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787篇,用时73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闽南佛学院开学之际举行佛

    2月17日,闽南佛学院举行新学期佛会,学院全体师生皆有参加。会以念佛为主,其间有法师作开示。闽院一向提倡学修并重,预期通过三天的修行收摄身心,使师生以良好的状态投入到教学与学习中,以免出现“重教学欠修持”的倾向。 昨天(16日)傍晚,南普陀与紫竹林寺各处均已甘露遍洒。 今天清晨5时,佛会正式开始,大家以虔诚之心投入到绕佛、静坐、礼拜、开示、施食、回向的会进程中。上午9时20分与...

    佚名

    |闽南佛学院|

    http://www.fjdh.cn/bnznews/2006/02/1828533035.html
  • 印光大师法语:破色欲

      印光大师法语:破色欲   复甬江某居士书学习   增广印光法师卷二   一、序分:色欲一事,乃举世人之通病   色欲一事,乃举世人之通病。不特中下之人,被色所迷。即上根之人,若不战兢...佛隔,难于感应道交矣。   2、破色欲   2.1总说破色欲   欲绝此祸,莫如见一切女人,皆作亲想、怨想、不净想。   2.2亲想   亲想者,见老者作母想,长者作姊想,少者作妹想,...

    印光大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10562583727.html
  • 如何以印鉴别正统佛法

    是非佛法。   首先说明什么是法印,其次谈法印对我们有什么价值。   “”是一个数字,“”指的是佛法。广义来说,世间一揽子的万事万物,也就是我们认知的对象,以及存在的一揽子一切,佛法里统称为...就现起。并没有天生的苦乐,这些都是缘起,“缘”就是形成苦乐主要的条件,我们既然都希望离苦得乐,岂不是该在这上面努力吗?这是法印给我们的启示。所以要离苦得乐,就要皈依三宝,正皈依是,认识的特征,...

    日常法师

    |法印|

    http://www.fjdh.cn/article/2005/08/215301683.html
  • 如何以印鉴别正统佛法

    分辨是佛法还是非佛法?如何以佛告诉我们的法印,来辨别是佛法还是非佛法?  首先,我要说明什么是法印,其次谈法印对我们有什么价值。  ‘’是一个数字,法印的‘’,指的是佛法。广义来说,‘’...,现在透过皈依的师长告诉我们如去行,这个才是佛弟子。所以佛弟子与非佛弟子的辨别,是在如与否。什么是?现在简单的从方面来说明,即佛讲的法印。一般来说,特别是汉地,佛说的印有两个不同的标准,...

    日常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85439939.html
  • 闽南佛学院“佛会”功德圆满

    2月19日,闽院举办的佛会进行到最后一天,全体师生精进念佛功德圆满,怀着坚固道心走向新学期。会进行三天,分六支香进行,规定每支香一小时,大众熏修,互不干扰,互相摄受。 19日晚上18时至20时30分,紫竹林寺施放大蒙山。 祈仗三宝加持,以此功德回向现世父母师长增福延寿,过往先人及十方法界、九幽十类、冤亲债主等众,远离恶道,得生极乐净土。 男众部法师与同学绕佛中 女众部...

    南普陀

    |闽南佛学院|

    http://www.fjdh.cn/bnznews/2006/02/1734223058.html
  • 印光法师答:信愿行是什么关系?

    问: 信愿行是什么关系? 印光法师答:   净土法门,以信愿行为宗。如鼎足,缺一不可。阁下既已笃修净业,信之一字,谅已全体担荷,究竟无疑矣。至于愿行二,似犹有彼此对待之执,不能融会贯通。致于圆融无碍中,生起许多障碍。俾彻悟坚密澫益大师之普照万汇圆满月光,祗因一丝当目,便成分隔矣。惜哉。今谓真念佛人,当念佛时,信愿行,全体具足。如子忆母,其间断无狐疑不信,与不愿见母之...

    印光大师

    信愿|净土

    http://www.fjdh.cn/fjask/2007/09/21480418047.html
  • 印光法师答:信愿行是什么关系?

      请问信愿行是什么关系?   印光法师答:(附来书)鄙人信从净土,已决定奉行,而于愿行两字,尚须乞教,愿与行是否两种分运,抑须同运,一,若以两种而论,则念佛时先发愿求生,如慈云十念求生文然后...纯根未明究竟,想高贤必有确论以作后学津梁。   净土法门,以信愿行为宗。如鼎足,缺一不可。阁下既已笃修净业,信之一字,谅已全体担荷,究竟无疑矣。至于愿行二,似犹有彼此对待之执,不能融会贯通。...

    印光法师

    印光法师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16442911082.html
  • 中的「所知」與「所識」之研究(1)

    中的「所知」與「所識」之研究──以《阿毘達磨集論》為中心── 葉阿月第八期 摘 要 如眾所知,(色蘊、法界、意處)不但代表五蘊,十八界 、十二處,也包含一切諸法。因此《阿毘達磨集論》(以下略稱 《集論》)的作者〈無著〉選此「」來做《集論》的第一章 的題名。 《集論》是瑜伽唯識派的重要論書之一。...

    葉阿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22346885.html
  • 中的「所知」與「所識」之研究(2)

    50頁 dharma與vastu視為所知,換言之,凡是盡於蘊等,其意就 是成立所知的諸法。所以兩本對`jneya`的解釋是同一的。於此 可以說《集論》的`jneya`,雖然沒有像《瑜伽論》那樣分為所 知事與所知諸法,但因其`jneya`包含蘊等,或色心等五 的有為法與無為法,所以從如此廣義來看時,彼等所知事與所知 諸法都包含於其`jneya`之中。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22346886.html
  • 范古农答:何谓十一切处观。

    问:何谓十一切处观。   范古农答:一青一切处,二黄一切处,赤一切处,四白一切处,五地一切处,六水一切处,七火一切处,八风一切处,九空一切处,十识一切处,前八继八胜处而修之,后二处须由背舍转修,因所观境遍满十方,故曰一切处观。以上,通名观禅。

    范古农

    |范古农|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071528127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