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982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台湾尼僧史研究方法──以香光尼僧团为例

    台湾尼僧史研究方法──以香光尼僧团为例   于君方教授 讲于87学年度上学期  《台湾尼僧史研究座谈会 》   台湾比丘尼是台湾佛教的一环;台湾佛教又是中国佛教的一部分。身为女性,能够了解历史上佛教和女性的关系,不但可为女性在佛教中的贡献补白,也可为自己的生命找到更多的意义……。   / 编辑组 整理   前言   人类是历史的产物,也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

    于君方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55048728.html
  • 安阳古塔漫谈

    塔,不仅能使我们欣赏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科学文化遗迹,还将启迪我们从先辈的创造才华中汲取建筑艺术的精华,激励我们去创造更美更壮观的新建筑,为祖国四化蓝图增加色彩。  (原文摘自《安阳日报》87-91年)...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011363163.html
  • 北朝独立造像的佛诞图像

    出版社,1989)。  曾堉,《中国美术史年表》,(台北:东大出版社,民87)。  谭蝉雪,《敦煌岁时文化导论》,(台北:新文丰出版社,民87)。  王毓荣,《荆楚岁时记校注》,(台北:文津出版社,民82)。  杜斗城,《北凉佛教研究》,(台北:新文丰出版社,民87)。  金维诺,《中国美术史论集》,(台北:南天出版社,民84)。  金申,《中国历代纪年佛像图典》,(东京:吉川弘文馆,1995)。 ...

    庄正晖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231363659.html
  • 东坡《琴诗》的佛教思想

    当前的生灭。(印顺《空之探究》,页86-87)。    《杂阿含经》之〈抚掌喻经〉载:“比丘!诸行如幻,如炎,刹那时顷尽朽,不实来实去。”(《大正藏》第二册,页72下)说明诸行现象界的一切事物,刹那生灭...

    邱敏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74368481.html
  • 宋代僧人与儒学研究

    认识与看法 85-87   (三) 、 对儒家“学”、“道”关系的认识与阐发 87-89   (四) 、 对儒学历史人物的认识与评议 89-93   (五) 、 对儒学历史与儒学事件的看法 93-95 ... 84-85   (二) 、 对儒家入世思想的认识与看法 85-87   (三) 、 对儒家“学”、“道”关系的认识与阐发 87-89   (四) 、 对儒学历史人物的认识与评议 89-93   (五...

    韩毅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05368921.html
  • [原]你的缺点其实是你最大的优点

    你的缺点其实是你最大的优点 来源:公益中国网 作者:潘军强 小林现是某单位的中层管理者,她是从一名普通员工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 她说,最近她带领的团队受到了上级表彰,因为在一次业务考试她们的平均分87分以上,完全高于其它各组。 她说,为了应对这次业务检测,她组织团队在晚上休息时间开始集中学习,当时,个别人对她的做法不太理解,但在她带动下,营造了气氛,大家都...

    佚名

    |社会|教育|纪实|

    http://www.fjdh.cn/bnznews/2009/06/07221382303.html
  • 湖北一农民自掏腰包 带领乡亲7年凿通4公里山路

    通车的喜悦。 87岁的太婆余香莲几十年没有出过山,听说公路通了,就缠着孙文胜用摩托车送她到干沟口村女儿家中去玩几天,孙文胜于是用床单将余太婆背在身后,送她到女儿家中串门。 前日,记者...

    余秀 武许 文进

    |环保|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6551783053.html
  • 流动商贩未必愿意合法化

    上,就有可能鸡同鸭讲。 道理其实很简单:正是因为“合法化”的代价太大,流动商贩才选择地下生存,“个体工商户每年减少87万户”便是明证。以笔者之...

    佚名

    |社会|教育|纪实|

    http://www.fjdh.cn/bnznews/2009/07/07271487712.html
  • 释行一——潮汕比丘尼一楷模

      释行一——潮汕比丘尼一楷模    作者:林俊聪   来源:文化周刊   汕头市升平区一辉小苑住持,原市佛协理事、同平区人大代表,侨属释行一(1915—2001)老尼师(俗称“五师”),于2001年11月21日(十月初七)示寂,亨年87岁。在大北岩荼毗时,为主举火的省佛协副会长释心印说:“她是潮汕比丘尼一楷模。”    她出生普宁市鲤湖镇河头村,俗姓名林志如,父亲...

    林俊聪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8/09435189284.html
  • 泰山:元圣旨碑

    天王殿东侧,立于元代,具体时间不详。碑通高249厘米,宽87厘米。螭首高80厘米,碑身高l69厘米。碑阳刻圣旨文二则。上层刻兔儿年圣旨,计24行,满行30字,凡476字,字径2.5厘米,正书。下层...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8/11345089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