    弥陀净土法门之探究——依一论说  内容提要:  佛陀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无非是欲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然菩萨们依何而发心?发菩提心后应如何修行?又修何种法门方始速疾圆成佛道?道绰禅师在《安乐...之行中。则莫如念佛。他引《大集月藏经》说:  诸佛出世,有四种法度众生。何等为四?一者口说十二部,即是法施度众生;二者诸佛如来有无量光明相好,一切众生但能系心观察,无不获益,是即身业度众生。者有...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481057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