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2251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化解全球化过程中宗教冲突的儒学资源

    塞谬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第47页。   [6] 这句话是孔汉思1989年2月巴黎“世界宗教与人权”会议上宣读论文的题目,代表了孔汉思的一个基本观点,...

    彭国翔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8070984655.html
  • 关于《坛经》若干问题的研究

    繁简真伪之争,至今未得定论”[47] ,故许多问题仍有待继续研究。郭朋先生的《坛经校释》序言中曾对中外有代表性的观点作了概要的介绍,可以参考。而本世纪七十年代,台湾学者张曼涛把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学术界...“无情无佛种”句。  [19] 《神会语录》第45节。  [20] 见《神会语录》第41节和第45节等。  [21] [22] [26] [27] [76] 见敦煌本《坛经》第17节,第20节,第47...

    洪修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9501684786.html
  • 宗教或信仰自由的合法限制

    服务期限也不构成歧视,[46]而人权事务委员会则认定,在法国同样的替代性服务期限被认为违反了公约第18条和第26条。[47]其他申诉者质疑耶和华见证人和其它良心抵触者的不同待遇。(在一些国家中,耶和华...

    马安娜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7/06020285431.html
  • 张纯一的佛化圣灵论

    内外,所以人拜上帝必须以人的心灵(性灵/圣灵)拜祂。[47]人的心灵是与生俱来,不会消失;同理,圣灵也从未消失。即或是被尘世蒙蔽而迷执的人,张纯一认为他们并没有失去圣灵;人本具的圣灵,并不因受无明业障而...-164。   [47] 张纯一,《福音秘义 发覆》,页54-55。   [48] 张纯一,《福音秘义 发覆》,页52。   [49] 张纯一,〈与吴雷川先生书〉(1924),收于张纯一,《...

    赖品超 苏远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7/06022685468.html
  • 阳明学者的正统与异端之辨

    47-70。   [34] 唐顺之:《与念庵》,黄宗羲:《明儒学案》卷二十六,页602。   [35] 王畿:《王龙溪先生全集》卷二《松原晤语》。   [36] 焦竑:《澹园集》卷十二《答耿师》,...

    彭国翔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7/06023585486.html
  • 弥陀本愿威神力(四十八愿) 浅注

    等三昧愿。45,定中供佛愿。46,获陀罗尼愿。47,闻名得忍愿。48,现证不退。   阿弥陀佛所发的四十八大愿。愿愿兑现。具足无量不可思议功德莊严清净平等。   后四句,则是阐明了。西方极乐世界的...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7/06385885659.html
  • 张九成与禅

    学识是十分叹服,心驰神往;二是47岁时曾三次拜访大慧未遇。张九成求禅之心切,由此可见一斑。  由对禅道的觉悟看。张九成或在与禅僧论道时、或在独立静思时,常常对佛道有所悟。比如一次参拜宝印楚明禅师时,...

    李承贵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7/13493587056.html
  • 极堪注意的湮没中之摄论宗

    中论》之第一译。  45.《反质论》一卷——《开元录》谓此疑即《如实论》,因彼论题云《如实论反质难晶》。  46.《堕负论》一卷。  47.《实行王正论》一卷——陈代出。  48.《成就三乘论》一卷。...

    威音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7/08100987100.html
  • 论西藏寺院神舞“羌姆”的起源

    方形相。主殿为发心菩提心洲“桑结林”,供执莲花如来等47位佛、菩萨。附属二殿一为诸种财宝洲,主供释迦牟尼;一为白哈尔宝库洲,主供释迦佛,以著名的白哈尔王为护法。   在大殿南北两侧,分建两座偏殿,...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7/07332987449.html
  • 论唐代的佛教管理对佛教中国化的影响

    不可能遏制佛教的发展。稍后的宣宗朝,“建置渐多,剃度弥广”,佛教发展更趋日上。统治者在首先肯定佛教“清净为宗,拯济为业,国家弘阐已久,实助皇风”[47]的前提下,一方面希冀“明立新规,旧弊永除”,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页984。   [45][46] 王溥:《唐会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页985。   [47] 王溥:《唐会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页987。 ...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8/07311187941.html